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

朱孔娉

关键词:护理层级管理, 提高, 护理服务质量
摘要:目的 对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选取我院的70例护理人员于2012年7~12月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于2013年7~12月采用护理层级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对这两种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采用护理层级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质量、健康教育、护理文书、护理操作以及病房管理质量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人员,差异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护理层级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

    目的 分析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我院收治的100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患者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传统组和综合化组. 其中传统组患者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切口以生理盐水冲洗,综合化组患者护理方式为综合护理,切口以过氧化溶液、生理盐水、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对护理工作的评价.结果 综合化组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0.05.结论 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加强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和护理可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切口愈合,提高护理工作认可度,值得推广.

    作者:鄂亚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38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采用盐酸氨溴索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方式方法并观察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7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常规治疗组与盐酸氨溴索治疗组(各38例),对常规治疗组患儿采取静脉补液、抗感染、镇静止咳、吸氧等常规治疗措施,对盐酸氨溴索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氨溴索进行静滴治疗.结果 盐酸氨溴索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且各项症状消失时间明显比常规治疗组更短,各项观察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一步给予盐酸氨溴索进行静滴治疗,既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又可以缩短治疗疗程.

    作者:黄苏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低分子肝素应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治疗中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1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途径的差异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常规组行常规临床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另外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 结果 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后,终取得的心绞痛治疗有效率为66.67%;研究组接受常规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后,终取得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0.62%,研究组总体心绞痛治疗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 <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7%;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7%,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稍低于常规组,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针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同时,另外选择低分子肝素进行联合治疗,能够大大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心绞痛治疗有效率,且不会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杨奇六;李桂娥;何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使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分析使用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行包皮环切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 病例资料来自2014年11月~2015年8月我院门诊手术室80例接受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包皮环切术治疗的包皮患者,将其随机分组.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规范组患者予以围术期规范化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和护理满意率的差异.结果 规范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 <0.05). 结论 对接受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包皮环切术治疗的包皮患者围手术期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彭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一期切开引流挂线术在肛周脓肿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一期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3年06月~2015年06月本院收治的肛周脓肿患者65例,均行一期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观察一期切开引流挂线术的临床疗效. 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无1例无效,治愈率为95%,平均住院时间为(13±3)d,术后随访1年仅1例脓肿复发,1例出现肛瘘.结论 一期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作者:池进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二甲双胍治疗超重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二甲双胍治疗超重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50例超重(BMI≥24kg/m2)糖尿病前期患者(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减低(IGT)随机分成二甲双胍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取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用二甲双胍治疗12w;分析治疗前后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h静脉葡萄糖和空腹静脉葡萄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BMI.结果 治疗组上述指标治疗后有明显下降,且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0.05).结论 对超重糖尿病前期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能明显改善空腹、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及减轻体重.

    作者:赵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肾活血法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张家界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40例,中药组给予补肾活血疗法,而西药组则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达到96.0%,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补肾活血法治疗人流术后导致月经过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贾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究胃癌发病因素及内科治疗措施

    胃癌在我国恶性肿瘤中排第二位,该疾病在地域方面有明显差异,>50岁的患者较多,多年来在免疫学、生物化学、现代物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发展,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肿瘤知识,癌变过程较为复杂. 要深入研究胃癌这一疾病的发病因素和内科治疗的具体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孟建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右足第2跖骨骨折的研究分析

    右足第2跖骨骨折治疗时必须恢复足弓正常形态,对横行骨折而有移位者,以及有明显的跖背侧成角之骨折,要求复位必须良好,以免影响足部功能.本文采用个案分析方式,研究了本院近年收治的1例右足第2跖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并针对治疗方法及治疗结果展开研究.

