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湖北省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活质量的现状调查

孙利

关键词:职业生活质量, 师生关系, 教学效能感, 主观幸福感
摘要:目的 调查了解湖北省一线中小学教师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 2010年4~6月对湖北省696名教师的问卷调查.用师生关系、教学效能感、主观幸福感作为职业生活质量的指标,考察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女教师的师生关系、生活满意度都明显的好于男教师的师生关系(t=3.574,P<0.001)和生活满意度(t=-4.824,P<0.001);班主任的师生关系(t=-4.455,p< 0.001)、消极情绪(t=-4.354,P<0.001)都明显的好于非班主任教师;小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t=4.768,P< 0.001)显著高于中学教师,小学教师的师生关系(t=-3.253,P<0.01)也显著好于中学教师;对教师教学效能感、师生关系、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发现,各维度之间的相关显著,且达到非常显著水平(P< 0.001).结论 女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优于男教师;班主任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优于非班主任教师;小学教师的师生关系、教学效能感优于中学教师;教龄只对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有影响;教学效能感是师生关系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部分中介变量.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简阳市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通过对女性性工作者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为进一步针对该人群开展有效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城区所有涉及性交易的场所进行调查,共调查女性性工作者400名,在知情同意原则下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98份.结果 调查对象平均年龄为24岁,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89.45%.所有档次场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率70,85%,近1个月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62.06%,而低档场所安全套的使用率较低,分别为55.56%和44.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客人不愿意使用”和“身边没有”为未使用安全套的两大主要原因.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与文化程度、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艾滋病相关知识得分呈正相关.近一年获取艾滋病性病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是免费宣传材料(34.62%)、医生(16.15%)和咨询服务(13.08%).结论 加强女性性工作者的艾滋病健康教育,重点干预低档娱乐场所,以减少危险性行为的发生,会有助于艾滋病防治工作.

    作者:付梁;夏锦;李小莉;卿明虎;张吉祥;段斌;赵文俊;肖娟;罗晓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大学生健康及膳食结构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大学生健康及膳食营养现状,从而为更好的指导大学生合理饮食提供依据.方法 对抽取的调查对象进行身高、体重测量并计算BMI,同时进行血红蛋白的测量.采用食物频率问卷法(FFQ)调查学生的膳食结构,按照问卷的评分标准打分并评定调查对象膳食结构优劣.分析大学生的体重及贫血状况以及膳食结构情况.结果 320名大学生中,BMI异常者占4.38%,其中低体重者3.44%,超重者占0.63%,肥胖者占0.31%,男生和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8,P>0.05);贫血者占4.06%,轻度贫血者占2.81%,中度贫血者占1.25%,女生贫血比例高于男生(x2=6.68,P<0.05);大学生营养膳食结构良好者仅占6.88%,一般者占20.19%,较差者占65.94%,男生和女生营养结构构成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女生膳食结构优于男生(x2=13.77,P< 0.01).结论 大学生的膳食结构存在较多的问题,还应当提高大学生合理膳食的知识水平,改变不正确的态度,从而督促大学生采取正确的膳食行为.

    作者:居媛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正畸联合种植治疗先天缺失牙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正畸联合种植治疗先天性缺失牙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2010年12月在某院口腔科治疗的36例先天缺失牙伴咬牙合紊乱患者,首先采用正畸治疗直立缺隙邻近倾斜牙,压低缺隙对牙合伸长牙,集中散在间隙或增加缺牙间隙,牙弓整平,调整异常的覆牙合、覆盖关系,矫正患者的牙牙合畸形,然后采用种植体技术修复.结果 36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均达到了相应的临床效果,牙齿的咬牙合关系得到改善.结论 对先天性牙列缺损病例,采用正畸联合种植序列治疗,可以进一步扩大种植体修复的适应症,能大限度的实现美观、功能及稳定,提高修复效果.

    作者:王忠献;蔡君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预警中的基线选择研究

    目的 探索将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运用于传染病预警中适宜基线的选择方法.方法 根据当年流行情况选择发病高峰时段结合固定长度基线以及可变长度基线运用前瞻性时空扫描统计量进行模拟实时预警分析,通过不同长度基线的结果比较,探索不同基线在不同流行状况的适用差异并寻找选择适当基线的方法.结果 固定长度基线产生了18个信号,而采用可变长度基线只纳入高峰期数据的预警则产生了28个信号,且这28个信号中完全包括了固定长度基线产生的18个信号.其中2009年4月17日及18日固定长度基线的1号信号均被以可变长度基线的时空扫描统计量分为3个较小但发病率更高的信号.结论 在发病高峰期选择可变长度基线能够更加精确地区分聚集性区域,并且在经过排除重叠信号后,可以得到更高的探测效能.

