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熠;单筠婷;朱芳
目的 探讨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方法 选取于2011年1月~2015年9月在本血站出现献血不良反应者共52例. 回顾性分析造成献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总结处理措施. 结果 献血不良反应因素中,精神紧张所占比例高为50.0%;在实施预防措施后,献血不良反应人数显著降低.结论 通过加强献血知识宣传力度、创设良好献血环境、提升穿刺技术以及正确合理运用50%葡萄糖注射液处理献血反应,能够有效降低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献血者的健康.
作者:邓克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骨创伤急诊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技术治疗的效果,为骨科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04例骨创伤急诊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损伤控制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30%、76.92%,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 <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经过治疗后, 骨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9.23±9.54)、(69.23±9.53),相对比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较高,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骨创伤急诊患者采用损伤控制技术给予临床治疗,具有快速、有效、并发症低等效果.
作者:蒲仕强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析垂体瘤神经内镜辅助下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显微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手术)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在神经内镜辅助下行鼻蝶垂体瘤切除术,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创伤面积小、手术时间短,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临床上在神经内镜辅助下对垂体瘤患者进行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治疗,不仅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还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
作者:廖晓斌;陈春阳;刘子彪;胡师波;靳世辉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亚低温与通腑活血汤应用于原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34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设为对照组;34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亚低温联合通腑活血汤治疗,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与血肿大小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肿大小变化情况对比差异 >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均为 <0.05,有统计学意义,其血肿大小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 >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运用亚低温联合通腑活血汤治疗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降低并发生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邱李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针对硬膜外连续泵注芬太尼和布比卡因行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方法 选择在我院实施分娩的产妇12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实施镇痛药物,观察组实施硬膜外连续泵注芬太尼和布比卡因镇痛.针对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新生儿1min和5minApger评分等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1min和5minApger评分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无痛分娩中,使用硬膜外连续泵注芬太尼和布比卡因进行镇痛,镇痛效果较好.
作者:周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孕前健康体检的现状分析及孕前保健的模式. 方法 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5年1月当地150对(300例)夫妻作为研究对象, 首先进行孕前危险因素筛查统计, 然后按自愿原则将75对愿意接受孕前健康教育的夫妻归为观察组,将75对不愿接受孕前健康教育的夫妻归为对照组,并进行随访和调查统计.结果 孕前相关危险因素很多,所占的百分比均较高;观察组孕前检查率、新生儿Apgar评分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0.05). 结论 予以孕前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孕前健康体检的现状,有利于保证母婴生命安全和健康.
作者:王响玲 刊期: 2016年第01期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临床常见病,西医效果欠佳,中医采用辨证论治,单方验方,穴位注射,针灸推拿等疗法,疗效显著,但研究设计方案多不规范,无严格的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仍须深入研究.
作者:赵元勋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究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应用CT、MRI及MRCP实行综合诊断的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252例, 对其分别实施CT及CT、MRI、MRCP综合检查, 对比其检查符合率. 结果 CT、MRI、MRCP综合检查的定性检查符合率要明显高于单纯的CT检查,且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结论 对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实施CT、MRI及MRCP综合检查可获取较好效果,提升定性诊断符合率,实现对恶性疾病的早发现及早治疗.
作者:秦银生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0例口腔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同意下由临床医师采取等距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西药治疗,研究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91.7%、不良反应发生率8.3%,同期对照组分别为80%、2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方面,两组治疗后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溃疡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作者:施晓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作用.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0例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ARDS患者分成三组,各30例,使用SIMV+PEEP为A组,使用CPAP+PSV为B组,使用PCV为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B组MV、SaO2、PaO2水平均高于A组和C组,但PIP和PaCO2水平均低于A组和C组,且 <0.05;B组PaO2/FiO2水平高于A组和C组, 且 <0.05. 结论 三种不同机械通气模式在治疗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并ARDS患者中疗效显著.
作者:张鸣 刊期: 2016年第01期
四维彩超图像清晰高、立体感强、直观性好,能够极大提高胎儿颜面部缺陷检出率. 本实验通过不同方式利用四维彩超诊断胎儿面部结构,结果表明,膝胸卧位膝胸卧位四维彩超能够快速、简单的显示胎儿面部结构,30min内即能够清楚显示86.67%的胎儿面部结构,在45min内即能实现胎儿面部构造100%显示.
作者:郝奕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讨论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出现焦虑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临床效果. 方法 收集我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14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按电脑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均7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行护理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生活质量(QOL)评分结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QOL评分差异无意义, >0.05,经护理治疗后,护理组SAS评分、QO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 <0.05. 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产前护理,对减少患者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影响.
