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显政
目的:探讨超声刀在甲状腺手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术前访视所有患者,备好器械及物品;术中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根据职责做好手术配合。结果本组手术时间20~135min,术中出血10~30ml,术后5~6d出院,对照组时间30~235min,术中出血20~100ml,术后7~8d出院。两组中个别患者术后有一过性低钙血症,无术后出血,无声音嘶哑等并发症。结论甲状腺手术应用超声刀时给予精心、熟练的护理配合,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金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专人专护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对115例乳腺癌术后患者进行专人专护负责护理全程,对其进行伤口护理、心理护理、家庭护理等综合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侧肢体坏死、自杀倾向、抑郁症等意外发生。结论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避免心理障碍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刘庆;魏琳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补肾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风险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8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分别采用西医药物和中医补肾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的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治疗组治疗后Holter情况的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0.05);对照组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均可耐受,治疗组用药安全性良好,无副作用。结论补肾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安全可靠,无明显临床风险。
作者:刘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儿童结核性脑膜炎(TBM)的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2例TB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儿不同方式的影像学检查,观察阳性率;基于常规治疗,给予患儿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观察疗效。结果颅脑MRI检查的阳性率91.89%(34/37)明显高于CT增强62.79%(27/43)、CT平扫38.1%(16/42)(<0.05);治疗有效率为90.16%。结论将颅脑MRI应用于儿童TBM诊断过程中,具有较高的阳性率,是诊断儿童TBM的有效手段;给予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射治疗,可取得显著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素琼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讨论优质护理在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围手术期的运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优质护理),每组各29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跃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围手术期,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张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实施饮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1年7月~2012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46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其中73例以一般护理措施作为对照组,另73例结合饮食干预,探究患者护理后的血糖水平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空腹及餐后血糖水平控制情况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0.05)。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总满意率77%相较于对照组55%有所提高,<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实施饮食干预能偶遇明显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血糖的水平。
作者:薛芳;郑丽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麻醉镇痛中应用阿片类麻醉镇痛药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5月在本院行剖宫产分娩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剖宫产术前,对照组采用常规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观察组使用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镇痛情况、神经阻滞情况、新生儿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持续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0.05。观察组运动神经阻滞程度评分显著小于对照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0.05观察组镇痛满意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75.0%),组间差异<0.05。两组评分无显著差异跃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3.33%)显著高于观察组(26.67%)。结论剖宫产麻醉镇痛中应用阿片类麻醉镇痛药(芬太尼)可提高麻醉镇痛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杨絮;杨玉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临床实习教学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及操作技能的重要教学阶段。血液科具有较强专业性,我们针对血液科的特点,着重探讨如何培养实习生扎实的基本理论,熟练的临床专科操作技能,临床思维以及医患沟通能力,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吕学文;陈焕伟;王博;张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科学地评估听障儿童的听觉能力,语言能力的实际水平,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训练内容及训练方向,促使康复训练实现预定的目标。早日实现听障儿童回归主流,平等参与。方法客观性与目的性相结合,整体性与部分性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建立数学模型。结果量化指标能使评估精准,既能鉴别听障儿童当前的听觉语言状态,又能发现其内在潜力和发展趋势,能有的放矢地制定康复训练计划。讨论将模糊数学和数学模型引进听障儿童康复领域,能使康复训练科学化,能在短的时间内达到佳的康复效果,能使康复评估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偏差,提高评估的信度和效度。希望同行能将对策论、概率论、随机过程、随机微分方程等引进听障儿童康复领域,力争我国听障儿童康复在世界康复之林中能占一席之地。
作者:黄燕平;彭广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9例腹泻患儿,分成观察组40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患儿施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行微生态制剂治疗,观察平均腹泻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总有效率97.50%)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36%)(<0.05)。患者腹泻消失平均时间及住院平均时间均较对照组少(<0.05)。两组用药安全性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0.05)。结论微生态制剂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显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高血压护理措施及运用,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护理水平。方法收集96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护理措施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其中观察组按照一般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健康教育、药物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对两组在高血压复发人数与遵循医生嘱托两个方面进行对比。结果对观察组与对照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之后,观察组在复发人数为15例,遵循医嘱人数为28例。对照组在复发人数为5例,遵循医嘱人数为4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复发人数和遵循医嘱人数对比上具有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社区老年高血压护理措施及运用采取健康教育、药物指导、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社区老年高血压护理水平。
