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竞之
心肌梗塞(AMI),又名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常见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凶险、病死率高等特点,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同时这些并发症也是导致心肌梗死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目前有各种治疗药物有效的降低了AMI的病死率,但AMI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为充分认识心肌梗塞并发症的危害性,本文对心肌梗塞常见并发症及处理方式进行如下综述.
作者:韩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随着科学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生殖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母婴安全是生殖健康的核心.导乐陪伴分娩是责任制助产服务模式,提高产时服务质量,为孕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除产妇紧张恐惧心理,使产妇在产时发挥潜能,使产程缩短,降低了产妇产时的痛苦,降低了产妇的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导乐分娩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顺应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在有条件的医院可推荐应用.
作者:窦丽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计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护理措施,总结其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诊治24例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 经针对性的治疗以及护理2~3w后,24例脑卒中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完全再通20例,部分再通4例,无肺栓塞和死亡病例.结论 重视脑卒中患者的高危因素,对于急性脑卒中并发DVT患者应认真分析成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改善预后.
作者:薛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出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产科收住的146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孕妇,在临床观察与护理工作中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经过有效、细致的护理,孕妇的血压均低于护理之前,且指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因人而异,该病确诊后通过良好的治疗和护理,能够大限度的减少疾病对孕产妇及胎儿的不良影响,提高母婴存活率及胎儿出身质量.
作者:梁梅;鲁春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D-二聚体检测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接收治疗的6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一时期我院体验健康者60名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进行离心处理取血清.采用D-二聚体免疫比浊法检测.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D-二聚体检测水平为(5.0±1.3)mg/L,对照组为(2.1±0.5)mg/L.并且两组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对D-二聚体的敏感度及特异性比较的结果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D-二聚体检测对血清中的D-二聚体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是临床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一项可靠诊断指标.
作者:张月 刊期: 2015年第06期
1 方法抽取泌尿外科4月份使用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出院患者共37份病历.其中非手术病历10份,手术病历27份.2 依据2.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2.2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
作者:张晓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整形外科缝合技术及瘢痕康复技术综合治疗面部外伤及种经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3年1月入院治疗的面部外伤及神经损伤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整形外科缝合技术联合瘢痕康复技术进行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伤口愈合情况、神经损伤的修复情况以及患者对外观的满意度.结果 160例患者全部一期愈合,10~1Sd内揭除伤口覆盖物时,伤口已较为平整,瘢痕细微,呈线状,且五官无移位变形.面神经颞支功能、颧支功能、颊支功能修复效果显著,下颌缘修复效果不甚明显.术后随访3~6个月间,16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瘢痕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淡化.结论 应用整形外科缝合技术及瘢痕康复技术综合治疗面部外伤可有效的缝合伤口、预防瘢痕增生等并发症,同时修复患者受损的神经组织.
作者:陈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腹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治愈率高等优点,并且视野清晰、有助于辨别精细解剖结构等优势,在外科领域被广泛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器械改进创新,在泌尿外科领域,它已被广泛接受并逐渐走向成熟.
作者:纪坤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母血中胎儿DNA、胎盘mRNA对于诊断前置胎盘合并胎盘粘连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60例经B超检查确诊为胎盘前置的单胎孕妇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研究对象,其中胎盘粘连的观察A组孕妇30例,胎盘未粘连的观察B组患者30例,选取同期的30例正常接受身体检查的妊娠期孕妇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患者的母血中胎儿DNA含量以及胎盘内mRNA含量.结果 观察A组患者的母血中胎儿DN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患者的mRNA含量明显高于观察B组和对照组,三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组的DN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B组中胎盘的mRNA含量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外周血中胎儿DNA含量直接影响患者胎盘是否发生粘连情况,胎盘内mRNA含量直接反应胎盘是否出现粘连情况.因此在产前检查中测定母血中胎儿DNA、胎盘mRNA含量情况能够有效的预测胎盘前置以及粘连情况.
作者:冯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的2012年6月~2014年6月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给予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做出回顾性分析.结果 依据Harris评分标准评定,优57例,良3例,可0例,差0例,优良率为95.0%.结论 运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救活高龄股骨颈骨折,具有安全性高、见效快、操作简便、痛苦小,恢复快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鹏;罗建平;钟家勇;向自力;彭学政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弱势人群实施结核病防治项目的效果.方法 对某市2010年4月~2014年4月结核病网络报告疫情和弱势人群结核病防治项目季报表进行病例登记和经费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某市共登记3549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例中,涂阳肺结核1820例,涂阴肺结核1729例.新涂阳肺结核病例中,20~40岁年龄组高达54.97%(974/1772),其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活动性肺结核督导管理率达到98.03%(3479/3549).未转出病例的痰菌阴转率和成功治疗率均显著高于转出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项目总体经费使用率达到93.9%.结论 项目实施4年以来,某市管理和治愈了大量肺结核患者,但由于弱势人群流动性较大,因此管治效果需要进一步提高.
