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直肠癌并肠梗阻经肛型肠梗阻导管治疗疗效分析

王新海

关键词:结直肠癌, 肠梗阻, 肛型肠梗阻导管, 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研究和观察治疗结直肠癌并肠梗阻患者时使用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的治疗效果. 方法 收集结直肠癌并肠梗阻患者共71例,分别为35例对照组和36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直接进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前经肛型肠梗阻导管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0.05. 结论 在结直肠癌并肠梗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用经肛型肠梗阻导管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术中的出血量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促进患者恢复.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术后疼痛中的运用探讨

    目的 对综合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术后疼痛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分析与观察.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单盲法分成常规组与综合组,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之上,对后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且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综合组患者的0级与1级所占比重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0.05). 综合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6%)显著高于常规组(85.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对妇产科手术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范芳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关节镜辅助手术治疗胫骨后侧平台骨折的研究

    目的 研究关节镜对于后侧骨折手术治疗的辅助效果. 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外科手术疗法对93例后侧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时应用关节镜进行辅助.结果 93例患者的骨折均实现I期愈合,无1例手术切口出现延迟愈合症状或皮肤坏死、关节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治疗后侧骨折患者时应用关节镜作为辅助器械,可以获得显著疗效.

    作者:廖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58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丹红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 方法 选取58例发生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并总结导致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 丹红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以女性为主,且老年人的发生率明显较高;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以神经系统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及附件、全身性反应及心血管系统.58例患者原发病以冠心病为主,大多数患者无需停药予以对症处理或不处理不良反应即可消失,少部分患者需停药并给予对症处理. 结论 临床治疗中对丹红注射液的应用较多,而不合理的使用极易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

    作者:刘美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获取临床研究前瞻性数据. 方法 从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外伤性脑梗塞患者中随机抽取120例,对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和治疗经过进行回顾,并结合既有的临床研究资料,总结外伤性脑梗塞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治体会. 结果 本组患者均有明确的脑外伤史,既往有脑梗塞史0例;采用手术治疗85例,其中13例经药物治疗无效转为手术治疗,药物治疗35例;治疗后恢复良好占25.0%,中度残疾占45.0%,死亡占10.0%.结论 外伤性脑梗塞的形成与发展和颅内局部压力升高、脑血管痉挛有着密切联系,临床诊断中应用CT和MRI检查,有助尽快发现和观察病情,对于有明显手术指征的患者实行开颅降压、清除血肿手术治疗,有利于降低颅内高压,提高脑供血量,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吴欣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

    目的 分析银屑病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银屑病患者5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黄芪注射液治疗)各28例.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27例(96.4%),高于对照组的21例(75.0%);经治疗后患者的IL-2、CD4+明显降低,CD8+明显升高,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银屑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研究认为作用机制在于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新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部低剂量CT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部低剂量CT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使用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腹部脏器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检查,观察组患者使用腹部低剂量CT技术进行检查. 结果 观察组检出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 <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对腹部疾病患者实施诊断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低剂量CT的诊断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检出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云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手外科开放性创伤术后伤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分析探讨手外科开放性创伤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创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全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伤口感染率,并分析探讨影响伤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对策.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伤口感染率为5.00%,对照组患者的术后伤口感染率为35.00%(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伤口类型、受伤程度、住院时间及患者的年龄是影响开放性创伤手术患者发生术后伤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阳之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脑出血临床治疗研究进展及急诊分诊研究

    脑出血是临床急诊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且急诊科医护人员非常关注脑出血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其关系到脑出血患者的急诊、分诊情况,并依据临床研究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邓伟峰;黄富堂;杨成;徐佐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超声在子宫切口妊娠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切口妊娠(cesarean sectionscarpregnancy,CSP)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13年1月~2015年3月在本院就诊的45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归纳总结这些病例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及其治疗方案和预后.结果 45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中,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特征的不同可分为单纯孕囊型21例,不均质团块型24例.根据患者停经时间、血HCG值、孕囊大小、位置及类型来综合判断,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2例血HCG较低、孕囊直径小于1cm的CSP患者,应用甲氨蝶呤(MTX)全身给药,1w后超声复查正常,血HCG下降至正常,未行清宫术;15例应用药物治疗后在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10例应用药物治疗+球囊压迫后行清宫术;13例行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术;5例团块较大,向外隆起者行团块切除+子宫修补术. 其中3例患者进行了2次清宫,所有患者均预后良好.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子宫切口妊娠的位置、大小、局部血流灌注等情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重要指导意义,而且越早诊断治疗效果越好.

    作者:汪彩英;张才智;林来红;张苗;金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急诊呼吸衰竭生存质量的作用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急诊呼吸衰竭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118例急诊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予以积极护理干预. 结果 观察组治疗成功率是91.53%,并发症发生率是5.08%,护理满意度是96.6%;对照组治疗成功率是76.27%,并发症发生率是16.95%,护理满意度是84.7%,两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0.05). 结论在急诊呼吸衰竭患者治疗期间辅以积极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病死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杜娟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右足第2跖骨骨折的研究分析

    右足第2跖骨骨折治疗时必须恢复足弓正常形态,对横行骨折而有移位者,以及有明显的跖背侧成角之骨折,要求复位必须良好,以免影响足部功能.本文采用个案分析方式,研究了本院近年收治的1例右足第2跖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并针对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展开研究.

