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韩庆烽;汪涛

关键词:腹膜透析, 相关性, 透析技术, 腹膜炎, 发生率, 透析中心, 双联系统, 瓶颈问题, 基本控制, 北京大学, 应用, 医院, 患者, 国内
摘要: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全球范围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大幅度地下降;同样在国内,随着大家对腹膜透析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双联系统等先进的腹膜透析技术的广泛应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也已不再是腹膜透析的瓶颈问题,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为例,目前腹膜透析的发生率可基本控制在40~50个患者月的范围内.
中国血液净化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并发脑血管病患者血栓调节蛋白、同型半胱氨酸与叶酸检测的临床意义

    脑血管疾病是血液透析(HD)患者的常见并发症,是其主要致死、致残原因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及生活质量,冈此加强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十分必要.为了解HD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同型半日光氨酸(HCY)、叶酸变化与并发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我们对其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莉;王辉;胡式泓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患者恶性黑色素瘤误诊为糖尿病足坏疽1例报道

    空军总医院肾病科于2005年10月收治1名糖尿病足坏疽、右下肢感染的血液透析患者,2006年4月确诊为足部恶性黑色素瘤.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东;伦立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腹膜透析超滤衰竭机制的研究进展

    超滤衰竭是腹膜透析常见的并发症,是影响腹透患者生存质量及导致透析失败的主要原因,现就超滤衰竭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黄丛洋;姚强;钱家麒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腹膜透析的现状及展望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其简便、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我国广大农村和边远地区.近年来,中国腹膜透析治疗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作者:余学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经皮下隧道留置带CUFF导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体会

    动静脉内瘘是理想的血管通路.但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行内瘘.我们对37例患者用带Cuff导管建立血管通路,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贾梦瑞;严春寅;王振杰;王乾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全球范围内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大幅度地下降;同样在国内,随着大家对腹膜透析认识的不断提高以及双联系统等先进的腹膜透析技术的广泛应用,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也已不再是腹膜透析的瓶颈问题,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腹膜透析中心为例,目前腹膜透析的发生率可基本控制在40~50个患者月的范围内.

    作者:韩庆烽;汪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腹膜透析腹膜纤维化的机制及防治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世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呈逐年明显上升的趋势,目前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发病率为11%和16%,我国城市人群为9.4%,农村20.2%.新的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球CKD人群患病率已由1996年1.99%增加到2003年的9.83%.其中5%的患者终进入尿毒症,必须接受肾脏替代治疗.

    作者:刘伏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第七章 NKF-K/DOQI慢性肾脏病血脂异常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

    第三部分 脂质代谢紊乱的治疗工作组对治疗成人高脂血症的建议(指南4)与ATP Ⅲ的指南近似,见图1和表1.对于血清三酰甘油水平升高十分显著的少数病例,应将降低三酰甘油作为治疗的首要任务以防止发生胰腺炎.除此之外,治疗的重点应是高LDL.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肾脏保护

    1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 EPO)简介EPO是一种刺激造血系统的糖蛋白类激素,相对分子质量30 400,正常血浆EPO水平维持在15~20IU/L,大约90%由肾小管旁间质细胞合成,编码人类EPO的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长臂22区[1].

    作者:皮婧静;黄湖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联合ACEI抗腹膜纤维化机制的研究

    目的 ①药物干预腹膜纤维化的机制研究;②观察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JUN/AP-1在大鼠腹膜间皮细胞的表达及其在药物干预后的变化,探讨腹膜透析后腹膜纤维化的机制及解决办法.方法 50只Wi star大鼠随机分5组.除A组余腹腔内每日注入20ml 4.25%百特透析液,试验第1、3、5、7d腹腔注射脂多糖(LPS)0.6ml/(kg·h),B组腹膜纤维化模型组;C组西拉普利10mg/(kg·d)灌胃;D组安体舒通100mg/(kg·d)灌胃.E组联合给药组.30d后收集大鼠腹膜做病理(HE染色,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查腹膜间皮细胞MCP-1、C-JUN/AP-1的表达,并腹膜透析液计数腹水中细胞总数和巨噬细胞数及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浓度.结果 给药组(C、D、E组)的腹膜病理改变比模型组(B组)轻,转化生长因子-β的浓度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各组腹膜间皮细胞均有MCP-1的表达,毛细血管和小静脉内皮细胞都可见其表达,联合给药组腹膜纤维化程度轻,腹水巨噬细胞计数少,MCP-1、C-JUN/AP-1的表达少.结论 联合应用醛固酮(ALDO)受体拮抗剂及ACEI能有效的防治腹膜纤维化.机制可能为抑制腹膜间皮细胞C~JUN/AP-1表达,在转录的水平上降低TGF-β活性,并抑制MCP-1表达,抑制腹膜炎性反应,减轻纤维化.

