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义龙;汪卫文;魏宇芬;陈望
本文主要从医院药学的发展过程出发,对药师在医院药学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探讨思考,并分析在新医院药学环境下的药师职能转变和分化所具有的必然性,同时还研究了在药师职能转变时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供同类行业参考借鉴.
作者:李生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研究全身麻醉术后对中老年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2014年4月行全麻结肠术59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术前、术后0.5、1、3、7d的MMSE评分及PCOD的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0 5、1、3d的MMSE评分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显著(P<0 01),术后7d时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术后7d PCOD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术后0 5、1、3d(P<0.05).结论 对于中老年行仝身麻醉术患者来说,早期存在较高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可逐渐减轻,但仍需给予临床重视.
作者:李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喜炎平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喜炎平治疗组和利巴韦林对照组,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喜炎平具有抗病毒、抗菌作用,副作用小,是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黄小梅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通过对当前移动APP的发展现状以及医院移动APP的功能分析,充分阐述医院移动APP在解决患者挂号难,智能分诊,帮助患者自主选择医生,帮助解读报告单,提供专家在线咨询,出院随访,问卷调查,满意度统计以及健康宣教等提升医院服务水平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作者:景春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使用脑眷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 选取60例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抗结核、保肝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7.5%,远好于对照组77.5%,P<0.05;而观察组患者生化指标与压力、白细胞数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于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使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王志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的48例患者根据麻醉方式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观察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恢复过程中各指标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两组HR手术过程中变化不大,观察组MAP波动变化不明显(P>0 05),而对照组MAP波动变化较为明显,尤其是在诱导后和插管1 mun后MAP变化更大(P<005);麻醉恢复过程中除术后30 min OA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其余各指标变化观蔡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且镇痛药的使用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可以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因其麻醉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故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姚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28例新生儿先天性直肠肛门闭锁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4月28例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结果 28例新生儿先天性直肠肛门闭锁,男21例,士7例,其中24例接受了手术治疗.除2例因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死亡,其他新生儿手术效果满意,痊愈出院.还有2例新生儿的家长由于经济困难、怕预后不佳、统观念及其他因素影响放弃治疗.结论 术前做好家属心理护理护理,积极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维持有效血容量,保证营养及水分供给,术后做好新生儿体温管理,提供新生儿喂养技术指导,防止肺部并发症,加强肛门及造瘘口护理,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是保证新生儿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的关键.
作者:袁仕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纤维胆道镜和硬质镜下等离子体冲击波碎石技术在难治性肝内外胆管结石应用及疗效.方法 95例患者随机分两组,胆道镜或输尿管硬镜下等离子体冲击波碎石,结合应用取石钳、网篮取石,控制性加压水冲洗取石.结果 50例经纤维胆道镜取石有48例取尽结石;45例经输尿管硬镜38例取尽.结论 镜下等离子体冲击波碎石技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是一项安全、经济的、实用的技术.与纤维胆道镜相比.输尿管镜能缩短碎石、取石时间,减少取石次数,但是结石残留率偏高.
作者:陈晓亮;宋志;洪磊;曹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多重耐药菌在泌尿外科感染的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科自2013年1月~10月的患者进行尿及痰培养并鉴定细菌,做相应的药物敏感试验,分析发生多重耐药的相关因素.结果 发生多重耐药菌16例,发生多重耐药菌的相关因素有:①易感因素:糖尿病、老年患者、免疫抑制剂的应用等;②泌尿系统侵袭性操作;③抗生素滥用.结论 根据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预防、控制感染的暴发流行,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张清梅;李宝娟;周亲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骨外科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的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 以我院骨科二病房2013年9月~2014年4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骨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分析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30例糖尿病骨外科手术患者手术前后血糖稳定,术后恢复良好,没有发生并发症,仅有1例患者发生轻微感染,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96.67%.结论 对骨外科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减少感染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王晓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桃红四物汤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7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为治疗组135例和对照组1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的缬沙坦氨氯地平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桃红四物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高于对照组的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桃红四物汤联合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动脉功能,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宁永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骨科疾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了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使患者早日康复,抗必须重视康复锻炼.本文主要论述了康复锻炼对于骨科护理中的重要意义、发展及有效措施.