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芳;赵海峰
目的 探究沪昆高铁(江西段)沿线县区2010-2013年肾综合症出血热的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描述沪昆高铁(江西段)沿线22个县区2010-2013年(建设中)出血热的报告病例资料.结果 2010-2013年沿线县区出血热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63/10万,上高县与高安市的年平均报告发病率居前两位;月发病曲线均呈现春季(4-6月)小高峰和秋冬季(11-次年1月)大高峰;职业以农民(69.12%)为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70岁(87.77%),其中65~70岁组年平均报告发病率高(5.72/10万),发病高峰明显向高年龄段迁移,且免疫人群(16~60岁)发病率增长速度较非免疫人群(15岁以下及60岁以上人群)平稳.结论 沪昆高铁(江西段)沿线县区为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高铁建设引起该地区出血热发病率上升,疫苗接种导致该地区发病年龄后移,今后应加强该区域出血热的疫情监测、鼠类控制和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
作者:谢春燕;胡国良;刘晓青;谢昀;张天琛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对从事大型货运机动车职业驾驶人员心电图异常改变的类型、特点的分析,为该人群早期发现并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 1年10月-2015年1月426例在某院体检的大型货运机动车职业驾驶人员的心电图检查.采用统一诊断标准进行心电图的分析,统计各类心电图异常情况并对心电图异常检出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异常心电图总检出率为35.68%,主要为窦性心律不齐、ST-T改变、左室高电压等;(2)男性的心电图总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P<0.05);(3)年轻年龄组和中年年龄组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型货运机动车职业驾驶人员心电图改变明显,加强心血管系统健康监护对早期发现和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罗丽霞;姜光瑶;魏丽;郑志洁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江西省高安市2009-2013年HFRS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PPS抽样方法抽取200例高安市16 ~ 60岁常住人口进行HFRS疫苗接种情况及相关因素问卷调查,利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筛选HFRS疫苗接种和全程接种的影响因素.结果 HFRS疫苗总接种率为72.50% (145/200),全程接种率为56.00%(112/200);单因素分析表明职业、是否知晓HFRS和是否知晓HFRS疫苗普种工作的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0.031、0.000),接种点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对是否全程接种的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多因素分析显示知晓HFRS疫苗普种工作者的接种率是不知晓者的13.552倍(OR=13.552,95%CI:5.576~ 32.938);接种点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是HFRS疫苗全程接种的影响因素(OR=1.986,95%CI:1.029~3.832).结论 江西省高安市HFRS疫苗接种率达到国家要求标准,但全程接种率不高,接种影响因素为是否知晓疫苗普种工作,全程接种的影响因素为工作人员服务态度.
作者:刘晓青;谢春燕;魏雄杰;胡国良;谢昀;张天琛;袁辉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对大连市流动人口健康素养进行调查,并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策略和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大连市979名流动人口.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Epidata3.0建立数据库,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去年得到过健康方面宣传教育的流动人口仅占29.70%,健康生活方式认知水平较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欠缺,健康素养较差.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大连市流动人口健康素养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性别(P<0.01)、文化程度(两项P=0.01,P=0.02)、职业类别p<0.01),年龄和收入水平也有一定影响.结论 应重点加强流动人口的健康教育和管理工作,根据大连市流动人口的特点采取适当措施提高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
作者:朱莉萍;王婷;周令;王希晨;陈麒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在性行为角色的基础上分析MSM发生肛交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为今后MSM人群的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2009年“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综合防治试点”项目中,成都市调查的肛交行为角色为0.5的MSM人群为研究对象,使用双反应变量模型分析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结果 227名调查对象82.8%的未婚,58.1%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2.8%通过互联网联系寻找性伴;肛交行为做“1”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44.9%,肛交行为做“0”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47.6%;近1年做过艾滋病咨询或检测与没有做过艾滋病咨询或检测的MSM近6个月发生肛交做“1”或做“0”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OR值为2.36;没有男性固定性伴与有男性固定性伴的MSM近6个月发生肛交做“0”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OR值为2.87;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与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MSM近6个月发生肛交做“0”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OR值为3.45.结论 有男性固定性伴的MSM近6个月发生肛交做“0”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情况更差;做过艾滋病咨询或检测的MSM发生肛交行为时安全套的使用情况更好;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MSM近6个月发生肛交做“0”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情况更好.提示需要进一步促进艾滋病咨询检测,提高MSM对HIV感染风险的认识,改善安全套使用状况.
