学术投稿

脑瘫患儿选择性脊神经离断术后护理分析

华芸

关键词:脑瘫患儿, 脊神经离断术, 护理
摘要:目的:分析探论脑瘫患儿给予选择性脊神经离断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60例选择性脊神经离断术患儿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护理组给予全面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登记并分析。结果护理组术后的并发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差异(<0.05)。结论脑瘫患儿进行选择性脊神经离断术后实施全面护理,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恢复快,患者满意度高。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丙戊酸钠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后癫痫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研究丙戊酸钠治疗老年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51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苯妥英钠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丙戊酸钠片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38.5%,显著性高于对照组的12.0%(P<0.05)。观察组患者词语流畅性测试的重复与数字广度测试中的顺背与倒背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丙戊酸钠是治疗老年脑卒中后癫痫的一种有效药物,具有有效地控制病情,减轻患者症状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显著效果,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并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周佑彬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高血压病合并持续性房颤采用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后观察

    目的:探讨应用坎地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例,联合用药;对照组30例,采用胺碘酮单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平均转复时间为(172.7±20.4)h,对照组为(204.6±20.4)h;实验组的转复率为76.7%,对照组为46.7%,;实验组的复发率为10.0%,对照组为26.7%;实验组在转复率、转复时间、左心室功能恢复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左心房内径、舒张和收缩末期面积、舒张和收缩末期容量均明显减少,射血分数增加,左心房各项功能指标较治疗前好转,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坎地沙坦和胺碘酮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以缩短转复时间,提高转复率,降低复发率,改善左心室功能,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华伟;李俊;陶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妇科腹腔镜器械的规范化管理

    目的:加强妇科腹腔镜设备和器械的规范化管理,确保腹腔镜手术的顺利进行。方法通过建立妇科腹腔镜专科组,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建立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加强专科护理人员的分层级规范化培训、考核,提高其操作技能,减少由于操作不当引起的设备和器械损坏。要求专科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每套腹腔镜设备的操作流程,每套器械的组成,以及每把腹腔镜器械的构造、拆装、清洗、灭菌、使用方法。还要熟练掌握每台手术的配合及注意事项,专科的的操作如套扎结的打法等,及时解决常见故障。结果加强妇科腹腔镜设备和器械的规范化管理,降低了妇科腹腔镜设备和器械的损坏率,延长了妇科腹腔镜设备和器械的使用寿命,保证妇科腹腔镜器械的及时供应,保证了手术时设备和器械的性能良好。结论加强妇科腹腔镜设备和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了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确保了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和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作者:赖志华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护理效果治疗。方法本文选取盘锦市中心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6月入院治疗的心血管患者95例,均接受过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其中55例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作为观察组,40例患者普通临床治疗作为对照组,通过两组患者的治疗对比,分析护理治疗在术前、术中、术后中的重要作用。结果经过心理护理干预的患者在手术中进展非常顺利,患者心理较为平稳,术后健康恢复也非常快。对照组患者出现术前焦虑、恐慌、害怕的心理特征,术后心理压力大,更是不利于术后的身体恢复。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是现阶段医务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被广泛的应用到各大医院,对患者的身体恢复也起到了很多的促进作用,大大提高了医院的治疗效果。

    作者:周玉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蒽环类药物相关研究进展

    蒽环类药物是一种抗瘤谱广且高效的抗肿瘤药,对乳腺癌、恶性淋巴瘤、肺癌、卵巢癌、软组织肿瘤、肝癌均具有很强的抗癌活性。蒽环类药物包括阿霉素、表阿霉素、吡柔比星、去甲氧柔红霉素和米托蒽醌等,属周期非特异性药,其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随着G-CSF等药物的出现和治疗手段的进步,使得蒽环类药物的单次使用剂量和化疗周期数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其急性剂量限制性毒性-骨髓抑制可得到有效的防治,而其慢性剂量累积限制性毒性-心脏毒性严重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和长期使用,使得复发或转移的肿瘤患者不得不使用其它药物治疗而影响治疗效果。表阿霉素(Epirubicin,EPI)是目前临床应用为广泛的蒽环类药物,近年来在提高表阿霉素临床疗效与降低其心脏毒性反应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作者:雷巧;陶静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硫普罗宁所致不良反应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究分析硫普罗宁所致不良反应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来自我院使用硫普罗宁的患者20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临床的回顾性统计、分析,硫普罗宁所致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导致了皮肤、心血管系统、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视觉系统、胃肠系统及全身性损害。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各不相同,容易出现不良反应的时间为用药后30min内。结论在临床用药时,医生应该密切注意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权衡药物的利弊,合理用药,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刘裕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围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人工髋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受的4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40例患者功能均恢复良好,无1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达到预期效果。结论给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应推广应用。

    作者:李小媛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药浴联合缚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的临床护理干预分析

    目的:对药浴联合缚敷治疗强直性脊椎炎的临床护理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强直性脊椎炎患者资料展开分析,归纳并总结患者的护理状况和效果。结果40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有效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所有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比较满意。结论对采用药浴联合缚敷治疗的强直性脊椎炎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策略,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愈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罗琳;张颖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浅谈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其干预措施

