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川芎茶调散配合放松疗法治疗紧张性头痛疗效观察

金涛

关键词:紧张性头痛, 川芎茶调散, 放松疗法
摘要:目的 观察川芎茶调散配合放松疗法治疗紧张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用服用中药川芎茶调散加放松疗法,对照组单纯服用川芎茶调散,疗程8w.其后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x2检验,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川芎茶调散配合放松疗法对紧张性头痛疗效显著,是治疗紧张性头痛的有效方法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治疗分析

    目的 为提高对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预防控制和治疗并提高医师的实践和临床操控能力.方法 随机选出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60例以及已经进行手术治疗的术后患者60例,在取得患者同意的情况下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踢被钙离子浓度变化和维生素D的表达,用以判断选取日后治疗甲状旁腺的佳方式.结果 分别准确检验出来120例患者体内的钙离子浓度变化和维生素D受体基因的异常表达,对患者治疗后期的情况制定了合适的治疗计划.结论 针对尿毒症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方面,我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以后患者肾衰竭病情的治疗做了很好的铺垫.

    作者:石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36例小儿休克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 研究小儿休克的临床特征和治疗要点并总结经验.方法 本文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36例休克患儿的临床治疗,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快速扩容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扩容治疗.结束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可知,两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为(8±3.5)d,治疗组:显效12例,显效率为66.7%,总有效率92.86%,无病死率;对照组:显效5例,显效率为27.8%,总有效率94.5%,死亡1例,病死率为5.5%;其中治疗组中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生理盐水+血浆进行快速扩容治疗治疗小儿休克具有见效快、复发率低、效果好等作用.

    作者:李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放射免疫法检测雌、孕激素受体(ER,PR)阳性率及其与乳腺癌预后的效果分析

    目的 放射免疫法检测雌、孕激素受体(ER,PR)阳性率及其与乳腺癌预后的效果给予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6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8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的检测,对观察组患者的雌、孕激素爱体(ER,PR)阳性率给予放射免疫法检测,将两组的预后效果给予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中内分泌的治疗有效率为68.74%,对照组的内分泌治疗有效率为31%,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雌、孕激素受体(ER,PR)阳性率,对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有效的指导作用,而且预后效果比较好,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作者:廖玥;刘胜武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与MSSA的耐药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的构成比及耐药率,为临床葡萄球菌感染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以及配套GP药敏板,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43株和MSSA110株,对1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除青霉素、氨苄、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外,MRSA和MSSA对同种抗生素耐药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未发现VRS株.结论 临床分离的MRSA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且呈多重耐药性;MSSA对大多数药物敏感性较好,临床用药控制较好;因此,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加强对MRSA的监测,以防止MRSA耐药率的提高以及VRS株的出现.

    作者:王石梅;蔺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需行血常规检验的33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30例满足复检要求,进行了涂片镜检,将血涂片分析结果与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316例患者中有308例结果异常,满足复检要求,检验结果异常率为9.29%,308例患者中,实际有230例进行血涂片复检,占74.68%,178例漏检,占25.32%.血涂片镜检显示有168例与血常规检验结果相符,为真阳性,占73.04%;62例为假阳性,占26.96%;血涂片分析,检出5例为传单,3例为出血热,1例为血小板无力症,86例为各类贫血.结论 对于血常规检验异常者,进行血涂片复检,有助于提高检验准确性,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原因,总结其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内分泌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牧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 经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后60例患者均恢复,无死亡等严重后果.结论 多因素能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对老年糖尿病要定期监测血糖,一旦确诊低血糖,应立即进行治疗.同时护理人员应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用药、饮食及运动等方面的健康宣教.

    作者:张文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外用加味四黄汤治疗难愈性溃疡验案

    笔者在临床中应用加味四黄汤治疗各种难愈性皮肤溃疡,每有获效,报道如下:加味四黄汤组成:生大黄、黄连、黄柏、黄芩、蛇床子、紫草、千里光各50g、花椒15g,久煎浓缩,先熏洗后浸泡或浸透无菌纱布湿敷.1 临床资料例1:姚某,男性,65岁,患右下肢静脉曲张30余年,右下肢外侧皮肤溃烂1年余,于2010年就诊我院.

    作者:陆检英;刘群;郎庆波;张业平;马昌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不同抗生素治疗大叶性肺炎的药学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抗生素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学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80例大叶性肺炎患者分为四组,Ⅰ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Ⅱ组采用头孢哌酮钠,Ⅲ组采用青霉素G,Ⅳ组左氧氟杀星治疗.并观察四组患者治疗的药学效果.结果 Ⅰ、Ⅱ、Ⅲ、Ⅳ四组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95.0%,100%,90.0%,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Ⅰ、Ⅱ、Ⅲ、Ⅳ四组治疗的成本-效果分别为4.02%、5.52%、9.13%、3.56%,其中Ⅰ、Ⅳ组成本-效果少于Ⅲ、Ⅱ组,其中Ⅳ组低,四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阿奇霉素与头孢曲松钠治疗的成本效果更好.

