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

李宁

关键词:孟鲁司特, 舒利迭, 哮喘,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6例哮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舒利迭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情况、治疗效果情况、咳嗽缓解、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0%,对照组为72.90%,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缓解、消失的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舒利迭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了生活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产生,提高了治疗效果,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急性重度马桑果中毒3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血液净化救治急性重度马桑果中毒临床疗效.方法 3例急性重度马桑果中毒患儿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血液净化治疗.结果 3例患儿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血液净化救治急性重度马桑果中毒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亚琼;杜继宇;余静;张毅;谢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36例CHF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为68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辛伐他汀和曲美他嗪,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的76.47%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71%,明显提高(P<0.05).治疗后两组LVEDD均明显下降,LVEF明显上升(P<0.01);但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CHF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安全性好,可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田伟;王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以便完善静脉麻醉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于我院接受无病人流手术的98例妊娠妇女,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考组各49例.参考组在无痛人流手术中运用丙泊酚进行静脉麻醉,实验组则运用丙泊酚配伍芬太尼进行静脉麻醉.观察两组临床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并记录其数据,分析以上数据且将两组数据进行组间对比.结果 在整体临床麻醉效果对比方面,实验组中有显著疗效34例,有疗效11例,无效4例,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1.84%;而参考组中有显著疗效23例,有疗效14例,无效12例,整体治疗有效率为75.51%.在不良反应状况对比方面,实验组中出现恶心、呕吐不良症状2例,出现腹痛不良症状1例,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不良症状0例,整体不良症状发生率为6.12%;而参考组中出现恶心、呕吐不良症状4例,出现腹痛不良症状2例,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不良症状5例,整体不良症状发生率为22.45%.两组妊娠妇女的临床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状况相关数据在组间对比时,具有显著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单纯使用丙泊酚而言,丙泊酚配伍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麻醉效果更为显著,且不良症状发生状况也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宝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骶管滴注联合物理治疗对驻陕某部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骶管滴注疗法联合物理治疗对驻陕某部基层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部一线官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有肢体疼痛、麻木症状)50例,其中男42例,女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实验组25例.对照组采用骶管滴注疗法治疗,实验组在上述骶管滴注疗法的基础上联合超短波、中频电疗和腰椎牵引等物理治疗.治疗3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肢体疼痛、麻木情况进行评定和疗效评价.结果 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麻木感改善总有效率:对照组为68.00%实验组为8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有效率76.00%,实验组有效率9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基层卫生条件下的骶管滴注疗法联合物理治疗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改善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白倩;王鑫;李婷;张维;师巧莉;张冉;吴智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湖北省老河口市2011~2013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目的 根据老河口市法定传染疫情及疾病谱变化,为科学制定防治策略提供准确依据.方法 随机采集我市3年原始数据,运用Excel法统计、描述流行病学进行剖析.结果 该市2011~2013年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无暴发和流行性疫情发生.3年间手足口病、乙肝、肺结核发病位居前三,分别为占发病总数40.01%,17.15%,15.40%,与其他感染性腹泻、腮腺炎、痢疾等,成为重要防控的传染病.疟疾、流脑、乙脑、麻疹等发病显著下降或消除.结论 手足口病、乙肝、肺结核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是当前防治工作重点,应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强化预防接种工作,广泛开展卫生运动和健康教育普及健康行动.

    作者:付守萍;曾瑾;张克强;丁显香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活血通脉汤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活血通脉汤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6月本院门诊诊治的12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3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活血通脉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上,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无较大差异(P>0.05);在心绞痛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提供活血通脉汤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病症,提高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黄昌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取出盆腹腔异位环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用于盆腔异位环取出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1例腹腔镜取出盆腹腔异位环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可用于盆腹腔异位环取出,必要时开腹取环.结论 有多次取环失败史或上环后反复妊娠史,要高度重视、及时诊断,腹腔镜在盆腹腔异位环取出中效果肯定.

    作者:宋朝晖;辛丽梅;范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讨护理干预对溃疡性角膜炎治疗效果及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析对溃疡性角膜炎患者予以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及患者心理状况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溃疡性角膜炎86例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按照双盲法对其分组,每组43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护理,予以研究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观察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72.09%与93.02%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情况相比,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溃疡性角膜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不仅能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而且还能使疾病预后得到改善.

    作者:曾恩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六经辨证法治太阳太阴合病1例

    六经病是脏腑经络的病理反映,如果六经病发生病变,将会引起一经乃至多经的病变,引起六经之间的传变、并病以及合病.其中三阳病症主要以六腑的病变为基础,三阴病证主要以五脏的病变为基础.六经辨证是包括了脏腑以及十二经的病变,是除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外主要的辨证方法.六经辨证不仅对机体表面疾病进行诊治,还对内科杂病及某些肿瘤的治疗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例病案是患者素体太阴里虚合并太阳证治.教授采取振奋脾阳,清泻阳明的治疗原则,取捷效.