骨科医疗护理不只是康复锻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人性化护理等方面对于患者康复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在开展康复锻炼过程中,要做到医护紧密配合,综合多方面护理技巧,全方位实现高效康复过程,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余金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静脉输液是护理人员基本的一项技术操作,熟练掌握此项技术,不但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为成功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在20多年的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整理如下.1 影响穿刺成功的相关因素1.1首先护士应该尊重患者,讲文明,懂礼貌,平等对待每一个患者.如给患者打针时,不能叫某某床打针,应该说某某床某某同志,给您打针.让患者感到亲切和温暖.由于自己的失误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应该说对不起,得到患者的理解和合作,对于农村贫困的患者,不因阶层,地位不同,待遇不等,不能怒目而视,大喊大叫,应该给予耐心的解释和引导.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让患者轻松愉快地配合治疗.1.2不安全感,对自己记忆不深或有过穿刺失败经历的护士表现出拒绝和躲闪,要求一针见血,不配合治疗,如要求护士遵从自己指定的血管和部位穿刺,由此引发护患矛盾.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和患者沟通,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及合作.1.3操作者本身情绪好坏对静脉穿刺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操作者要集中精力,沉着冷静,要有耐心,同时取得家属配合,如患者烦躁挣扎不安,家属唠叨都会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作者:袁秀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颈椎病伴焦虑或抑郁表现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来我科诊治的167例颈椎病患者,伴有焦虑或抑都患者106例,将其中伴发焦虑或抑郁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联合黛力新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SAS评分为(51.2±8.9)分,低于对照组(44.5±8.6)分(P<005);实验组SDS评分为(38.5±8.7)分,低于对照组(45.8±9.4)分(P<0.05);实验组治疗前21例伴焦虑症状,19例伴抑郁症状,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3个月后随访,实验组5例伴焦虑症状,9例伴抑郁症状,低于对照组(P<0 05),实验组患者复发住院人数、治疗满意度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颈椎病伴焦虑或抑部表现发病率较高,临床上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黛力新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本宏;何垚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临床特点,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40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将其中22例合并老年2型糖尿病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外1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脑梗塞病变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项目与未合并糖尿病患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及胰岛素代谢紊乱是引起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为控制该疾病,需从多方面进行综合护理,以利于老年患者延长生存期.
作者:杭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蒙医学所用药物是无化学合成药物,大部分是植物类药物,一少部分是动物类和矿物质类药物.好多医生和患者认为无毒副作用,临床上出现乱用药现象.尤其是治疗慢性疾病时病程长,服用药物时间长,药物久服或剂量不当,则易出现不良反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加强学习蒙药学和蒙医方剂学,从源头上堵住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本人关于“蒙药不良反应”问题从一下几个方面谈谈: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急性中毒(急性中毒的症状、急性中毒的救治、急性中毒的预防)、慢性中毒(慢性中毒的主要症状、慢性中毒的救治)、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对蒙药的再评价、提高蒙药质量和药效研究水平、合理用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做好不良反应监测)等四个大题.
作者:乌云塔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对肺炎型哮喘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准确诊断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于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肺炎型哮喘患儿2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给予全身性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行0.3mg/kg的静脉点滴地塞米松,并持续3~5d,若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且肺部啰音消失,方可停止使用药,再改用口服泼尼松来进行治疗,初次进行治疗时,其剂量应为2mg/(kg·d),可随着次数的增加而减少用量,服用时间少要持续1w.在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儿的湿罗音消失的时间、咳嗽、气喘以及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井进行详细记录.结果 所有患儿中治愈的有11例,好转的有5例,无效的有4例,其中治愈的患儿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时间约为5~7d,好转的5例患儿肺部罗音消失,但有轻微的咳嗽,需要用药物治疗才能得到缓解.另外还有4例治疗无效的患儿在停止使用药物后,临床症状时有发作,并多发于春秋季节.其治疗总有效率为16(80.00%).结论 肺炎型哮喘不是非典型哮喘,所以其误诊率相对来说会比较高,因此,必须有相应的诊断依据来对其进行准确诊断,从而为合理用药提供科学、有效信息.我院对20例患儿进行了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对治疗肺炎型哮喘患儿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研究肿瘤患者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前瞻性护理工作.方法 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92例肿瘤PICC置管患者,分析PICC置管行前瞻性护理降低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的经验.结果 108例患者为满意,75例患者为基本满意,不满意患者有9例,患者的满意度为95.31%.结论 肿瘤患者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前瞻性护理的关键在于置管前的充分准备,置管中的娴熟操作,重管后的局部护理,每一步从预防角度出发,对控制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朱爱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4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进行针对性舒适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情绪和对舒适的满意度.结果 舒适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舒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舒适护理对缓解肺结核咯血患者焦虑情绪,提高舒适满意度有一定作用,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血管新生是于原来存在的血管结构上生长出新的血管的生物学过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都会对新生血管形成造成刺激.近年来,对于血管新生的基础研究已经取得了深入的进展,并取得理想的效果.但是,目前临床上对于心血管新生的治疗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就血管新生的概念、基础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研究提供指导.
作者:李文英;周晓凤;吕坤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