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目的:探究异位妊娠的不同保守治疗方法。方法研究对象是2013年9月~2015年4月从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中随机性抽取的120例,分为三组。分别为介入治疗,腹腔镜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每组各40例,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介入治疗组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9.5±1.02)d,明显低于腹腔镜保守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0.05);介入治疗组的患者7d血β-HCG下降幅度为98.17%,明显高于腹腔镜保守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0.05);介入治疗组的患者患侧输卵管通畅率为89.87%,,明显高于腹腔镜保守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0.05)。介入治疗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腹腔镜保守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0.0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治疗法治疗异位妊娠,相比腹腔镜保守治疗和药物治疗而言,治疗总有效率高,适用症广泛,能够恢复患者的输卵管功能,有效地保全患者的生育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对新聘护士进行系统的、规范化的岗前培训,对于提升护理队伍素质,保障护理工作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3~2014年我院对新聘护士规范化培训进行了改革与创新,采用了集中理论授课与操作示范、演练、考核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了规范化培训模式,以帮助新聘护士适应临床工作,完成角色转化。
作者:彭兰;叶政君;雷光锋;李毕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应用氨溴索联合头孢呋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4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患者做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74例研究对象分成两组,每组37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均采取吸氧,纠正离子紊乱等对症治疗,对照组采取静脉滴注头孢呋辛钠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氨溴索静脉滴注,两组患者都以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的痊愈率为75.68%,对照组的痊愈率为35.14%,治疗组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有效率为21.62%,对照组的有效率为24.32%,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的无效率为2.70%,对照组的无效率为40.54%,治疗组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01),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氨溴索联合头孢呋辛可提高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张继程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比较胃癌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与外科术后病理的差异,以探讨胃镜活检在胃癌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2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于术前进行胃镜活检,并于术后进行外科病理检查,对比2次检查结果。结果102例患者经术前胃镜活检均诊断为胃癌,确诊率100%。病理诊断方面,胃镜活检和术后病理诊断一致者81例,一致率79.41%;胃癌分化程度方面,胃镜活检与术后病理判断一致者89例,一致率87.25%。结论胃镜活检诊断胃癌的准确度较高,但在胃癌的全面评估上仍以外科病理检查价值高。
作者:占承志;胡芬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通过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生理和疾病特点,认识到老年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风险和难度大比年轻人大,手术时间相对长;存在出血、血肿等并发症不易发现。易发生感染合并多种疾病等特点,在行冠脉PICA和支架置入术护理时,采用术前心理护理,术中配合,术后针预防并发症,出院后转社区医院慢病管理,提供全程优质的护理服务。
作者:李桂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中动态血压和持续心电图监测之间的联系分析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72例高血压患者,其中36例肾性高血压(观察组),3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照组),对二者比较,对其开展动态血压和持续心电监测,监测过程中对患者血压和心电图之间所存在关系总结和研究。结果观察组32例患者出现了心律失常现象,ST-T压段低24例,心律失常和ST-T压段低发生率都比对照组高。观察组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比对照组更高。患者ST-T压段低和舒张压收缩压之间呈现明显负相关关系。心律失常次数和舒张压与收缩压呈现正相关的关系。结论肾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调节功能无法正常发挥以及心电图变化和患者血压值有密切联系。
作者:付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对结核病已出院患者进行电话回访,分析治疗指导在出院结核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到某院住院治疗的结核病患者300例,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对实验组患者患者出院后定期进行电话回访,对照组不进行电话回访,随访1年后,用自制遵医行为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结核病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遵医情况(合理饮食、作息规律、用药合理、禁烟禁酒、定期复查)优于对照组(值分别为22.37、61.48、36.20、49.71、54.89,值均为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结核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值为23.15,值为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分析证明对结核病患者出院后进行电话回访可以增强病患的遵医行为,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结核病的复发,电话回访治疗指导对患者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作者:唐春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综合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社区2014年6月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的来源则为门诊患者或者慢病档案等。随后对患者实行社区综合管理,比对采用社区综合管理前后的效果。结果患者通过社区综合管理后,其血压控制水平、服药依从性以及患者自测血压次数明显好于管理前,上述指标经过比对,差异性较为显著,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综合管理能够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有助于血压的达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卜晓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本文主要针对60例感染性发热患儿治疗效果的比较,探讨清解宣肺汤加减治疗小儿感染性发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小儿感染性发热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布洛芬颗粒和布洛芬颗粒联合清解宣肺汤加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平均开始退热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治疗感染性发热患儿时,应给予布洛芬颗粒联合清解宣肺汤加减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平均开始退热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魏剑翔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侵袭性垂体瘤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成像的意义及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72例,均为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侵袭性垂体瘤住院治疗患者,72例患者均行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检查。记录肿瘤的大小、信号强弱和位置,同时还应观察肿瘤的生长的方式,判断肿瘤的侵犯程度,将其与医师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进行分析对比。结果50例肿瘤强化后边界清楚,成像较均匀,22例强化后肿瘤成像不均匀。侵袭性垂体瘤所累及的周围组织与医师术中所见情况基本相符,相符率为92.31%。磁共振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形状、出血坏死及部位符合率分别为88.89%、91.67%和94.44%。结论磁共振可作为侵袭性垂体瘤的首要诊断方法,它能清楚反映垂体瘤的侵袭特征,为治疗提供指导。