作者:董婷;熊华英;彭琳;何勤英;范晖;吴学庆;姜维华;施雅莹;刘俊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石油野外工作人员安全感、社会支持与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方法 采用安全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对某石油局井下工程公司的507名石油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安全感各维度与工作家庭冲突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社会支持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对工作家庭冲突(12.7%)及社会支持(11.9%)有显著预测作用;社会支持是安全感预测工作家庭冲突的中介变量(β=-0.148,P<0.001).结论 人际安全感通过社会支持完全中介影响工作家庭冲突β=-0.023,P>0.05),确定控制感通过社会支持部分中介影响工作家庭冲突(β=-0.313,P<0.001).
作者:陈欣;姚梦萍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母亲KAP(知识、态度、行为)对缺铁性贫血婴幼儿的影响,为防治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13年3月-2014年8月武汉市儿保门诊首次进行规范化健康体检的l 858例6月龄至36月龄婴幼儿抽取血红蛋白检测并对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母亲KAP水平,予以教育指导及知识、态度、行为干预后再次进行KAP问卷调查.结果 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31.3%.母亲中普遍存在缺铁性贫血知识欠缺,对铁缺乏及其引起的疾病等知识贫乏,喂养行为不科学,尤其在母乳喂养、合理添加辅食、系统学习科学育儿知识等方面掌握明显不足,造成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而对母亲进行喂养方式、食物提供及健康教育指导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情况明显改善,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17.5%.结论 应开展多层面的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知识专项宣传,提高母亲对贫血的认知水平,从饮食理念、饮食行为、饮食态度等方面改善母亲的喂养习惯,并要求其长期保持,以此逐步地养成其良好的饮食习惯,降低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
作者:王治涛;付晓荣;黄中炎;孙佳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调查某医院住院病人腹泻暴发疫情的致病因子,找出传染源和危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建议,有效控制疫情.方法 采用统一的调查表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并采集便标本,采用RT-PCR对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调查该病区暴露的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135名,发现22名病例,罹患率为16.30%;患者临床表现以腹泻、恶心、呕吐为主,部分患者出现发热症状;不同楼层住院老人罹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2,P>0.05);住院老人罹患率高于护工(x2=5.35,P<0.05),不同性别住院老人发病风险相同(x2=0.18,P>0.05);采集的14份便标本中,8份检测结果为诺如病毒核酸阳性.结论 该次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是由诺如病毒引起,传染源可能为隐形感染者或病原携带者,病毒通过某种共用媒介传播后再以人-人传播模式进一步扩散,高危人群为住院老人;采取针对性措施后,疫情得以有效控制.
作者:韦懿芸;孙亚敏;孙培源;高志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建立检测志贺菌CRISPR相关基因的斑点杂交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DNA探针和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与志贺菌CRISPR相关基因进行斑点杂交.结果 设计出志贺菌CRISPR的相关基因探针;实现了志贺菌CRISPR系统的探针制备及杂交方法的建立.结论 斑点杂交可以快速大量检测志贺菌CRISPR的相关基因.
作者:薛泽润;王颖芳;段广才;杨海燕;郗园林;王鹏飞;王琳琳;郭向娇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理化检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卫生检验与检疫教学改革提供思路与对策.方法 通过自身实践、国外访学、查阅文献等方式对目前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理化检验教学模式及改革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 我国目前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理化检验教学多采用传统的模式,部分院校开始尝试改革.结论 目前我国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理化检验教学方法有必要进行改革,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展开.
