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控制论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刘阳

关键词:控制论, 血液透析, 护理效果, 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控制论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收治于我院的血液透析患者82例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常规组患者41例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41例给予控制论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2.68%(38/41),常规组患者的满意度为70.73%(29/41),且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2/41),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63%(6/41)。研究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注重控制论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从而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进展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的常见症状,给患者生理,心理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疼痛已是继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因此,有效减轻控制疼痛是医护工作者的重大责任之一,护理在癌症疼痛控制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护士应在癌痛诊疗过程中准确评估癌痛程度,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本综述从癌痛的评估,具体护理策略等方面阐述癌症疼痛的护理进展。

    作者:黄频颖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认识爆发性1型糖尿病

    爆发性1型糖尿病是近年来提出的1型糖尿病的新亚型,暂归为特发性1型糖尿病(1B型)。其特点为急性起病,胰岛β细胞功能短时间内严重破坏,病情凶险,预后极差,病死率较高。现就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作者:杨成会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讨论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3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选择同期收治的3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0.01)具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不具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选择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患者具有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军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实践为主的教学在高职《社区营养》教学中的运用

    目的:探索实践为主体的教学在高职营养学生《社区营养》教学中的运用。方法通过对学生进行相关知识培训,让学生通过文献检索查找相关资料,对社区居民进行膳食调查和评估、对居民做营养相关性疾病和不同人群的营养指导,撰写相关论文。结果通过教学,锻炼了学生的文献检索、与人沟通、膳食调查、团队合作和写作等的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在实践中对《社区营养》的教学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结论根据高职教育的实践性特点,以加强实践为主体的教学,在高职营养学生《社区营养》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孙丽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20例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进行了精心得护理及指导功能锻炼。结果通过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功能锻炼,使患者治愈出院。结论对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及正确指导功能锻炼,可促进病情的康复,尽早恢复肢体功能,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春秀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都梁软胶囊联合多塞平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都梁软胶囊联合多塞平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9例),治疗组联合服用都梁软胶囊和多塞平片,对照组单服多塞平,治疗15 d,观察疼痛程度的改变和疗效。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疼痛程度降低明显(<0.05),总有效率亦高于对照组(<0.05)。结论联合服用都梁软胶囊和多塞平治疗慢性紧张性头痛效果好,且优于单用多塞平。

    作者:袁建清;廖春英;李志刚;刘铮;刘琳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结核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200例行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健康知晓率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于优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及减少差错发生,医护人员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集与对照组相比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健康知晓率都高于对照组(<0.05),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提高(<0.05),纠纷和差错减少(<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少,其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结核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认知能力,优化了护理流程,护理工作基本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目标,以求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

    作者:李艳琼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助产士护理服务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助产士护理服务对产妇分娩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2013年5月~2015年5月诊治的440例产妇,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220例产妇生产时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在整个孕期及分娩时没有助产士进行护理;观察组的220例产妇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在整个孕期及分娩时由助产士为其提供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的阴道助产、剖宫产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同时比较两组产妇总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情况。结果通过对两组产妇进行比较,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产妇阴道助产、剖宫产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均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总产程时间以及产后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助产士护理服务能够很好的提升产妇分娩质量,确保母婴的安全及健康。

    作者:张影丽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冠心病患者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的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不同血液检验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2例,心绞痛(AP)68例,同时选取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集三组静脉血标本,对比三组血小板参数与RDW以及心肌标志物。结果 AMI组与AP组RDW明显高于对照组(<0.01);AMI组的cTnT、cTnI、hs-cTnT、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AP组(<0.01),AMI组与AP组的CK-M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01)。结论心肌肌钙蛋白I是判断心肌损伤的佳血液检验指标,红细胞分布宽度是冠心病预后的负面影响因子。

    作者:康新红;张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品管圈在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依从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骨科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依从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骨科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依从率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后,本科室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依从率由活动前的36%提高至52%,护理人员功能锻炼相关理论知识、操作考核合格率分别由48.3%、50.6%提高至100%、90.7%,圈员综合能力明显提高。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的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依从率,提高圈员品质改善能力。