作者:樊会军;刘岩;司丽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麒麟丸在男科疾病的运用情况。方法根据相关文献报道总结归纳麒麟丸在男科疾病中的运用及经验,如不育(少弱精子症)、早泄等。结果麒麟丸联合其他药物对男科相关疾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结论麒麟丸对男科相关疾病治疗效果较好,运用较广泛。
作者:娄腾涛;阳方;董良;任飞强;常德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的不合理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为依据,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2月~5月门诊抗菌药物处方800张,对其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00张抗菌药物处方中,存在不合理情况的有173张,占21.63%;其中,头孢菌素类在抗菌药物不合理处方中使用频次和占比居首位(58.56%),青霉素类(15.47%)和喹诺酮类(12.15%)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位;呼吸科和儿科应用抗菌药物频次较高,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处方分别占到27.17%、20.13%;主要不合理处方类型为用量与频次不适宜(49.71%)、无指征用药(17.92%)等。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总体质量一般,需不断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医药资源的浪费,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合理、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毛湘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CT对腹部创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本院腹部创伤76例,依照不同检查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给予B超检查;余38例给予CT,入组研究组。对比两组结果,总结CT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检出5例膀胱损伤,13例脾损伤,8例肝损伤,5例肠系膜损伤,7例胰腺损伤,诊断准确率88.74%;而对照组检出5例膀胱损伤,12例脾损伤,7例肝损伤,6例肠系膜损伤,8例胰腺损伤,诊断准确率78.78%。研究组准确率高,有显著差异(<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CT诊断腹部创伤价值较大,准确率较高。
作者:王巍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患者个体变应性体质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发病的危险因素。哮喘与多基因遗传有关,同时受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影响。心理-社会-生物医学模式认为:生物机体、心理和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环境会影响人体脏器,需要从人与环境的整体来分析病因;现通过临床1例病例对支气管哮喘的诱因及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行相关分析、介绍。
作者:崔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综合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脑梗塞(Senile cerebral infarction)护理中的效果评价,为治疗老年脑梗塞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在2013年10月~2014年12月,选择我院确诊为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46例。并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运动能力评分分别为(66.8±24.2)分、(67.5±23.7)分,对照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运动能力评分分别为(49.5±22.2)分、(51.1±21.3)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2.58%,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达到81.2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依从性,提高老年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缪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0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作两组,分别为对照组(30例)采取保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活动能力评分和治疗6个月后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活动能力评分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28±0.32)分、93.33%,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0±0.51)分、73.33%,均<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具有确切的疗效,患者的行动功能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李长鹏;曾志强;杨帆;彭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究金属烤瓷修复体崩瓷口内修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45例56颗金属烤瓷修复体崩瓷患者,按照崩瓷后的缺损范围分为三组:A组19例25颗、B组18例22颗、C组8例9颗,三组患者均采用复合树脂粘结口内修补术进行修复,观察对比三组修复效果。结果随访12个月后,45例患者56颗患牙成功修补率为83.9%,其中A组为100.0%,B组为81.8%,C组为44.4%,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采用复合树脂口内修补术对金属烤瓷修复体崩瓷进行修复的效果确切,可作为崩瓷修补的首选治疗方式,但在治疗中需选择合适的病例,以保障长期的修补效果。
作者:龙树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①观察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生发酊治疗斑秃的临床疗效;②通过检测TGF-β1的表达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前后对比、相关性分析;③通过研究TGF-β1的表达水平在发病中是否存在异常,来探讨综合疗法的免疫干预机制。方法100例斑秃患者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随机分为治疗组、阳性对照组,志愿者30例正常成年人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TGF-βl含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治疗组有效率为82%,阳性对照组为6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②血清TGF-βl含量空白对照组为(37.24±12.04)ng/nd,斑秃患者为(12.53±15.11)ng/ml,斑秃患者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1,<0.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 NB-UVB联合生发酊治疗斑秃安全、有效;NB-UVB联合生发酊治疗对血清TGF-β1的表达水平有一定影响。
作者:雷淑英;张红霞;陈尚周;周发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58例神经内科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被选患者均需进行使用通气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血气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等。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21%,死亡率为5.17%,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PaO2增加,PaCO2下降, PaO2/FiO2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均<0.05,统计学差异明显。结论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较满意,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安全有效,明显改善其肺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李志芸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急救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40例,给予迅速彻底清理毒物和立即正确给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联合治疗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抢救成功率达到95.0%。结果尽快彻底的清除毒物,早期足量反复使用阿托品与胆碱酯酶复能剂联用是抢救有机磷中毒的关键所在。结论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抢救及时且治疗得当可以有效提高中毒治愈率,大大降低中毒死亡率。
作者:邓莉莉;陈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