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模式教学方法在临床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

解金华;曾毅

关键词:多模式教学, 临床麻醉学, 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将多模式教学应用于麻醉学教学培养中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根据学习经验,分析了在临床麻醉学中运用多模式教学的意义,从三个方面提出加强应用的具体措施.结果 经过一系列的教学改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临床麻醉学教学的满意度大幅提高. 结论 将多模式教学应用于临床教学中,可以促使学习效率的大大提升.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左心衰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

    目的 分析和研究急性左心衰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急性左心衰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93例,将其按照住院编号前后顺序随机分为机械通气组46例与对症组47例.对症组患者予以对症干预;机械通气组患者在对症干预同时辅以机械通气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12 h后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SpO2)、气管插管率和死亡率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PaO2、PaCO2、SpO2检测值均无明显差异 >0.05; 机械通气组患者治疗后PaO2、SpO2检测值高于对症组,PaCO2检测值低于对症组 <0.05.机械通气组患者气管插管率与死亡率均低于对症组 <0.05.结论 将机械通气治疗应用于急性左心衰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

    作者:高云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细节优化护理对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细节优化护理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临床效果. 方法 本次研究的183例初产妇均为医院在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91例,观察组实施细节优化护理,对照组采取母乳喂养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以及72h泌乳充足率. 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80.43%,产后72h的泌乳充足率为92.39%;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为52.74%,产后72h的泌乳充足率为78.02%. 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和产后72h的泌乳充足率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细节优化护理对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临床效果确切,初产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且72h泌乳量充足.

    作者:刘润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药物中毒重症患者的治疗与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急救药物中毒重症患者治疗与合理用药方案制定. 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对1例艾司唑仑急性中毒患者的抢救方案的制定并进行药物治疗监护.结果 避免了潜在药物治疗风险,解决了药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结论 临床药师的参与急救药物中毒重症患者治疗,可以协助临床医生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并且给患者提供药学监护与用药教育,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经济.

    作者:张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轻质量型补片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轻质量型补片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老年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老年患者采用重质量型补片,观察组老年患者采用轻质量型补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由数据可知,观察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患者之间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患者的炎性发生率、疼痛发生率、异物不适感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轻质量型补片用于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当中具有较佳的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炎性反应,减少患者的痛苦.

    作者:杨立智;韦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自控硬膜外镇痛防治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和探讨自控硬膜外镇痛防治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耻骨上经膀胱切除前列腺者84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应用哌替啶吗啡镇痛,观察组42例,应用0.125%罗哌卡因160ml加地佐辛5mg的混合液镇痛,对比两组患者在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膀胱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0.05).结论 自控硬膜外镇痛在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的防治上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陈宇;王超;吴壬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滋阴利肺汤治疗肺结核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指标的变化与临床的关系

    目的 对肺结核患者采用滋阴利肺汤进行治疗,并探讨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变化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抽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接诊的9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化学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化学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滋阴利肺汤进行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经6个月治疗后,观察组共43例(95.6%),对照组共36例(8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5.075, <0.05);观察组的IL-6(8.9±2.1)pg/ml、IL-10(9.4±2.6)pg/ml、TNF-α(9.0±2.1)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2±5.3) pg/ml、(24.4±6.2)pg/ml、(19.7±5.8)pg/m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2.120,14.967,11.636, <0.05).结论对肺结核患者采用滋阴利肺汤进行治疗可有效抑制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缓解病症,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屹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对老年骨伤患者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老年骨伤患者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 方法 纳入我院在2013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126例老年骨伤患者,随机方法分组.护理A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传统护理,护理B组患者围手术期给予整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留院时间、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术后不良事件的差异性.结果 护理B组患者留院时间明显短于护理A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明显低于护理A组,数据间进行统计学处理显示有意义( <0.05).护理B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护理A组,( <0.05).结论 对老年骨伤患者围手术期给予整体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减少术后不良事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陈碧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腔镜肺叶切除术在临床早期肺癌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全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早期肺炎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划分为两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观察组应用全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清扫淋巴结数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管引流时间对比无差异(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第5d痛觉口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差异( >0.05). 结论 全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效果与开胸手术类似,且恢复速度更快.