    作者:裴姣;马越;张兴裕;李晓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目的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疗效,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将6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采用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对照组34例仅采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24动态血压及对舒张末期左室后壁厚度(PWT)、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舒张末期左室腔内径(LVDd)和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24h收缩压及24h舒张压水平明显下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24h收缩压及24 h行张压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PWT,IVS、LVDd及LVMI水平明显下降(P< 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PWT、IVS、LVDd及LVMI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协同效应,能够明显降低血压,逆转左室肥厚,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孙国强;李玉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治疗体会

    目的 提高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2001年7月-2010年10月收治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患者,经输尿管镜检查、活检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结果 15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移行细胞癌.其中Ⅰ级3例,Ⅱ级10例,Ⅲ级2例.TNM分类法,T2期4例,T3期11例,T4期1例.1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0年,死亡2例.2例患者术后12个月出现膀胱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定期膀胱灌注化疗.结论 输尿管癌的预后取决于肿瘤的浸润程度和肿瘤的分期密切相关,尤其是分期更为重要.影像学联合输尿管镜组织活检是诊断输尿管癌的佳途径.早期发现,及时明确诊断并且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对提高输尿管癌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同时术后需施行定期膀胱内灌注化疗及密切随访.

    作者:兰海;李启春;曾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鼻内镜下鼓膜穿刺结合咽鼓管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4例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鼓膜穿刺结合咽鼓管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某院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36耳)采用鼓膜穿刺加药物治疗(对照组);观察组:34例患者(36耳)在对照组的治疗的同时,采用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痊愈24耳,有效9耳,无效2耳,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疗痊愈19耳,有效9耳,无效8耳,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未见1例有并发症.结论 鼻内镜下鼓膜穿刺结合咽鼓管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操作简单方便,治愈率高,无并发症发生,可以作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推广应用.

    作者:刘飞;史保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患者猝死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猝死的原因及危险因素,为降低老年科住院患者猝死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年1月~2011年10月老年科住院期间发生猝死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猝死原因有心源性猝死、脑血管意外、急性呼吸衰竭:心源性猝死16例,占51.61%,为主要原因.猝死高危年龄:80岁以上;入院1月内均为猝死高危期.有诱因者占51.61%,有先兆症状者占54.84%.结论 老年科猝死病例多患有心脏疾病且伴有其他疾病,对于此类患者应严密观察及治疗.

    作者:邹雨珮;甘华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动车组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研究高速铁路动车组乘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郑州铁路局200名动车组乘务员,进行基本情况调查,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心理症状阳性者158人,占调查人数的84.95%,阳性检查率高的是强迫和焦虑,各因子均分和总分都高于全国常模以及普通列车乘务员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动车组乘务员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机车乘务员及全国常模.说明动车组乘务员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

    作者:康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脑卒中住院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KAP现状

    目的 了解脑卒中住院患者主要照顾者对早期康复治疗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承德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的首发、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211例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 44.5%的人听说过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各具体内容的知晓率均平足41%; 49.8%的人不知道能否在急性期进行康复治疗,69.7%的人对脑卒中患者不进行早期康复治疗的不良后果有所了解,上述知晓状况与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及照顾者与患者的关系无关.71.6%的人认为有必要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65.6%的人认为康复治疗应该由康复科医护人员来做;83.9%的被调查者愿意接受早期康复治疗技能的指导,42.2%的人认为好的学习方式是医生手把手教;50.2%的人帮助患者做过早期康复训练,内容以运动功能训练为主.结论 医院要加强对脑卒中住院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知识技能的培训.

    作者:刘亚梅;毛淑芳;刘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老年高危急性冠脉综合症介入治疗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在老年高危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1月~2009年8月在某院检查诊断为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的140例老年高危AC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根据患者意愿及病情进行介入治疗者70例(介入治疗组),根据研究对象可比性原则选取常规药物保守治疗患者70例(保守治疗组)作为对照组,进行观察两组患者远期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猝死率、术后严重出血发生率随着时间延长发生几率逐渐增高,术后半年、1年保守治疗组患者各项指标发生率稍高于介入治疗组患者,但各项观察指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保守治疗组死亡率高于术后严重出血量低于介入治疗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及时进行介入治疗可以有效的降低MACE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率,术后抗凝药物的使用要个性化并且控制好剂量,以防出现严重出血.

