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静脉输液的护理体会

袁秀红

关键词:静脉输液, 抢救患者, 静脉穿刺, 配合治疗, 护士表, 操作者, 相关因素, 熟练掌握, 平等对待, 恐惧心理, 家属, 技术操作, 患者沟通, 护理质量, 护理人员, 护患矛盾, 穿刺失败, 不安全感, 成功率, 整理
摘要:静脉输液是护理人员基本的一项技术操作,熟练掌握此项技术,不但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为成功抢救患者赢得了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在20多年的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整理如下.1 影响穿刺成功的相关因素1.1首先护士应该尊重患者,讲文明,懂礼貌,平等对待每一个患者.如给患者打针时,不能叫某某床打针,应该说某某床某某同志,给您打针.让患者感到亲切和温暖.由于自己的失误给患者造成的痛苦,应该说对不起,得到患者的理解和合作,对于农村贫困的患者,不因阶层,地位不同,待遇不等,不能怒目而视,大喊大叫,应该给予耐心的解释和引导.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让患者轻松愉快地配合治疗.1.2不安全感,对自己记忆不深或有过穿刺失败经历的护士表现出拒绝和躲闪,要求一针见血,不配合治疗,如要求护士遵从自己指定的血管和部位穿刺,由此引发护患矛盾.遇到这种情况要及时和患者沟通,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及合作.1.3操作者本身情绪好坏对静脉穿刺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操作者要集中精力,沉着冷静,要有耐心,同时取得家属配合,如患者烦躁挣扎不安,家属唠叨都会直接影响穿刺的成功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助听器验配需注意的风险分析

    本文主要分析了儿童助听器验配需注意的风险,此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确定残余听力的困难以及给后期康复带来的风险;②大声输出的调试风险;③电池的风险.

    作者:朱美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饮食连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饮食连续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4月~9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饮食连续护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比较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君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患者收缩压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舒张压低于干预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连续护理干预可以很好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和血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邱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儿秋季腹泻的观察及护理

    总结了247例小儿秋季腹泻的护理,小儿秋季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由于轮状病毒型别繁多、交叉保护性差,目前对轮状病毒感染无有效的预防及特效药物治疗,仍以支持、纠正脱水、维持电解质平衡及对症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因此合理的饮食,及时观察病情变化,精心的基础护理等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缪秀英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进展

    房颤大的危害之一就是脑卒中,正确运用抗凝评分方案以及出血风险评分方案来指导抗凝药物的使用,从而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减少房颤患者致残率及病死率.华法林作为一种成熟的抗凝药物,目前正受到新型抗凝药物的挑战,而经皮左心耳封堵术也逐步受到重视,因此,房颤的抗凝治疗现状有望得到改善.

    作者:邓建君;谢萍;安彦强;侯婷婷;张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5例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目的 回顾性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D)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治疗效果,减少误诊,提高早期诊断和治愈率.方法 对15例确诊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对具有典型WD临床表现的患儿,如有肝病和神经系统表现、裂隙灯下K-F环阳性,铜蓝蛋白降低,容易想到本病,诊断不难.以单个脏器损害症状首发的不典型病例、轻型病例、合并其他疾病的病例,诊断难度较大,容易误诊.青霉胺加服葡萄糖酸锌可减轻症状、缩短疗程,并减少青霉胺用量.对无症状或维持治疗患儿,可单用葡萄糖酸锌治疗,葡萄糖酸锌副作用轻微,且该药来源充足.WD确诊后坚持正规治疗,绝大多数预后良好.

    作者:杨凤丽;陆国强;李浩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60例临床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创伤性胜骨头坏死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参与本次临床治疗的60例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为我院2012年7月~2014年1月收治的,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治疗组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股骨头部分重建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为83.3%.结论 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胜骨头坏死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高,该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泽亮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7例双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7例行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患者术前充分评估,做好心理护理、皮肤准备;术后加强饮食、活动、管道、用药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及早发现或预防并发症.结果 7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井发症,均于术后1w左右出院.结论 细致周到的护理是保证胃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胃间质瘤成功的关键之一.

    作者:付洁琼;吴伟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膝关节隐匿性骨折行核磁共振诊断的临床报道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MRI)对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2例膝关节急性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X线平片检查以及MRI检查,了解骨折情况与骨质信号.结果 隐匿性骨折部位为11例(34.38%)股骨外侧髁隐匿性骨折,10例(31.25%)股骨内侧髁骨折,5例(15.63%)胫骨近端骨折,6例(18.75%)同侧股骨、胫骨的关节面相邻两端骨折;18例(56.25%)为单纯Ⅰ型,6例(18.75%)为Ⅱ型,8例(25.00%)Ⅲ型,Ⅱ、Ⅲ型患者均同时存在Ⅰ型表现.32例经X线检查均为阴性,经MRI检查均为阳性.结论 MRI对于膝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减少或者避免误漏诊.

