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二月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接诊的脑梗死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各自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可以更好地改善神经功能,值得借鉴.
作者:张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莫地平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3月期间所收治6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分别采取常规治疗和尼莫地平治疗的方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I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外,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尼莫地平在治疗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伤中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脑损伤情况,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张甲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60例为例,根据计算机SPSS20.0统计学软件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以卧床休息、控制食盐摄入量、抗心衰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6.7%(20/30),观察组总有效率93.3%(28/30),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字2=7.684,P<0.05);观察组左心射血分数、冠状动脉左前降支、B型尿纳钛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张姗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健康管理综合干预对超重肥胖人群体脂率效果改善评价.方法 依据相关纳入标准选取样本1600例超重肥胖患者进行本次的临床健康干预处理分析.经随机分组后,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0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饮食控制治疗,并对患者接受治疗后的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进行体格检测,判断其体脂率情况.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健康综合干预的管理方法进行治疗,并依据先沟通评价方式进行评价.结果 经临床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体脂率均有所下降改善,但是经表后,实验组的下降比率相比较对照组,其效果更明显,且副作用效果评分也低于对照组,经比较,P均<0.05,表明本次临床统计结果,均符合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 在临床中,应用健康管理综合干预方法,相比较常规治疗办法,能够更为有效的控制超重肥胖人群的体脂率,且对患者的控制作用,副作用较小,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谢小芳;龚玲;吴琳娜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提高中职实习护生对宫颈癌防治认知中的作用,为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择2013级中职实习护生354人为研究对象,举办有关宫颈癌防治知识专题讲座,对他们进行健康教育,在专题讲座开始前和结束后分别对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分析参加专题讲座学习前后实习护生对宫颈癌防治知识的正确认知程度和对宫颈癌防治的态度,了解开展知识讲座的效果.结果 中职实习护生参加专题讲座学习后,宫颈癌疾病知识知晓率、宫颈癌的预防意识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中职实习护生宫颈癌疾病防治的认知水平及自我保健意识,应进一步积极采取措施引导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女性主动提高宫颈疾病的预防意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减少或避免HPV的感染,远离宫颈癌.
作者:李艾奔;黄文丽;罗艳芬;满诗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HPLC及UV测定阿莫西林胶囊的含量对比.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选择色谱柱为Agilent C18(4.6×250 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pH=5)-乙腈(97.5:2.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紫外法选择254 nm波长测定含量.结果 HPLC法中阿莫西林在2.56~56.15u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65257X-3244531(r=0.9996),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100.68%,RSD 1.7%.结论 HPLC法对比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莫西林含量更为准确,重复性高,专属性强.
作者:曹喜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分析糖皮质激素联合阿昔洛韦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9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老年带状疱疹患者106例,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治疗,即使用阿昔洛韦粉针剂静脉滴注联合阿昔洛韦软膏外涂;给予观察组患者糖皮质激素(泼尼松)联合阿昔洛韦粉针剂进行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患者在止痛、结痂、治疗时间上的差异,以及两组患者的神经痛发生率和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止痛、结痂、治疗时间和神经痛发生率明显远远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3%,两组间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给予阿昔洛韦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的止痛、结痂和治疗时间,还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并发神经痛的发生情况,改善患者的预后影响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新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分析在尿路感染患者中分别应用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44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加替沙星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细菌清除率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相比于左氧氟沙星,在尿路感染患者中应用加替沙星的治疗有效率以及细菌清除率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艳文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综合性健康教育在口服美菲康控制癌痛中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 将79例已确诊的晚期癌症癌痛患者随机分两组进行比较,实验组39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美菲康行止痛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口服药物指导,实验组给予口服美菲康时的综合性健康教育.结果 实验组能够有效控制疼痛,提高生活质量,疼痛控制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性健康教育在口服美菲康治疗晚期癌痛患者中非常重要,能够解除患者口服美菲康会上瘾的疑虑,能够使患者更加积极的配合医生的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胃溃疡采取中医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接诊的胃溃疡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自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则加用中医半夏泻心汤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Hp转阴率,以及随访半年复发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达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研究组Hp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随访半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溃疡采取中医半夏泻心汤与西药联合治疗,不仅可以更好地提高疗效,而且Hp转阴率更高,复发率更低,值得借鉴.
