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神科护理安全与风险管理模式的探讨

刘伟

关键词:精神科, 护理风险, 风险管理
摘要:精神科是一个特殊的科室,精神疾病也是一个特殊的疾病;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是医疗纠纷的重点,患者通常在受幻觉、妄想的支配下,容易发生自杀、自伤、逃跑等紧急事件。调查发生的原因、不良后果,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精神科病房护理风险管理水平,将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率降至低。同时,做好安全检查,进行风险评估,把护理风险由发生安全事故后的消极处理善后改为事故前的风险积极评估和应对,这在护理风险管理之中,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一年级医学生生殖科学和性文明知识及科普传播意愿调查

    目的:了解一年级医学生的生殖科学和性文明知识及科普传播意愿的情况。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调查表,在某医学院的一年级下学期末面向789名2012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0%的学生非常希望学习生殖科学和性文明知识,而且大多数希望通过专门的课程学习;近90%的学生首先希望学习提升性健康和相关疾病预防的实用知识,50%以上的学生希望学习能提高性文明、道德和法律修养等方面的实用知识;近63%的学生希望面向自己的同学、校友、家人及亲友传播生殖和性文明方面的科普知识,不足20%的学生愿意在家乡的城乡居民中传播这些知识。结论医学院校的绝大部分一年级学生对生殖科学和性文明知识的学习意愿很强,但是大多数人希望传播这些科普知识对象范围很有限。

    作者:梅劼;陈幔如;郭晓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为改善老年腹股沟疝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患者自愿,将92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记录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所有患者均接受6个月随访,记录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42.4±9.6)min,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0.246,>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3.4±8.5)ml、(2.4±1.5)h、(4.8±1.3)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9.495、8.931、8.865,<0.05)。观察组尿潴留、阴囊水肿、术后疼痛和复发率分别为3.70%、0.00%、1.85%、1.8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分别为4.103、4.406、7.712、9.317,<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可以显著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是一种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抑制新生血管药物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

    随着老龄化人口的增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眼部血管性疾病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血管刺激因子和血管抑制因子的不平衡是新生血管发生的主要原因。单独或联合使用血管形成抑制剂有望成为眼部新生血管的治疗方法。本文就近5年血管形成抑制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内容主要涉及Bevacizumab、色素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葡萄种原菌幕浸膏(GSPE)、苯磺酸高级聚糖化终产物、生育三烯酸(T3)、蛋白激酶(CK2)、磷脂酶Cγ1(PLCγ)、辛伐他汀、噻唑啉二酮类(TZDs)、迁移抑制剂、Mül er胶质细胞、表儿茶素或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C)、伊曲康唑。

    作者:胡辅华;颜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观察循证护理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效果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颈椎病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豫,常规组的总有效率为84.00豫。结论循证护理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护理中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谭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治疗进展

    肝内胆管细胞癌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胆管癌,因为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且早期症状隐匿,早期发现困难治疗效果欠佳,随着患病率的上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对此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作者:黄喆(综述);彭创(审校)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管理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管理中的作用,研究出有效的干预措施,有效提高患者的血糖监测的依从性。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2014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70例没有按照医生医嘱定时给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对他们展开问卷调查与评分,指导其如何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并制订出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经过有效的循证护理干预,此70例患者的血糖监测依从性有了明显改善。结论循证护理是根据患者的情况给出合理的干预措施,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血糖监测依从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娟;徐有聪;蒋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糖尿病足的护理及预防措施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患者的早期预防及实施综合性护理,有效降低糖尿病足患者发生足部溃疡、坏疽而导致截肢,从而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收集1年多来我科住院的11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相关的护理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包括饮食控制、适量运动、药物治疗、血糖监测及自我管理教育使患者血糖水平达标,从而防止糖尿病足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康复。结果10例患者经监测血糖、饮食调控、加强足部皮肤护理、适当活动、抗感染治疗及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均治愈,1例坏疽患者因感染无法控制截肢。结论采用综合治疗措施,有效缩短了糖尿病足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了截肢的发生,提高了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曾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嗜酸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治进展

    小儿嗜酸细胞(EC)性胃肠炎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胃肠道疾病。目前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医学倾向于全身或局部对外源性或内源性过敏原的变态反应所致。其典型特点主要为以EC浸润从食管到直肠的全胃肠道壁的黏膜层以及下层、肌层,甚至到浆膜层。由于EC浸润的深度和范围表示了EC临床表现的复杂化。在临床诊断中多以内镜活检、腹水找EC、腹腔镜检查、外科手术等作为检测标准。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饮食治、激素及其他药物治疗等。近些年内镜技术不断深入而导致对EC的认识出现了许多新的观点,该文就有关小儿EC性胃肠炎临床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段亚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64排螺旋CT对于判断小肝癌的辅助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于判断肝癌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肝胆外科2012年7月~2014年7月共计200例诊断为原发性小肝癌的患者,定义为肝癌组,通过术后病理类型分为高分化癌组(100例)和低分化癌组(100例)。对照组为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计100例。使用64排西门子SOMATOM Definition AS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CT灌注成像,记录血容量、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表面通透性、肝动脉分数、肝动脉灌注量参数。结果对照组和肝癌组血容量、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表面通透性、肝动脉分数、肝动脉灌注量比较对照组和肝癌组血容量、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表面通透性、肝动脉分数、肝动脉灌注量分别为(18.3±7.9、181.9±56.4、7.5±2.1、42.8±12.6、15.4±3.6、27.5±6.7;45.6±18.5、364.5±94.5、8.7±3.8、49.6±16.7、52.3±12.7、274.6±1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7.5、5.3、6.5、10.3、20.9,<0.05);低分化小肝癌组和高分化小肝癌组血容量、血流量、平均通过时间、表面通透性、肝动脉分数、肝动脉灌注量分别为(43.3±6.8、325.1±88.5、8.6±2.9、47.9±14.2、48.7±11.2、208.9±52.6;49.6±12.3、401.5±104.5、10.5±5.4、52.2±18.5、59.8±15.8、318.8±1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8.1、6.9、7.4、11.2、12.4,<0.05)。结论我们认为灌注扫描检查对小肝癌的分化程度做出有效预测。

