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玉琳
目的 探讨PIVAS感染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选择PIVAS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4月~2015年10月设为对照组,在该时间段对护理人员实施常规管理,将2015年11月~2016年4月设为PDCA组,在该时间段对护理人员实施PDCA循环管理,统计对比两组时间段的护理效果.结果 PDCA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护理文书合格率、病区管理合格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PDCA组沉降菌生成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 静配中心感染管理中实施PDCA循环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感染,可推广运用.
作者:李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在小儿癫痫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100例医院收诊小儿癫痫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上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儿护理前后对疾病的认知情况、用药依从性,护理后癫痫发作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率等方面的比较差异.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护理后对疾病的认知情况以及用药依从性具有一定的改善(P<0.05),但是观察组患儿改善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发现,观察组仅有2例患儿癫痫发作,且均为1次;而对照组有8例患儿癫痫发作,其中1次2例、2次4例、3次2例,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2.00%和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在小儿癫痫的临床护理中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患儿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同时能够改善患儿对用药的依从性,提高患儿和家属对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配合度,改善患儿的癫痫发作情况.
作者:张华银;张文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ICU重症感染患者抗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痰培养病原菌的动态变化.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0例ICU重症感染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试验组(针对性抗菌治疗)各40例,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痰培养病原菌的变化情况.结果 80例患者痰培养病原菌种类以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为主,治疗后病原菌数量明显降低.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且患者高温、咳嗽、咳痰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重症感染患者实施抗菌治疗具有良好效果,能够减少痰培养病原菌数量,缩短症状消失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建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黛力新对原发性失眠患者睡眠脑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失眠患者11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艾司唑仑治疗,剂量为2 mg/d,观察组患者给予黛力新治疗,剂量为2片/d,对比两组患者睡眠脑电图所显示的睡眠结构、睡眠率及睡眠质量评分(PSQI).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1、S2及REM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3、S4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率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PSQI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P<0.05).结论 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对原发性失眠患者可促进睡眠结构改善,延长入睡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作者:张彬彬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经过专门心理护理培训的护士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一对一的交流.结果 干预组患者通过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人机对抗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且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艾滋病合并PCP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使用针对性的护理明显减轻不良反应.
作者:杨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综合ICU(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2015年1月~12月我院开展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调查.选取符合标准的80例综合ICU就诊患者,对其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检测.同时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以达到降低后期感染的目的.结果 80例受检者中,终确定感染者47例,所占比例为58.75%.从菌种感染情况分析,常见感染菌种包括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比例分别为21.25%、10.00%、10.00%、6.25%与11.25%.从感染部位分析,主要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液感染及伤口感染,所占比例分别为22.50%、18.75%、8.75%、与7.50%.结论 加强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及控制,对提高综合ICU病房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感染几率.
作者:俞璐秋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IgA肾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2014年5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02例IgA肾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SAS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SA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IgA肾病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可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平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提高老年COPD患者家庭氧疗的正确使用率,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将80例符合标准的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出院宣教,观察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居家护理延伸服务.通过氧疗依从安全性调查表分别调查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的氧疗安全依从性得分,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氧疗安全依从性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氧疗安全依从性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得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三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得分呈下降趋势.结论 居家护理延伸服务有利于提高老年COPD患者家庭氧疗安全依从性.
作者:曾柔怡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消失时间和冠心病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治疗效果以及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心律失常症状消失时间和冠心病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两种药物联合对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君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与亚低温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所接收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单盲法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前者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亚低温治疗,后者仅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就治疗后的有效率而言,研究组(71.40%)比参照组(50.00%)高,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Barthel指数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与亚低温联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疾病,疗效明显,值得大力推行.
作者:江砚明;刘大洪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膀胱容量测定在宫颈癌根治术后膀胱功能锻炼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病患中随机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常规组开展定时闭尿管放尿;实验组开展膀胱容量测定个体化放尿法.比较两组第一次拔管排尿、余下尿量及尿潴留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余下尿量(58.67±42.36)ml,常规组(103.45±60.34)ml,P<0.05;实验组患者(100.00%)第一次顺利排尿高于常规组(73.30%),P<0.05;两组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开展宫颈癌根治术后开展膀胱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顺利排尿,有效降低宫颈癌根治术尿潴留发生率.
作者:武爱松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口腔修复治疗中牙周整复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抽选96例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口腔科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随机将96例患者分为实验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5.83%,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对口腔修复术的满意度为85.42%,实验组患者为91.67%,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验组患者采取牙周整复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牙周功能的发挥和美观度,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在临床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作者:肖媛媛;丛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接受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西医治疗)和对照组(接受西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症状评分以及治疗疗效;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中医症状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肯定,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作者:潘雪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恢复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2015年3月~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口腔颌面损伤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住院时间和焦虑评分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住院时间和SAS评分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口腔颌面损伤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恢复,提高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不良情绪,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关玉萍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呼吸功能锻炼与饮食护理联合治疗慢阻肺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50例来我院接受慢阻肺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时给予常规护理外加呼吸功能锻炼和饮食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时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过后的临床表现.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呼吸、活动、疾病发展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临床改变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 在对慢阻肺患者治疗后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和饮食护理,不仅能加快患者身体的恢复速度,还能有效对患者的身体进行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陈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综合分析前馈控制(feedforward control)在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在2015年3月~2016年7月,选取在我院收治的120例手术室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方法,研究组实施前馈控制管理方法.结果 研究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00%、5.00%,对照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67%、16.67%,研究组护理缺陷发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为83.33%,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理论知识水平评分、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馈控制实施于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赖玉红;李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本文探讨剖宫产术后HELLP综合征并发肝包膜下血肿破裂及子痫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方法,提出护理人员应提高对HELLP综合征的认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有效护理措施,以保障救治成功.
作者:吴珍格 刊期: 2017年第21期
本文应用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从工作总量、医疗效率、医疗质量、经济效益四个方面11项指标对我院临床科室医疗工作质量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得出结果显示医院临床18个科室中消化内科综合评分高,五官科综合评分低.针对医院临床科室医疗工作质量的具体情况,医院管理部门应及时制定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不断提升临床科室的医疗质量水平.
作者:肖青兰;黄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对慢性胃溃疡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以2015年9月~2016年11月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慢性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10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在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在观察组中,出现了2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60%,护理满意度为94.50%;在对照组中,出现了11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护理满意度为72.70%,两组患者护理结束后的效果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胃溃疡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黄丽娟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手术配合中应用手术护理路径的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100例本院行择期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手术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护理路径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手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余佳莉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