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莉;屈娟红
目的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随机抽选2013年4月~2016年9月我院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的130例患者进行观察.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5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55例.结果 和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切除术在手术的时间、术后的排气、住院时间、切口的感染率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 随着手术经验的不断累积,技术熟练程度的提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
作者:余剑雄;庞学武;陈光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析康妇消炎栓联合抗菌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70例,由于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抗菌药物治疗,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妇消炎栓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各小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 经不同的治疗方式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各不相同,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各组间的数据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盆腔患者采用康妇消炎栓+抗菌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缓解了临床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值得患者信赖和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方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剖宫产产妇术后出血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选取5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在剖宫产前后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在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及满意度的相关数据清况.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和产后24 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产妇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妇术后出血量,减少产妇住院时间,提高产妇满意度,提高产妇术后质量,值得在产妇术后护理中推广及应用.
作者:黄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92例阴道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甲硝锉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腰腹疼痛、白带量多、外阴瘙痒)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疗程明显短于对照组,随访4w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阴道炎理想,可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临床治疗疗效,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汪小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医理疗联合药物治疗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71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计算机SP3320.0统计学软件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蒙脱石散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理疗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恶心呕吐改善时间、食欲不振改善时间、腹痛腹胀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大便性状评分、总有效率以及治疗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理疗联合药物治疗非细菌感染性腹泻患儿的疗效确切,可快速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以及提高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作者:张利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腹部常见淋巴结肿大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筛选80例腹部淋巴结肿大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超声二维图像检查,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 腹部淋巴瘤24例,回声较均一,由大小均一的结节合成,呈现出椭圆形分叶状,无其他原发性病灶者;37例转移性淋巴结症状者,分布零散且呈不规则性团状,包膜无完整性,内部回声均一,多发者居多,属于癌肿病灶;19例炎性淋巴结者,包膜完整,回声均一,以单发居多,含有感染性病灶特征.结论 超声诊断腹部常见淋巴结肿大具有显著的超声影像特征,且和邻近脏器病变组织具有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较高参考价值.
作者:罗红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面瘫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方老师治疗面瘫在对其进行明确详细诊断之后采用针灸、电针、艾灸、中药等综合疗法进行治疗,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黄丽红;方桂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83例心脑血管病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丹参组和葛根素组两组.丹参组以常规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葛根素组以葛根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结果 葛根素组相比于丹参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相似(P>0.05);治疗后葛根素组相比于丹参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葛根素用于心脑血管病治疗中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情况,作用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陈胜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探讨心脏标志物检测应用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来我院进行心肌梗死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人员70例作为常规组.对两组进行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肌红蛋白的检测,比较两组成员在各方面的检测结果,并观察各项指标对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实验组体内的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以及肌红蛋白的含量均要高于常规组(P<0.05).肌酸激酶同工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为73.64%,敏感性为88.72%;心肌肌钙蛋白的特异性为97.33%,敏感性为87.25%;肌红蛋白的特异性为95.37%,敏感性为86.12%,三个检测指标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都比较高.结论 心脏标志物检测应用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能尽早的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确诊并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李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后大脑中动脉侧支循环形成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尤瑞克林治疗的大脑中动脉脑梗死患者50例,均予以缺血性脑卒中基础治疗、常规神经营养药以及尤瑞克林静脉注射治疗.患者经连续治疗2w后通过TCD检测其侧支循环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将仅有大脑前动脉(ACA)代偿,仅有大脑后动脉(PCA)代偿,大脑前、后动脉联合代偿及无代偿的患者为四组,评价上述四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前后四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mRS评分.结果 尤瑞克林治疗后,TCD检测发现仅大脑前动脉(ACA)代偿患者有22例,仅大脑后动脉(PCA)代偿的患者9例,大脑前、后动脉同时代偿的患者16例,无代偿的患者3例,大脑前后动脉同时代偿组NIHSS评分、mRS评分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水平均显著优于其他三组(P<0.05);ACA组较PCA组预后好(P>0.05);PCA组与无代偿组相比,其预后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经尤瑞克林治疗后,大脑中动脉侧支循环形成良好者较侧枝循环形成差者预后好.