    作者:于文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心血管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排查

    目的 本研究以老年心血管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排查为研究的主题,通过研究以期为提升老年心血管患者的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就本院近2年的老年心血管临床护理工作的实践等进行分析,并总结实践经验.结论 有效的老年心血管患者临床护理不安全因素的排查,对于提升老年心血管患者的护理质量,规避医疗纠纷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肖迎春;胡秋珍;赵玲玲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LIS系统中自助取单模块和一卡通就诊系统的联合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并分析LIS系统中自助取单模块和一卡通就诊系统的联合应用.方法 基于医院自身情况的分析,以无缝连接的方式联合LIS系统中自助取单系统模块和一卡通就诊系统,同时对报告发放流程进行优化,观察联合应用情况.结果 联合应用LIS系统中自助取单模块和一卡通就诊系统,不仅能实现自助发放门诊检验报告,同时还能多渠道发放,有效避免交叉污染,使工作效率得到显著的提高,降低工作中的差错率,便于患者自身隐私的保护.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联合应用LIS系统中自助取单模块和一卡通就诊系统对于实现实验室规范化、人性化以及科学化管理所起作用十分重要,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作者:邱飞;茅伟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风险因素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风险因素管理在发热门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门诊发热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风险因素管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风险因素认知率达100%,风险事件发生率达5.88%,患者满意度达91.18%,对照组依次为64.71%、29.41%、58.82%,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因素管理模式应用于发热门诊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积极推广.

    作者:刘萍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自拟中药方治疗更年期失眠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疏肝法治疗更年期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符合更年期失眠肾虚肝郁证诊断的患者给予口服自拟的补肾调肝汤(女贞子、旱莲草、当归、白芍、香附、知母等),观察治疗前后的疾病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有效率93·3%,显效率56·7%.结论 补肾疏肝法可显著改善更年期失眠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很高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申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手背静脉穿刺技术的改进体会

    目的 探讨手背静脉穿刺技术的改进方法及临床应用体会.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0例行静脉注射患者,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改进组,每组患者150例.针对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穿刺方法,针对改进组患者予以改进后的穿刺方法,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一次成功率和疼痛发生情况.结果 经对比分析可知,改进组患者的1次穿刺率为98%,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8%,且采用改进穿刺法的改进组患者穿刺疼痛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组患者总满意率为82%,常规组组患者总满意率仅为49.3%,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后的手背静脉穿刺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运用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和满意程度,并在很大程度上减缓患者的疼痛感.

    作者:刘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三种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的对比

    目的 比较ELISA、RPR的TPPA三种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临床梅毒诊断的价值.方法 ELISA、RPR、TPPA法对标本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结果 以 TPPA为金标准,ELISA法假阳性率为0.12%,假阴性率为0;RPR假阳性率为0.02%,假阴性率为76.30%,两者符合率为98.74%.结论 在输血前检查和术前检查中,用ELISA和RPR两法同时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王雨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奥美拉唑联合行气止痛克疡汤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行气止痛克疡汤治疗肝气犯胃型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97例肝气犯胃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3例和对照组114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行气止痛克疡汤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9%高于对照组的72.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少腹逐瘀汤加茜草治疗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经可迅速缓解患者的腹痛症状,并能够从根本上治愈痛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作者:刘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CBCT测量下颌磨牙位置的方法

    为研究下颌磨牙前后向移动量,通过对比颅骨标本直接测量和CBCT三维重建模型测量下颌磨牙近远中位置和近远中倾斜角度的方法,对比两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使用两种不同方法分别测量下颌第一磨牙到下颌支平面的垂直距离,以及下颌第一磨牙牙体长轴与下颌平面的角度,通过数据分析对比两种测量方法的可靠性.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通过CBCT以下颌第一磨牙到下颌支平面的垂直距离,以及下颌第一磨牙牙体长轴与下颌平面的角度,是一种简单易行的确定下颌磨牙位置的方法,在进行全牙弓前后移时可以通过该方法对下颌磨牙前后移量进行测量.

    作者:孙天瞳;李加志;庞磊;苏建彬;何小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初探

    我院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2年来,由初的指定一个示范病区扩大到现在的五个示范病区,通过采取增加示范病房的护士,政变排班模式,护士分组分管患者,加强后勤保障等一系列措施后,取得了病房干净整洁、患者满意度提高,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提高等良好的效果.为能使此项工程活动在我院顺利深入的开展,努力实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活动目标,现作进一步的探讨.

    作者:和熙凤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吸入硫酸沙丁胺醇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目的 探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不同年龄组给予不同剂量的沙丁胺朜通过氧气驱动雾化.结果 显效150例,有效106例,无效24例,有效率为91.4%,24例患儿出现震颤、心率失常、低血钾、尿潴留、过敏反应和失眠等不良反应.结论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显著,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观察,注意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纪秀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规范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程序确保招生质量

    专业学位是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近几年,教育部出台一系列政策,大力推动硕士研究生招生结构调整,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1].目前我院专业学位的招生人数已大于科学学位,为实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近3年的不断探索和经验积累,形成了我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学、合理的复试形式,透明、严谨的复试过程以及快捷有效的复试办法,未出现任何投诉现象,现将我院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蒋永新;李高峰;沈丽达;李云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左卡尼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使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54例MHD患者,均在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 0g,2~3次/w,治疗3个月.结果 治疗后,患者透析相关低血压、肌肉痉挛度食欲不良现象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静脉补充左卡尼汀可安全、有效地降低透析相关低血压、肌肉痉挛的发生强,明显改善患者的食欲.

    作者:潘珺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