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雪锦
中医认为口腔溃疡的发生原因分虚实和寒热,实证如心脾积热、心火上炎、气滞血瘀,虚证如阴虚火旺、气血亏虚.心脾积热由饮食不节或嗜食辛辣及肥甘厚味,积而生热,脾开窍于口,脾胃积热上熏于口,发为口疮.气滞血瘀型,多由于情志不顺,气机不调,气郁血瘀,血瘀生热,热熏于口,发为口疮;阴虚火旺型:多由素体阴虚或病损及阴,阴虚则火旺,虚火上灼于口,发为口疮,且久治不愈;气血两虚型,由于气虚化源不足,血无以赖生,口舌失养,阴虚则虚火上灼于口,发为口疮.
作者:伍爱民;赵宗富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医疗行业竞争日趋严峻,各医疗机构除加强专科建设、科技创新、提供更加人性化、差异化服务、构建核心竞争力、降低医疗成本、大限度的提供质优价廉便捷医疗卫生服务外,加强市场营销已迫在眉睫,只有加强市场营销,扩大服务半径,提升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医院品牌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王文;邹咏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根据中西医结合实践,探讨常见皮肤病寻常性痤疮的中西医结合路径.1 病机与病理的中西医结合 古代对痤疮的认识,外为风湿寒热之邪乘肌虚内侵,内因肺热胃热蕴积循经薰于头面,病机血热郁滞.现代中医以素体阳热偏盛立论,青春期营血渐热,过食肥甘辛辣,或受风热拂郁,肺胃蕴热薰蒸,致血热雍于头面胸背,气血郁滞而发病.西医学认为痤疮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的毛囊皮脂腺疾病,虽有遗传、心理等因素影响,但雄性激素在痤疮的发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作者:杜晓平 刊期: 2005年第10期
2004年6月25日,某部驻地附近一家公司发生了一起 53例食物中毒事件,经医院抢救治疗全部康复.经流行病学、现场卫生学调查、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分析,确认为一起因误食桐油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孙雷臣;马恒太;田卫奇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放化疗后可出现消化道症状、骨髓抑制、免疫抑制、内脏毒性、神经毒性、皮肤损害等不良反应,其中消化道反应常见.消化道反应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不少患者因此不愿接受而中断或放弃治疗,常用 5HT3受体阻滞剂、多巴胺受体阻滞剂以及胃肠道粘膜保护剂等来防治,这些药物虽然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良反应明显、且价格昂贵.
作者:陶双友 刊期: 2005年第10期
采用中西医结合改进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68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病人,治疗前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符合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 [1].
作者:李万有;白献春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于 2003年 5月以来,使用α-细辛脑注射液(桂林西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佐治小儿肺炎 120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根据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于我院住院患儿中选择 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120例,男 76例,女 44例,年龄 3个月~5岁,就诊时间病程 1~7天,均因发热、咳嗽、气促住院,周围血象 WBC>10× 109/L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88例.对照组 80例,男 53例,女 27例,年龄 3个月~5岁,就诊时病程 1~7天,周围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 52例,两组治疗前起病时间及症状、体征基本相似,经 t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丁铁梅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总结我院 2002年 1月~2004年 6月,应用二维超声诊断脐带绕颈 354例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进行对照诊断.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兆仙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自2001年以来,应用黄芪注射液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56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96例均为我科2001年1月~2004年6月住院患者.均经颅脑 CT检查证实为脑梗死,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56例,男 34例,女 22例,年龄 51~87岁.其中 51~60岁 13例, 61~70岁 22例, 71~80岁 18例, 81岁以上 3例,平均 64.2岁.病程 2.5小时~6天,平均 1.7天.并发糖尿病 5例,高血压 4例,冠心病 3例.对照组 40例,男 24例,女 16例,年龄 50~84岁,其中 50~60岁 9例, 61~70岁 16例, 71~80岁 12例, 81岁以上 3例.平均 63.5岁.病程 3小时~6天,平均 1.85天.并发糖尿病 3例,冠心病 2例,高血压 2例.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入院时病情、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作者:龙天贵;彭琦升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疗应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一般认为乙型肝炎病毒(HBV)本身致病性有限,机体在清除病毒的过程中造成的免疫损害是造成肝脏病变的原因.但是在疾病的自然发展及抗病毒药物清除病毒的过程均可发现病毒水平和人体免疫力有相关性.康复时,先出现病毒下降,再出现临床病情缓解;病情复发时,则出现病毒水平上升,然后出现病情加重.说明病毒作用为免疫应答的靶抗原,在决定病情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所以 CHB的抗病毒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温帆渊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冠心病心绞痛是目前常见病 ,多发病之一 ,也是严重危害人类键康的疾病之一 ,我院使用冠心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30例 ,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作者:王琦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应用 TOPSIS法对我院 2000~2004年度病床利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1 全院病床工作效率的评价 1.1 资料来源:资料取自我院 2000~2004年统计工作报表,选取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率、病床工作日、平均住院日作为评价指标,分别用 X1、X2、X3、X4表示.
