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庆英
目的分析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治疗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患者98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采取口服奥美拉唑治疗)和观察组(另加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10d后,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为93.88%,对照组患中显效18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81.63%;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奥美拉唑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既可消除胃粘膜炎症,亦可缓解消化不良症状,在治疗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问题上,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冯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肾损伤诊断中,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以及尿素(UA)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肾损伤患者42例与同期体检非肾损伤患者42例,均于次日清晨抽取静脉血2 ml,行离心处理后取血清保存,以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CysC,以肌酐酶法测定sCr,以尿素酶法测定UA。观察两组三项指标测定结果。结果肾损伤组患者,sCr、CysC、U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01)。结论在肾损伤诊断中,血清肌酐、胱抑素C与尿素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黄茉瑛;杨玫丽;何倩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碧兰麻与利多卡因在牙体牙髓病麻醉治疗的对比。方法将2012年2月~2015年3月收治于我院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51例以及对照组51例。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碧兰麻麻醉;给予对照组利多卡因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麻醉方式后,观察组麻醉有效率为96.08%(49/51);对照组麻醉有效率为84.31%(43/51),同时观察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2/51);对照组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6%(6/51)。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牙体牙髓病患者的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选择采用碧兰麻进行有效麻醉能够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同时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较少,效果优于利多卡因麻醉,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葛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对全身麻醉深度进行监测,有利于麻醉药物效果的有效发挥,对确保患者围术期安全与预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麻醉深度监测是临床麻醉科医生日常工作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论述了临床常用麻醉深度监测技术原理、应用情况及其进展等。
作者:程永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融入细节管理模式的路径及效果。方法自2013年6月~2015年5月于我院消毒供应室融入细节管理模式,随机选取我院60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依次于细节管理前后展开问卷调查,对比60例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满意度及工作质量评分差异。结果医院消毒供应室融入细节管理模式后,临床满意度达94.65%,相比细节管模式实施前81.77%的临床满意度,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且细节管理模式实施后,科室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安全意识、错误意识评分相比细节管理实施前存在显著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时期于医院消毒供应室工作开展中,着力推行细节管理工作,可有效强化科室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及科室消毒工作质量同时,进一步强化临床医护人员对科室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顾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应用结肠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n=25)和对照组(n=25),对照组给予口服复方a-酮酸片+金水宝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结肠透析治疗,总疗程8w。两组在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治疗8w BUN、Scr、Ccr较治疗前明显改善(<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0.05)。结论结肠透析治疗慢性肾衰竭有较好疗效,可以有效的延缓CKD的进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窦春梅;陈海灵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以64例行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方案,观察组接受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并发症人数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术后第5 d,观察组患者的CD4/CD8、CRP、白细胞、IL-6指标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用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可促进患者恢复,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手术对患者的应激作用,且不增加并发症几率。
作者:周怀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与比较全胃切除术与近端胃切除术治疗胃上部癌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4月~2015年9月入院的50例需行切除术的胃上部癌患者随机为两组。全胃组患者采取全胃切除术,近端组患者采取近端胃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与住院时间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近端组患者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患者术口感染、吻合口瘘、腹腔积液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不存在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近端胃切除术与全胃切除术效果相当,但近端胃切除术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较高,具有一定危险性,故而优先选择全胃切除术,具有借鉴性。
作者:唐仕省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阑尾炎老年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在术后腹胀程度和伤口疼痛程度上,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0.05;在术后不良反应率上,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22.5%,<0.05。结论老年急性阑尾炎围术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手术不良反应,减少腹胀和腹痛等不适感,提升患者治疗舒适度。
作者:贾丽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提高,超声造影助显剂的开发和使用,并且已有很多针对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检查和临床应用的报道,使口服胃肠超声造影检查方面有了相对统一与规范化的标准。本文就超声对于胃十二指肠各种主要疾病的诊断予以概述,并简要介绍其在腹部其它疾病诊断中的进展。
作者:孟春红;江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效果探究。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患者98例,分析其各项临床治疗资料,综合评估术后疗效情况。结果手术前、后,98例患者纯音测听的结果有显著变化,对比检测均值得出:=5.67,<0.05,这表明手术治疗降低了患者的纯音气导听阈数值。术后第6个月,有74例听力提高,有效率占75.51%(74/98)。此外,出现10例并发症患者,占10.20%,经有效处理后,均被消除。结论将手术方法运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中,能够取得较好疗效,且副反应小,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文妍;王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对1例CT增强检查时造影剂致哮喘患者发生呼吸心跳停止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检查前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充分准备;检查中严密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果断启动碘对比剂不良反应抢救应急预案;检查后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支持。成功的抢救了患者的生命,避免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杨顺碧;吴若男;梅现红;李保兰;黄显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手术患者84例,依据入院顺序单双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42例。参照组患者给予注意事项告知、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不良情绪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0.05。结论在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住院期间,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手术之后的生活质量,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孙敏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长在护理职业防护中管理作用。方法根据手术室相关感染管理质量标准进行评估,监测本部门工作人员职业防护措施的落实及对消毒隔离进行严格检查。结果加强本部门工作人员职业防护落实,可以有效降低和控制感染的发生。结论在医院里,手术室护士长要进行严格的管理,提供相应的职业防护工具,加强落实,能够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秋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骨化三醇与鲑鱼降钙素联合治疗肾性骨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9月经病理认证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肾性骨病患者100例。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使用骨化三醇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的为观察组,单独使用骨化三醇治疗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生化指标改变、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情况,对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骨痛、关节痛、皮肤瘙痒等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但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0.05)。两组患者的血清磷和血清甲状旁腺素水平治疗前后相比出现下降的情况,血清钙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则有提高。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骨化三醇联合鲑鱼降钙素治疗肾性骨病的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缓解骨痛、关节痛、皮肤瘙痒等。
作者:王清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病,病势缠绵,迁延难愈。远方教授从三焦辨证入手,运用宣肺、健脾、补肾疏理三焦治疗方法,调节肺脾肾三脏功能,治疗慢性肾炎水肿、蛋白尿或血尿等,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徐飞飞;远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法在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胫骨开放性骨折(Ⅱo以下)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I组与Ⅱ组。分别通过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方法、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技术联合锁定加压钢板(LCP钢板内固定)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及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I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Ⅱ组,差异显著,<0.05;I组患者的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2.0%,高于Ⅱ组(84.0%),<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0%、16%。结论在胫骨开放性骨折(Ⅱo以下)的治疗中采用MIPPO技术联合LCP钢板内固定破坏骨膜会比髓内固定大一些,骨折愈合会慢一些,功能恢复要差一点;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时间短、术中风险低,可缩短住院时间,更符合生物力学,促进骨痂生长,功能恢复好。
作者:赵金红;于华;苏杰;贾安铭;杨静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本研究综述了急性脑梗死治疗现状、高压氧治疗的作用机制、时机选择、治疗剂量以及临床疗效分析,以期为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樊金莲;冼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宫颈癌化疗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88例宫颈癌化疗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观察组(46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一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评分(37.2±13.6)、焦虑评分(38.5±12.3)、不良反应发生率(8.69%)明显低于对照组(47.1±14.5)、(45.7±14.6)、(21.4%),且<0.05。结论对宫颈癌化疗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不良情绪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精神科护理工作是一种高风险的工作,这种工作性质就决定了精神科护士易产生心理压力。压力过大容易导致身心疾病,影影响身心健康。从而也就影响了护理质量。认真分析心理压力的产生因素,探讨应对措施,不仅有利于精神科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有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王华;白丽荷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