作者:康成;邓惠慧;宁晓明;吴子强;李泳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国内循证药学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指导下一步研究方向.方法 本文以CNKI学术期刊资源总库为数据源,以“循证”和“药”为主题词,利用文献计量、词频统计等统计分析方法,从文献类型、年代分布、载文期刊分布、发文作者及作者机构、论文合作度及关键词等角度对循证药学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循证药学年平均文献量为95.6篇,平均作者合作度为3.09,排前20位的期刊载文量为该领域核心期刊.结论 目前循证药学研究发展较快,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尤其是中医药循证药学研究发展较快,研究热点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等疾病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等.
作者:谢奇;郑官升;毕玉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DCA戴明环在规范输血标本采集中的运用.方法 通过对2015年10月院输血科共26例退标的分析,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质量持续改进,加强全院相关人员培训,不定期检查、分析、反馈与总结.结果 实施PDCA循环后11月份退标下降12例,下降幅度为46.15%.结论 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质量持续改进,可降低输血标本的退标率,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左霞;钱宏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致死率较高,容易引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从而导致猝死,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超声检查是血管病变检查的一种新型方法,无创伤,且敏感度、诊断率高,是临床当前诊断血管疾病的黄金标准.本文综述超声对冠心病的诊断现状及研究进展,为临床超声对冠心病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宁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治疗大面积脑梗塞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 4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对其采取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的治疗方式,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痊愈及显著进步患者21例,有效16例,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治疗后血粘度(4.01±0.23)与治疗前(5.13±0.64)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吡拉西坦在治疗大面积脑梗塞之上具有十分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张甲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析对溃疡性角膜炎患者予以护理干预的治疗效果及患者心理状况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治疗的溃疡性角膜炎86例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按照双盲法对其分组,每组43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护理,予以研究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观察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72.09%与93.02%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组间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SDS、SAS评分情况相比,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关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溃疡性角膜炎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不仅能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而且还能使疾病预后得到改善.
作者:曾恩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评价核黄素磷酸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5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放疗期间给予常规放疗指导,研究组在放疗开始时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和核黄素磷酸钠30 mg静滴,1次/d.对照组出现口腔黏膜炎时予激素、抗生素治疗.结果 研究组中口咽黏膜炎症Ⅰ级、Ⅱ级反应例数较对照组增多,Ⅲ、Ⅳ级黏膜反应例数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核黄素磷酸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明显降低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
作者:宋春慧;赵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重庆市巴南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巴南区2008~2014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8~2014年巴南区手足口病发病呈波动上升趋势,全年出现两次流行高峰,第1次集中于4~6月,第2次集中于10~12月,5月和11月为发病高峰.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x=260.87,P<0.001),男性高于女性(x2=27.81,P<0.001),发病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占90.65%),1~3岁高发(占71.63%).结论 巴南区手足口病发病呈波动上升趋势,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地区性和人群性特征,需重点加强社区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作者:余兰英;方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通过系统分析传统哲学思想的逻辑思维模式,探究其在中医药实践中的具体应用,研究了“相互”和“互藏”哲学思想内涵及其逻辑推演模式.本文遵循传统推演模式,表达了二元、四性、四气、五色、五味、六淫等相互内容,并初步阐述了“相互思想”.
作者:柴天川;刘丽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土金丸配合抗痨药物治疗继发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继发型肺结核患者200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治疗组(110例,脱落病例有13例、实际病例97例)和对照组(90例,脱落病例有8例、实际病例82例).抗结核两组均采用2HRZE/4HR方案.治疗组采用抗结核药合并口服土金丸;对照组仅予以抗结核化疗,6个月为1疗程,分强化期和继续期;研究两组在患者症状改善速度、身体质量指数、肝功能监测、肺部病变吸收情况、空洞关闭、痰菌阴转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土金丸配合抗痨药物治疗继发性肺结核疗效肯定.
作者:魏凌;周世华;刘志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止痛化症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7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为试验对象,采取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服用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加用止痛化症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痛经改善情况、血清CA125变化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无痛经率为94.70%较对照组的50.00%较高(P<0.05),且该组停药3个月后的血清CA125指标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腺肌症患者经止痛化症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较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有较大改观,且减轻患者痛经程度,该治疗方案具有可行性.
作者:丁梅芳;黄小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