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进展

鲁付荣

关键词:脑卒中, 吞咽障碍, 护理
摘要:吞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约有37~74%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正常的吞咽过程受到大脑皮层、脑干神经核、皮质延髓束、吞咽中枢等影响,其需要口、咽部、食管等协调完成.而吞咽障碍主要特征是不能安全的将食物由口送到胃,表现为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误吸、误咽,轻者导致营养不良,重者导致吸入性肺炎甚至死亡.大量脑卒中患者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康复训练,则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致使脑卒中预后不良.因此,早期全面的康复干预,做好脑卒中吞咽护理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管理近况作以下概述.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患者应用静脉留置针的常见并发症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总结分析老年人使用静脉留置针的常见并发症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科于2013年7月~2014年1月收治住院的12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128例老年患者中导管堵塞11例,皮下血肿1例,静脉炎8例,液体渗漏10例,导管脱出6例,剩余正常.结论 掌握熟练的穿刺技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导管的维护及健康教育可以减少老年人使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并能大大提高其使用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陈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2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总结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所有患者均进行了2年的随访,疗效结果为优57.1% (16)、良21.4%(6)、可14.3%(4),差7.1%(2).所有28例患者中,骨折愈合正常有26例,骨折愈合率92.9%,愈合时间5~16个月,平均(5.8±1.2)个月;外固定支架拆除时间为6~15个月,平均(7.9±1.6)个月.结论 应用外固定架法治疗严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便于创面的处理合并症少,且能促进骨折的快速愈合,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

    作者:薛鹏翔;董向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个案追踪法实现安全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个案追踪法实现安全管理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追踪法学中的个体追踪法对急诊患者所接受的诊疗护理服务经历进行追踪检查,同时进行全面分析提供治疗、护理、服务中的不安全因素,制订并实施改进方案.结果 通过运用个案追踪法分析和评价,很快就找到了原因,透过整改大大降低了急诊科护理风险,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护患关系进一步密切.结论 个案追踪法是急诊科安全管理在护理改进的起点,提高急诊科护理安全质量、确保患者安全同时也是保护患者的佳方式.

    作者:赵文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研究表明,中医药在早期防治DN的发生和发展、延缓肾功能恶化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疗效肯定.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在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机理研究几个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相关论述.

    作者:任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性早搏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照组100例单位用倍他乐克治疗,治疗组104例加稳心颗粒治疗.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和动态心电图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本方法可有效治疗室性早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朱岩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 重点探索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初~2013年底在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126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护理法看护6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法看护63例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组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选28.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6 3%,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然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仅为79.4%.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达96.8%.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然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刘永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外科的运用

    护理风险是指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是一种职业危险,即从事医疗护理服务的职业,具有一定的发生频率并由该职业者承受的危险[1].神经外科患者病情危、急、重、变化快、抢救多、工作预见性难,护理风险明显高于普通患者.护理工作与其他科室比较,相差较大,在日常工作中和心理压力上,护士都承担着较大的压力和风险[2].

    作者:张春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创伤性肝破裂60例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创伤性肝破裂患者的抢救及其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经手术治疗的60例创伤性肝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治疗的护理体会.结果 治愈52例,死亡8例,其中死于失血性休克3例,合并伤3例,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结论 完善术前准备以及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等均为提高创伤性肝破裂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王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川芎茶调散配合放松疗法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川芎茶调散配合放松疗法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用服用中药川芎茶调散加放松疗法,对照组单纯服用川芎茶调散,疗程8w.其后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x2检验,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川芎茶调散配合放松疗法对紧张性头痛疗效显著,是治疗紧张性头痛的有效方法

    作者:金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推进医院志愿服务社会化运作的研究

    医院志愿服务工作是一项社会事业,需要用社会化的方式推进,它的发展既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大力支持,也需要对各种资源和组织进行充分有效的整合,相应法律法规的保障和规范,形成推动医院志愿服务社会化发展的合力.本文通过对医院志愿服务社会化内涵、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推进医院志愿服务社会化的对策和思考.

