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艳
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阐述了病案在医院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进而阐明了病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及如何做好病案管理工作使其再医院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张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万东康源自体BW-8100A血液回收机在外科手术中应用及护理配合措施. 方法 本次研究从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中选取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均采用自体BW-8100A血液回收机对患者血液进行处理并重新输送回患者体内, 对照组56例行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56例行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在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低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自体BW-8100A血液回收机用于外科手术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解决血源紧张等问题,同时配合科学的护理措施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贺丽慧;李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丹红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 方法 选取58例发生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临床特征,并总结导致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 丹红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以女性为主,且老年人的发生率明显较高;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以神经系统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皮肤及附件、全身性反应及心血管系统.58例患者原发病以冠心病为主,大多数患者无需停药予以对症处理或不处理不良反应即可消失,少部分患者需停药并给予对症处理. 结论 临床治疗中对丹红注射液的应用较多,而不合理的使用极易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
作者:刘美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酪酸梭菌活菌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来入住我院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00例,按入院先后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母乳喂养、酶诱导剂等基础治疗,两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都进行间断蓝光照射治疗,同时观察组再联合酪酸梭菌活菌进行治疗. 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包括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失时间、住院时间. 结果 治疗当天两组患儿的胆红素水平无显著差异( >0.05),但治疗第3d及第5d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当天,且观察组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0.01).观察组黄疸消失时间为(3.8±1.7)d,显著低于对照组((5.8±2.2)d)( <0.01);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6±1.5)d,显著低于对照组((8.7±2.2)d)( <0.01).结论 酪酸梭菌活菌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可促进血清胆红素水平的恢复,减少住院时间,疗效显著.
作者:杜燕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意愿分成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临终关怀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 结果 经护理干预之后,给予临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护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实施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降低病死率,并且花费也比较少,给家人减轻了经济负担,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唐雪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张家界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40例,中药组给予补肾活血疗法,而西药组则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达到96.0%,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补肾活血法治疗人流术后导致月经过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贾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碘酊烧灼联合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25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12例,采取单纯药物治疗)和实验组(13例,采取碘酊烧灼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愈时间.结果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实验组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碘酊烧灼联合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疗效确切,安全可靠,使角膜溃疡得到较快的修复.
作者:文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D缺乏和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7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0例健康儿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观察组70例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1(3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治疗,观察组2(35例),补充维生素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及呼吸道感染复发次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2患者的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显著优于对照组( <0.05);观察组2患者呼吸道感染的复发率明显低于观察组1( <0.05). 结论 维生素D水平缺乏与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有密切关联,而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及时补充维生素D则可显著改善患儿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临床价值显著.
作者:韦慧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胃肠道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观察其对黏连性阻塞并发症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本院进行胃肠道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患者意愿对其进行分组,将接受术后常规护理的患者分配到对照组,将接受术后干预护理的患者分配到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患者,观察并且对比两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 <0.05;观察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两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差异 <0.05.结论 对胃肠手术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帮助患者降低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还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益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临床治疗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杨德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肘后改良S型切口手术松解配合术中手法松解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 方法 本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5月~2014年4月45例创伤性肘关节僵硬患者,均采用肘后改良S型切口手术松解配合术中手法松解治疗. 术后随访1年,对比手术治疗前后患者肘关节疼痛程度和功能的变化.结果 手术后1年时患者肘关节VAS评分明显下降,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提高,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0.05). 结论 采用肘后改良S型切口手术松解配合术中手法松解治疗创伤性肘关节僵硬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可改善疼痛、僵硬症状,恢复肘关节功能.
作者:刘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外部性脑积水的CT表现和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CT诊查的30例外部性脑积水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CT检查,观察者的CT检查资料及临床资料. 结果 30例患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双侧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增宽. 纵裂池前部增宽者30例(100%);双侧裂池增宽25例(83.3%),鞍上池扩大者10例(33.3%);脑基底池轻度增宽者6例(20%);脑室轻度扩大者4例(13.3%);额顶叶脑沟增宽程度较浅20例,边缘呈现花瓣状.结论 CT可明确显示外部性脑积水特征,对于外部性脑积水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汤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本次主要阐述了前列腺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临床研究情况,详细叙述了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中靶区的确定,简要概述了调强适形放射治疗靶区确定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对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以及处方剂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突出了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剂量应用特点及其优势.
作者:常宝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原发性肝癌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1:3配比的病例对照研究,病例选择新入院的被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且无肝炎病史的患者54例,Logistic回归分析, 并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常熬夜、有糖尿病史、有癌症家族史、在生活或工作中常感到压力、经常摄入近煎、炸、烤制食品和生蒜是影响原发性肝癌发病的因素.结论 在非肝炎人群中,大连市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工作中经常熬夜、癌症家族史、经常摄入煎、炸、烤制食品、生活或工作中常感到压力等因素是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
作者:潘立阳;谢宪敏;毛丽翠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以神经内科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特征和患者临床表现,分析导致这些症状的产生原因,为采取措施排除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512例,运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自制问卷,对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进行全面调查分析,主要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健康状况等. 结果 焦虑症状阳性者占患者总数的34.8%,抑郁症状占39.8%,并且焦虑和抑郁症状与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联系紧密. 结论 焦虑和抑郁是神经内科患者的常见症状,需要综合采用心理干预、药物治疗等措施,缓解和治愈患者,提高患者治愈效果和生存质量.
作者:孙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阐述了ICU中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五大危险因素,如患者自身因素、疾病相关性因素、损伤因素、医源性因素、药物因素等,以及治疗和护理. 认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后要积极治疗以及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胡晓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氯胺酮复合全麻醉在休克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8月~2014年9月收治的98例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辅以芬太尼静脉滴注维持麻醉;观察组以0.1%氯胺酮代替丙泊酚麻醉,剂量与对照组相当.于麻醉诱导前5min(T0)、手术开始即刻(T1)、麻醉诱导后5min(T2)、手术完成时(T3)四个时间点检测记录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患者的SBP、DBP、SpO2逐渐上升,HR逐渐下降,手术结束时各指标较T0时刻均有显著改变;组间比较,手术完成时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经统计分析,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氯胺酮复合全麻应用于休克患者效果较好,作用快,强度大,可明显升高患者的血压及血氧饱和度,降低心率,为手术争取了时间.
作者:陈庆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模式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疗效和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96例轮状病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个性化的护理模式. 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和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儿腹泻、呕吐等各方面病症改善或消除的时间都短于对照组( <0.05),且观察组的满意度为58.30%,高于对照组的37.50%( <0.05). 结论 对轮状病毒患儿采用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家长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曾衡;罗德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益生菌防治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70例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患儿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35例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培菲康散剂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与对照组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患儿比较,实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更高( <0.05);对比两组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 >0.05). 结论 益生菌防治新生儿肺炎继发腹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王玲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综合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术后疼痛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分析与观察.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所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单盲法分成常规组与综合组,前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之上,对后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且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综合组患者的0级与1级所占比重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 <0.05). 综合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6%)显著高于常规组(85.4%),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对妇产科手术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疼痛症状,且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范芳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选取我院的70例护理人员于2012年7~12月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于2013年7~12月采用护理层级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对这两种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采用护理层级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质量、健康教育、护理文书、护理操作以及病房管理质量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人员,差异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护理层级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孔娉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