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花;叶林梅
目的 探析PBL结合循证护理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消化内科的84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实习生给予传统带教,观察组实习生给予PBL结合循证护理教学法带教,对两组实习生的出科成绩、循证护理能力以及文献查阅能力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的出科成绩、循证护理能力以及文献查阅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对消化内科实习生实施PBL结合循证护理教学法带教,可提高护士实习生的出科成绩及教学效果.
作者:魏丹芸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研究冠状动脉搭桥术前运用超声检测对临床治疗颈动脉狭窄的的作用价值. 方法 实施CABG治疗前对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判断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对重度以上狭窄患者行颈动脉造影检查确定狭窄程度,对患者进行CABG治疗,重度以上患者同时进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与单独行CABG治疗的患者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检查显示,无明显的颈动脉狭窄者占31.6%,轻度狭窄者占41.8%,中度狭窄者占15.3%,重度狭窄者占11.2%.颈动脉造影检查,重度狭窄者9例,占9.2%,患者的检出部位、程度与超声检查结果基本一致. 实施CABG治疗,重度以上患者同时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重度狭窄者未出现脑卒中患者,其余行CABG术治疗患者出现1例脑卒中,发生率为1.0%. 结论 冠状动脉搭桥术前超声检测颈动脉狭窄,并根据检测结果,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
作者:陈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胃肠减压在择期性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50例60岁以上结直肠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行胃肠减压组(75例)与不行胃肠减压组(75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伴发病治疗情况,并发症及术后住院天数.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相近( >0.05),吻合口瘘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0.05). 不行胃肠减压组术后伴发病控制简单且效果良好,术后咽喉疼痛、恶心呕吐、肺不张、肺部感染、切口感染情况较行胃肠减压组发生率明显低( <0.01),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结论 老年结直肠癌手术不行胃肠减压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静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和研究急性左心衰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急性左心衰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93例,将其按照住院编号前后顺序随机分为机械通气组46例与对症组47例.对症组患者予以对症干预;机械通气组患者在对症干预同时辅以机械通气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12 h后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SpO2)、气管插管率和死亡率进行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PaO2、PaCO2、SpO2检测值均无明显差异 >0.05; 机械通气组患者治疗后PaO2、SpO2检测值高于对症组,PaCO2检测值低于对症组 <0.05.机械通气组患者气管插管率与死亡率均低于对症组 <0.05.结论 将机械通气治疗应用于急性左心衰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死亡率.
作者:高云水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特利加压素对肾功能正常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筛选我院2013~2014年肾功能正常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中使用特利加压素的病历,对其用药前和用药期间24h出量进行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 疗程7d时,使用特利加压素前后不同时间之间患者24h出量无显著差异( =0.720, >0.05);使用该药前24h出量少,用药第5d(即第6个时间点) 24h出量多. 结论 特利加压素7d的疗程对肾功能正常的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腹水改善不明显,需延长疗程进一步评价.
作者:张明明;李燕;吕飞;徐一丹;郑莉;余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阴道炎通过甲硝唑联合雌激素治疗的效果. 方法 研究我院在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甲硝唑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雌激素软膏治疗,而后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差异.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的8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复发率1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老年性阴道炎通过甲硝唑联合雌激素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可能.
作者:李淑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分别采取定点拔升旋转复位法配合硬膜外封闭与颈椎牵引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 方法 78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各39例,治疗组用定点拔升旋转复位法配合硬膜外封闭,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治疗组95%,对照组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0.05).结论 颈椎定点拔升旋转复位法配合硬膜外封闭治疗较颈椎牵引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作者:胡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减少肾衰竭患者在血透初期出现液体容量失衡症状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 本研究对象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80例接受血透的肾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加强液体管理. 对比两组患者在血透初期液体容量失衡症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在血透初期液体容量失衡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0.05). 结论 对接受血透的肾衰竭患者加强液体管理,有助于减少血透初期液体容量失衡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有益.