    探讨年轻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针对性进行心理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钟梅;叶丹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H型高血压与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合并H型高血压与合并非H型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差异。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29例研究对象,其中H型高血压患者88例(占68.2%),非H型高血压患者41例(占31.8%)。29例(22.5%)研究对象未患冠心病,100例(77.5%)研究对象患冠心病。结果1.H型高血压组的冠心病患病率高于非H型高血压组。2.H型高血压患者冠心病病变支数更多。3.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的Gensini评分明显高于非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结论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程度与H型高血压有关,H型高血压患者的冠脉病变程度可能更严重。

    作者:郑扬;杜广胜;邱强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大疱摘除术改善巨型肺大疱患者的肺功能分析

    目的:探讨大疱摘除术改善巨型肺大疱患者肺功能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巨型肺大疱患者,全部患者均行肺大疱摘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肺功能(以第1s用力呼气容积为准)、血氧饱和度的差异。结果患者术前肺功能检查第1s用力呼气容积为(1020±1)ml,明显小于术后的(1260±2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患者术前检测血氧饱和度平均约(91.2±1.6)%,明显小于术后检测血氧饱和度(96.7±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大疱摘除术治疗巨型肺大疱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血氧饱和情况,临床治愈率高,术后症状改善明显,且术后并发症出现率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的借鉴和应用。

    作者:徐伟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111例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分析111例心胸外科术后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于本院进行心胸外科术的11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术后两组患者睡眠情况并对患者失眠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术后PSQI得分(5.82±4.14)显著低于对照组(11.32±4.38),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情况明显得到改善(<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心胸外科术后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左飞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慢性扁桃体炎早期肾损害与IgAN

    慢性扁桃体炎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多发的疾病之一,大量的临床病例观察及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慢性扁桃体炎对机体远隔器官(比如心、肾、关节)的功能有巨大的影响[1-2]。但是,由于以往的研究中关于慢性扁桃体炎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的研究多局限于腭扁桃体局部[3-4],故至今为止,慢性扁桃体炎对机体远隔器官损伤的内在机制尚不明了。本篇综述的目的在于,通过研究慢性扁桃体炎早期肾损害与IgA肾病的临床特点,更深入的了解慢性扁桃体炎对慢性扁桃体炎合并IgA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影响,为今后对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基础及实验依据,也可在一定程度上为早期肾脏损害的预防及治疗带来新的策略[5]。

    作者:王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护理配合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在孕妇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过程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8例在孕时间15~20w接受产前筛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免疫发光分析仪检测孕妇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的浓度,并结合孕妇年龄、体重、病史等外在影响因素,用相关分析软件对胎儿唐氏综合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在唐氏综合征筛选阈值1:370以上的孕妇35例,筛查阳性率为3.55%;其中对38例胎儿实施染色体检查,确诊为唐氏综合征胎儿3例,阳性率为7.03%。结论在孕15~20w孕妇的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血清甲胎蛋白(AFP)及游离雌三醇(uE3)的浓度是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的重要指标,对其进行产前筛查可以有效减少唐氏患儿的出生率。另外,护理人员密切配合医生做好孕妇唐氏综合征产前筛查护理配合工作,给予孕妇正确的孕期指引降低唐氏患儿出生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作者:冯学梅;朱中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肿瘤放疗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护理方法。方法对本科53例肿瘤放射治疗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心理疏导、细致的病情观察、精心的护理。结果上述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且放疗过程中副反应较轻。结论对肿瘤放疗患者进行细致有效的护理,减轻了放疗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贤洁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年应用MIS-TLIF治疗的5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记录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在术前1 d及术后3个月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腰痛评分,采用Oswestry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腰椎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62.6±28.2)min,平均切口大小为(4.6±0.6)cm,平均术中失血量(115.4±24.4)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5.5±2.1)d,共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包括硬膜囊破裂2例(4.0%),神经损伤1例(2.0%),切口浅部感染1例(2.0%),椎间融合器下沉2例(4.0%),术前1 d及术后3个月VAS评分分别为(5.4±1.2)和(2.8±0.8);术前1d及术后3个月ODI评分分别为(54.4±6.2)和(24.3±5.4)。结论 MIS-TLIF技术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近期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章友财;张仁良;肖远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围手术期目标导向治疗-高风险患者的容量指导

    围手术期液体治疗是临床麻醉工作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目标导向性治疗是现今围手术期容量治疗的新方法。恰当的目标性导向性治疗避免了患者的容量不足和容量过负荷,可以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相对于一般患者,高风险患者从中获得的益处可能更大。生理优化方案促进个体化的容量治疗,代表了在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的的一种可能的简单方法。

    作者:何君君;金孝岠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健康教育对鼻咽癌患者自我护理的干预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鼻炎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2013年本科室收治的鼻咽癌放疗后的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以改善自我护理能力为标准的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和鼻咽癌生活质量评分表(FACT)。结果干预后ESCA和FACT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高鼻炎癌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一剑;翁雪玲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培门冬酶治疗鼻型NK/T细胞淋巴瘤中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目的:探讨培门冬酶治疗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不良反应、预防措施及护理对策。方法观察总结2011年6月~2014年6月我院19例应用培门冬酶治疗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不良反应及采取的措施。结果19例患者中15例2个疗程完全缓解,3例3个疗程完全缓解,1例4个疗程完全缓解。给予适当的护理,成功减少培门冬酶治疗的不良反应。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培门冬酶的毒副作用对患者治疗的影响,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占丽;向永胜 刊期: 2015年第10期

  • 优质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在放射科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观察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在放射科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0.05);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0.05)。结论放射科患者相对比较特殊,患者疾病类型较多,临床上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肖静琦;姜文革 刊期: 2015年第10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