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护理

赵韦

关键词:肾病综合症, 小儿,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儿35例,对其进行综合系统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及血容量变化等情况.结果 经给予积极治疗配合综合护理措施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显著,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无1例惠儿死亡.结论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严重程度不一,及时配合治疗采取综合系统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灌流与血浆置换联合应用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析血液灌流与血浆置联合换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8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根据患者病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单纯使用血液灌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浆置换进行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通过对两组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的解毒药物阿托品及氯解磷定的用量、平均住院时间、昏迷时间、活力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率以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灌流联合血浆置换能有效提高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了死亡率,因而值得我们临床上借鉴推广.

    作者:胡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跟骨术后皮瓣坏死及感染预防

    目的 研究在跟骨术中预防术后皮瓣坏死及感染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根骨骨折患者94例,均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预防术后皮瓣坏死及感染的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术后切口的愈合情况,发生皮瓣坏死及感染的情况,以及相应治疗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率为91.49%(86/94),发生切口皮瓣坏死及感染率为8.51%(8/94),经相应治疗后,均在1个月内愈合.结论 在跟骨术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预防术后皮瓣坏死及感染的情况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覃义兵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腰围/臀围比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腰围/臀围比(WHR)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科反复住院的已确诊的高血压病患者300例,知情同意情况下随机分为干预组A组150例和对照组B组150例,对A组患者出院后开始进行护士定期电话回访,回访内容为遵医嘱用药、饮食习惯、运动方式、高血压知识宣传及心理辅导,前6个月1次/w,后6个月每2w 1次,回访时间为12个月,并建立高血压患者护理随访记录档案,对B组不实施干预,并两组均在1年后住院时记录血压及WHR等指标.结果 A组出院前比较,入院后WHR显著下降(P<0.01),血压值(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不显著,但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院前比较,入院后WHR有轻微增高(P<0.01),血压值(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增高(P<0.001);与B组比较,A组WHR和血压值(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下降(P<0.01~).001).结论 延续护理教育能增强高血压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程度并有效通过生活、运动、饮食及心理等方面干预血压和WHR等危险因素,从而有效控制疾病的复发,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热孜万古丽·艾合买提;郭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乳癌术后患者义乳佩戴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目的 了解乳房缺失的乳腺癌患者的义乳佩戴率,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影响患者义乳佩戴率的深层次原因,制订相应护理对策,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以2015年5~9月在合肥市某三甲医院住院的6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并采用计量经济学Mlogit和Probit分析方法分析患者义乳佩戴的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Mlogit多值响应模型和Probit多元回归模型的回归准R2分别为0.7922和0.5065,说明回归的效果很好;患者义乳佩戴率与其生活方式、居住地、医保类型、职业、相关知识、佩戴舒适等因素显著相关.结论 医护人员应针对其主要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提高患者的义乳佩戴率.

    作者:周翠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应用与疗效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接诊的慢性胃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随机分为2组,各自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则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与随访半年复发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随访6个月复发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胃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可以减少复发,值得借鉴.

    作者:张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2008~2014年巴南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重庆市巴南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巴南区2008~2014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4年巴南区手足口病发病呈波动上升趋势,全年出现两次流行高峰,第1次集中于4~6月,第2次集中于10~12月,5月和11月为发病高峰.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x=260.87,P<0.001),男性高于女性(x2=27.81,P<0.001),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90.65%),1~3岁高发(占71.63%).结论 巴南区手足口病发病呈波动上升趋势,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地区性和人群性特征,需重点加强社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作者:余兰英;方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度洛西汀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

    目的 分析对比度洛西汀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的对照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5年2月于我院门诊与住院部收治的96例抑郁症患者进行实验观察,将其随机划分为A、B两组各48例,分别给予度洛西汀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口服治疗,连续用药2个月,在规定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抑郁症状好转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在治疗4w的HAMD评分结果稍落后于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其治疗2w、2月时,两组患者评分数据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用药不良反应上,组间差异也不具备显著性(P>0.05).结论 度洛西汀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抑郁症上疗效与安全性相当,均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用药.

    作者:覃秀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8-iso-PG、ET-1等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并发肺动脉高压中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8-iso-PG(8-异前列腺素)、血管内皮素ET-1等指标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并发肺动脉高压中的相关性.方法 将AECOPD并发PAH患者65例按肺动脉压力水平分为并发轻、中、重度PAH组三组,另取20例门诊及住院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发不并发肺动脉高压的患者作为参照病例,分析8-iso-PG、ET-1等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研究显示单纯AECOPD患者血清中8Iso-PG、ET-1全部低于并发PAH组的患者,存在明显差异(P<0.05),AECOPD并发PAH组中8-iso-PG、ET-1水平与FEV1、FVC、PC02无相关性(P>0.05),与PO2、6MWD呈线性负相关(P<0.05),与肺动脉压力呈正相关(r=0.462,P<0.01;r=0.397,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8-iso-PG、ET-1水平与PASP呈正相关性.结论 8-iso-PG、ET-1等指标同AECOPD并发PAH病情程度呈相关性,可作为病情监测及治疗评估的良好指标.

