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东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医患纠纷逐渐增多,近几年杀医案、伤医案频发,医患之间不断被恶性事件纠缠,一线人员的压力越来越重,如何有效避免或减少此类情况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维护医护安全,有效化解纠纷,本文通过笔者在保健病房工作20年的工作经验做以总结.
作者:孟霞;刘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当前疾控系统中基层食品检验工作的管理情况以及检验能力,并针对性的提出几点措施,为今后的工作提高与改进提供可靠性的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目前疾控系统中基层食品检验工作的情况,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我国基层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食品检测设备相对落后,人力资源匮乏,检测能力不足,检测范围狭窄.结论 我国疾控系统中的基层食品检验工作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极大的影响了社会的发展与人类的健康,特别是对于比较落后的基层食品检验工作室.此外,由于我国各地食品检验部门常存在交叉工作,因此,合理有效的资源整合也是今后食品工作的重要项目之一.
作者:班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前白蛋白(PAB)及甲胎蛋白(AFP)水平与重型肝炎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重型肝炎患者52例作为肝炎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肝炎组按照临床预后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各组的PAB及AFP水平.结果 肝炎组的PAB及AF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死亡组显著低于存活组(P<0 05);PAB与AFP水平越低,死亡率越高(P<0.05).结论 PAB与AFP水平可作为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预后判断指标,其水平与死亡率呈负相关性.
作者:张国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胆道取石致急性胃反流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 对在笔者医院接受诊断、治疗的1例胆道取石致急性胃反流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进行术前诊断确诊为胆囊炎结石伴胆总管结石,患者由于取石困难而出现急性胃反流,分析患者治疗方法及其效果.结果 患者出现急性胃反流后停止手术并解开胃管远端接吸引器,洗出胃内容物约200ml,患者平稳,继续取石,同时间断内胃管吸出胃内容物,术毕时总冲洗液用量3000ml,吸出冲洗液(包括腹腔及呕吐和胃内容物)约2500ml,患者取得手术成功.结论 胆道取石致急性胃反流发生单相对较高,医师对患者行胆总管探查时应准确记录冲洗液用量与吸出腹腔液体总量相近,并随时通过胃管吸出胃内容物,以免发生胃返流或误吸的危险性.
作者:付建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病案是医院医疗教学和科研的宝贵资料,更是医疗保险、商业保险在支付医药费、理赔或拒赔唯一依据和凭证,为解决医疗纠纷、伤残鉴定、计划生育方面的原始的证明.病案管理工作尤显重要,工作人员既要搞好自己的专业,又要一专多能,明确职责与职能,从而达到有效地开发利用病案资源的目的[1].现将我们在病案管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浅谈如下.
作者:张伟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骨髓腔输液(intraosseous infusion,IO)是经骨髓腔内输液给药的迅速而有效的非常规输液途径;能够在急重症患者静脉血管充盈不良,动脉血压下降的情况下快捷,可靠的建立有效地输液通道.其机理为利用骨髓腔中丰富的血管网将药物和液体经骨髓腔输入血液循环.目前骨髓腔输液是一个相对成熟的技术,并且是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已被国外急救组织广泛采用.我国自2003年以来关于骨髓腔输液的报道逐渐增多.文章综述了骨髓腔输液在国内外的发展历史,并从骨髓腔输液机理与优势、适应症、禁忌症、并发症及操作方法等方面阐述了.
作者:吴静;韩蓬蓬;刘敏华 刊期: 2015年第06期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临床Ⅰ至Ⅱa期患者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术,效果较好,由于手术范围比较广或术中视野不清或盆腔广泛粘连,解剖层次不清楚,操作不细致而损伤了膀胱,导致膀胱阴道瘘,实践证明其发生率为0.26%[1].我院2014年2月发生1例宫颈癌合并膀胱阴道瘘患者,行留置尿管保守治疗,通过精心护理和治疗,患者顺利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小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50例,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术后经病理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5例,年龄26~58岁.常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子宫肌瘤的位置、大小、数目、边界、内部回声、血流情况、频谱形态、动脉阻力指数与周围组织关系.50例均经手术病理诊断证实为子宫肌瘤(单发26例,多发24例).
作者:叶玉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中药配方颗粒在我院住院部的使用情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配方颗粒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住院部2011年~2013年中药配方颗粒年总销售量、总销售额、单味中药配方颗粒销售量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2013年我院住院部中药配方颗粒销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增长幅度较大;中药配方颗粒中补虚药的用量大,清热药与化痰止咳药的增幅大;3年来,临床科室使用中药配方颗粒的排名变化较大.结论 中药配方颗粒已经逐渐被患者所接受,在临床应用中得到普及.加强中药配方颗粒的临床有效性、安全性研究,使临床医生能够更了解和使用中药配方颗粒.
