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徐梅

关键词:健康教育, 内科护理, 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了健康教育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内科住院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经过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具有更高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以及满意程度, <0.05. 结论 优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内科疾患者护理中具有着明显的效果.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的质量控制策略

    本文重点分析了现在基层疾控中心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实现有效的实验质量控制和人员安全保障.

    作者:吴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自体BW-8100A血液回收机在外科手术中应用及护理配合体会

    目的 探究万东康源自体BW-8100A血液回收机在外科手术中应用及护理配合措施. 方法 本次研究从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中选取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均采用自体BW-8100A血液回收机对患者血液进行处理并重新输送回患者体内, 对照组56例行外科手术患者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56例行外科手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在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低于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的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自体BW-8100A血液回收机用于外科手术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解决血源紧张等问题,同时配合科学的护理措施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贺丽慧;李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电子病案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分析

    笔者首先从电子病案的概述入手;然后探讨了电子病案在医院管理中发挥的作用,紧接着归纳了电子病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后就如何进一步加强电子病案管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作者:许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

    目的 分析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我院收治的100例化脓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患者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传统组和综合化组. 其中传统组患者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切口以生理盐水冲洗,综合化组患者护理方式为综合护理,切口以过氧化溶液、生理盐水、聚维酮碘溶液冲洗.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切口愈合时间、对护理工作的评价.结果 综合化组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0.05.结论 对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加强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和护理可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促进切口愈合,提高护理工作认可度,值得推广.

    作者:鄂亚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方法 将我院8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前者给予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后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显著,观察组总有效率(95.3%)高于对照组(79.5%). 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王秀琴;张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手外科开放性创伤术后伤口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目的 分析探讨手外科开放性创伤术后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创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全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后伤口感染率,并分析探讨影响伤口感染的因素及预防对策.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伤口感染率为5.00%,对照组患者的术后伤口感染率为35.00%(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伤口类型、受伤程度、住院时间及患者的年龄是影响开放性创伤手术患者发生术后伤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阳之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产时产后的处理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发生的关系

    目的 探讨产时产后的处理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出生的165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结果 1650例新生儿中,共发生吸入性肺炎21例(1.27%),产时吸入性肺炎14例(0.85%),产后吸入性肺炎7例(0.42%);2014年新生儿吸入性肺炎发生率0.71%(15/800)明显低于2013年发生率1.88%(6/850)( 2=4.483, <0.05). 结论 加强产时、产后的护理干预,能降低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促进围生儿健康.

    作者:李桂花;叶林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降低高血脂的化学药物与中药研究与临床应用

    血脂升高主要是指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 因此,对降低高血脂的药物进行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作者:何敏怡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尿路上皮肿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 对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在治疗尿路上皮肿瘤中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讨论,以供临床医学参考.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50例尿路上皮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并将其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治疗组. 对照组患者采取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而治疗组患者则采取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的方式进行临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①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0.05;于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 <0.05,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治疗方式相比,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在治疗尿路上皮肿瘤中的临床效果与之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相对较少,即具有良好的药效安全性.

    作者:刘俊骥;张辉;刘亚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促进胎便排出对早产儿黄疸的干预

    目的 观察抚触及灌肠治疗促进胎便排出对早产儿黄疸的干预效果. 方法 60例早产儿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抚触及灌肠治疗.测定两组早产儿血清胆红素水平,记录高胆红素血症发生例数和黄疸持续时间.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黄疸发生率分别为33.3%、60%,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黄疸持续时间分别为(3.5±1.6)d,(6.6±2.6)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0.01). 结论 早期应用抚触及灌肠治疗可有效降低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缩短黄疸持续时间