    作者:王月红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医院设备的管理及日常维修建议研究

    目前,根据各大医院对于医疗设备的维修情况和维修人员的对设备维修的现状,深入的了解了医疗设备在使用上发生故障和导致损坏的时间,本文以医院设备的管理及日常维修建议研究论述为主题,针对医院设备的定期检修和设备的保养,结合了医院内部在设备维修上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对于医院内部设备日常维修的方案,采取具有实效性的解决措施,并且,很对设备在运行上出现的故障做好相应的维修记录,是维修工作至关重要的环节,相关的工作人员都要了解并且熟知医院设备维修的重要性,并且积极主动遵守设备维修的管理当中,对于愿意内部医疗设备定期的检测以及维修措施,进行详细的阐述。

    作者:闫翔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奥扎格雷钠与降栓酶治疗脑血栓患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奥扎格雷钠与降栓酶治疗脑血栓患者的效果。方法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我院将102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1例。常规组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而治疗组给予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观察患者的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12%(48/51);常规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59%(36/51)。且治疗后患者的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LDL-C(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效果优于常规组(<0.0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结论运用奥扎格雷钠联合降栓酶治疗其效果优于奥扎格雷钠单独治疗,患者不良反应相对较低,效果确切。

    作者:邓永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探讨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及护理方法

    探讨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及护理方法。收治霉菌性阴道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臭氧水治疗,两组治疗后均给予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观察组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采用臭氧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后,辅以综合护理措施,疗效优于常规治疗,使用方便。

    作者:张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老年患者手术体位安全问题及干预措施

    手术体位是指患者在手术进行时的卧式,由手术患者的卧姿、体位垫的使用、手术床的操作三部分组成[1]。手术体位是由手术性质和手术类型来决定的,不同的手术需要患者采取不同体位。常见的手术体位有仰卧位、俯卧位、侧卧位、膀胱截石位等。正确的手术体位可以使手术视野充分暴露,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不恰当的手术体位会对手术进展产生阻碍,影响患者呼吸循环,容易出现肢体受压,造成神经损伤,导致压疮等并发症。

    作者:殷锐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的手术护理

    目的:探讨提高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手术的护理配合质量。方法对3例膀胱癌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的手术和各项护理措施。结果3例患者手术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前加强心理、营养护理,做好肠道、物品准备,术中正确连接各种管道、仪器,准确传递器械,密切观察病情,术后做好器械的保养是手术成功的根本保障。

    作者:宋华群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仅仅予以用药指导,研究组予以社区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结果在两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方面,研究组患者饮食控制、合理运动、服药依从以及血糖达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连喜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现状,为进一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013~2015年对我院手术室采取多项手卫生干预措施,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各年度医院感染发生率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5年我院手术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分别为59.55%、62.135和65.16%,呈逐步增升高趋势(2=10.018,=0.002);医院感染率分别为2.13、1.48和1.06,呈逐渐下降趋势(2=82.377,<0.001);2015年共调查医护人员手卫生指征2029例次,实际手卫生1322例次,手卫生依从率为65.16%;医生的手卫生依从率显著低于护士,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7.97 vs 65.97,2=5.241,<0.05);不同时刻的手卫生中,操作前(接触患者之前和无菌操作前)与操作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的体液后、接触患者环境后及脱手套后)的依从率为57.54、67.4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5.354,<0.01),接触患者之前的手卫生依从率为低(41.32%),接触患者的体液后的依从率为高(76.47%)。结论我院手术室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明显,说明改善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对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有很大帮助。

    作者:沈爱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先天性肝囊肿行腹腔镜开窗引流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腹腔镜开窗引流治疗先天性肝囊肿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2011年12月~2014年12月行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体会。结果3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80 min,平均50 min。术后平均住院4.5 d,1例患者术后出现胆瘘,术后彩超引导下穿刺置管引流1个月后愈合,其他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开窗引流术治疗肝囊肿易于被患者接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且安全可行。

    作者:陈思瑞;彭永海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浅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相关风险因素及对策

    目的:通过分析NICU(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护士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风险因素,制定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方法以我院NICU在2014年7月~2014年12月的住院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由责任组长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并实施相对应的护理风险对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为减少相关的护理风险在NICU的发生,护理人员要对可能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根因分析,不断探讨,制定可行的对策措施,提高科室安全管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

    作者:陈仁花;李欣 刊期: 2016年第15期

  •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对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用药的安全性予以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H型高血压患者共84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均分成两组,就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对照组,n=42)与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观察组,n=42)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实施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相比其他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对患者的血压及Hcy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作用,值得为H型高血压患者大力普及和推广。

    作者:王华 刊期: 2016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