    作者:任毅;林伟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交通伤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

    目的 分析交通伤的临床特点及院前急救护理方法.方法 总结大连市急救中心2011年本车组急救交通伤86例,死亡5例,急救成功率91.8%.结果 交通伤伤情复杂,病情凶险,隐蔽的、严重的、多发性损伤较多,致残率较高.交通伤后第一死亡高峰在1h内,约有50%的严重创伤患者死于该阶段.结论 在这一阶段时间内开展有效救护,可大大增加伤员的存活机会,为进一步救治创造条件.

    作者:夏明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厄贝沙坦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58.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连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体会

    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重点任务,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我科于2012年3月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全面落实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了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显著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作者:张宗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何首乌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何首乌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收治的应用何首乌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44例,分析何首乌在临床立用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肝损害(70.45%)与皮肤过敏(40.91%)为主要的不良反应,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与发热症状.结论 何首乌在抗炎、镇痛、抗衰老、抗诱变与抗衰老方面效果显著,临床中应当高度重视其不良反应.

    作者:杨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应用循证护理解决静脉输液所致疼痛的问题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EBN),是护理人员在指定护理活动计划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获取实证,作为临床护理决策的依据.循证护理是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在过去的几十年,护理学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同时,有关临床实践和健康服务的护理研究论文显著增多,加之护士掌握了计算机文献检索方法,这些变化极大促进了循证护理的发展.近几年来循证护理观念在护理领域逐渐兴起.它对促进护理科研的发展,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我科护理人员把循证护理应用于临床,先找到实证,再结合临床经验、查阅文献等找出解决问题的佳方案,解决存在的问题,现就应用循证护理解决静脉输液所致疼痛问题报告如下:

    作者:刘凤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胫骨Pilon骨折手术治疗总结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胫骨Pilon骨折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9年9月~2014年7月收活胫骨Pilon骨折35例胫骨Pilon骨折根据骨折及周围软组织损伤程度分为实验组26例及对照组9例,实验组给予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给予外支架跨踝关节外固定术.结果 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总有效率及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胫骨Pilon骨折功能良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源;刘军;文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乌鲁木齐市某社区中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调查研究

    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数量与日俱增,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结合基层医院临床资料可知,牙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因口腔疾病有损咀嚼功能、降低食物吸收率,所以其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常见病拥有共同危险因素,是21世纪要着重探讨的医学课题.基于此,本文将结合乌鲁木齐市某社区老年人口腔健康行为情况,深入调查口腔行为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

    作者:刘志诚;焦丽;王瑞文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6月在我院心内科行PCI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和术前宣教,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3d后HAMD评分和HAMA评分比较,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处于焦虑和抑郁的比例明显降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爱媛;王清;于春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盆腔炎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研完对盆腔炎住院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方法 把入住医院的82例盆腔炎患者,随机的分为对照组(41例)和实验组(41例),对照组连用常规盆腔炎护理干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方法.结果 对于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观察组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护理程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可以明显的增强盆腔炎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度,提高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作者:甘银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脑膜瘤患者围手术期脑脊液中MMP-2、MMP-9、HGF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研究脑膜瘤患者围手术期脑脊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及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3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手术的42例脑膜瘤患者作为实验组,所有病例均为我院病理科诊断为脑膜瘤患者,依据WHO脑肿瘤分级将所有患者分为低级别组(Ⅰ级)和高级别组(Ⅱ-Ⅲ级),选取同期10例门诊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行腰椎穿刺分别采集患者术前24h、术后24h、术后72h和术后120h脑脊液.采用ELISA法检测标本中MMP-2、MMP-9、HGF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2例脑膜瘤患者术前CSF中MMP-2、MMP-9、HGF水平显著增高(P<0 05),其中高级别组CSF中MMP-2、MMP-9、HGF水平显著高于低级别组(P<0.05);CSF中MMP-2、MMP-9、HGF的水平在手术后24h内明显降低.结论 脑膜瘤患者脑脊液中MMP-2、MMP-9、HGF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这些细胞因子可能在脑膜瘤免疫和侵袭中起主导或决定性作用;脑膜瘤患者脑脊液中MMP-2、MMP-9、HGF的表达在高级别与低级别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可以作为脑膜瘤级别的参考指标,其水平在术后24h内明显降低,可能与载瘤状态解除有关,可以作为预测患者临床预后的生化指标.

    作者:胡俊峰;王建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