作者:刘玉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患者30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151例和对照组150例。治疗组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植入人工晶体治疗;对照组采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进行治疗。治疗一个周期后,并队患者随访3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率、手术伤口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术后7d及术后1m恢复率接近>0.05,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m治疗组的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手术伤口恢复时间在7~14d,对照组患者手术伤口恢复时间1~3个月。治疗组伤口恢复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0.05,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有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角膜水肿、前房积血),占总人数的3.31%;对照组有25例发生并发症(角膜水肿,前房积血),占总人数的16.66%。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乳化术在治疗白内障方面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好,伤口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的优点。我们应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并普及该技术。
作者:娄雪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药物终止妊娠在计划生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单位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终止妊娠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人工流产,观察组给予药物流产,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完全流产率为94%,对照组为8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18%;观察组治疗依从度为94%,对照组为76%;两组患者阴道出血时间没有明显差异;两组选择药物流产方式的患者明显多于选择人工流产方式的患者。结论药物终止妊娠用于计划生育中,有利于提高临床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依从性。
作者:阮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泮托拉唑钠发生不良反应。方法使用一个一次性注射器抽吸泮托拉唑钠的无菌生理盐水溶液10ml以及盐酸氨溴索注射液30mg,观察注射器中是否会出现浑浊,经摇动后浑浊是否消失。然后将其静置2h、4h、6h、8h后的摇动前及摇动后浑浊情况。结果注射器吸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泮托拉唑钠两种药液后立刻出现白色浑浊,摇动注射器浑浊未消失。静置2h、4h、6h、8h后药液仍为白色浑浊,摇动注射器浑浊未消失。静置10h后药液变清澈状态,但摇动后又变浑浊。静置24 h后药液变清澈,在注射器的器壁上发现有一层铁锈颜色的沉淀物存在,且剧烈摇动该沉淀物未消失,仍贴在器壁上,且注射器中的药液未变浑浊而是澄清状。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与泮托拉唑钠有配伍禁忌,连续先后为患者推注用药会出现白色浑浊物,如需配伍使用时可以在两种药物间推注<20 ml的无菌生理盐水或5%的葡萄糖注射液,临床上应予以重视。
作者:刘素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及分析对混合度烧伤患者采用自体网状皮移植与生物敷料覆盖联合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旨在为该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本组收集我院烧伤科2013年7月~2015年7月接诊的患混合度烧伤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单纯采用自体网状皮移植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物敷料覆盖联合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植皮/混合烧伤创面面积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换药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二次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对混合度烧伤患者采用自体网状皮移植与生物敷料覆盖联合治疗疗效显著。
作者:柯发军;谢丹;翁志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宣清润燥法在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患者,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应用宣清润燥法。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的治疗中,宣清润燥法安全有效。
作者:郭普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实践在宫外孕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随机抽取循证护理组15例用循证护理,常规护理组15例用常规护理。结果15例常规护理组有9例因为负面情绪给不能很好的配合护理工作导致护理工作难度增加,有3例在术后,因为不了解病情导致医患纠纷。15例循证护理组都未发生护理失误导致事故发生,减低了护患的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的程度。结论循证护理组可减少护理失误导致事故发生,减低了护患的纠纷,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的程度,提高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作者:周宇光;梅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结合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少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分别实施常规药物治疗与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出血发生率为8.0%,低于对照组(34.0%),血肿吸收时间短于对照组,神经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0.05。结论微创血肿碎吸术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清除血肿,减轻患者的神经缺损程度,提高生活能力。
作者:王绍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短期集中强化的健康教育对比传统的分次健康教育模式对肝胆结石围手术期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相关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9月在我科进行腹腔镜下胆总结管取石术的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进行集中强化的的系统健康教育,并选取同期在我科进行相同手术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分次健康教育,比较两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相关行为及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调查10个月,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及相关行为有改进(<0.05),并且护理满意度有所提高。结论短期集中强化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围手术期的认知水平,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改善围手术期的行为,更好地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胡燕娇;黄晓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应用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7月~2015年5月治疗的96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将他们分为常规护理组与整体护理组,每组48例,常规护理组进行一般常规性的护理,整体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整体性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状况、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常规护理组总体有效率为79.2%、护理满意度68.8%,整体护理组总体有效率为91.6%,护理满意度95.8%,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整体护应用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治疗效果良好,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
作者:高娟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