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体会

罗红赞

关键词:腹腔镜, 巨脾切除, 断流术, 门静脉高压症
摘要:目的 总结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应用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断流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0例拟行手术治疗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接受联合开腹巨脾切除及断流术治疗者为A组,以接受联合腹腔镜下巨脾切除及断流术治疗者为B组,每组30例,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B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P<0.05).此外两组手术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断流术可有效的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19682例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本地区健康体检人群氨基转移酶、血糖、血脂的异常情况.方法 对19682位来我院参加健康体检的人员进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糖、血脂检测,按不同年龄段做统计分析各项检测项目的 异常发生率.结果 35~70年龄段在本次体检项目中都有较高的异常发生率,ALT异常率高达20.8%,TC总异常率高达23.6%,TG总异常率高达22.5%,血糖11.1%.结论 关注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宣传,普及健康知识,改善本地区重油、重盐的饮食习惯,合理运动.

    作者:程义龙;汪卫文;魏宇芬;陈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7例双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7例行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患者术前充分评估,做好心理护理、皮肤准备;术后加强饮食、活动、管道、用药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或预防并发症.结果 7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井发症,均于术后1w左右出院.结论 细致周到的护理是保证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付洁琼;吴伟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合并左卡尼汀对肾性贫血患者实施治疗的效用.方法 抽选本院2013年6月~2014年7月接收的肾性贫血患者124例,运用平均分组法将124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单独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为对照组实施治疗;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后,再给予本组患者左卡尼汀推注治疗,连续治疗12w后,运用Hot及HB分数对用药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肾性贫血病情均有所好转,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为肾性贫血患者实施治疗时,采用促红细胞与左卡尼汀双药联合方案进行治疗能够大幅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王仲甜;高鑫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POCT血糖仪的质量管理

    目的 通过建立POCT血糖仪质量管理模式保证临床POCT血糖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首先将全院各临床科室便携式POCT血糖仪统一参加云南省临检中心室间质评,对性能不合格的仪器实施淘汰;每6个月与OlympusAU5421生化仪的行比对试验进行状态监控综合评价仪器.结果 所检测的POCT血糖仪与生化仪的结果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相关系数r>0.975说明两者相关性良好.所有POCT血糖仪科定结果的符合国家对POCT血糖仪的测量重复性要求.结论 实践证明:该模式提供了对仪器状态和性能监控的完整方案:对于保证临床POCT血糖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正确指导临床实施安全合理的诊疗措施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杨舒;王畅;孔凡斌;吉永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脑卒中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护理干预

    失禁性皮炎是大小便失禁引起的并发症,是失禁患者常见的问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增加临床护理工作量.现对我院住院的100例脑卒中大小便失禁的患者,从皮肤护理、饮食指导、心理疏导、健康指导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减少尿粪对皮肤的刺激,降低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宋伟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67例临床分析研究

    目的 分析采用中医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67例患者,对这67例患者采用中药苏子降气汤进行治疗,对67例患者在临床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改善情况进行临床对比.结果 在临床治疗后,通过对67例患者进行肺功能评分,与临床治疗前相比,患者的FVC、FEV1必及FEV1/FVC等三项指标均有明显的提高,说明患者的肺功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结论 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在短时间内就能够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中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成旭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析医院移动APP如何提升医院服务水平

    通过对当前移动APP的发展现状以及医院移动APP的功能分析,充分阐述医院移动APP在解决患者挂号难,智能分诊,帮助患者自主选择医生,帮助解读报告单,提供专家在线咨询,出院随访,问卷调查,满意度统计以及健康宣教等提升医院服务水平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作者:景春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硝普钠联合用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研究概况

    由于特有的药理作用,硝普钠在顽固性心力衰竭中应用非常广泛,但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成因十分复杂,单一用药效果难以维持,所以联合用药成为必然,临床上,硝普钠的联合用药可以分为二联用药、三联用药、四联及以上等联合用药,随着联合用药数量越多,药效的协同效果越好,但同时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风险也越大,这需要医生在临床上综合考量.

    作者:王明农;覃志高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使用脑眷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抗结核、保肝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7.5%,远好于对照组77.5%,P<0.05;而观察组患者生化指标与压力、白细胞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使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王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一次法根管充填治疗82例后磨牙牙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在后磨牙牙髓炎患者中运用一次法根管充填处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诊的后磨牙牙髓炎患者共82例,并以简单抽签法将其分成雨组,将实施多次法根管充填处理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实施一次法根管充填治疗的42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分析并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处理结局.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95.2%的临床总疗效,与对照组的92.5%相仿,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治疗后7d内的急症发生率是7.1%,与对照组的10.0%相近,无统计学意义(P>0 05);而在VAS评分方面,观察组是(1.23±0.62)分,要显著性低于对照组的(2.42±0.73)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后磨牙牙髓炎患者运用一次法根管充填处理,疗效与多次法根管充填相当,且疼痛较轻、安全性可靠,适合在今后的临床上普及.

