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病房噪音中的应用

张媛;康艳;朱建英

关键词:品管圈, 降低, 病房, 噪音量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降低病房噪音量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病房噪音来源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活动实施前后的结果。结果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病房噪音量由65dB降低到35dB,病区环境安静,温馨,利于患者康复,医患关系明显改善。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病房噪音量有较好的管理效果,值得在医院管理中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4种不同乙肝五项指标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4种不同乙肝五项指标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方法对同一患者同一时刻采集的血清样本应用标准的药盒和4种不同的检测方法(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放射免疫法、化学发光法)行乙肝五项指标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对比4种不同检测方法的特异度、灵敏度和每种检测方法与标准药盒的符合率。结果检测后,放射免疫检测法与标准药盒的符合率为97.3%,灵敏度为97.3%,特异度为99.1%;酶标检测法与标准药盒的符合率为93.5%,灵敏度为93.5%,特异度为99.1%;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法与标准药盒的符合率为99.6%,灵敏度为99.6%,特异度为99.3%;化学发光检测法与标准药盒的符合率为98.8%,灵敏度为98.8%,特异度为99.2%。结论4种检测方法中,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检测法的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度高,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海滨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病房噪音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降低病房噪音量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病房噪音来源进行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比较活动实施前后的结果。结果品管圈活动的开展使病房噪音量由65dB降低到35dB,病区环境安静,温馨,利于患者康复,医患关系明显改善。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病房噪音量有较好的管理效果,值得在医院管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媛;康艳;朱建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病管理中的成效分析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病管理中的成效。方法2014年5月~2015年5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纳入患者40例,观察组给予系统性的健康教育。结果12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ALT、AST、TB、HBV-DNA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ALT、AST、HBV-DN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病管理质量,增进疾病治疗效果。

    作者:胡明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对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药物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治疗药物为甲硝唑,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克林霉素,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为79.5%,明显低于观察组94.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对照组复发率为23.1%,明显高于观察组7.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甲硝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明显,且可有效减少复发现象,值得推广。

    作者:李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15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乳腺癌患者,分析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结果在15例乳腺癌患者中,13例患者符合诊断,符合率为86.67%,误诊率为13.33%。结论乳腺癌的临床超声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通过对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综合分析,有利于提高值乳腺癌超声诊断的准确率,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郑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两组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疾病的治疗,且预后良好,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钱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创伤后感染性胫骨骨不连的骨外固定治疗

    目的:探讨创伤后感染性胫骨骨不连的骨外固定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58例创伤后感染性胫骨骨不连患者在常规彻底清创、抗感染和重建骨折断端稳定性治疗后,分别给予单边外固定混合Ilizarov系统和锁定加压钢板(LCP)外置固定。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情况,根据Olerud-Molander评分评定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4.25(12~36)个月,两组患者平均骨延长长度、骨折愈合优良率、踝关节功能比较无差异性(>0.05),观察组骨性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3.691,<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外固定治疗创伤后感染性胫骨骨不连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提高踝关节功能。

    作者:罗志辉;黄鸿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压力梯度弹力袜在预防高龄患者经尿道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压力梯度弹力袜(graduated compression stocking,GCS)在高龄患者经尿道手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TUR)后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8月我科收治的265例65岁~85岁TUR术后患者护理资料,其中术后应用压力梯度弹力袜者121例(干预组)。144例仅做常规处理,未应用压力梯度弹力袜(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症状发生率和血栓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早期症状发生率为3.3%(4/121),下肢静脉血栓率为0.8%(1/121)。对照组早期症状发生率为6.3%(9/144),下肢静脉率为3.4%(5/144)。早期症状发生率干预组较对照组低(3.3%vs 6.3%=0.04),血栓发生率干预组较对照组低(0.8%vs 3.4%=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压力梯度弹力袜的应用能显著减少高龄患者TUR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作者:苑玲玲;王慧霞;程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连硬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连硬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临床麻醉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所收治下腹部及下肢手术患者100例,分为连硬组和腰硬组,各50例,连硬组在手术过程中行连硬外麻醉,腰硬组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患者中,连硬组阻滞平面到达T10平面所需时间为(7.5±1.3)min,显著高于腰硬联合组的(5.1±1.5)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腰硬组患者中,镇痛效果高达100%,均不需要大剂量使用辅助镇痛药物,显著优于连硬组的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在下腹部及下肢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比连硬外麻醉起效速度更快、镇痛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上消化道出血应用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2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通过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血凝酶进行治疗,对照组通过综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止血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止血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效果较佳。

    作者:刘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多排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成像技术对胸内甲状腺肿的诊断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成像技术对胸内甲状腺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48例胸内甲状腺肿患者的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成像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与超声等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通过CT扫描,结合三维成像技术能清楚显示胸内甲状腺病变的全貌,对病变的延伸范围及病变内的密度构成能清晰显示,尤其对于壁环状钙化的肿物诊断准确性明显高于超声。结论多排螺旋CT扫描结合三维成像技术与超声检查各有利弊,二者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胸内甲状腺肿诊断的特异性。

