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疾控中心微生物实验的质量控制策略

吴涛

关键词:病毒, 实验, 安全, 质量
摘要:本文重点分析了现在基层疾控中心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实现有效的实验质量控制和人员安全保障.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诊断和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及不孕症临床价值

    目的 观察并分析腹腔镜用于诊断和治疗不同分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进行诊断,并进行腹腔镜手术.对这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Ⅰ期、Ⅱ期患者,观察组患者为子宫内膜异位症Ⅲ期、Ⅳ期患者. 观察对比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的受孕时间、受孕率和流产率. 结果 100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为Ⅰ期,有47例患者为Ⅱ期,有22例患者为Ⅲ期,有8例患者为Ⅳ期.手术后,对照组患者的受孕率为85.71%,观察组患者的受孕率为60%. 观察组患者的受孕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8.0919, =0.004). 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受孕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 <0.05). 对照组患者的流产率为10%,观察组患者的流产率为22.22%,观察组患者的流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8.8094, =0.003).结论 使用腹腔镜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能够有效的切除患者子宫内膜发生异位的病灶,使患者的生育能力有效的恢复,有效改善患者的不孕症症状,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受孕率,减少妊娠不利结局的发生.

    作者:胡冬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临床抢救及护理要点分析

    目的 研究并探讨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临床抢救及护理要点,为临床抢救及护理严重创伤急诊患者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100例严重创伤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13年1月~2015年1月.采取数字抽签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各有50例患者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施行急诊抢救+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行急诊抢救+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有效时间、抢救成功率、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有效时间明显更短( <0.05),死亡率明显更低( <0.05),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更高( <0.05). 结论 给予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有效时间,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谢迟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产房产后出血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析对于产后出血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 方法 对于我院收治的产妇按照一定的风险管理方案实施风险管理,采取一系列举措,与实施风险管理前进行比较. 结果 实施风险管理后,产妇的出血量显著下降,护理病历质量和产妇对于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提升. 使用U检验发现风险管理效果显著. 结论 实施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使产妇生产的安全性提升,优化护理质量.

    作者:罗爱华;胡美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补肾活血法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4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张家界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患者8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每组各40例,中药组给予补肾活血疗法,而西药组则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中药组总有效率达到96.0%,明显高于西药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补肾活血法治疗人流术后导致月经过少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贾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应用

    目的 对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选取我院的70例护理人员于2012年7~12月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于2013年7~12月采用护理层级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管理,对这两种护理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 采用护理层级管理模式后,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质量、健康教育、护理文书、护理操作以及病房管理质量等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人员,差异较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护理层级管理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朱孔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三维超声在诊断不同类型先天子宫畸形的临床价值

    目的 对三维超声在不同类型先天性子宫畸形病症诊断中的应用与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抽选我院收治的86例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别给予其二维与三维超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同临床宫腹腔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86例患者中,完全纵隔子宫15例,双角子宫14例,不完全纵隔子宫17例,双子宫6例,弓形子宫23例,单角子宫8例,特殊子宫3例,其中,经三维超声确诊86例,符合率为100%,同二维超声符合率79.07%相比,差异显著( <0.05).结论 三维超声在先天性子宫畸形病症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实施发展性照顾对低体重早产儿的护理体会

    发展性照顾把每个患儿作为一个生命的个体,注重患儿行为上的呼唤以及环境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本文从早产儿舒适的体位、身心护理照顾的重要性、减少不良刺激对新生儿的影响、早期喂养四方面对低体重新生儿实施发展性照顾进行综述.

    作者:周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鼻饲护理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行肠内营养时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鼻饲行肠内营养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观察效果.结果 56例患者中,腹泻8例,便秘5例;反流现象2例,堵管1例;经积极的治疗护理后,患者均无不良后果. 结论 应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肠内营养时并发症的发生原因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

    作者:刘美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高风险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

    通过对我院神径内科2014年1~12月份的住院患者,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调查方法,来进一步了解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高风险因素,并根据高风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对策,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医患纠纷,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及安全.

    作者:肖玉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局部应用替硝唑含片治疗42例牙周炎和冠周炎的疗效效果观察

    目的 总结局部应用替硝唑含片治疗冠周炎与牙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 随机选取42例患者作观察组,给予局部应用替硝唑含片;另选取42例作对照组,给予口服替硝唑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疗法后后的终效果. 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用药后牙周炎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用药后牙周炎治疗总有效率为75%,比较差异显著( <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冠周炎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用药后冠周炎治疗总有效率为63%,比较差异显著( <0.05),有统计学意义. 于观察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对照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8%,比较差异显著(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局部应用替硝唑治疗管冠周炎与牙周炎,效果显著,操作简单方便,患者更易接受.