作者:尹银芝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在褥疮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 选择在我院2012年7月~2015年4月就诊的褥疮患者15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疗,实验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对医护人员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满意度为87.34%,对照组满意度为65.82%,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褥疮护理中舒适护理应用可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黄紫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9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85%,对比具有显著差异( <0.05);术前两组患者腰椎功能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 >0.05),术后2w、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腰椎功能评分表现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 <0.05). 结论 给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
作者:陈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应用1.5TMRI探讨踝关节的扫描技术、方法及正常表现. 根据需要优化扫描序列和参数,线圈的选择,评价其图像质量及其对踝关节各种疾病的诊断.方法 收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3月因踝关节病变进行磁共振扫描的患者48例. 采用GE Signa HD型1.5T MRI全身磁共振成像仪,对48例患者的同一检查部位,分别采用4通道脊柱相控阵表面线圈成像,选用USCS12线圈段和单通道的GPFLEX环形表面线圈进行扫描. 结果 将两组病例进行盲评法由2名副主任医师以上的MRI诊断医师阅片,对图像的分辨率、踝关节韧带及其周围组织的正常解剖和异常变化进行分析,一致认为采用4通道脊柱相控阵表面线圈、使用小FOV(140mm)、薄层扫描(3.0/0.2)、较大矩阵(320×256)及使用薄层降噪技术成像的图像比用单通道的GPFLEX线圈所扫描的病例的图像分辨率高、信噪比更高,能清晰地显示软组织、踝关节内、外侧韧带以及跟腱. 结论 运用高场强1.5T磁共振设备及4通道脊柱相控阵表面线圈的USCS12,踝关节在小FOV、较大矩阵、薄层条件下使用薄层降噪技术扫描可获得高分辨率图像:MRI多序列、 多平面扫描技术对显示踝关节正常解剖结构及异常表现有很大帮助; 采取仰卧自然位(跖屈约20°)为较为理想的踝关节内、外韧带MRI扫描检查体位.
作者:刘楚芝;何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通过超声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临床效果. 方法 针对我院从2013年4月~2015年4月进行产前超声预检的1000例孕妇作为分析对象. 采取超声检测和后期连续追踪的调查方式对其进行研究,分析胎儿在超声影像中是否出现肢体畸形或者器官的异常,在告知并征得孕妇的同意下对终止妊娠或者产后的胎儿结果采取跟踪超声检查或者侵入性的染色体分析,并将超声诊断结果和后期追踪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超声诊断,1000例孕妇中共计发现3例胎儿肢体畸形案例.其中软骨发育不全及致死性侏儒胎儿1例,足部、手部畸形胎儿1例,多指并指胎儿1例,畸形胎检出率为0.3%.经过后期的超声复检和侵入性染色体追踪检测, 符合率为100%. 正常肢体胎儿与畸形肢体胎儿染色体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05).结论 在孕妇产前预检阶段,采取超声诊断技术对胎儿的肢体畸形进行筛查,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其影像学特征典型,通过后期的染色体检测符合率高.
作者:朱赖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和观察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时使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 方法 收集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共101例,根据患儿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50例对照组和51例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接受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 均<0.05.结论 在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并迅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曾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胶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改善作用. 方法 通过8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ACEI、洋地黄制剂、利尿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胶囊,4粒/次,3次/d. 测量治疗前、治疗1个月患者的6min步行试验距离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6min步行试验距离变化均优于对照组( <0.01). 结论 益气活血胶囊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生活质量,提高运动耐量.
作者:田景成;田宗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2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患者临床资料,调查分析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并且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结果 在调查患者中治疗依从性良好者的比例为35.86%,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差者占64.13%,影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有患者因素、家长因素、治疗因素. 结论 通过给予患者心理指导、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随访指导等护理干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
作者:贺立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体外检测佳作用浓度(2mg/孔)和佳作用时间(48h)松花粉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PIVKA-Ⅱ、AFP和VEGF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ELISA法检测松花粉治疗组与HepG2对照组培养细胞上清液中PIVKA-Ⅱ、AFP和VEGF的含量变化.结果 松花粉治疗组与HepG2对照组相比,PIVKA-Ⅱ、AFP的含量下降( <0.05);VEGF的含量极显著下降( <0.01).结论 松花粉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可能与下调PIVKA-Ⅱ、AFP和VEGF有关.
作者:于雯珺;于沛涛;罗艳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 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采取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结果 让患者、家属、陪护获得更多健康知识,提高了健康意识,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结论 护士对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应结合老年患者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汤安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心神经官能症病位在心,由肝气郁结而始,日久及肾,累及五脏;发病由气及血,由实转虚;用药强调疏肝解郁,养心安神,辨证论治. 鼓励患者畅情志,增强患者治疗的治愈信心,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李明晓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在乳腺癌肝转移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肝转移瘤患者6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全部患者均进行64排螺旋CT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检查结果. 结果 经CT平扫结果可见多发性不同大小的低密度肿瘤结节,较少见出血、钙化以及囊变情况;经CT增强扫描结果可见病灶边界强化且密度增加;经CT动态扫描结果可见转移癌不同肿瘤边缘呈一过性增强. 结论 在乳腺癌肝转移瘤诊断中应用64排螺旋CT扫描临床诊断,能够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作者:刘晓波;王炳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应推广颈部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早期预防及时治疗具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350例中老年有慢性病患者回顾依次对颈总及颈内、颈外动脉纵向横向扫查,同时取对照组350例,进行比较. 结果 检出颈部血管有硬化及斑块196例,占56%,对照组检出91例,占26%.结论 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对颈部动脉疾病可以定性定量诊断,特别是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脑梗死等患者患病率高,对这类特殊人群及时检查诊断、进行干预、预防、防止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降低发病率及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新秀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