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燕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IgA肾病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2014年5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102例IgA肾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个性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SAS评分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SA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IgA肾病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可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董平定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喜辽妥联合微波治疗仪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疗效,为正确实施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PICC置管后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使用喜辽妥联合微波治疗仪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硫酸镁溶液持续湿敷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100.00%)明显好于对照组(72.0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喜辽妥联合微波治疗仪进行治疗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周旭;李玲;刘江玲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2例,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36)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n=36)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0%,高于对照组77.8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20%,明显高于对照组80.60%,比较差异均明显(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应用价值明显,效果优良,值得推广.
作者:曾海英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保定地区老年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病情况及叶酸治疗的合理剂量.方法 2016~2017年就诊于河北省保定市老年病医院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392例,在患者选用适合自己病情的不同降压药的情况下,依据随机抽样法将其分成两组,检测30 d后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收缩压、舒张压、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 按Hcy≥15μmol/L的标准60岁以上老人312例发病率为79.59%;第一组口服叶酸5 mg/d;第二组口服叶酸2.5 mg/d.两组均服药30 d,口服叶酸前后抽血监测Hcy值.第一组治疗后较治疗前Hcy下降40.24%,第二组下降39.13%,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选择适合自己不同降压药治疗并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情况下,长期口服叶酸2.5 mg/d是治疗HHcy的佳方法.
作者:许舒千;杨刚;班伟;冯树明;曹艳霞;李振录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炙甘草汤加减佐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84例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排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分别采取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与炙甘草汤加减治疗,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24%、4.76%,而对照组分别为83.33%、14.29%,治疗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更高,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结论 采用炙甘草加减佐治冠心病心绞痛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是一项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张进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乳腺良性肿瘤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患者的护理.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该院86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案将其分为A组与B组,两组均为43例.其中B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A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进行干预,并分析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A组护理满意度高于B组,且并发症少于B组,两组对比具有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对乳腺良性肿瘤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保障治疗疗效,具备临床意义与价值.
作者:王晓玲;祁黎梅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基于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在小儿内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于我校小儿内科实习的70名护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实施基于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与对照组(采用临床传统教学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在应用不同教学模式下,对小儿内科相关知识、专业操作等方面的掌握程度及对带教方法的反馈评价.结果 研究组护生各方面成绩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对比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实施基于临床路径的教学方法在小儿内科护理带教中效果显著,对提高护理实习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与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且获得护生的一致好评,值得推广.
作者:邬远林;郭文颖 刊期: 2017年第21期
在面向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药用植物生物技术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实验理论的互动性教学,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将验证性实验转变为开发性实验,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尝试科学性的考核方式,不断提高本课程的实验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和能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型人才.
作者:向蓓蓓;马琳;朱庆华;王昊;陈志娟;谭世强;李先宽;王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将本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9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儿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有效率95.74%,对照组患儿护理有效率76.60%,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94.69±4.28)分,对照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82.45±10.06)分,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病毒性脑炎患儿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利于改善患儿不良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冷富华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了解智慧医疗实施现状,掌握影响就诊者使用移动医疗的各个因素,总结移动医疗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基此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从而使智慧医疗发展的更好,更快更有效地达到利民惠民的目的.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并且以问卷调查为主.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智慧医疗宣传力度上仍有不足,但智慧医疗发展情况较乐观,大学本科生智慧医疗使用情况较高,目前智慧医疗APP存在同类产品太多无从选择、相关法规政策没跟上等问题.结论 移动医疗建设有待高,居民对其满意度较低.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各级医院积极配合;引导居民就医习惯,转变医生服务观念;积极建设移动医疗,缩小与实地医院就诊的差距;将医疗保险与移动医疗有机结合.
作者:江俊杰;陈勍;冯圣佳;杨朝森;高佳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和探究对康复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来本院康复科接受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程度.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后,护理效果上均有改善,观察组的护理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的护理有效率为76.00%;对照组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满意程度为82.00%,观察组是10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康复科患者开展优质护理,不仅增强了护士工作的主动性,而且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医患关系更加融洽,患者精神状态好,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因此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朱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分析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律失常症状消失时间和冠心病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治疗效果以及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心律失常症状消失时间和冠心病药物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疾病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用药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美托洛尔与稳心颗粒两种药物联合对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老年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李君仁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比较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阐发其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ICU重症患者,40例为对照组,4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模式,以护理有效率和患者满意率作为考察目标.结果 在护理有效程度方面,观察组(90.00%)高于对照组(82.50%);患者家属满意程度方面同样观察组患者家属(92.50%)高于对照组(77.50%);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 患者口腔溃疡的治愈、口腔卫生的清洁及疼痛的减轻均得益于综合护理方案的早期干预,其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大范围广泛推行.
作者:张小丹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评价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2014年7月~2015年6月的47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6月的43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治疗前后的月经量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的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月经量及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可减少月经量,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一种安全、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吴龙剑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综合分析血透室不良护理事件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在2015年2月~2016年9月选取我院血透室发生的26例护理不良事件作为主要研究项目,分析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再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医院血透室不良护理事件所占比例.结果 血透室不良护理事件的主要原因表现在:①缺失健康宣讲环节内容;②护理工作人员缺失责任心;③观察不够到位;④年轻护士的培训不够到位;⑤护士的技术不够过关;⑥无菌观念意识薄弱;⑦护理核心制度不够完善;⑧护理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过差等.各组数据所占比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血液透析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好血液透析室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避免护患纠纷.
作者:张莉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对其生活质量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76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n=38)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8)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50%,明显低于对照组34.20%(P<0.05);两组护理前GQOLI-74(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GQOLI-74(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可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王琼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对产褥期产妇实施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其产后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5月~2016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50例产褥期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住院期间行常规产后护理,出院即终止,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普林格尔多系统康复仪给予出院产妇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比两组产妇泌乳量、恶露消失时间及对康复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泌乳量、恶露消失时间与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产褥期出院产妇给予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可显著提高产妇康复水平,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阿都佐子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究呼吸功能锻炼与饮食护理联合治疗慢阻肺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50例来我院接受慢阻肺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时给予常规护理外加呼吸功能锻炼和饮食护理,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时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过后的临床表现.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呼吸、活动、疾病发展以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临床改变具有较大差异(P<0.05).结论 在对慢阻肺患者治疗后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和饮食护理,不仅能加快患者身体的恢复速度,还能有效对患者的身体进行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陈希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综合ICU(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的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2015年1月~12月我院开展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调查.选取符合标准的80例综合ICU就诊患者,对其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检测.同时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以达到降低后期感染的目的.结果 80例受检者中,终确定感染者47例,所占比例为58.75%.从菌种感染情况分析,常见感染菌种包括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比例分别为21.25%、10.00%、10.00%、6.25%与11.25%.从感染部位分析,主要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血液感染及伤口感染,所占比例分别为22.50%、18.75%、8.75%、与7.50%.结论 加强综合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及控制,对提高综合ICU病房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而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感染几率.
作者:俞璐秋 刊期: 2017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实施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2015年2月我院150例手术患者采用随机分的方法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运用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优质护理,比较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60%,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为95.4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70%和87.00%.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运用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能够提高患者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
作者:林晓锐 刊期: 2017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