作者:李永新;孙成均;邹晓莉;曾红燕;郑波;史莹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2008-2012年南宁市7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制定手足口病重点人群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8-2012年7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疫情资料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2年南宁市7岁以下儿童共报告手足口病144 25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85.08/万,重症率为0.66%,死亡率为1.98/10万.西乡塘区年均发病率高为857.30/万,横县(195.61/万)低.4-7月为发病高峰,男性发病高于女性,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占96.85%.病原学监测以EV-71和CoxA-16隔年交替流行为主.结论 南宁市7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实际发病率、重症率和死亡率比以往报告均明显增高,而病死率较低.做好高发人群,高发季节和高发地区的防控工作尤为重要.
作者:周永东;颜云盈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描述陕西省眉县老年人伤害病例的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该地区老年人伤害的发生、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于陕西省眉县的3家监测哨点医院,对2006-2013年因伤害首诊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伤害病例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老年人伤害病例3 751例,男女性别比为1.55:1.监测到的眉县老年人伤害病例占全人群伤害病例的比例逐年上升;前三位伤害发生原因依次为跌倒/坠落、机动车车祸及钝器伤;伤害的发生地点主要在家中(占43.43%)和公路/街道(39.19%),伤害发生时的活动主要为休闲活动(39.64%)和家务/学习(25.09%);伤害的性质以骨折(33.35%)及挫伤/擦伤(25.17%)为主,伤害部位主要是躯干(20.37%)、头部(18.13%)和下肢(17.65%);伤害的严重程度依次为中度、轻度和重度.结论 陕西省眉县老年人伤害的发生日趋严重,该地区的伤害预防和控制工作亟待加强.
作者:飒日娜;刘峰;马金刚;李曼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掌握儿童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影响因素,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医院感染发生的规律,加强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确定某日为调查日期,对参与调查人员进行培训,调查方法分2种,分别为床旁调查和电子病历查阅,调查人员认真填写个案登记表.感控专职人员总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住院患者999例,医院感染现患率为4.60%,例次现患率为4.80%.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首位,构成比为64.58%.检出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占首位.全院抗菌药物使用率65.97%,治疗用药占91.81%.结论 本次调查资料反映了现阶段医院感染实际情况,掌握了医院感染率和病原体临床分布的特征,可以采取措施加强重点科室目标性监测,降低呼吸道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王敬铭;温婵;孙立新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泰兴市淡色库蚊、家蝇和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状况,为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浸渍法、点滴法和药膜法分别测定淡色库蚊、家蝇和德国小蠊的抗药性.结果 泰兴市淡色库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氯菊酯、双硫磷和仲丁威5种杀虫剂抗性倍数分别为2.38、0.58、2.09、13.75、3.04;家蝇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敌敌畏、辛硫磷和仲丁威5种杀虫剂抗性倍数分别为1 528.50、152.39、1 035.33、8.39、3.85;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残杀威、毒死蜱4种杀虫剂抗性倍数分别为2.49、3.53、1.16、2.85.结论 泰兴市淡色库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敏感,对溴氰菊酯、氯菊酯和仲丁威产生低度抗性,对双硫磷产生中度抗性;家蝇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敌敌畏产生了超高抗性,对辛硫磷和仲丁威产生低度抗性;德国小蠊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残杀威均产生低度抗性.
作者:刘慧;吴治明;杨维芳;刘大鹏;褚宏亮;张育富;田野;周明浩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率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护理对策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4年7月某校附院血透中心进行CRRT的患者580例,分析并发肺部感染的感染率、病原菌及相关因素.结果 580例CRRT患者中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58例,感染率为10.00%;病原菌以葡萄球菌感染为主(49.20%);年龄≥60岁(β=2.823,OR=16.829,P<0.001)、治疗时间≥24h(β=3.661,OR=38.893,P<0.001)、基础疾病≥2种(β=2.618,OR=13.712,P<0.001)、伴有意识障碍(β=2.813,OR=16.664,P<0.001)是CRRT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预防应用抗菌药(β=-1.562,OR=0.210,P=0.005)是CRRT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 CRRT患者并发肺部感染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应针对性的采取预防及干预措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
作者:左满花;胡秀英;唐俊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明确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当前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疫情现况及特征.方法 在保护区范围内抽取不少于8个县,调查总人数不低于4 800人,进行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本次共调查6 310人,布病感染率2.23%,患病率0.63%,从2例新发病例全血样本中分离到2株羊3型布鲁氏菌.疫区流行特性呈现为疫情流行强度较低,地区分布广泛;在人群分布中呈现职业性或与家畜接触机会性特点,病例呈散发分布,未发现聚集性病例.结论 当前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布病疫情已突破此前达到的国家控制区标准,流行菌株为羊3型布氏菌,疫情回升态势初显,与目前国内疫情无明显的关联性.
