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放射免疫法检测雌、孕激素受体(ER,PR)阳性率及其与乳腺癌预后的效果分析

廖玥;刘胜武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 放射免疫法, 雌、孕激素受体, Er, PR
摘要:目的 放射免疫法检测雌、孕激素受体(ER,PR)阳性率及其与乳腺癌预后的效果给予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4年3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96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8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的检测,对观察组患者的雌、孕激素爱体(ER,PR)阳性率给予放射免疫法检测,将两组的预后效果给予比较.结果 观察组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中内分泌的治疗有效率为68.74%,对照组的内分泌治疗有效率为31%,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雌、孕激素受体(ER,PR)阳性率,对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具有有效的指导作用,而且预后效果比较好,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掌指骨骨折手术治疗的比较

    目的 回顾和分析76例掌骨骨折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情况.比较和分析微型接骨板和克氏针在掌骨骨折中对手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A组:采用克氏针固定,40例B组,采用微型接骨板回定36例.分别观36例,分别观察手指屈伸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 经过4~~12个月(平均8 2个月)的随访A组:优16例,良16例,中5例,差3例,优良率80%;B组:优20例,良14例,中2例,优良率94.4%.结论 微型接骨板和克氏针内固定均可作为治疗掌指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各有优缺点,如能注意适应征和规范操作,就能扬长避短,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马骏;兰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开展家庭医生团队服务的心得与体会

    自从我省《关于家里家庭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全省各地都纷纷开展家庭医生制度的工作,开展签约、健康建档服务,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与免费健康体检,编写家庭医生手记,分享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交流工作经验.我中心在这方面也作了一些有益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孙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厄贝沙坦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厄贝沙坦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收治入院的100例CGN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苯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于治疗后尿蛋白定量降低,血清白蛋白升高,且治疗组数据变化更为明显(P<0 05);观察组中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 0%明显小于对照组24.0%(P<0.05).结论 厄贝沙坦片治疗CGN患者疗效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梁劲松;宋文林;雷泓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32例

    目的 探讨阑尾周围脓肿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中药内服、外敷、电针、结合静滴抗生素综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结果 25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治愈,显效5例,2例因病情加重,行急诊引流,治愈者随访1年未复发.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使病情在短时间内得到控制,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满意.

    作者:朱红林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究与分析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2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方式下主观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试验组主观舒适度为95.00%,对照组主观舒适度为81.67%,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主观舒适度明显增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5.00%,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护理满意度明显增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为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的主观舒适度,且满意度较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汤漪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MRI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对MRI乳腺影像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在我院2010年1月~2014年5月所收治的125例乳腺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有75例乳腺癌患者,50例乳腺癌病变良性患者,做乳腺MRI检查,常规定位和校正扫描后,对乳腺动态对比、双侧矢状位FSE-T2WI加脂肪抑制、横断面快速自旋回波T1WI、横断面脂肪抑制的短时反转恢复这4个序列进行扫描.结果 乳腺癌检查仪器对病因的诊断准确率、特异度、灵敏度,分别是92.3%、95.2%、90.1%.结论 MRI乳腺影响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在乳腺病变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很高,方便医生之间的相互讨论、研究.

    作者:钟红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肿瘤专科医院医疗纠纷原因及防范对策

    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医疗卫生保健期望的不断提高,医疗机构与就医人群之间时常发生医疗纠纷,并呈上升的趋势.本文结合肿瘤学的专业性和患者的特殊性总结出肿瘤专科医疗纠纷的特点和原因并提出有效地防范措施,为医院妥善处理医疗纠纷,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提供数据支持和思路,为缓和医患矛盾,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建议.

    作者:陶丽;王金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清降钙素原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的评价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3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72例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记录入院时的临床资料,进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和Child-Turcotte-Pugh(CTP)评分,并收集患者血清检测降钙素原(PCT),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单项及联合应用对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生存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浓度为(0.47±0.36)ng/mL,显著低于死亡组的(1.31±1.27)ng/ml(P<0.001).血清降钙素原(PC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5(0.667~0.883) (P<0.001).对血清降钙素原(PCT)、SIRS及CTP评分等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联合预测模型,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888(P<0.001).结论 血清降钙素原(PCT)可用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短期临床预后的预测,与其它指标的联合运用可有效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作者:唐宗青;张小斌;赵秋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单纯放疗与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单纯放疗与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研究组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对照组应用单纯放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肿瘤直径减小幅度明显比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的组织学有效率86.67%明显比对照组60.00%高(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明显比对照组50.00%低(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可有效减小肿瘤直径,提高组织学有效率,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雒谌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浅谈综合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护理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3月100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症病护理,实验组行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效果显著的患者仅有24例,无效的患者则有7例.而实验组患者效果显著的为42例,无效的患者但有4例.在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中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者为4例,满意人数为6例.实验组患者中非常满意的有16例,满意患者为26例,一般和不满意患者仅有8例.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减轻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心理负担,帮助患者提高生活品质.