    作者:马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2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护理,观察组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护理,对两组患者的Barthel Index评定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费用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后,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 Index评定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的评分均较低,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费用也较少,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不仅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作者:赵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国人64排螺旋CT在冠心病中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目的: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其确诊的方法为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此法不足之处便是有创、花费大。方法近年来,64层螺旋CT因其无创、花费小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纳入的11篇文献,对国人64排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为冠心病诊断的新方法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数据分析采用Meta-disc1.4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灵敏性和特异性,建立SROC曲线,后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诊断冠心病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1(0.89,0.93)和0.95(0.95,0.96), SROC曲线下面积则为97.9%。纳入文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结论64层螺旋CT对诊断冠心病是一种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的检查方法,其临床应用价值还需要较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

    作者:吴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结合以“法”求“理”--记邢台中西医结合研究所

    作者:于水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全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全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效果,为推广全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患者自愿,将61例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全电视胸腔镜手术组36例(胸腔组)和传统标准手术组25例(传统组)。比较两组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转移淋巴结数、胸管引流时间、术后胸腔引流量和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分别为(225.3±88.9)ml、(264.5±83.8)ml、(8.1±2.5)d,均显著低于传统组(<0.05)。两组手术时间、胸管引流时间无统计学差异(>0.05)。胸腔镜组淋巴结平均清除个数为(10.7±2.4)个,转移淋巴结数目为(3.8±1.5)个。传统组淋巴结清除个数为(11.1±2.8)个,转移淋巴结个数为(4.0±1.6)个。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和转移淋巴结个数无统计学差异(=0.463、0.258,>0.05)。结论相比于传统标准肺癌根治术,全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胸腔引流量低、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在淋巴结清扫方面与传统标准根治术无明显差异,是目前临床上值得运用推广的一种治疗手段。

    作者:刘少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5月~2013年11月的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院内服中药,以温胆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以下中医骨伤手法的操作,观察两组治疗方法后的不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的45例患者中,有效30例,显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35例,总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的45例患者中,有效29例,显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44例,总有效率为97.78%。总有效率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方法比传统的中药内服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更好更快的缓解患者痛苦,故而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瑞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沟通技巧在儿科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96例儿科住院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48例。对照组患儿应用传统的护理操作程序,观察组患儿实施用沟通技巧的护理操作,后分析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明显护理满意程度、配合程度高于对照组,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儿科护理操作中应用沟通技巧,可促进患儿疾病恢复,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志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彩超诊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继发肝脓肿1例

    患男,65岁,寒战高热,体温38.7℃,10h前无明显诱因弥漫性上腹部疼痛,持续性钝痛,进行性加重,6h前转移至右下腹痛,进而转为合并肝区疼痛。查体: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结肠充气试验阳性,腰大肌试验阴性,闭孔内肌试验阴性。实验室检查:WBC:17.3X109/L,NEUT%:85.04%。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

    作者:罗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黛力新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黛力新与复方利多卡因乳膏联合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症状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67例确诊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合并抑郁状态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给予黛力新10.5mg,1次/d,同时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次/d,连用4w。对照组33例局部外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次/d,连用4w。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8d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PHN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评价PHN患者抑郁状态的程度。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评分(VAS)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0.01)。治疗组疼痛评分(VAS)和抑郁评分(HAM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0.01)。结论黛力新联合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躯体疼痛症状和抑郁状态。

    作者:吕宁;陈敬;顾礼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阿维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银屑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阿维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6月~2014年6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32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每组各16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方法、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本研究全组320例患者,观察组痊愈82例,显效66例,有效12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痊愈56例,显效60例,有效27例,无效18例,有效率为88.8%,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0.05);另外观察组160例患者中出现3例血脂升高患者,发生率为1.9%;对照组160例患者中出现4例血脂升高、2例脱发患者以及2例肝脏受损患者,发生率为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阿维A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周亚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胸腔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肺外结核病,是当肺部结核炎症累及胸膜时引起的胸膜炎症。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与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及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常有少量至中等量积液,由于结核性胸膜炎渗液中的蛋白质较高,易引起胸膜粘连及肥厚。目前多采用抽胸腔积液联合抗结核化疗进行治疗,并口服糖皮质激素口服,但部分患者仍会出现胸液包裹和(或)胸膜肥厚、粘连,严重者甚至胸廓变形或形成结核性脓胸。近年来,人们通过胸穿抽液后向胸腔内注射药物的方法,辅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在促进积液的吸收、预防胸膜肥厚或粘连、减少包裹形成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作者:刘利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阴式彩超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阴式彩超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经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34例,所有患者均行阴式彩超检查且资料完整,将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理结果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63例、子宫内膜息肉3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24例、子宫内膜癌9例,阴式彩超诊断结果为子宫内膜增厚63例、子宫内膜息肉38例、子宫粘膜下肌瘤23例、子宫内膜癌10例,阴式彩超诊断准确率为97.76%,其在子宫内膜恶性病变诊断中,阴式彩超诊断敏感性为83.33%,特异性为97.60%,准确率为96.64%,阳性预测值率为71.43%,阴性预测率为98.79%。结论阴式彩超是一种安全、有效、无创、经济的子宫内膜病变筛查方法,在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那仁其其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