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非整倍体细胞DNA倍体测定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黄纯;郑申莉;彭海燕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非整倍体细胞, DNA倍体
摘要:宫颈上皮内癌变是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一般多有HPV感染,HPV将其DNA片段整合到宫颈细胞核内DNA上,可引起染色体数量的改变,形成非整倍体细胞,GIN宫颈细胞多有DNA非整倍体改变.通过DNA图像分析,来判断细胞核内染色体倍体数量及发布来判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严重程度.组织病理学诊断的CIN1、CIN2、CIN3/CIS和宫颈癌病历中,出现非整倍体细胞分别为66%、70%、89%和88%非整倍体细胞越多,非整倍体细胞峰越多,病变程度越重,预后越差本文阐述CIN分级与DNA非整倍体细胞的关系在临床中筛查和治疗的体会.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保胆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比较

    目的 探讨保胆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囊结石临床效果.方法 对来我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保胆取石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高于对照组(85%)(P<0 05);实验组95%对我院治疗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胆囊结石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采用腹腔镜保胆取石切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立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持续性无创机械通气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持续性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慢性阻塞型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同期住院接受无创通气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即间歇组(常规治疗+间歇无创通气)和持续组(常规治疗+持续无创通气),比较两组血气变化、住院天数及气管插管率.结果 两组通气治疗后各时间点pH值、PCO2、PO2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组治疗后24 h、48 h后pH值、PCO2、PO2与间歇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5);持续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间歇组(P<0.05).结论 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情况,且在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时间应>20 h/d,可较早改善血气情况,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吴多省;黄佩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理治疗对输卵管结扎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治疗对输卵管结扎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输卵管结扎手术的患者22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12例与对照组112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心理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不合作患者8例,对照组患者不合作患者58例,实验组患者的术前心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前、术后焦虑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低,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输卵管结扎术患者实施心理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紧张心理,使患者能够积极的配合手术的开展,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并且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闫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3D-DSA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

    1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技术在上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于1980年始用于临床,是常规X线血管造影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早应用DSA的部位是头颈部.早在1983年,已有相关的临床报告.我国开始引进DSA设备是在1984年,开始应用于临床并是在1985年初,从1986年开始国内陆续有文献报道.

    作者:覃明安;卢炳丰;方烂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的临床特点观察

    目的 本研究将对甲状腺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方式及其临床特点展开探讨,以便于为此类患者的手术方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将我院2012年10月~2013 年10月所收治的9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成两组,将行传统手术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患者腔镜手术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通常会选择手术方式,其中以腔镜手术的疗效为佳,且患者在治疗后的并发症相对较少,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对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可以对腔镜手术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作者:贺竞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对14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出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产科收住的146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在临床观察与护理工作中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经过有效、细致的护理,孕妇的血压均低于护理之前,且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因人而异,该病确诊后通过良好的治疗和护理,能够大限度的减少疾病对孕产妇及胎儿的不良影响,提高母婴存活率及胎儿出身质量.

    作者:梁梅;鲁春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提拉钉复位内固定结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50例体会

    目的 探讨后路提拉钉经椎弓根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手术疗效.方法 5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经手术减压、神经根松解,行后路提拉钉内固定加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46例术后症状全部消失,其中4例仍有劳累时腰部及臀部轻度疼痛.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结合后路椎体问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能够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减少了并发症,脊柱可获得长期稳定.

    作者:张伟;常海宏;戚会宏;虎志伟;司瑞祥;汪玉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医学八年制学生临床实践阶段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

    八年制医学教育是一种新的培养方式,目标是毕业时达到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水平.在基础学习阶段对八年制学生进行科研启蒙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我们对八年制医学生基础阶段科研能力的培养方式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积极为学生搭建科研创新平台,营造学术氛围,严格把握科研实践环节,取得了较为满意的培养效果.

    作者:赵黎明;李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对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对治疗组采取泮托拉唑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叶素治疗[1].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止血时间进行记录比较,从而得出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80%;治疗组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为(23.15±7.12)d,对照组为(38.89±8.11)d,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发消化道出血具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刘东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提升医学文献检索质量为临床医教研服务

    医院图书馆是医院的信息服务中心.图书馆员通过多年的检索工作实践,分析检索实例,探讨如何为临床医疗、教学、科研提供优质的医学文献信息服务.

