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分析三维CT重建影像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的价值

周国标

关键词:三维CT, 重建影像, 胫骨平台骨折
摘要:目的 本文通过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和采用X线平片技术进行比较,以此来分析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对帮助医生诊断患者骨折程度的价值意义.方法 该研究选取了2012年1月~2014年1月以来,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0例,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X线平片来诊断骨折情况,而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三维CT重建影像技术来诊断骨折情况.结果 观察组通过CT三维重建影像技术了解到,可颖骨折患者为0,Ⅰ型骨折患者有3例.11型骨折患者有10例,Ⅲ型骨折患者有6例,Ⅳ型骨折患者有3例,Ⅴ型骨折患者有2例,Ⅵ型骨折患者有1例.其中,骨折情况判断准确率100%,而对比组采用X线平片技术对患者骨折情况判断为,可疑骨折患者为5例,Ⅰ型骨折患者有3例.Ⅱ型骨折患者有8例,Ⅲ型骨折患者有4例,Ⅳ型骨折患者有2例,Ⅴ型骨折患者有2例,Ⅵ型骨折患者有1例,对骨折情况判断准确率为80%.由此可见观察组的诊断价值要远远高于调查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胫骨平台的骨折患者,应该给与三维CT重建影像来进行判断,因为它克服了X线平片漏诊的不足,有利于医生诊治工作的开展.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51例消化性溃疡患儿诊疗的临床体会及分析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自2013年1 月月~12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儿51例,并且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儿26例.对照组患儿25例,研究组患儿采取针对性治疗的方法,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研究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8%,对照组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0%.两组患儿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喜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AE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救治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AE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救治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分别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脏闭式引流和传统胸腔闭式引流两种方法对我院20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4例AE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进行治疗,讨论不同治疗方式的优缺点.结果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全部治愈(平均插管天数5.0±1.36,住院天数14.6±4.1),传统胸腔闭式引流全部治愈(平均插管天数9.24±2.65,住院天数18±2.5),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AE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安全、有效、简便的方法.

    作者:马文芳;黄育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个体化深刺天枢穴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个体化深刺天枢穴对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自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168例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并将这1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个性化深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84例患者,常规针刺组主要对患者进行浅度针刺治疗,个性化深刺组主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深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临床治疗前,两组患者每周排便次数无差异,临床治疗后,个性化深刺组患者每周排便次数为(4.83±1.29)次,常规针刺组患者每周排便次数为(3.97±1.31)次,个性化深刺组患者每周排便次数明显多于常规针刺组.个性化深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常规针刺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个性化深刺组临床治疗的安全性要高于常规深刺组.结论 个体化深刺天枢定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效果显著,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采用个体化深刺天枢穴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亚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工会经审的独立性

    工会经审工作是是工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系统、专业的方法对工会经费的收支及财产的管理进行评价,改善和促进工会实现其目标.工会经审也是工会强化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手段,是转换经营机制、规范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建立现代管理制度的客观要求.工会经审能否真正发挥检验、监督、鉴证、咨询职能,取决于工会经审的独立性.本文从审计独立性原则的内涵和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工会经审坚持独立性原则的必要性.

    作者:吴轶凡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测定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的水平,进行r检验.结果 脑梗死患者中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测定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诊断和分析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操燕红;樊卫;周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72例脑血栓患者中医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对脑血栓患者进行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13年4月~2014年1月,选取我院的135例脑血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随机数据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72例患者,进行中医治疗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照组63例患者,只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统计对比以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进行4周的治疗之后,观察组死亡1例,存活率为98.61%;对照组死亡3例,存活率为95.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存活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进行中医治疗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治愈占比36.62%(26/71)、显效占比43.66%(31/71以及总有效率95.77%(68/7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的20.00%(12/60)、26.67%(16/60)、80.00% (48/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中医治疗联合常规西医治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中恶心占比1.41%(1/71)以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总例数占比2.82%(2/7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的10.00%(6/60)、15.00%(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中医治疗在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时,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低,在脑血栓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吉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范体系的构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随之得以较大提升,促使医院的医疗设备、工作环境等均发生重大变化.为保护医院内各种信息资源科被正常利用,并避免信息资源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威胁,本文从安全防范体系结构、硬件、软件及安全管理四个方面针对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范体系的构建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究了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范管理的相应措施.

    作者:秦丽丽;刘建;纪凤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55例EB病毒感染住院患儿的实验室检查分析

    目的 了解儿童EB病毒感染相关实验室检查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山西省儿童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55例EB病毒感染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其中诊断传单(IM)者 105例,作为IM组,余50例为一般EBV感染,作为EBV感染组,对其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IM组中异淋、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及比例、ALT、AST、LDL、HBDH均较EBV感染组高.IM组较EBV感染组患儿T细胞亚群CD3+、CD8+比例明显上升,而CD4+、CD4+/CD8+、B细胞比例明显下降.结论 EB病毒感染引起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可能是IM发病的关键.

    作者:王玲玲;郝国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基于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对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HP阳性胃溃疡患者的应用价值展开讨论,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2月前来我院治疗的HP阳性胃溃疡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显效85例(77.3%),有效20例(18.2%),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患者显效70例(63.6%),有效16例(14.5%),总有效率为78.1%.结论 应用雷贝拉唑联合磷酸铝凝胶治疗HP阳性胃溃疡患者,可帮助患者根治疾病,降低复发概率,对患者日常生活、饮食影响较小,无严重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学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硫酸镁用于妊高症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硫酸镁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治疗的临床效果,以供参考.方法 将本院2012年3月~2014年2月收治的妊高征患者36例纳入本研究,均接受硫酸镁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肌酐(Scr)、尿素氮(BUN)等指标的变化,并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患者SBP、DBP、Scr、BUN等指标均明显下降,差异经t检验后发现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患者出现面色潮红4例、胃肠道不适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经调节滴速后症状缓解,未发生1例严重硫酸镁中毒.结论 将硫酸镁用于妊高征的治疗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改善肾功能,对妊娠结局有益.治疗期间加强巡视,控制滴速可减少不良反应,防止镁中毒.