    作者:黄炫生;张励庭;刘卫其;袁勇;吴颖;张劲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250例外科治疗胃肠间质瘤患者不同危险性分期的术后短期生存现状调查

    目的 调查不同危险性分期的胃肠间质瘤患者术后一年的生存现状并进行预后分析.方法 对某科室2007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收治的250例胃肠间质瘤患者调查并分析其术后12个月生存现状和预后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外科治疗围手术期无手术死亡,250例患者调查过程中,其余患者按照危险性分期:极低危险性(8例),均无复发、转移、无死亡病例;低危险性(66例),均无复发、转移,2病例死亡于非此疾病;中危险性患者(75例),12例复发、转移,2例死亡;高危险性(101例),44例死亡.结论 胃间质瘤患者预后主要与肿瘤Fletcher分级相关,在术后1年内危险性分期越高术后死亡率超高.

    作者:印义琼;刘春娟;张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探讨儿童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检验结果并分析其相关性

    目的 研究儿童哮喘的发生与肺炎支原体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近两年在某院治疗的哮喘患儿145例为哮喘患儿组,选择同期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143例为对照组.进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的检测,常规测定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检测),用ELISA方法进行血清总IgE检测.结果 哮喘患儿MP-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MP-IgM阳性患儿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与血清总IgE明显高于MP-IgM阴性患儿,>7岁的患儿MP-IgM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儿童哮喘密切相关,应注意患儿感染肺炎支原体的可能.

    作者:余晖;高晓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CEA蛋白、CEA mRNA在大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CEA)蛋白、CEA mRNA的检测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42例大肠癌患者和45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EA蛋白、CEA mRNA水平.结果 大肠癌组CEA和CEA mRN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D5).并且,Ⅲ~Ⅳ期大肠癌CEA和CEA 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P< 0.05).CEA阳性率与大肠癌患者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P>0.05).CEAmRNA阳性率与大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血CEA蛋白、CEAmRNA在大肠癌患者中表达明显升高,其中CEA mRNA对于大肠癌的检测更为敏感,并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具有较好的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秦海春;刘俊;杜廷义;范红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唐山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了解唐山市2010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唐山市传染病报告系统、手足口年度统计表以及哨点医院采集标本检测数据,对2010年手足口病的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唐山市2010年报告手足口病5 519例,报告发病率为:75.6/10万.其中重症81例,死亡1例;手足口病发病时间主要是在4~8月,发病人群主要为5岁以下的儿童,占总病例数的92.48%,,男童多于女童(1.62/1).结论 手足口病高危人群是5岁以下儿童,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应针对该群体采取综合有效的干预措施.

    作者:项东;高庆华;张绍文;何金奎;刘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唐山市2005~2009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了解唐山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及流行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唐山市2005~2009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特征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张绍文;项东;高庆华;张志坤;何金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Elman神经网络在手足口病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初探

    目的 探索Elman神经网络在传染病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2005年1月~2010年6月我国内地法定报告的手足口病月发病率资料分别构建Elman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以及季节性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SARIMA),并对3种模型进行预测效果评价.结果 Elman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及均方误差平方根(RMSE)均小于BP神经网络、SARIMA模型.结论 Elman神经网络的预测效果较好,对于手足口病发病率预测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兴裕;冯海欢;肖雄;刘元元;李晓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某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某院门诊患者抗菌药物用药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处方4 800张,对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专项点评及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1.12%,占总药费的21.94%,通用名使用率70.91%,联合用药比例为16.40%,平均用药疗程6.6 d.抗菌药物处方合理率为51.54%,有366张处方存在书写不规范,428张处方存在用药不适宜.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处方指标基本合理,但处方合理率较低,应进一步重视处方质量,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用药.

    作者:胡永红;阎彦;吴纪宁;魏鹍;王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家庭因素与儿童急性中毒发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家庭因素对儿童急性中毒发生的影响.方法 对2001年1月~2010年12月244例发生急性中毒的儿童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同时随机抽取50名因呼吸道感染住院治疗的儿童作对照.结果 两组儿童一般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家庭因素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患儿母亲的职业、患儿母亲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及家庭居住地等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家庭因素与儿童急性中毒的发生关系密切,改善家庭环境是减少儿童急性中毒发生的重要途径.

    作者:王亚军;李利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前列腺素E1对高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前列腺素E1对高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某院收治的高龄DN患者5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ipo-PGE1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流变指标及肾功能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Lipo-PGE1可以明显改善高龄DN患者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状况及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文明;梅卫义;张常然;崔卫玲;李延兵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