    作者:刘跃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62例老年人结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老年人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 系统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经外科手术治疗的62例>60岁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治性手术47例,姑息性手术15例,并发症12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4.2%,死亡1例,病死率1.6%.结论 老年人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特点是晚期,合并病多,恢复慢,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及时手术治疗解除梗阻,切除肿瘤,可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掌握手术时机,合理的手术方式,防治术后并发症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吴晓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指标及其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探讨其对患者住院指标及其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1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80),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并且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评价其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满意度(98.75%)高于对照组(90%),住院天数(13.4-±2.4)d低于对照组(19.9±2.2)d,有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费用(2430.9±187.2)元低于对照组(3897.4±235.3)元,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应用优质之后效果显著,住院天数缩短,医疗费用降低,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居艳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行膀胱镜随访探讨镜检对肿瘤复发及进展的预测价值

    目的 通过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后随访行膀胱镜检,探讨镜检对肿瘤复发及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5月~2009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Ta、T1期原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214例,术后随访行膀胱镜检5年,分析随访期内肿瘤复发及进展特点.结果 ①214例患者首次膀胱镜检阳性者37例(17.2%),其中单发肿瘤阳性者15例(10.2%),多发肿瘤阳性者22例(32.3%),Ta期肿瘤首次镜检阳性者27例(17.1%),T1期首次镜检阳性者10例(17.5%);②首次膀胱镜检阳性患者肿瘤复发21例(56.7%),首次膀胱镜检阴性患者肿瘤复发52例(29.4%),进展例数分别为12例(32.4%)、17例(9.6%);③术后首次行膀胱镜检阴性与阳性患者肿瘤的复发平均时间分别为36.7个月、28.6个月.低分级尿路上皮癌术后行膀胱镜检阴性与阳性患者肿瘤复发平均时间分别为34.9个月、25.2个月.高分级尿路上皮癌术后行膀胱镜检阴性及阳性患者肿瘤复发平均时间分别为25.5个月、21.7个月.PUNLMP患者的肿瘤无进展,首次膀胱镜检阴性的患者中,低分级与高分级尿路上皮癌肿瘤平均进展时间分别为33.1个月、24.4个月,首次膀胱镜检阳性的患者中,低分级与高分级尿路上皮癌肿瘤平均进展时间分别为30.1个月、25.4个月.结论 膀胱镜检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肿瘤复发及进展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作者:宋春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基层医院住院患者的需求与护理对策

    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日益增强,基层医院患者住院率不断上升.面对众多的住院患者,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要求我们不但要治疗患者躯体方面的病变,而应该同时注重患者的心理反应,关注住院患者的需求.为此,我们对150例住院患者进行了住院需求的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李惠纯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目的 分析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出现的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07年3月~2014年6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共1210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并发症发生原因,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研究护理效果.结果 1210例手术共发生并发症4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1%其中术中并发症30例,术后并发症19例,所有并发症经过针对性治疗和护理后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 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出现与术前准备、术中操作以及术后护理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对腹腔镜手术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辛蕾;刘娅楠;于莉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

    目的 探讨新生儿护理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原因.方法 通过对发生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临床观察,分析,积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新生儿腋下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大多和新生儿腋窝处皮肤皱褶多,穿刺对不易绷紧,腋下静脉相对隐蔽,新生儿肌张力高、哭闹等都是导致留置失败的主要因素.结论 要求护士正确并熟练掌握腋下静脉穿刺方法、正确掌握封管方法并做好腋下静脉留置针的护理即可延长腋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作者:周金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原发性痛经用疏肝活血法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疏肝活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原发性痛经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采用疏肝活血法治疗)和对照组42例(采用布洛芬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高达92.86%,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66.67%,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的治愈率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35.72%,P<0.05.结论 疏肝活血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是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方法.

    作者:叶晓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多螺旋CT平扫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多螺旋CT平扫检查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首诊未考虑急性阑尾炎,而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病例51例.患者术前均进行了多螺旋CT平扫,对不典型急性阑尾炎CT表现进行观察分析,并对诊断符合率进行分析.结果 阑尾直径增粗、壁增厚者39例,阑尾结石11例,阑尾周围渗出性政变38例,阑尾及回盲部周围少量游离气体影4例;阑尾脓肿形成5例,伴有小肠梗阻1例,2例女性患者表现为盆腔脓肿或盆腔积液.结论 多螺旋CT能清楚显示阑尾的位置、形态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不典型阑尾炎的定性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张志芳;刘青;张宗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氟比洛芬酯和氯胺酮对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比较

    目的 比较氟比洛芬酯和氯胺酮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痛觉过敏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90例ASAⅠ或Ⅱ级全麻患者分为三组,每组30例,3例患者使用丙泊酚,雷米芬太尼麻醉维持.Ⅰ组术前静脉注射100mg氟比洛芬酯;Ⅱ组患者静脉注射氯胺酮0.5mg/kg,并且在手术过程中小剂量维持,直到手术结束;Ⅲ组患者不用氟比洛芬酯和氯胺酮,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持续静脉滴注曲马多镇痛.结果 Ⅲ组患者术后1、4、8h视觉模拟评分显著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而术后24h的差异却不显著(P>0.05);Ⅲ组术后24h用曲马多持续静脉自控按压次数和用芬太尼镇痛的例数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和氯胺酮均能有效预防雷米芬太尼麻醉术后的痛觉过敏,安全性高,建议推广.

    作者:郑吉卫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大姚县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现况与对策

    目的 对大姚县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工作现况与对策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免疫规划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方法 抽取2012年~2013年大姚县疾控中心管辖范围内流动儿童各90例,2012年接受常规免疫管理,2013年接受加强免疫规划管理,而后对这2年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对比发现,2013年组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较2012年发生显著升高(P<0.05),其中11种疫苗覆盖率明显高于2012年(P<0.05).结论 对流动儿童实施必要的免疫规划管理可有效改善免疫接种现状,提高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这对于免疫接种普及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作者:徐红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