作者:周菁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2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2例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盐酸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临床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3.47%,明显高于对照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电图显示ST下降导联数(NST)、ST段压低总和(ΣST)及大ST段压低(Stmax)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用药安全,可作为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作者:徐占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常见的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ae,MP)属于柔膜体纲,具有多形性和可塑性,能自行繁殖,无细胞壁,致病机制复杂,至今仍未完全清楚,在小儿肺炎中的发生率高达10%~30%,在年长儿及流行季节比例更高.肺炎支原体检测方法较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MP在引起呼吸系统症状同时常引起多系统功能损伤,甚至导致死亡.阿奇霉素是目前认为抗支原体治疗有效药物之一,耐药性问题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阿奇霉素的抗炎作用对哮喘的预防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广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晚期胃癌应用伊利替康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在2014年9月~2016年2月收治的66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5-FU联合奥沙利铂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伊立替康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映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晚期胃癌患者,选择伊立替康进行化疗能有效的促进患者病情的缓解,促进患者较好恢复,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作者:刘俊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附子理中汤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3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研究组(n=47),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三联疗法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症状评分、Hp根除及6个月后复发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经治疗,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症状评分降低更加显著(P<0.05);对照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为84.78%(39/46),明显高于研究组的91.49%(43/4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随访,研究组胃溃疡复发率为12.77%(6/4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09%(1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降低胃溃疡的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郝洁丽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探究阿奇霉素在治疗小儿肺炎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患儿.观察组采用注射阿奇霉素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注射头孢噻肟钠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为14.67%.两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总有疗效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琴;杨倩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体位干预在洗胃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本院实施洗胃的80例患者,根据洗胃过程中的不同体位分组.对照组取平卧位;观察组,取左侧卧位,头低、臀高(臀部抬高30°~40°),对比两组患者的首次置管成功率、洗胃时间以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首次置管成功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洗胃时间(16.50±3.50)min,少于对照组(22.50±2.50)min(P<0.05);另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2例,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洗胃中,进行体位干预(取取左侧卧位,头低,臀部抬高30°~40°),可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减少洗胃时间,降低并发症.
作者:赵燕茹;褚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本文介绍了数据仓库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对数据仓库技术在医院信息管理平台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对医院信息平台使用数据仓库技术提出了建议,为数据仓库技术在医院的建设及使用提供了一定有价值的参考.
作者:唐辰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中药黄芩在急性湿疹治疗中的疗效及药理.方法 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2月收治的83例急性湿疹患者,用分层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西医组和黄芩组两组.西医组先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后在皮损处涂擦曲咪新乳膏,并口服扑尔敏4 mg/次,3次/d;黄芩组增加中药黄芩治疗,取适量研磨成粉后,调为糊状涂抹皮损,2次/d.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患者皮损消退时间的差异.结果 黄芩组相比于西医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黄芩组相比于西医组皮损消退时间更短(P<0.05).结论 中药黄芩在急性湿疹治疗中的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促进皮损消退,值得推广.
作者:陈胜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目的 对比健侧与患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率.方法 回顾于2014年1月~2016年4月西南医科大学神经外科经单侧侧脑室外引流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88例,根据患者穿刺部位将患者分为健侧组40例与患侧组48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24 h行头颅CT检查,通过2次CT对比,比较两组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 健侧组再出血5例,再出血率14.29%,患侧组再出血0例,再出血率0,健侧组术后再出血率高于患侧组(P<0.05).结论 健侧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术后再出血发生率较患侧高.
作者:杨攀;杨福兵 刊期: 2017年第07期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具有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的特点,主要是由于各种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部炎症所致,临床患儿主要以咳嗽、发热、肺部湿罗音、呼吸困难为表现,不仅会影响患儿身心健康,严重时会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因此,临床给予小儿肺炎积极有效的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应给予有效地护理措施.临床辅以针对性的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儿的死亡率,促进患儿的早期康复.现就小儿肺炎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小儿肺炎护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姚翠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