    作者:刘柏林;熊锳;谭军勇;马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探讨

    目的 讨论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5年1月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随机的方法,将120例患者划分为两组,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为(7.52±3.16)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98.12±3.55)分;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为(12.36±6.84)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82.48±1.50)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证明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实施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结论 基底节区脑出血是临床上的常见脑出血类型,对患者造成的影响非常大,很容易导致患者瘫痪或者是生活不能自理. 通过对患者实施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可取得更好的疗效,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在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均是比较理想的. 建议日后在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时,推广应用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

    作者:王鹏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了健康教育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内科住院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经过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具有更高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以及满意程度, <0.05. 结论 优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内科疾患者护理中具有着明显的效果.

    作者:徐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外伤性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的CT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在外伤性腹部空腔脏器破裂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外伤性腹部空腔脏器破裂患者80例,对其分别应用X线平片检查,对比两者的检查准确率. 结果 CT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X线平片,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对外伤性腹部空腔脏器破裂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可获取到较好的效果,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更为丰富准确的信息帮助,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乐建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1例儿童混合中毒死亡病例报告

    该文对一起儿童误食苯胺类强碱混合物中毒的事故经过、临床表现、治疗过程以及死亡原因等相关信息进行了详细的报道. 分析本次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总结临床经验教训,并提出苯胺类强碱混合物中毒的相应救治措施,以更进一步的提高我国临床医学的整体治疗水平.

    作者:余小垓;吴兵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观察放射性 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肝病(甲亢性肝病)患者采用放射性 131Ⅰ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4月收治的60例甲亢性肝病患者,采用放射性 131Ⅰ对其进行治疗. 记录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的甲状腺功能、肝功能改善情况. 结果 60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FT4、FT3、TSH水平分别为(68.60±55.01)nmoI/L、(1.90±2.00)nmoI/L、(24.97±33.01)mIU/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 <0.01);患者治疗3个月后GPT、GPT、γ-GT、TB、DB水平分别为(35.20± 32.19)U/L、(31.77±19.01)U/L、(46.99±35.01)U/L、(13.20±5.01)μmoI/L、(6.79±1.58)μmoI/L,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 ( <0.01). 结论 放射性 131Ⅰ治疗甲亢性肝病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与肝功能.

    作者:薛国丹;蔡希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晚期血吸虫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管理

    观察32例晚期血吸虫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通过快速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畅通,严密观察病情,做好三腔二囊管的护理,并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作者:陈丛兰;陈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黏膜切除术后病理在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分析探讨黏膜切除术后病理在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从2014年3月~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诊疗的患者中择取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这66例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进行临床活检病理诊断以及黏膜切除术后的病理诊断,分析比较这两种诊断方式的差异.结果 临床活检检验出轻度、中度、重度的异型增生以及早期浸润癌分别有16处、16处、22处、20处,这与术后病理诊断的21处、18处、23处、20处相比,差异显著, <0.05.结论 术后病理诊断应用价值高,可以为下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应用提供准确且价值高的依据.

    作者:龚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灸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本文主要阐述了应用针灸治疗方法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的相关研究及其取得的成果,主要对相关研究中应用针灸的治疗措施进行叙述,并详细分析了针灸的治疗机理,为针灸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资料.

    作者:杨万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部低剂量CT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部低剂量CT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使用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腹部脏器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检查,观察组患者使用腹部低剂量CT技术进行检查. 结果 观察组检出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 <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对腹部疾病患者实施诊断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低剂量CT的诊断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检出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云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胃溃疡穿孔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在胃溃疡穿孔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80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55.00%,患者治疗有效率为35.00%,患者治疗无效率为10.00%,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研究组患者出现抑郁的概率为5.00%,患者出现焦虑的概率为2.50%,患者出现食欲不振的概率为2.50%,患者出现总不良反应的概率为10.00%.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认知,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作者:郑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6min步行试验对益气活血胶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估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改善作用. 方法 通过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ACEI、洋地黄制剂、利尿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胶囊,4粒/次,3次/d. 测量治疗前、治疗1个月患者的6min步行试验距离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6min步行试验距离变化均优于对照组( <0.01). 结论 益气活血胶囊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量.

    作者:田景成;田宗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