    作者:张清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脑卒中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的护理干预

    失禁性皮炎是大小便失禁引起的并发症,是失禁患者常见的问题,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还增加临床护理工作量.现对我院住院的100例脑卒中大小便失禁的患者,从皮肤护理、饮食指导、心理疏导、健康指导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减少尿粪对皮肤的刺激,降低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宋伟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提高老年患者留置针穿刺成功相关措施探究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了老龄化阶段,关心老人,减轻老人在医院治疗期间的痛苦,应该成为医务工作者关心的重点问题.留置针穿刺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因反复静脉穿刺造成的痛苦,便于临床用药和医疗抢救工作,但是普通的顺行穿刺很容易因血液循环不畅或药物刺激等,导致穿刺的失败.目的 本文主要介绍了逆行静脉穿刺在老年患者治疗中的优势.探讨逆行静脉穿刺方法相对于静脉穿刺方法的相关临床护理优势.方法 选取本院内科与外科的4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患者年龄均为50~80岁,平均年龄约为64岁,其中每组各有男患者10例,女患者10例.观察组采用逆行静脉穿刺,对照组采用顺行静脉穿刺.结果 对照组中采用顺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率为87%,局部外渗的发生几率为23%;观察组采用逆行静脉穿刺,穿刺成功率为96%,局部外渗的发生几率为6.9%.在患者的疼痛感方面,采用顺行静脉穿刺的对照组明显更为严重,而采用逆行静脉穿刺的观察组对于患者的手部活动没有影响.

    作者:崔智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78例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观察组39例,对照组行抗生素常规升级疗法治疗,观察组行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为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相关指标对比显示,观察组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及肺部感染灶吸收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小儿重症肺炎患儿实施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效果显著,可减少医疗浪费,合理使用抗生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金华;王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儿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病房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择年龄为1~3岁的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采取相应的夹板和固定方法.结果 延长了留置时间,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为患儿家属护理提供方便,患者满意度达94.5%.结论 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可降低反复穿刺的痛苦,减轻儿科护士的工作量,减轻家长焦躁情绪,便于临床用药.

    作者:陈德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例帆状胎盘前置血管破裂的急救护理

    帆状胎盘是指脐带附着于脑膜上,脐血管通过羊膜与绒毛腹之间进入胎盘,也称脐带帆状附着.在血管周围缺乏华通腔的支持,仅有一层羊膜形成的皱褶.有当附着在胎膜上的血管通过子宫下段或跨越子宫颈内口,位于胎先露之前时,称为前置血管.报道其发生率约为0.026%[1].当脑先露下降压迫前置的血管时,胎儿循环受阻,前置血管破裂,则胎儿失血,均使胎儿急性缺血缺氧,发生宫内窘迫,甚至胎死宫内.

    作者:陈崇俊;牛瑞娜;黄真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在泌尿系结核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观察和探讨优质护理在泌尿系结核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泌尿外科103例泌尿系结核患者,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护理期结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03例患者中98例痊愈出院,1例输尿管结核行输尿管-膀胱吻合术失败,2例肾切除后发生并发症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和费用,2例患者年龄较大,自身疾病较多无法治疗.结论 应用全面人性化,个性化的优质护理,体现了护理的专业价值,对泌尿系结核患者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护理效果,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万珍珍;李雅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服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对策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影响护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可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激励护士服务临床一线,深入持久地推进优质护理服务,促进医院护理事业健康、全面、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我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作者:陈霞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1例冠状动脉瘤合并急性心肌梗塞

    冠状动脉瘤的病因可为先天性冠状动脉发育异常,也可为后天获得.可导致心肌梗死和猝死,已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以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改善内皮功能及解痉为主.

    作者:万雪花;马茂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团体认知治疗对护士压力应对方式及总体幸福感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治疗对护士工作压力、应对方式及总体幸福感的影响.方法 对103名三甲综合医院护士进行为期10w,1次/w,共10次的规范化团体认知治疗,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护士压力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所有护士进行治疗前后评估.结果 压力量表总分治疗后(10.49±2.12)较治疗前(13.55±2.70)低,差异有显著意义(t=3.58,P<005);消极应对因子分由治疗前的(21.23±4.36).下降为治疗后的(17.27±5.16),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总体幸福感量表总分由治疗前的(7.81 ±0.75)升高到治疗后的(9.72±0 55),差异有显著意义(P<0 05).结论 幸福感与护士在工作中承受着压力和自身采取的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团体认知治疗能调整护士应对工作压力的方式,提升护士在日常工作中的幸福感.

    作者:范凌云;高治国;何蕊芳;孙建华;姜晓梅;华大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浅谈手术室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护理质量的保证.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杜绝事故,减少差错,确保患者手术安全.手术室安全管理抓的好,要求严格,制度落实,措施有力,人员素质好,技术水平高,就可以确保安全无事故,否则,就有可能导致不良结果,轻者影响手术成功,重者使患者致残,甚至死亡[1-2],因此,加强安全管理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裴巧梅;张宝元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丹参多酚结合舒血宁治疗冠心病伴心衰的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结合舒血宁治疗冠心病伴心衰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伴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多酚结合舒血宁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心功能相关指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各指标(VR、LVDd、LVEF及E/Ea)及护理总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丹参多酚结合舒血宁能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且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其治疗效果,值得在冠心病伴心衰患者中进一步应用.

    作者:石立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股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探讨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股骨骨折患者的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136例股骨骨折患者在在入院初期、术前准备期、术后康复期及出院时期,针对患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健康需要,采取目的 性明确、阶段性强的健康教育形式,进行持续的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融会贯通于患者的整个住院过程,井向出院后延续.结果 增加了患者对骨折治疗、护理及康复的认识,促进了良好的医患沟通,同时减少和避免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强化了康复能力和自查能力,提高了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结论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对患者护理有确切效果.

    作者:徐青 刊期: 2015年第08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