    作者:陆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和产前宣教对产妇分娩的影响

    目的 分析并研究心理护理与产前宣传教育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 将100例定期产前检查的分娩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心理护理与产前宣教.以抑郁自评表SDS与焦虑自评表SAS作为评分基础,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分娩结局. 结果 观察组忧郁、焦虑评分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11.3622;=14.1022)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观察组剖腹产率(12.0%)低于对照组剖腹产率(36.0%),组间差异比较( 2=7.8947),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心理护理与产前宣教能够消除初产妇忧郁、焦虑心理,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措施在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症患者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症患者临床诊治方法、护理措施.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1月云南省昭通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治疗符合入选标准的113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及护理措施. 结果 治愈85例,显效2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2%. 结论 护理干预措施、抗焦虑抑郁治疗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谭福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肌炎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心肌炎联合用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肌炎患者8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全部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有42例患者,对照组给予V-C与抗感染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黄芪联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予以对比.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CI、LVEF以及FE等指标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5.2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是76.19%,组间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6.222, =0.013). 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心肌炎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桂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个性化护理模式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疗效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 分析个性化护理模式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疗效和家长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96例轮状病毒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个性化的护理模式. 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和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儿腹泻、呕吐等各方面病症改善或消除的时间都短于对照组( <0.05),且观察组的满意度为58.30%,高于对照组的37.50%( <0.05). 结论 对轮状病毒患儿采用个性化护理可以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家长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曾衡;罗德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成分输血中血浆制品的临床应用

    探讨成分输血中血浆制品的制备,保存等相关知识及临床应用价值,指导临床合理使用,并为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连晓征;陈惠民;叶文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观察比较不同药物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不同药物对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到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18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A、B、C三组各60例,A组患者在膝关节患处注射玻璃酸钠,对B组患者则给予塞来昔布胶囊进行治疗,对于C组患者给予氨基葡萄糖胶囊进行治疗,统计比较三组患者所取得的临床疗效. 结果 在关节疼痛与行走时疼痛缓解方面A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0.05),在静息时疼痛缓解上三组数据没有显著性差异,没有统计学差异( >0.05). 结论 在缓解患者关节疼痛上三种药物均有一定的疗效,但相比之下,注射玻璃酸钠的方法对疼痛的缓解效果更加显著.

    作者:赵林;禹志宏;孙志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外伤性腹部空腔脏器破裂的CT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在外伤性腹部空腔脏器破裂临床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外伤性腹部空腔脏器破裂患者80例,对其分别应用X线平片检查,对比两者的检查准确率. 结果 CT诊断准确率要明显高于X线平片,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对外伤性腹部空腔脏器破裂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可获取到较好的效果,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更为丰富准确的信息帮助,提升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乐建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 抽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血管影像学对颈动脉进行评估,通过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分成轻度或无狭窄组(120例)、中度狭窄组(45例)、重度狭窄组(45例),对急性脑梗死预后与颈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进行评估. 结果 相对于轻度或者无狭窄组、中度狭窄组来说,重度狭窄组的神经功能恶化、癫痫样发作、卒中复发、不良转归、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发生率较高( <0.05);通过多元logistic分析得知,重度狭窄患者死亡概率明显高于中度狭窄患者;其不良转归、神经功能恶化相对严重,且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住院时间( <0.0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影响,所以,应该及时通过针对性的措施对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实行干预,以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预后.

    作者:潘高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78例,均采用腹部超声检查,统计诊断结果,并与治疗后病理检查结果比较. 结果 本组78例患者经腹部超声检查确诊73例,诊断总符合率为93.58%,其中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88%、100.00%、84.62%、87.50%、75.00%. 结论 腹部超声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检查,具有确诊率较高、安全无痛等特点,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纯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有机磷中毒患者走失的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防范有机磷中毒患者走失的方法.方法 对有机磷中毒患者实施走失的防范措施,即对患者进行走失危险因素评估、高危情况告知、防走失知识宣教及防走失护理措施落实,观察实施后患者走失发生率.结果 实施走失防范措施后,高危患者的走失发生率由13.16%降至零,与实施防范措施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0.05).结论 实施走失防范措施能有效预防有机磷中毒患者走失的发生.

    作者:潘鸿桂;杨红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