    作者:赵兴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研究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58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体会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选取58例神经内科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被选患者均需进行使用通气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血气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等。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21%,死亡率为5.17%,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PaO2增加,PaCO2下降, PaO2/FiO2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均<0.05,统计学差异明显。结论神经内科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较满意,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安全有效,明显改善其肺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李志芸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川东北地区临床护理本科学历护士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相关性研究

    目的:调查分析川东北地区临床护理本科学历护士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为本地区护理管理者有的放矢采取人力资源管理措施,提高临床护理本科学历护士工作满意度、降低其离职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川东北地区综合性医院本科学历护士共300例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资料、离职意愿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量表三个部分,调查分析其工作满意度与离职意愿的相关性。结果①本科学历护士总体工作满意度低,其中对收入不满意;其次是学习资助和职业地位,满意度高的是工作的独立性;本科学历护士乐观程度差且对工作感到严峻比例高;量表的8个因子中,管理、工作负荷、家庭或工作的平衡、个人成长与发展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为显著(<0.05);②21.49%本科学历护士打算在今后1年离职,离职意愿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收入和个人进步满意度。离职意愿量表及工作满意度分析量表的实际得分总数明显低于量表的理论得分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川东北地区本科学历护士总体工作满意度低,尤以合同制护士为重。促进离职的主要因素是高学历低收入、个人进步提升机会少,川东北地区本科学历护士对工作的乐观程度越低,其工作满意度越低,离职意愿越高。因此,相关部门应出台相应政策完善护士薪酬体制,完善对本科学历护士尤其是本科学历合同制护士的管理工作,加强本科学历护士职业教育,提高他们的工资福利和提升机会,为其发展提供支持与平台,提高本科学历护士工作满意度,降低其离职意愿,可有效减少高学历护理资源流失。

    作者:陈柯;张馨梅;张杰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目的:探讨分析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例发病低于6h,11例发病在6~24h之间,7例发病在1~7d之间)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常规的MRI(磁共振成像)检查与DWI检查。结果2例发病低于6h患者的常规MRI检查显示无异常;DWI检查显示都是高信号。11例发病在6h~7d之间患者的常规MRI检查显示,T2W1为稍低/低信号,T2 FLAIR为稍高/高信号;DWI检查显示都是高信号。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DWI检查,可以在超早期显示病灶,为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参考依据,值得临床选用与广泛推广。

    作者:马骥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药防治鼻咽癌急性放射性口咽炎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鼻咽癌患者用中药对减轻放疗所致的口咽急性毒性有什么疗效。方法把鼻咽癌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相关方面的情况,通过对比得出结论。结果两组均无0级口咽炎,实验组的放射性口咽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药辅助下和对照组的总治疗时间差异有显著性;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0.05)。结论在放疗过程中中药防治对急性放射性口咽炎症状有明显的减轻作用,且无明显毒副作用,不影响近期疗效。

    作者:董艳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护理管理者如何利用微信平台提高护理管理效率

    微信作为进行信息播交流的一种新媒介,具有信息传播量大、传播方式便捷、传播范围广泛等特点,给我们日常工作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护理管理者如何利用微信平台提高护理管理效率成为了一个新的课题,文章对本科室借助微信平台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探讨。

    作者:高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微生物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

    本文分析了食品检验的重要性及操作基础,阐述了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特点与基本的检测技术,以及微生物的快速检测技术,并探讨了食源性病原菌免疫学检测技术、核酸探针技术、多聚酶链反应技术、生物芯片技术进而生物传感器等检测技术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以期为提高食品检验质量,保障食品安全性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孟冬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患者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行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的选择来自2010年1月~2014年10月于本院收治43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老年患者资料,除1例转上级医院行肩关节置换术外,其余42例均行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对行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4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本组42例患者,优良率为85.7%(36/42);手术时间是(65.5±20.7)min、出血量(315.3±114.3)mL、骨折愈合时间是(9.6±2.0)W;随访发现骨折均愈合,没有切口感染、畸形愈合、延迟愈合、肱骨头坏死、骨不连等并发症;X线检查显示:有15例解剖复位,15例近似的解剖复位,9例复位可,3例差。结论老年患者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行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疗效理想。

    作者:杨家德;陈桂荣;张有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口腔种植修复和常规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的疗效观察。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年01月~2015年05月收治的86例牙列缺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方式治疗,治疗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等多项指标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咀嚼功能、语言功能、固位功能、口腔舒适度以及口腔美观度五项指标结果分别是(9.09±1.17)分、(9.40±1.13)分、(9.22±1.25)分、(9.33±0.98)分以及(9.10±1.10)分,和对照组患者的对应指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方式治疗后,可以明显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牙齿美观度和适应性。

    作者:窦娟;徐世姣;蔡亮;聂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持续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血透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①观察组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②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降低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血透的良好效果,且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

    作者:李海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