    作者:牛建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药脉血康胶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肿瘤相关高纤维蛋白原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脉血康胶囊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恶性肿瘤脑梗塞患者伴发高纤维蛋白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住院的恶性肿瘤脑梗塞伴发高纤维蛋白血症患者86例,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两组均在急性期结束后出院前给予相同基础药物治疗,无特殊纤溶药物.治疗组给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晚口服,脉血康胶囊3粒/次(含药物400 mg/粒),3次/d,口服.对照组仅给予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1次/晚口服.均在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复查,血策纤维蛋白原(FB)、凝血酶时间(TT)、血荣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D-二聚体(D-D).结果 1个月后,治疗组FB、TT、APTT、D-D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好转(P<0.05),且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脉血康胶囊联合拜阿司匹林能显著降低恶性肿瘤脑梗塞患者伴发高纤维蛋白血症.疗效明确,安全可靠.

    作者:赵武伟;雷文婧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康复锻炼在骨科护理中的意义、发展与有效措施

    骨科疾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使患者早日康复,抗必须重视康复锻炼.本文主要论述了康复锻炼对于骨科护理中的重要意义、发展及有效措施.骨科医疗护理不只是康复锻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人性化护理等方面对于患者康复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开展康复锻炼过程中,要做到医护紧密配合,综合多方面护理技巧,全方位实现高效康复过程,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余金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及效果观察

    护理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对护理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及管理,从而实现医院护理质量的显著提高,做好护理管理工作对于构建良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持续质量改进的有关概念进行深刻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有关工作人员提供相应参考.

    作者:何洪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术后硬膜外镇痛五组药剂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术后硬膜外镇痛五组药剂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五组患者均利用一次性100ml硬膜外自控镇痛泵实施术后硬膜外镇痛,药物均由左布比卡因配伍舒芬太尼,其中左布比卡因(0.125%)剂量不变,各组舒芬太尼剂量逐渐增加.结果 五组外科手术患者镇痛前VAS评分对比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经不同药物镇痛后五组患者VAS评分均较镇痛前显著减少,但C组、D组、E组患者减少幅度更为理想,且C组对镇痛满意度高;A组、B组、C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显著低于D组、E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0.125%左布比卡因联合0.6μg/ml舒芬太尼实施术后硬度外镇痛可显著提高外科手术患者镇痛效果,有效降低麻醉镇痛所致不良反应发生率,利于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作者:张伶俐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临床资科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护理措施等,将所得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两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理想,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常规治疗联合低分子肝素后,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治疗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缓解心绞痛症状,降低复发,缩短住院日,减少医疗费用,改善生活质.

    作者:钟双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60例乳腺癌围术期的心理护理

    目的 研究运用心理护理技术培乳腺癌妇女实施护理的临床效用.方法 任意抽选2013年5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妇女60例,运用平均分组法将60例妇女分成护理组及对照组,运用心理护理技术为护理组妇女实施看护,对照组妇女则接受普通看护.对比围手术期两组妇女的SDS评分及SAS分数.结果 实施心理护理后,护理组妇女的SDS与SAS两项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围手术期间,护理人员采取心理护理技术为乳腺癌妇女实施看护能够帮助妇女纾解心情、做好术前准备、提升术后恢复速度、保障手术效果,因此基层医院应普及心理护理模式.

    作者:崔娟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35例中西药联合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7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为治疗组135例和对照组1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的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高于对照组的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动脉功能,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宁永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胃食管反流病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观察生气管哮喘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与支气管哮喘未合并胃食管反流患者的哮喘程度及食管黏膜病变的差异,并讨论胃食管反流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2年5月~2014年5月支气管哮喘患者84例分为两组,研究组44例患者均合并有胃食管反流病,对照组40例患者均未合并有胃食管反流病,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胃粘膜病理表现、咳喘次数、FEV1和PEF值等.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出现的食管黏膜病理变化明显比对照组严重,研究组患者的FEV1、PEF值均低于对照组,喘咳次数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哮喘中重度率为68.18%,对照组患者的哮喘中重度率为4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合并有胃食管反流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胃食管反流会影响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部功能,加重其病情的恶化.

    作者:刘海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护理干预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的9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培予综合性、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 研究组剖宫产产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拔管后首次排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开始泌乳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术后研究6h、24 h、27 h内的疼痛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剖宫产产妇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可以加快患者的康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红红;李小永;梁小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可视喉镜在腹腔镜全麻气管插管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可视喉镜与直接喉镜在全身麻醉中对患者的循环影响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4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可视喉 镜组(A组)和直接喉镜组(B组),监测诱导前、插管时和插管后5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井记录插管时间、随访插管时相关并发症.结果 插管即刻B组的HR和Bp明显高于插管前(P<005),A组无明显变化(P>0.05)A组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术后回访A组插管产生的并发症明显少于B组(P<0.05).结论 全麻诱导下气管插管使用可观喉镜较直接喉镜对患者循环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赵新民;岳书玉;陆巧芸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