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剑雄;庞学武;陈光明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用于干预新生儿脐部处理的方法及应用.方法 将2015年1月~12月我院足月分娩的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A组(n=100)和对照组B组(n=100).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脐带断端脱落时间,并对新生儿脐周皮肤及断端渗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循证护理用于干预新生儿脐部处理,能有效加快新生儿脐带断端脱落时间,减少脐部感染的发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而避免了由于常规护理导致的脐部渗血、感染等一些问题的发生.结论 循证护理用于干预新生儿脐部处理能够有效的降低由于常规护理所导致的新生儿脐带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护理模式.
作者:翟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对于老年患者采取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生存质量和自护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治疗并且需要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174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也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老年患者采取医养结合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老年患者的自护能力,提高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而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艳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结合路径带教对男护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7月~2016年5月在我院实习的28名男护生为实验组,2014年7月~2015年5月实习的22名男护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实施带教,实验组按照Peplau人际关系理论结合路径带教方法进行带教,采用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 学生的实习成绩和带教的测评成绩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P<0.01).结论 Peplau人际关系理论与临床路径教学模式相结合运用于男护生的临床带教,加强了师生双方更大程度的互动,提高了临床教学质量和实习效果.
作者:孙霞;张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综合分析急性有机磷(Organic phosphorus)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措施,为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 在2015年6月~2016年9月,选取在我院收治的5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5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结果 ①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是:彻底清洗胃;②抢救成功率为94.92%(56/59),抢救失败率为5.08 %(3/59),抢救成功率与抢救失败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迅速清除毒物且保持呼吸道通畅,能够建立好静脉通路,做好基础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能够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曾芸;张金晶;邢紫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优越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的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分为阴式子宫肌瘤剥除组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组,对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潘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本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研究相应的解决办法,降低退药率,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本院门诊药房2015年1月~6月退药登记表共386张,除去信息填写不全的67张,对剩下的319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退药原因中“医生录入失误”、“患者家中有同种药品”、“出现不良反应”、“手术取消”居多;退药种类与季节相关.结论 医院应建立并完善退药制度,加强医患沟通,减少退药,保证合理性用药.
作者:潘桂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分析中西医结合外治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性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经皮远红外止咳平喘贴联合3%的盐水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5.50%,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81.80%,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外治辅助治疗的方法,可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康复,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安全系数相对较高,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张秀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葛根素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83例心脑血管病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丹参组和葛根素组两组.丹参组以常规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葛根素组以葛根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差异.结果 葛根素组相比于丹参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P>0.05);治疗前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相似(P>0.05);治疗后葛根素组相比于丹参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葛根素用于心脑血管病治疗中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情况,作用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陈胜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检索三大国际数据库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经去重、筛选,全面调研相关的文献.按疾病类型分别描述样本量大的国际发表的GSTT1基因多态性与多种非肿瘤类疾病风险关系Meta分析的结果,以期对其有更全面的认识.
作者:王丹;刘殿武;翟俊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乙肝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对策及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80例乙肝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例,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方式予以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入选80例病例中,病情好转出院者74例,因故自动出院者4例,死于多器官衰竭者2例.结论 消化道出血病情危急、并发症多,针对病情实施规范化的周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救治质量.
作者:王帆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盐酸莫西沙星(moxifloxacin)氯化钠注射液为第四代广谱8-甲氧基喹诺酮类抗菌药,生物利用度高组织渗透性好,能迅速分布到各组织,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对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非典型病原体及厌氧菌具有抗菌活性.常用于治疗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在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等指南与共识中均推荐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然而在广泛应用的同时,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现将1例盐酸莫西沙星致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药物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分析汇报,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盛优锋;任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临床产后出血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438例阴道分娩产妇,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9例.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 l+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防治产后出血.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h、24 h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0.47%,明显低于对照组3.20%,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24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出血量,对产后出血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缩宫素.
作者:高建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腹股沟疝临床路径的实施对医疗流程改进的作用.方法 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共收治腹股沟疝患者162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的护理模式,通过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和医疗纠纷发生率的对比,探讨腹股沟疝临床路径的实施对医疗流程的改进作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和医疗纠纷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的实施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和医疗纠纷发生率,对促进医疗流程的改进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王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绝经期萎缩性阴道炎患者应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绝经期萎缩性阴道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每组40例.对比组单独采用甲硝唑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对比组的基础上给予雌激素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比组的总有效率为77.50%;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表层细胞百分比显著优于对比组,实验组两项数据均优于对比组,且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雌激素联合甲硝唑对绝经期萎缩性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锦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浅谈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检验,观察检验效果及各因素的影响情况.结果 本组145例患者生化检验结果准确率为82.76%(120/145),异位采血的各指标均优于同位采血,差异显著;放置1h的各指标优于放置3h与6h的指标,放置3h的各指标优于放置6h,差异显著;正常标本的各指标优于溶血标本,差异显著;重复离心的AST高于离心1次,而UA低于离心1次,差异显著.结论 生化检验结果准确率较高,但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实践中应积极开展质控管理.
作者:于海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右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运用回顾式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2016年2月所收治的40例行右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术临床患者作为观察的对象,针对所有患者实施精心式护理措施,对比并观察患者在实施护理措施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参与临床观察的所有患者在实施精心式护理措施之后,都已康复并出院,治愈率为100.00%,没有患者产生感染.但是有3例患者在术前合并了肺动脉高血压,且心脏的彩超检查显示在术后获得了显著性改善.同时,存在P<0.05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一定的观察意义.结论 针对临床上需行右开胸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者而言,在术后实施精心式护理的措施具有较好效果,故在临床术后可进行有力的推广.
作者:郭小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探讨应对策略.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10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该组患者制定护理风险管理策略,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骨科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风险评估发现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滞后、病区环境管理水平低等.制定护理风险管理策略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8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20%(P<0.05),护理满意度为96.2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40% (P<0.05).结论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问题较多,及时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荣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用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我科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冠心病患者82例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我科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冠心病患者82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心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LVEF大于对照组,LVEDD小于对照组,E/A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中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用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黄志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并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手术室3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来源.结果 30名护士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工作压力,且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特殊的工作环境、超负荷工作量、复杂人际关系、护理要求高、职业危险性等.结论 手术室护士承受多种工作压力,手术管理人员应从基础上分析工作压力来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减轻和消除手术室护士工作压力.
作者:江燕;石鑫;王从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早孕期剖宫产瘢痕患者妊娠期间出现的各种临床现象及病理情况展开观察与分析,为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 选择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她们的病例和生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腹腔镜病灶切除术的患者有5例,在超声监测下接受宫腔镜病灶电切除术的有55例.将所有患者的病理蜡块收集起来,并对其病理学特点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 经观察得知,阴道流血为本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其中47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得到确诊,确诊率为85.45%.采用MRI检查方法可将患者不同的临床分型区分开来.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瘢痕处的子宫平滑肌组织缺乏连续性及完整性,基层组织中存在缝隙及绒毛,相比于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病率更高.结论 对于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在临床表现及病例特点方面,内生型与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各有不同,出现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一项重要原因便是子宫剖宫产瘢痕处的肌层存在缝隙.而采取MRI检查方法可将患者不同的临床分型区分开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艳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