作者:杨宁海;徐立青;熊浩明;杨旭欣;薛红梅;田广;秦豫民;马丽;胡桂英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神经干细胞(NSCs)和PEP-1-SOD1联合培养对NSCs生长分化的影响.方法 孕14d的SD大鼠进行NS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后,NSCs和细胞转导肽PEP-1介导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SODl)形成的PEP-1-SODl融合蛋白联合培养.实验共分为4组,空白组:正常培养的NSCs,不予处理.低浓度组:NSCs在0.5 μmol/L PEP-1-SOD1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中浓度组:NSCs在2.5 μmol/L PEP-1-SOD1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高浓度组:NSCs在4.5 μmol/L PEP-1-SOD1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MTT法和免疫组化检测联合培养后对细胞增殖影响及细胞分化标志蛋白表达.结果 与不同浓度PEP-1-SOD1联合培养48 h后NSCs细胞增殖较空白组均出现明显的增殖活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浓度组较空白组及低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高浓度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 μmol/L的PEP-1-SOD1为比较适宜的NSCs培养浓度,培养48 h有利于NSCs增殖.
作者:贾进明;陈菲菲;吴云飞;赵卫忠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淮安市2014年4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特征,为合理防治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对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开展医学观察,使用RT-PCR法对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4例病例平均年龄56.8岁,无地区或家庭聚集性,均已治愈;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CT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发病到使用奥司他韦、发病到确诊、确诊到治愈的平均时间分别为5d、1id、15.5 d;3例病例发病前直接或间接接触过活禽,28例密切接触者未出现异常症状;活禽市场环境标本中检出H7N9禽流感病毒.结论 中老年人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易感人群,发病与禽类暴露关系密切,及时诊断和使用特效药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作者:苏琦;高强;范刚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东莞市2010-2014年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例入组时的流行特征,为提高抗病毒治疗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东莞市2010-2014年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例入组时的数据资料,分析其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 1412例治疗病例的平均年龄为(35.99±10.13)岁,80.17%为男性,已婚或者同居者占55.88%.经异性传播和同性传播比例分别为占42.14%和29.67%.入组时CD;T淋巴细胞计数的平均值是(218.93±123.35)个/μl,接受治疗时间与HIV确证阳性时间的间隔天数的中位数为74.5 d(P25 =32,P75 =321).入组治疗治时,采用D4T/AZT/TDF+3TC+NVP方案的比例为70.11%.治疗病例的在访率为87.89%.结论 东莞市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时机的选择较之以前有所提前,应继续采取措施尽早发现和治疗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同时加强MSM病例的治疗工作.
作者:陈柏芬;张巧利;朱建琼;刘爱红;方晓君;伦玉华;卓彬鼓;吴丽慧 刊期: 2015年第18期
目的 了解和分析贵州省成人超重、肥胖流行状况,为预防控制超重肥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贵州省9市(州)12个县(区)选取18岁及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全省共调查18岁及以上成人9 260人,超重率为24.6%,肥胖率为7.0%.男性和女性超重率分别为23.8%、25.3%,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肥胖率分别为5.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市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28.5%、9.3%,均显著高于农村(23.3%、6.2%) (P<0.01).各年龄组中,40岁~组超重率、肥胖率均为高,分别为28.1%、9.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肥胖相关的因素有年龄、地区、红肉摄入过量、性别、食用油炸食品.结论 我省近1/3的人处于超重和肥胖状态,由之引发的慢性疾病将日益严重.因此,应针对重点人群积极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和控制肥胖.
作者:徐莉娜;刘涛;李凌;陈敏;唐莉娜;张益霞 刊期: 2015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