    作者:朱立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脑梗死患者伴腋下湿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护理

    目的 通过对6例脑梗死患者偏瘫侧肢体伴腋下湿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观察此护理方式对脑梗死伴腋下湿疹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6例脑梗死伴腋下湿疹患者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并针对疾病情况进行干预.结果 使6例患者腋下湿疹的愈合时间提前,舒适度增加,治疗费用降低.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及时有效地缓解了患者不适,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史桂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分析护理干预对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睡眠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研究护理干预方法给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睡眠状况和日常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方法 抽取90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研究组采取个性护理干预手段.其中主要包含有进行生活指导、心理护理、宣教健康睡眠基本知识等.通过生活质量核心表以及匹兹堡具体睡眠质量指数评价所有患者护理前后睡眠状况和实际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护理措施实施后,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LO-C30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 采取针对性比较强的个性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改善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睡眠状态,同时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夏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河南省人民医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应用评价与分析

    目的 评价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利用HIS系统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6月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情况.结果 不合理病例医嘱为102份,占所调查病例医嘱的34.20%,禁食患者、手术患者及放化疗患者的PPI应用不合理率高,不合理主要原因为无适应症用药和用法用量不适宜.结论 河南省人民医院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过度使用PPI的情况,应该采取措施加强监管.

    作者:张泽宇;张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运动平板试验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运动平板试验以及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65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分别予以所有患者运动平板试验及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运动平板试验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的诊断敏感度、假阳性概率以及两种诊断结果均为阳性情况.结果 运动平板试验敏感度为82.93%,假阳性概率为37.50%,较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而言,对比差异不大,P>0.05;两种诊断结果均为阳性概率为58.54%;假阳性概率为12.50%,优于单独诊断结果,P<0.05.结论 运动平板试验以及动态心电图均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将两种诊断结果综合考虑,可有效降低假阳性概率.

    作者:刀安伟;许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以便完善静脉麻醉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接受无病人流手术的98例妊娠妇女,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考组各49例.参考组在无痛人流手术中运用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实验组则运用丙泊酚配伍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观察两组临床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并记录其数据,分析以上数据且将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在整体临床麻醉效果对比方面,实验组中有显著疗效34例,有疗效11例,无效4例,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1.84%;而参考组中有显著疗效23例,有疗效14例,无效12例,整体治疗有效率为75.51%.在不良反应状况对比方面,实验组中出现恶心、呕吐不良症状2例,出现腹痛不良症状1例,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不良症状0例,整体不良症状发生率为6.12%;而参考组中出现恶心、呕吐不良症状4例,出现腹痛不良症状2例,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不良症状5例,整体不良症状发生率为22.45%.两组妊娠妇女的临床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状况相关数据在组间对比时,具有显著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单纯使用丙泊酚而言,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麻醉效果更为显著,且不良症状发生状况也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宝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对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取医院收治的14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71例;在常规治疗方法基础上辅以他汀类药物的观察组71例,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分级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观察组治疗前后分别为(37.4±3.1)%、(43.6±4.9)%;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37.0±3.2)%、(38.9±2.6)%.治疗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他汀类药物的应用可使治疗效果得到改善,应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师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与白光内镜在大肠息肉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与白光内镜在大肠息肉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诊治的大肠息肉患者中抽取55例作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应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白光内镜检查,并就其息肉黏膜腺管开口形态分型、病理检查结果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对本组大肠息肉性质的诊断准确率是92.73%,高于白光内镜的78.18%(x2=4.681,P=0.031).结论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用于大肠息肉的肿瘤性质鉴别诊断中准确率较高,可借鉴.

    作者:黄永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儿难治性癫痫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对癫痫发病原因和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小儿难治性癫痫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新型抗癫痫药物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有一定的疗效,中医药和生酮饮食可以增强抗癫痫药物效果,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儿的病症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尤瑞克林治疗脑梗死后大脑中动脉侧支循环形成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大脑中动脉侧支循环形成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尤瑞克林治疗的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50例,均予以缺血性脑卒中基础治疗、常规神经营养药以及尤瑞克林静脉注射治疗.患者经连续治疗2w后通过TCD检测其侧支循环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将仅有大脑前动脉(ACA)代偿,仅有大脑后动脉(PCA)代偿,大脑前、后动脉联合代偿及无代偿的患者为四组,评价上述四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四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mRS评分.结果 尤瑞克林治疗后,TCD检测发现仅大脑前动脉(ACA)代偿患者有22例,仅大脑后动脉(PCA)代偿的患者9例,大脑前、后动脉同时代偿的患者16例,无代偿的患者3例,大脑前后动脉同时代偿组NIHSS评分、mRS评分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水平均显著优于其他三组(P<0.05);ACA组较PCA组预后好(P>0.05);PCA组与无代偿组相比,其预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尤瑞克林治疗后,大脑中动脉侧支循环形成良好者较侧枝循环形成差者预后好.

    作者:康成;邓惠慧;宁晓明;吴子强;李泳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非肿瘤类疾病与GSTT1基因多态性关系Meta分析的国际文献调研

    检索三大国际数据库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经去重、筛选,全面调研相关的文献.按疾病类型分别描述样本量大的国际发表的GSTT1基因多态性与多种非肿瘤类疾病风险关系Meta分析的结果,以期对其有更全面的认识.

    作者:王丹;刘殿武;翟俊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数量收集影响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富血小板血浆法制备手工浓缩血小板数量收集和红细胞混入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600袋血液分成1个观察组,2个对照组,采用相同的离心时间、温度、离心机,不同的离心转速进行手工血小板制备,对比血小板和红细胞含量.结果 相同离心温度、相同离心时间、不同离心转速制备的手工血小板含量、红细胞含量不同.结论 400 ml全血,转速1980 rpm、10 min、22C、加速档位9、刹车档2;300ml全血,转速2070rpm、5.5 min、22℃、加速档位9、刹车档2离心作为第一次轻离心制备的手工浓缩血小板效果好.

    作者:王国芳;杨明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哮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舒利迭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治疗效果情况、咳嗽缓解、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0%,对照组为72.9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缓解、消失的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了生活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产生,提高了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