    作者:赵向阳;郝丽荣;李春玲;李鹏飞;崔志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瘦素与慢性肾功能不全

    瘦素作为一种由脂肪细胞合成的激素,主要调节机体摄入和能量消耗的平衡,同时还能调节炎症反应及全身多个脏器的生理功能.

    作者:邢涛;汪年松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慢性透析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肾衰竭接受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的情绪障碍,即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提高尿毒症治疗效果、合理选择透析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对107例透析患者和42例患其他疾病的患者,使用Hamilton焦虑表和Hamilton抑郁表分透析方法、透析持续的时间、透析前对肾衰竭的知晓度等,来评估患者的情绪状况.同时了解患者透析费用的来源.结果 本组107例慢性肾衰竭接受透析的患者,Hamilton焦虑评分(15.1±8.6),Hamilton抑郁评分(12.3±6.8),高于患其他疾病的患者(9.47±5.26),(8.81±5.82),差异有显著性(P<0.05).肾衰竭原因的不知晓的患者Hamilton焦虑评分(18.34±5.30)和Hamilton抑郁评分(13.42±7.9),明显高于肾衰竭原因的知晓的患者(14.12±6.33,10.55±7.01),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透析0~30d,腹膜透析患者的Hamilton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高于血液透析患者,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但透析30天以上血液透析都其Hamilton焦虑和抑郁评分,高于腹膜透析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自费患者Hamilton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明显高于公费患者,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男性Hamilton焦虑评分(14.63±5.47)高于女性(8.73±4.33),而女性Hamilton抑郁评分(13.55±7.00)高于男性(7.31±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析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与患者的透析方法、透析时间、经济、性别、透析前对肾衰竭的知晓度等存在显著相关性.

    作者:蒋红樱;张利;黄旭;聂明英;余云霞;陶永慧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DNA免疫吸附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护理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osus,SLE)是一种临床表现有多系统损害症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DNA免疫吸附可特异性结合抗DNA抗体及其复合物,达到控制狼疮活动的目的.

    作者:肖琼;杨芳;吴娟娟;汪静;李靖;韩志武;姚国乾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急性重度酚中毒2例

    酚又名苯酚或石炭酸,C6H5OH,属于高毒类,易燃易爆化学药品,溶于水、已醇等.主要用于生产油漆、木材防腐、合成树脂、药品等.

    作者:张海涛;陈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并发卡式肺孢子虫肺炎1例

    糖皮质激素合并环磷酰胺是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经典方案,但是因抑制免疫功能易引起机会性感染.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缺欠,若同时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则可能并发严重感染,现报告1例.

    作者:刘东;胡瑞海;伦立德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失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对广州南方医院血液透析中心患者失眠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以探讨规律血液透析的失眠患病率及其影响冈素.方法以67例透析龄>3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IS)、Epworth嗜睡量表(ESS)、不宁腿诊断标准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进行评估.同时,记录患者的一般状况(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肾移植术后排斥、吸烟、喝茶、不宁腿综合征、嗜睡),透析参数(年龄、透析龄、干体重、体重指数、每周透析时间)和生化指标(血肌酐、尿素氮、K t/V、血红蛋白、血细胞比积、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钾、校正总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白蛋白、C-反应蛋白).以AIS评分≥6分定为失眠,对失眠与非失眠2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失眠患者占总人数的38.81%;②失眠组患者在PSQI的7项评分均显著高于非失眠组(P<0.05);③2组比较中,除不宁腿综合征、年龄、铁蛋白差异有显著性(P<0.05)外,其余指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④二分类Logi stic回归分析示不宁腿综合征和年龄是对失眠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其优势比分别为24.451、1.078.结论我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失眠率为38.81%,所有失眠患者同时合并睡眠障碍,特别表现在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习惯睡眠效应和日间功能方面.不宁腿综合征和年龄是失眠的危险因素,铁的缺乏和(或)未被清除的部分中分子物质可能会影响睡眠.

    作者:张莹;刘俊;李兰英;陶慧琴;陈剑敏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血液透析患者3种整体营养状况评估方法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研究血液透析患者3种整体营养评估方法(SGA、MQSGA、CMIS)与客观营养指标如(血生化、人体指数学)的相关性,为选择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临床评估方法的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主观整体评估(SGA)、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MQSGA)、营养不良炎症综合评估(CMIS)3种营养评估方法评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同时测定患者人体指数学、白蛋白、IGF-1等客观营养指标;SPSS10.0统计处理其相关关系.结果 SGA、MQSGA、CMIS3种整体营养不良的评估方法各有特点,与血生化和人体学指标呈现明显相关关系(P<0.05).但是以MQSGA与常用客观营养指标的复合相关系数大(r=0.985),相关性为密切,其次CMIS和SGA.结论 SGA、MQSGA、CMIS3种评估方法部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以MQSGA较优.MQSGA更为客观准确,而且简单、无创,故较适合评估透析患者的整体营养状态.

    作者:胡明亮;郑智华;黄莺;王晓华;张辉;余学清 刊期: 2007年第12期

中国血液净化杂志

中国血液净化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