    作者:贾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骨髓腔输液技术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评价骨髓腔输液技术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失血性休克患者46例,采用胫骨骨髓腔输液技术,观察骨髓腔输液通道建立时间、骨髓腔穿刺成功率、骨髓腔输液速度、通道建立后血压回升时间. 结果 46例患者从抢救开始至骨髓腔输液通道建立时间(20.3±3.2)s,平均20.8s.骨髓腔穿刺成功为100%.骨髓腔穿刺输液不加压时滴速:(25.3±4.5)ml/min,平均26.1ml/min,血压回升时间(30.2±5.3)min,平均31.3min,所有患者未出现骨髓腔输液并发症. 结论 在失血性休克患者中,骨髓腔输液技术具有快速、高效、易操作等特点,是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体液复苏方式.

    作者:王兴琼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心理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心理的影响. 方法 将68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优质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 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差异均较小, >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较大, <0.05.结论 对手术治疗期间的乳腺癌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占样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实施的难点及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 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采取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结果 让患者、家属、陪护获得更多健康知识,提高了健康意识,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结论 护士对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应结合老年患者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汤安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外部性脑积水的CT和临床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外部性脑积水的CT表现和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接受CT诊查的30例外部性脑积水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CT检查,观察者的CT检查资料及临床资料. 结果 30例患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双侧额顶部蛛网膜下腔对称性增宽. 纵裂池前部增宽者30例(100%);双侧裂池增宽25例(83.3%),鞍上池扩大者10例(33.3%);脑基底池轻度增宽者6例(20%);脑室轻度扩大者4例(13.3%);额顶叶脑沟增宽程度较浅20例,边缘呈现花瓣状.结论 CT可明确显示外部性脑积水特征,对于外部性脑积水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汤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股沟斜疝补片治疗1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研究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在我院行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的患者中,选择2012年3月~2015年3月住院的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此组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使用传统疝修补术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绝对卧床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者平均绝对卧床时间低,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明显比对照组复发率低,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比传统疝修补术更简单,安全性更高,没有张力,复发率、住院时间、恢复时间均较短.

    作者:白建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心理护理和产前宣教对产妇分娩的影响

    目的 分析并研究心理护理与产前宣传教育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方法 将100例定期产前检查的分娩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心理护理与产前宣教.以抑郁自评表SDS与焦虑自评表SAS作为评分基础,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分娩结局. 结果 观察组忧郁、焦虑评分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11.3622;=14.1022)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观察组剖腹产率(12.0%)低于对照组剖腹产率(36.0%),组间差异比较( 2=7.8947),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心理护理与产前宣教能够消除初产妇忧郁、焦虑心理,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作者:王丽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老年腹主动脉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分析观察对老年主动脉瘤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 临床纳入我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在我院行主动脉瘤手术的老年患者122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其中61例患者行一般护理措施作为对照组,另61例患者行护理干预作为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 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MSSNS、QOL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 <0.05.经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84%与对照组总满意度51%相比较,提高明显, <0.05. 结论 对老年腹主动脉瘤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的会能够明显的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热米拉·艾尼;古丽娜·阿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在绝经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在绝经妇女取环术中的应用,以改善患者的主观感受.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6月被治疗的绝经妇女行取环术成功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探研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手术,探研组于术前30min肛塞双氯芬酸钠栓50mg,术前20min肌注间苯三酚40mg,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水平及满意度. 结果 探研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1),通过应用间苯三酚和双氯芬酸钠栓可以降低探研组术前的心理负担和术中、术后的疼痛水平,使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0.01). 结论 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有效改善绝经妇女取环术中的主观感受,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罗勇;孙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腹部低剂量CT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腹部低剂量CT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以及使用方法.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腹部脏器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检查,观察组患者使用腹部低剂量CT技术进行检查. 结果 观察组检出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 <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对腹部疾病患者实施诊断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低剂量CT的诊断能够明显提升患者的检出率,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云鹤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关于子宫切口妊娠治疗对比

    目的 比较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甲氨嘌呤与单用甲氨嘌呤治疗切口妊娠的临床观察. 方法 选自我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这5年来47例子宫切口妊娠的治疗经过,采用A组为子宫动脉栓塞+甲氨嘌呤+宫腔镜清宫治疗.B组为单用甲氨嘌呤肌肉注射+阴道超声监视下清宫治疗,并将这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 子宫动脉栓塞+甲氨嘌呤组,住院时间短,血β-HCG降至正常时间短,总出血量少,不良事件发生相对较少.结论 子宫动脉介入栓塞+甲氨蝶呤治疗切口妊娠,损伤小,安全,恢复快,且从对女性子宫及生育能力的保护方面来说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詹润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