    作者:庞喜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定点拔升旋转复位法配合硬膜外封闭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分别采取定点拔升旋转复位法配合硬膜外封闭与颈椎牵引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 方法 7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9例,治疗组用定点拔升旋转复位法配合硬膜外封闭,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0.05).结论 颈椎定点拔升旋转复位法配合硬膜外封闭治疗较颈椎牵引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胡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氟喹诺酮类联合一线抗痨方案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氟喹诺酮类联合一线抗痨方案治疗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疗效,以供参考. 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从2012年3月~2013年12月于我中心就诊的耐药结核病患者中选取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耐药结核病患者采用一线抗痨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耐药结核病患者采用氟喹诺酮类联合一线抗痨方案进行治疗,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在病灶吸收率、空洞完全闭合率、痰定量PCR阴性率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氟喹诺酮类联合一线抗痨方案治疗耐药结核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及推广.

    作者:周鲜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患沟通对急诊科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的影响

    目的 分析护患沟通对急诊科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的影响.方法 选用我院急诊科2014年5月~8月收治的130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急诊科常规沟通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护患沟通.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护理风险事件、对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风险事件明显低于常规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对急诊科患者加强护患沟通可以明显减少风险事件,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作者:涂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安全性

    目的 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的安全性. 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科所诊断的5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进行外周动静脉双通道同步换血治疗, 留取所有患者换血治疗前所抽的第一管血以及换血治疗结束后24h、158h的血标本,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L-1b)、1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皮质醇(Cor)的含量. 结果 治疗后24h与治疗前相比较,血清Cor浓度明显下降, <0.05, 血清TNF-α、1L-6以及1L-b的浓度没有明显差异, >0.05. 治疗后24h与治疗后168h相比较,各细胞血清浓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0.05. 治疗前与治疗后168h相比较,血清TNF-α、1L-6没有明显差异,1L-1b浓度降低,Cor浓度升高,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着换血治疗技术的逐渐成熟,严格规范的操作换血治疗不会对患者机体造成重大应激,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基层医院推广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缺血性脑病的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应推广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预防及时治疗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350例中老年有慢性病患者回顾依次对颈总及颈内、颈外动脉纵向横向扫查,同时取对照组350例,进行比较. 结果 检出颈部血管有硬化及斑块196例,占56%,对照组检出91例,占26%.结论 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对颈部动脉疾病可以定性定量诊断,特别是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脑梗死等患者患病率高,对这类特殊人群及时检查诊断、进行干预、预防、防止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新秀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

    目的 分析银屑病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银屑病患者56例,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治疗)、试验组(黄芪注射液治疗)各28例.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27例(96.4%),高于对照组的21例(75.0%);经治疗后患者的IL-2、CD4+明显降低,CD8+明显升高,且试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银屑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研究认为作用机制在于调节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细胞免疫和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宋新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的改良型运动处方研究

    目的 探讨改良型运动处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功效.方法 对比改良型运动处方组和对照组各60例脂肪肝相关指标情况,观察改良运动处方的疗效.结果 4个月后改良型运动处方患者脂肪肝症状和体征显著好转.结论 采用快走的运动疗法配合中医治未病疗法能取得脂肪肝病情的好转,达到临床好转及愈合标准.

    作者:冯麟;张猛;何本祥;苏全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方法 将我院8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给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后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显著,观察组总有效率(95.3%)高于对照组(79.5%). 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秀琴;张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地佐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镇痛的观察

    目的 分析、探究地佐辛静脉注射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镇痛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2014年1~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年龄在18~75岁,体重在45~87kg,将9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在手术后静脉注射0.1mg/kg地佐辛来进行镇痛,对照组则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来进行镇痛,在手术后的2、4、8、12、24h对患者采用VAS镇痛法进行镇痛评分,并观察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 结果 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在不同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0.05),但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在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注射地佐辛可明显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杨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动机访谈对卒中后焦虑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动机访谈对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择脑卒中8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患者采用动机访谈的方法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 干预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焦虑抑郁情况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动机访谈后实验组的焦虑抑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动机访谈法能有效降低脑组转折的焦虑抑郁水平.

    作者:周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和足背动脉血管壁弹性

    目的 分析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和足背动脉血管壁弹性的价值. 方法 择取于2014年1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3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研究组;并选取于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40例,将其归为参照组. 对这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 结果 研究组的颈动脉、足背动脉的内中膜厚度以及血管内血液与血管壁的应变率比值(B/A)与参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的差异, <0.05. 结论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和足背动脉血管壁弹性的价值高,能够准确显示血管壁弹性情况.

    作者:张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儿科病房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策略

    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儿科病房感染控制的有效方法. 方法 分析2013~2014年,我院儿科病房发生感染的所有记录,统计问题的类型及数量.结果 导致儿科病房感染的因素主要有医院设施条件、患儿年龄、患儿家长护理等.结论 提高医院基础设施水平、加强患儿家长教育、严格规范护理过程等方法,是控制儿科病房感染的有效方式.

    作者:樊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