    作者:梁洁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精密附着体在牙列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后期护理

    目的 观察精密附着体在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5例牙列缺损患者进行精密附着体修复设计,并进行临床随访与观察.结果 随访3~56个月,精密附着体义齿美观、舒适、稳固、明嚼有力.结论 精密附着体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游离端牙列缺损修复的固体位.

    作者:翟晓琴;杜慧;邹慧娟;朱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家庭医生干预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家庭医生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效能干预对糖尿病的管理的作用.方法 17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家庭医生对观察组采取自我效能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随访,每4~5个月进行1次,一共进行4次.结果 观察组在干预后的自我效能高、生存质量明显改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等指标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效能进行干预,适用于糖尿病患者的管理.

    作者:李剑;赖银胜;詹少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乌鲁木齐市某社区中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调查研究

    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数量与日俱增,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结合基层医院临床资料可知,牙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口腔疾病有损咀嚼功能、降低食物吸收率,所以其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常见病拥有共同危险因素,是21世纪要着重探讨的医学课题.基于此,本文将结合乌鲁木齐市某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情况,深入调查口腔行为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

    作者:刘志诚;焦丽;王瑞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常见手术体位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的身体尤为重要,人们对医疗护理水平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手术室护士对手术体位的潜在危害性要有充分认识,正确安置手术体位,术中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医疗事故,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以保证患者安全[1].因此,掌握标准手术体位的安置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是保证患者安全舒适及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措施.

    作者:罗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结合综合疗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38例临床观察

    目的 对参麦注射液联合综合疗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参麦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参麦注射液联合综合疗法对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治疗,疗效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普及和应用.

    作者:杨鹤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对农村禽流感防疫之中的问题与措施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养殖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而禽流感等问题给我国农村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困扰.有鉴于此,本文对农村禽流感防疫之中的问题与措施进行分析,首先概述了禽流感相关内容,然后分析了农村禽流感防疫工作中的问题,后讨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主要包括扩大宣传,强化农民的疫病防控意识、推广技术,注重疫情预防知识的普及、强化培训,提高基层防疫队伍专业水平、加大投入,建立动物防疫长效机制等,以期为我国农村禽流感防疫工作的高效开展略尽绵薄之力.

    作者:张火应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股骨头缺血坏死的X线与CT诊断(附32例分析)

    本文分析了32例股骨缺血坏死病例,其主要症状为髋部疼痛、压痛、活动受限,跛行及“4”字试验阳性等,该病男多于女,35岁以上常见,单侧者多见,外伤、长期饮酒,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为常见病因,本病主要需与髋关节结核等病鉴别,而CT检查为早期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

    作者:张孝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电子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应用与分析

    目的 探讨电子胎心监护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所选对象是在我院分娩的产妇共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产妇均在宫口开大3cm时进入产妇,并实施相关监护.对照组产妇实施间断多普勒测定胎心,测1次/5 min,1 min/次.观察组产妇在产程中应用电子胎心监护仪进行测定,对胎心进行监护.观察两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监测到的胎儿窘迫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的胎儿窘迫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新生儿窒息和重度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轻度及重度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的剖宫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电子胎心监护有助于发现异常胎心改变,及时发现胎儿窘迫,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母婴安全.

    作者:徐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无痛康复方案的开展对改良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后疗效的影响

    目的 研究笔者所在医院的创伤骨科开展无痛术后康复方案后对改良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患者的术后疗效的影响,以明确无痛康复方案开展对该手术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改良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后术后传统镇痛方案的20例患者作对照组,22例实施无痛方案的患者作研究组,并随访到术后6个月~1年.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固定随访时间段后屈膝角度、肌力恢复状况以及患者对手术后的满意度4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比较无痛康复的临床应用实际疗效和突出的优势.结果 无痛康复方案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后患者疼痛评分(t=4.58,P<0.05)、术后屈膝角度(t=9.22,P<0.05)、肌力恢复(t=7.20,P<0.05)及患者对手术后的满意度(传统组60%,无痛康复组77.3%)明显优于传统术后镇痛方案.结论 无痛康复方案的开展使前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后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伸膝装置粘连松解术后的疗效.无痛康复方案具有临床可行性和优势性.

    作者:张琨;胡建华;赵劲民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微创拔牙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

    拔牙术,是一种常见的口腔外科手术,适用于多生牙、智齿阻生等牙齿疾病.近年来开展的微创拔牙技术,以其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的恐惧、痛苦轻,从而引起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1].本文拟对微创拔牙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做以下综述.

    作者:隋江;屈志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