作者:区结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血液净化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血液透析室接受血液净化治疗需要血液净化护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比较两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的差别. 结果 在进行心理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CL-90相当, >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理护理后,观察组的SCL-90评分低于对照组,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刘雪芹;邵海萍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全髋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 对照组采用半髋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全髋置换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 两组的总优良率相比,观察组的总优良率为100%,对照组总优良率为62%,观察组总优良率比对照组多38%.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 =18.6896, <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功能恢复时间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显著(=8.2643, <0.05),有统计学意义. 但其术后出血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21, >0.05). 结论 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是半髋置换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李鑫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淤法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有效性在临床中已得到验证,但作用机制缺少资料. 为此,作者比较了壮医莲花针拔罐逐淤法、常规治疗(辅良舒鼻喷雾剂)的有效性及对IL-17表达的影响,并评价IL-17与S-IgE的相关性.方法 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喉门诊招募符合方案的AR患者,随机分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淤法组(A组),辅良舒组(B组). A组方案为壮医莲花针叩刺背廊穴并拔罐(隔日1次);B组为辅舒良鼻喷雾剂(喷鼻,每日1次);疗程均为10d,停1w后继续第2疗程治疗,观察终点是2疗程后不同分组的疗效及对白介素17(IL-17)在治疗前后的表达水平,并检测两组治疗前S-IgE水平,分析IL-17与S-IgE在AR发病中的相关性. 结果 从2013年1月1日~2014年6月1日,共纳入60例患者,每组30例,结束后分析A组的疗效优于B组.治疗后A、B组的IL-17均低于治疗前( <0.05),A组与B组治疗后IL-17表达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0.05),AR患者血清IL-17与血清S-IgE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65, <0.01)研究过程中并未发现不良反应事件或者两组间的患者的依从性存在显著差异. 结论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淤法治疗AR疗效确切,其机制为抑制IL-17的表达,IL-17及S-IgE是变应性鼻炎的发病中的重要细胞因子.
作者:黄卓燕;冯纬纭;杨培培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两种不同护理方法对气管切开处伤口感染的影响. 方法 将72例气管切开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以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局部五步消毒护理法.结果 观察组患者气管切开处伤口改变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0.05),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感染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22.2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5). 结论 对于气管切开患者,采取五步消毒护理法进行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控制伤口感染的发生,同时使患者痛苦减缓.
作者:熊华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复方硫酸亚铁在治疗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所诊治的62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的患者使用维生素C与硫酸亚铁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复方硫酸亚铁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与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红细胞、血红蛋白不存在明显差异,( >0.05)具有可比性.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身体状况都得到了明显的好转,实验组患者的平均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以及红细胞的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复方硫酸亚铁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患者进行治疗,有非常明显的临川治疗效果,并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作者:韦玉兰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博白县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质微生物检测结果. 方法 依据国家关于水质检测的相关标准对博白县2012年~2014年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丰水期、枯水期的水样进行采集以及检测.结果 2012年~2014年这3年综合合格的水样份数分别为28份(25.69%)、21份(26.25%)、36份(28.80%). 可见,2014年博白县农村集中供水水质合格率明显高于2013年或者2012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 <0.05). 这表明2012年~2014年期间,博白县农村集中供水水质合格率不断提高. 结论 各项微生物相关指标合格率受到处理工艺、水源等因素的影响. 为此,管理部门应当强化对水源管理,提高饮水用处理工艺水平,确保农村居民的安全性.
作者:彭波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宫腔镜取胚术在终止早早孕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宫腔镜取胚术终止早早孕的患者20例和接受传统人工流产手术的患者2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0.05);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宫腔镜取胚术的中的平均出血量为65ml;而传统的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平均出血量为97ml,实验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宫腔镜取胚术在终止早早孕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效,是一种有效终止早早孕,安全性比较高的终止早期妊娠的办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梁颖 刊期: 2016年第01期
目的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因特点进行探讨,以期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收集我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106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年龄均≥60岁,诊断标准依据2014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 主要的病因为冠心病48例(45.28%)(包括心肌梗塞、缺血性心肌病)其次是高血压23例(21.7%),在年龄≥80岁人群中,高血压引起心力衰竭比例明显增加. 结论 构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基础病因为冠心病,其次为高血压及糖尿病. 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在老年病人中起主导地位,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以及瓣膜病是引起多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常见基础疾病.
作者:陈丽莉;李杰;魏凌云;严磊 刊期: 201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