    作者:刘柏林;熊锳;谭军勇;马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心血管畸形的临床价值,并根据结果分析胎儿心血管畸形与孕妇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心血管畸形的3000例孕妇,对其资料进行整理,回顾性分析,其中19例为胎儿心血管畸形,16例经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心血管畸形,经引产或者生产后证实产前超声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并分析胎儿心血管畸形与孕妇情况的相关性. 结果 在3000例孕妇检查中,19例为胎儿心血管畸形,发病率为0.63%,有16例经超声诊断为胎儿心血管畸形,经引产或生产后,证实有15例为心血管畸形,3例漏诊,1例误诊,诊断准确率为78.95%(15/19);孕妇年龄过高,或者有过妊娠异常史,胎儿心血管畸形的发病率可能会高一些. 结论 产前超声操作简单,无痛无创,且准确性较高,孕妇在产前进行系统超声检查,可以在早期诊断出胎儿心血管畸形,早期干预,降低新生儿的缺陷率.

    作者:李翠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角膜病应用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角膜病应用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的临床疗效观察.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角膜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在角膜病患者治疗中应用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能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作者:张永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分析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2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分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且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结果 在调查患者中治疗依从性良好者的比例为35.86%,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差者占64.13%,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有患者因素、家长因素、治疗因素. 结论 通过给予患者心理指导、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随访指导等护理干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

    作者:贺立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从2013年1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 结果 通过本文研究表明,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护理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60.00%,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具有显著的效果,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颜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评价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梗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对左主干狭窄的预测价值

    目的 分析评价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梗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及对左主干狭窄的预测价值. 方法 择取因胸痛在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诊疗的且于2013年3月~2015年2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入院的患者144例,依据其脑钠肽水平(NT-proBNP)进行分组. 结果 A组、B组、C组、D组组间的冠脉病变情况差异较为显著, <0.05. 结论 NT-proBNP水平的升高, 不稳定性心绞痛、 非ST段抬高性心梗患者其冠脉病变程度也更加的严重, NT-proBNP水平大于780pg/ml时,其对左主干狭窄病变有着极高的敏感性,预测价值高.

    作者:彭晖;邵剑频;严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78例,均采用腹部超声检查,统计诊断结果,并与治疗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结果 本组78例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确诊73例,诊断总符合率为93.58%,其中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88%、100.00%、84.62%、87.50%、75.00%. 结论 腹部超声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检查,具有确诊率较高、安全无痛等特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纯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患沟通对急诊科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患沟通对急诊科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用我院急诊科2014年5月~8月收治的13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急诊科常规沟通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护理风险事件、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风险事件明显低于常规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对急诊科患者加强护患沟通可以明显减少风险事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涂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586例儿童过敏性紫癜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 方法 对2013年9月~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58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过敏性紫癜(SHP)的高发人群为4~14岁的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于发病未呈现季节差异,以秋冬季多发;③诱因以感染居多,有明确诱因者532例(90.78%),其中合并感染者486例(82.94%),与饮食明显有关的46例(7.85%);④临床表现:双下肢皮疹为首发症状者494例(84.30%).出现皮肤紫癜者549例,占93.68%.合并尿检阳性者395例(67.41%)临床仅表现为皮肤紫癜者141例(24.06%).入院时仅有腹痛或腹痛合并关节肿痛者25例(4.27%);⑤合并症:感染者中急性咽炎287例(48.98%),幽门螺旋杆菌感染76例(12.97%),支原体感染58例(9.90%),尿路感染27例(4.61%),支气管肺炎14例(2.39%),肠系膜淋巴结炎13例(2.22%),感染性腹泻11(18.77%)例;⑥预后:586例患儿中治愈425例(72.5%),好转144例(24.6%),未治愈17例(2.9%). 结论①过敏性紫癜好发于4~14岁的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发病以秋冬季多发;于感染为过敏性紫癜的主要诱因,以呼吸道感染多;③过敏性紫癜经治疗后预后较好,但对合并紫癜性肾炎者,可根据类型进行正规治疗.

    作者:逯文娟;杜海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新疆地区居民高血压与体质指数的关系探讨

    目的 通过对奎屯市城乡居民的体质指数(BMI)与高血压发病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为确定高血压危险因素与开展相应合理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指导. 方法 运用多阶段整群采样方法选取新疆奎屯市18~60岁的3678名居民进行体检,调查、测量身高、体重与血压指标,以此来评估BMI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 人群平均血压值以及高血压的患病率随BMI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通过将BMI值按<24,24~27.9以及≥28标准划分分析,高血压居民总患病率依次21.7%、74.8%与94.9%,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论 高血压与BMI水平密切相关,合理控制BMI值在正常规定范围内是有效的预防高血压症状的重要举措.

    作者:张洁;王秀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