    作者:王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全科门诊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析全科门诊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为提高确诊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5月到我院接受急性腹痛活疗的患者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教据资料进行探讨分析.结果 在210例急性腹痛患者中,能够及时做出正确诊断的患者共有158例,正确诊断率为75.24%,其中58例为急性肠胃炎、38例为溃疡病、17例为胆石症或胆囊交、45例为急性阑尾炎,占比分别为53.80%、24.05%、10.76、28.48%;被误诊或漏诊的共有21例,误诊率为10%,其中1例心肌梗死、4例附件炎、6例溃病病、5例输尿管结石、5例急性阑尾炎,占比分别为4.76%、19.05%、28.57%、23.81%、23.81%;所有患者在初诊时的确诊率为78.57%,通过影像学的辅助检查后,患者的确诊率增加13.33%.全科门诊检查急性腹胀患者的终确诊率为91.90%,并得到对症治疗.结论 通过探析仝科门诊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总结急性腹痛原因,并掌握有效诊断的知识和方法,并与相关科室进行探讨,尽可能提高患者确诊率,避免误诊或漏诊.

    作者:张为平;陈华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护理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工作以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43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手术前以及手术后均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和相应的康复指导.结果 43例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均未发生股四头肌萎缩现象,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术后合理的护理,可以更好的帮助患者恢复.

    作者:宁占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利用LIS系统优化检验工作流程

    目的 优化现行的医院检验科的工作流程,提高LIS系统的工作效率和检验质量.方法 通过实验室仪器双向通讯和LIS系统通讯中条码技术的使用,使现代仪器的自动化特点得到充分体现,提高标本的处理速度和缩短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AT)[1].结果 同样处理400个标本的条件下,优化工作流程后TAT时间平均减少了30min,每次100个标本所需的编号时间从30min减少到10min,所需人员从2人减少到1人,同时,减少了人为差错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论 随着标本量逐年的增加,运用更优化的检验流程能更高效地处理标本信息的录入和缩短报告结果的时间,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惠志强;朱立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儿童MRI检查的心理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 针对儿童MRI检查心理分析,实施相应心理干预,积极配合完成IMR检查.方法 对我院2013年~2014年儿童MRI检查进行心理分析,患者就诊环境秩序改善,家长作用以及护士人性与个性化服务.结果 儿童配合完成IMR检查.结论 医院诊疗环境改善、医护技配合以及对家长进行疾病健康教育使孩子得到正确引导,保证了儿童MRI检查的顺利完成.

    作者:谭丽;刘少欣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及护理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抢救及护理效果.方法 田顾性分析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补充水电解质,纠正酸碱失衡,监测血糖变化,控制血糖,观察生命体征,处理诱发因素,防治并发症,配合医生及时抢救,对患者进行饮食、休息、活动、用药,如何自我管理监控血糖,如何识别诱发因素等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等多方面的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大部分患者经及时抢救治疗及护理干预后,均能康复出院.结论 通过及时抢救治疗和耐心细致的护理,使患者得到不同程度的身心恢复并治愈出院,防止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姜蓓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5例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D)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治疗效果,减少误诊,提高早期诊断和治愈率.方法 对15例确诊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对具有典型WD临床表现的患儿,如有肝病和神经系统表现、裂隙灯下K-F环阳性,铜蓝蛋白降低,容易想到本病,诊断不难.以单个脏器损害症状首发的不典型病例、轻型病例、合并其他疾病的病例,诊断难度较大,容易误诊.青霉胺加服葡萄糖酸锌可减轻症状、缩短疗程,并减少青霉胺用量.对无症状或维持治疗患儿,可单用葡萄糖酸锌治疗,葡萄糖酸锌副作用轻微,且该药来源充足.WD确诊后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作者:杨凤丽;陆国强;李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00例经支气管镜确诊肺癌的临床特点探析

    目的 分析100例经支气管镜确诊的肺癌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3年9月~2014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经支气管镜确诊的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分析患者病理类型及患者年龄、性别等与肺癌发生之间的关东.结果 100例肺癌患者中,鳞癌有39例,腺癌有30例,腺鳞癌有4例,小细胞癌有19例,其他类型肺癌有7例.男性肺癌患者中鳞癌多.有34例(45.95%);女性肺癌患者中腺癌多,有16例(61.54%).结论 经支气管镜确诊肺癌的临床特点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作者:陈国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我院产科需行剖宫产手术的90例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行传统硬膜外麻醉,后综合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在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80.0%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起效时间、局麻用药量上,观察组分别为(3.4±2.1)min,(7.3±2.4)ml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可达到快速满意的麻醉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邵慧凤;张东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康复锻炼在骨科护理中的意义、发展与有效措施

    骨科疾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使患者早日康复,抗必须重视康复锻炼.本文主要论述了康复锻炼对于骨科护理中的重要意义、发展及有效措施.骨科医疗护理不只是康复锻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人性化护理等方面对于患者康复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开展康复锻炼过程中,要做到医护紧密配合,综合多方面护理技巧,全方位实现高效康复过程,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余金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四步按摩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的临床分析

    踝关节扭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外商性疾病,以疼痛、肿胀和踝关节功能障碍为主证.病因、病理简单,但许多患者由于一次踝关节扭伤而遗留不轻不重的后遗症.笔者运用四步推拿法治疗踝关节扭伤由于诊断明确、治疗手法针对性强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2010年~2013年治疗踝关节扭伤患者60例报告如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运用足背伸外翻位包扎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四步推拿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疼痛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组间与组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是四步推拿法治疗踝关节扭伤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缓解疼痛症状,且不会遗留后遗症,不会出现说是治疗好了,但天路仍然疼痛加重、遇到天气变化酸痛加剧的状况.

    作者:陈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