作者:吴东开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在内诊科有很多的急诊,大部分的患者都是昏迷,本篇文章就是对这些昏迷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方法 主要是对2012年11月~2013年11月这1年当中来我院就诊的155例昏迷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这155例患者当中,患有急性中毒的为63例(占40.6%),患有急性酒精中毒的为47例(30.3%),大多数的患者的年龄都在40岁以下,都是中青年.脑卒中(脑出血、脑梗死)患者为61例(占39.4%),,糖尿病病发症的患者为28例(占18.1%),这些患者大部分是老年人;患有其他病症的患者为3例(占1.9%).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青年人大多都是中毒发病,而老年人大多数都是脑卒中或者是糖尿病.结论 急诊内科患者得病的主要原因有:中青年以中毒为主,老年人以脑卒和糖尿病中为主,知道了发病原因以后针对病因进行及时的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王红玫;尹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后随访行膀胱镜检,探讨镜检对肿瘤复发及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5月~2009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Ta、T1期原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214例,术后随访行膀胱镜检5年,分析随访期内肿瘤复发及进展特点.结果 ①214例患者首次膀胱镜检阳性者37例(17.2%),其中单发肿瘤阳性者15例(10.2%),多发肿瘤阳性者22例(32.3%),Ta期肿瘤首次镜检阳性者27例(17.1%),T1期首次镜检阳性者10例(17.5%);②首次膀胱镜检阳性患者肿瘤复发21例(56.7%),首次膀胱镜检阴性患者肿瘤复发52例(29.4%),进展例数分别为12例(32.4%)、17例(9.6%);③术后首次行膀胱镜检阴性与阳性患者肿瘤的复发平均时间分别为36.7个月、28.6个月.低分级尿路上皮癌术后行膀胱镜检阴性与阳性患者肿瘤复发平均时间分别为34.9个月、25.2个月.高分级尿路上皮癌术后行膀胱镜检阴性及阳性患者肿瘤复发平均时间分别为25.5个月、21.7个月.PUNLMP患者的肿瘤无进展,首次膀胱镜检阴性的患者中,低分级与高分级尿路上皮癌肿瘤平均进展时间分别为33.1个月、24.4个月,首次膀胱镜检阳性的患者中,低分级与高分级尿路上皮癌肿瘤平均进展时间分别为30.1个月、25.4个月.结论 膀胱镜检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肿瘤复发及进展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宋春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整体护理的护理方法,观察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 抽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内科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是否有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以及烦躁等负性情绪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焦虑、抑郁、恐惧以及烦躁等负性情绪,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文素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血清IGF-1表达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7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应用硝苯地平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美托洛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PW(左室后壁厚度)、LVGI(左室球径指数)、LVMI(左室重量指数)、IVS(室间隔厚度)及血清IGF-Ⅰ的改变.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LVMI、LVGI减少更为显著,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LVPW、LVM1、LVGI较治疗前改善程度多余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中IGF-1都低于治疗前,然而观察组的IGF-1治疗前的减少值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在治疗高血压心脏病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GF-1的表达,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张炜旭;隆兴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导致尿道狭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本院22例尿道行前列腺电切术后发生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出现尿道狭窄的原因及防治.结果 22例尿道狭窄患者中出现尿道狭窄时间是在手术后3 w~6个月,出现前尿道狭窄16例,后尿道狭窄3例,膀胱颈挛缩3例.22例患者经临床干预后均排尿畅通.结论 尿道狭窄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术中操作轻泵、尽可能切净增生腺体、避免过度电凝止血、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不宜过长、预防泌尿系感染是防止尿道狭窄的重要措施.
作者:赵润璞;张义;何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7月住院部所收治的行手术治疗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将其划分为干预组、对照组,每组患者各计5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组患者应用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干预手术室护理工作,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发生跌倒的次数及其频率进行综合对比与分析.结果 干预组50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跌倒,跌倒事件的发生率为2.00%;对照组50例患者中,共有5例患者出现跌倒,跌倒事件的发生率为10.00%.干预组中跌倒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术室护理中,通过对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手术室护理中,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率,降低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芙琼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LIS系统中自助取单模块和一卡通就诊系统的联合应用.方法 基于医院自身情况的分析,以无缝连接的方式联合LIS系统中自助取单系统模块和一卡通就诊系统,同时对报告发放流程进行优化,观察联合应用情况.结果 联合应用LIS系统中自助取单模块和一卡通就诊系统,不仅能实现自助发放门诊检验报告,同时还能多渠道发放,有效避免交叉污染,使工作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降低工作中的差错率,便于患者自身隐私的保护.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联合应用LIS系统中自助取单模块和一卡通就诊系统对于实现实验室规范化、人性化以及科学化管理所起作用十分重要,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邱飞;茅伟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分析103例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护理要点.结果 96例患者痊愈出院,7例患者因入院时已经心跳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积极彻底地洗胃,合理、有效的应用解毒制及复能剂,并进行密切观察与护理,防止并发症,强调心理护理,对抢救成功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作者:阎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生化检验中标本采集不规范操作对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分析我院住院患者的6000份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对其中造成结果误差的操作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结果 本次研究中,发生标本溶血的共300份(5 0%),发生污染的标本共6份(1.0%),发生凝血的标本6份(1.0%),发生错误的标本1份(0.02%).造成结果差异的因素包括标本采集时间、标本采集部位、标本溶血、标本送检时间,且标本溶血相比正常标本的各项参考值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进行生化检验指标的采集过程中,医务工作者应当严格的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标本的采集,同时注意采集的时机,及时的进行送检,保证结果的无误,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诚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