作者:胡运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持续性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治疗慢性阻塞型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 同期住院接受无创通气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即间歇组(常规治疗+间歇无创通气)和持续组(常规治疗+持续无创通气),比较两组血气变化、住院天数及气管插管率.结果 两组通气治疗后各时间点pH值、PCO2、PO2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组治疗后24 h、48 h后pH值、PCO2、PO2与间歇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 05);持续组平均住院天数短于间歇组(P<0.05).结论 使用无创通气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情况,且在早期应用无创通气时间应>20 h/d,可较早改善血气情况,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吴多省;黄佩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锁骨下静脉导管固定的合适方法.方法 将60例放置锁骨下静脉导管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缝合的方式固定导管,实验组采用思乐扣固定,观察两种不同导管固定方法的效果.结果 不同固定方法导致的导管脱落,导管部分脱出,导管成角,患者的不适感及计划外导管维护次数,用思乐扣组明显优于缝合固定导管组.结论 思乐扣用于锁骨下静脉导管固定,并发症的发生明显减少,这样不但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而且减少了住院的费用.
作者:罗艳蓉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对外科治疗大肠癌并发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方法 对2012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诊断为大肠癌并发肠梗阻183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患者按照病变部位不同分为4组,对67例患者一期实施左半结肠切除术,对48例患者一期实施右半结肠切除术,对42例患者实施直肠二期吻合术,对26例直肠癌晚期患者实施乙状结肠追瘘术,比较分析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左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组、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组、直肠二期吻合术治疗组、乙状结肠造瘘术治疗组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分别为92.5%、93.8%、95.2%、96.2%,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死亡率为2 2%,出现切口感染的患者占3 8%.结论 应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和病变部位选择适宜的手术治疗手段,从而更好的治疗大肠癌并发肠梗阻患者.
作者:李阳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单纯放疗与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研究组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对照组应用单纯放疗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肿瘤直径减小幅度明显比对照组大(P<0.05);研究组的组织学有效率86.67%明显比对照组60.00%高(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明显比对照组50.00%低(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可有效减小肿瘤直径,提高组织学有效率,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雒谌龙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胸腰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单纯性胸腰压缩性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中药内服、中药外敷、垫枕以及功能训练等治疗方法,观察本组患者在临床治疗后的实际疗效,并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 本研究患者经临床治疗后,治愈57例,好转9例,效果不佳4例,总有效率为94.3%.结论 应用中药内服外治及垫枕治疗、功能锻练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疗效肯定,经济简便.
作者:刘洪刚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抗凝、封管方法在长期置管初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例尿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对照组各10例.常规组3次/w采用无肝素透析、肝素封管,对照组采用枸橼酸抗凝透析、封管.结果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导管渗血或全身出血.透析治疗中对照组体外APTT为(47.6±3.5)s,常规组为(31.5±1.8)s,两组体外APT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Kt/V值平均为(1.37±0.15),高于常规组的(0.94±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常规组透析器、体外循环管路凝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 枸橼酸对体内凝血系统影响较小,用于长期置管初期的维护,具有减少并发症重要意义.
作者:程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2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按不同年龄组给予不同剂量的沙丁胺朜通过氧气驱动雾化.结果 显效150例,有效106例,无效24例,有效率为91.4%,24例患儿出现震颤、心率失常、低血钾、尿潴留、过敏反应和失眠等不良反应.结论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效果显著,治疗过程中应加强观察,注意患者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纪秀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黄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血压正常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给予控制饮食、锻炼、胰岛素降糖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组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治疗12W后比较两组患者血肌酐、24 h尿总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尿总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超敏C-反应蛋白均好于治疗前(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葵胶囊联合厄贝沙坦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蛋白尿微炎症状态,发挥肾保护作用.
作者:郦文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超短波辅助治疗儿童细菌性肺炎的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自2012年9年1月~2013年12月就诊的支气管肺炎72例.随机分为两组,洁疗组42例,药物+超短波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药物治疗.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消失进行时间比较.结果 治疗组平均治愈天数和啰音消失天数较对照组短,两组对比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短波辅助治疗儿童细菌性肺炎,可促进炎症吸收,缩短疗程,提高疗效.
作者:安媛媛·安林;王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的原因,总结其临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内分泌科2010年1月~2013年12月牧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低血糖患者的临床及护理资料.结果 经针对性的治疗及护理后60例患者均恢复,无死亡等严重后果.结论 多因素能导致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对老年糖尿病要定期监测血糖,一旦确诊低血糖,应立即进行治疗.同时护理人员应为老年糖尿病患者提供用药、饮食及运动等方面的健康宣教.
作者:张文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EUS)在食管癌术前TN分期中的术前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2年9月~2014年4月的45例食管癌患者,术前予超声内镜检查,术后与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 EUS在食管癌的判断分期中,T分期的准确率为80%,N分期的准确率为82.22%.结论 EUS对食管癌的TN分期判断较准确,对术前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临床中应扩大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元昆;周小琳;方兴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