    作者:王磊;战丽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5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以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1.50±2.00次)及并发症发生率5.71%均少于护理干预前[心绞痛发作次数(3.50±2.00)次,并发症发生率22.85%],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护理干预前;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可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洪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的实施与医疗流程改进的探讨

    目的 分析腹股沟疝临床路径的实施对医疗流程改进的作用.方法 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共收治腹股沟疝患者162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的护理模式,通过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和医疗纠纷发生率的对比,探讨腹股沟疝临床路径的实施对医疗流程的改进作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和医疗纠纷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的实施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和医疗纠纷发生率,对促进医疗流程的改进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王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阴式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优越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的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分为阴式子宫肌瘤剥除组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组,对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潘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股骨近端骨折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骨折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接诊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手术治疗,而研究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分阶段疗法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可取得不错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廖群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探讨

    目的 探讨如何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更优质的护理,使患者以佳的心理,生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利于病情的恢复,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 由手术室护士对所管理的围手术期患者实行全程规范化的、系统化的整体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随访.结果 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治疗的成败.结论 开展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增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社会满意度.

    作者:钟以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石蜡油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92例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术中应用石蜡油润滑输尿管的疗效和操作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92例输尿管结石患者向患侧输尿管插入F4输尿管导管,经输尿管导管向输尿管内注入5-10ml石蜡油,在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一次性碎石取石总成功率为96.70%,并发症为3.30%.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21例,碎石成功率为90.40%,中段结石32例,碎石成功率为96.80%,下段结石39例,碎石成功率100.00%.术后并发尿路感染2例,没有出现出血、输尿管损伤(撕脱、穿孔、断裂)等并发症.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术中应用石蜡油润滑输尿管方法安全、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作者:陈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锥形束CT在埋伏阻生牙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锥形束CT(CBCT)在上颌骨前部埋伏阻生牙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2010年5月~2013年5月67例患者95颗上颌骨前部埋伏阻生牙,进行CBCT检查,并三维重建,确定埋伏阻生牙在上颌骨中的位置、形态、方向、牙根发育情况以及与邻牙间的关系.这些影像资料可以协助口腔医生选择合理的手术径路和正畸牵引方向,从而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结果 53颗埋伏阻生牙通过外科与正畸联合治疗,经6~12个月助萌牵引至牙列内;另外42颗埋伏阻生牙因发育形态异常、牙轴倾斜角度过大及其他原因等终被拔除,拔牙过程中采取微创拔牙术,术中无邻牙及其他手术负损伤.结论 CBCT对埋伏牙的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立立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绝经期萎缩性阴道炎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绝经期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应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绝经期萎缩性阴道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40例.对比组单独采用甲硝唑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对比组的基础上给予雌激素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比组的总有效率为77.50%;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表层细胞百分比显著优于对比组,实验组两项数据均优于对比组,且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对绝经期萎缩性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锦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对新生儿黄疸辅助治疗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对新生儿黄疸辅助治疗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4年6月~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新生儿黄疸患者,共117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59例,在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黄疸消失时间为(38.4±2.6)h,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CD3、CD4、CD8水平分别为(85.6±13.3) μmol/L、(66.4±3.6)、(44.3±2.2)和(24.6±1.3),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够缩短患儿黄疸恢复正常的时间,提高惠儿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姚桂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越性与有效性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优越性与有效性.方法 选择我院接诊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家属自愿接受本研究,随机分为2组,各自40例,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儿临床效果、住院时间、随访1年复发率,以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研究组患儿住院时间、随访1年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24h尿蛋白定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与单纯西医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而且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复发,并更好地改善24h尿蛋白定量,值得借鉴.

    作者:周菁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无痛结肠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分析及护理

    目的 观察无痛结肠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结肠息肉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结肠息肉患者100例在无痛结肠镜下进行APC治疗,并观察治疗后效果及并发症,在1个月后到医院进行复查.结果 有100例患者在治疗时共摘除/灼除息肉214枚.用电凝刀切摘除直径>1 cm的结肠息肉42枚,用APC烧灼直径<1 cm的残余息肉165枚.1个月后复查肠镜没有看到息肉样增生,发现黏膜充血水肿症状的有1例直径>1 cm的广基或带蒂息肉,然后给予APC进行治疗.APC治疗中出现5例局部疼痛,12例腹胀,持续时间1 h~3d,没有消化道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无痛肠镜下使用APC治疗结肠息肉是安全有效的,有迅速、高效的效果,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方便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陈荣莉;屈娟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