作者:杨业红;徐学纯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例1:患者女,30岁.空腹口服敌敌畏 80 ml, 1小时入院.查体: P64次 /分, R20次 /分, BP 100/60 mmHg.神志不清,颜面发绀,口吐白沫,瞳孔针尖样大小,两肺满布湿口罗音.立即肌注阿托品 20 mg,用清水反复洗胃至清亮,阿托品用至 300 mg后达阿托品化量.第二天患者神志清醒,给予静脉输液 3000 ml,加高渗葡萄糖 100 ml、维生素 C、能量合剂等药,输液后 2小时,患者突然呼吸急促,口吐白沫,全身大汗,用大量阿托品、呼吸兴奋剂抢救,无效死亡.
作者:吴瑜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怎样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已成为医院领导者十分关注、财务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 1 增强全员风险意识
作者:熊瑛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终末期心脏病的临床表现之一,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威胁生命的综合征,可伴有或不伴有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降低.过去进行的临床试验大多数是涉及 LVEF降低的 CHF患者,不能将其结果推广至 LVEF正常的 CHF患者.
作者:谢扬;饶邦复 刊期: 2005年第10期
建立科学有序的药事管理体系,开发药房的药学服务功能,是改善和提升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措施和迫切需要. 1 药学服务的概念、作用和地位
作者:艾燕 刊期: 2005年第10期
近年来,我国人群血脂水平和血脂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 [1],为此笔者对某高校教职工血脂异常发病情况做了详细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作者:吕慧 刊期: 2005年第10期
据我国调查资料显示,癌痛发生率占癌症患者的 51%~61 6%,每天约有 100万患者在忍受癌痛折磨.上世纪 80年代中期, WHO开始制定三阶梯止痛基本原则,即按阶梯给药、口服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和注意具体细节 [1].通过实践证明,三阶梯止痛疗法可以使 80%~85%的癌痛患者完全无痛 [2].然而由于癌症患者及其家属,甚至我们的部分医护人员对癌痛的规范治疗认识不够深入,思想上存在一些误区,导致我们对癌痛的关注和治疗还远远达不到癌痛患者的需要.在多年的基层临床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常见的误区有以下几点,现就其错误的原因简单分析如下,以提醒同道们注意.
作者:于恒旺;吴绍江 刊期: 2005年第10期
1 病例介绍 例 1:患者女, 35岁,反复发作性腰痛及双下肢疼痛 2年并进行性加重 2月,加重期出现下肢畏寒麻木等.入院前 CT扫描检查提示 L4~5椎间盘突出.住院后临床检查发现:双下肢皮肤感觉正常,右下肢直腿抬高 300(+),左 600(+);拇背伸试验右(+),左(-).诊断为椎间盘突出行手术治疗,术中切除突出的 L4~5椎间盘,术后第三天腰及双下肢疼痛复发并加重,术后 10天作腰椎穿刺脑脊液动力学试验和蛋白含量测定、碘水脊髓腔造影检查,发现 T11~12段硬膜下造影剂梗阻,考虑椎管内肿瘤行椎管探查,术中证实为髓内肿瘤并切除,病理学检查证实诊断:神经纤维瘤.术后恢复好.
作者:郑汉江;汤龙飞;雷光华 刊期: 2005年第10期
一名合格的医学生不仅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精湛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具备多种潜能,如应变能力、抗挫折能力、心理相容能力、创新能力、医患沟通及交际能力,因此,对临床实习的医学生应该有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尤其是心理素质能力的训练.我们在临床带教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对提高医学生心理素质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作者:王兴勇;张明静 刊期: 2005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