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李艳梅

关键词:早孕期, 剖宫产瘢痕妊娠, MRI检查
摘要:目的 对早孕期剖宫产瘢痕患者妊娠期间出现的各种临床现象及病理情况展开观察与分析,为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 选择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她们的病例和生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腹腔镜病灶切除术的患者有5例,在超声监测下接受宫腔镜病灶电切除术的有55例.将所有患者的病理蜡块收集起来,并对其病理学特点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 经观察得知,阴道流血为本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其中47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得到确诊,确诊率为85.45%.采用MRI检查方法可将患者不同的临床分型区分开来.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瘢痕处的子宫平滑肌组织缺乏连续性及完整性,基层组织中存在缝隙及绒毛,相比于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病率更高.结论 对于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在临床表现及病例特点方面,内生型与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各有不同,出现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一项重要原因便是子宫剖宫产瘢痕处的肌层存在缝隙.而采取MRI检查方法可将患者不同的临床分型区分开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经腹部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的效果

    目的 探究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异位妊娠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经腹部超声诊断,实验组(40例)采用经阴道超声诊断.对两种超声诊断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诊断符合率(92.50%)明显优于对照组(77.50%),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实验组诊断出附件包块、胎心、假孕囊、胎芽例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中,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且操作方法简单、快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由丽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恩替卡韦治疗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恩替卡韦在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肝功能生化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对比.结果 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6.0%,实验组为70.0%.对照组患者PT为(15.1±2.3)s,实验组为(9.9±1.9)s.对照组患者ALB为(38.8±5.9)g/L,实验组为(45.6±2.7)g/L.对照组患者ALT为(52.1±7.9)IU/L,实验组为(43.7±3.6) IU/L.对照组患者TB为(35.7±9.6) μmol/L,实验组为(18.1±5.6) μmol/L.各项指标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恩替卡韦治疗后,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肝脏功能.该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张伦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不同镇痛方式下经阴道取卵术的护理干预及临床结局分析

    目的 评价2种不同镇痛麻醉方式下经阴道穿刺取卵术的护理干预对策及临床结局分析.方法 选择174例在我科于2014年1月~2015年12月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患者行取卵术下接受不同的镇痛方式,观察记录术后疼痛情况、不良反应及临床结局.结果 静脉麻醉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安定组.结论 安定和静脉麻醉均能减轻患者术中疼痛强度,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镇痛方式取卵,再结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的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没有直接影响到妊娠结局.

    作者:张圣芳;聂晓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核黄素磷酸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评价核黄素磷酸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5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接受根治性调强放疗,放疗期间给予常规放疗指导,研究组在放疗开始时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 g和核黄素磷酸钠30 mg静滴,1次/d.对照组出现口腔黏膜炎时予激素、抗生素治疗.结果 研究组中口咽黏膜炎症Ⅰ级、Ⅱ级反应例数较对照组增多,Ⅲ、Ⅳ级黏膜反应例数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核黄素磷酸钠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明显降低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

    作者:宋春慧;赵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146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3例.治疗组采用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治疗,对照组采用氟桂利嗪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改善情况及发作频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5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34%,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VAS评分和发作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偏头痛采用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降低疼痛发作次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管春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在牙体牙髓病治疗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牙体牙髓病治疗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75例牙体牙髓病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循证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循证组采取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总体护理满意度与牙体牙髓病治疗术后感染发生率.结果 ①循证组患者总体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②循证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牙体牙髓病治疗患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高,可有效控制术后感染的发生,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张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与白光内镜在大肠息肉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与白光内镜在大肠息肉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医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诊治的大肠息肉患者中抽取55例作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应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白光内镜检查,并就其息肉黏膜腺管开口形态分型、病理检查结果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对本组大肠息肉性质的诊断准确率是92.73%,高于白光内镜的78.18%(x2=4.681,P=0.031).结论 窄带成像放大内镜用于大肠息肉的肿瘤性质鉴别诊断中准确率较高,可借鉴.

    作者:黄永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术中输尿管导管引导下内镜乳头切开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输尿管导管引导下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治疗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十一人民医院2009年3月~2016年2月施行同期LC+输尿管导管引导下EST治疗559例胆囊结石合并细径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559例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无死亡病例.手术时间平均(89.0±17.0)min;术中出血量5~20 ml,平均(11.2±3.4)ml.术后发生轻症胰腺炎9例(1.60%),经保守治愈,残余结石1例,再次内镜下手术治愈.无胆漏、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并发症.术后无胰腺炎症状者在术后第3d拔除鼻胆管;有胰腺炎症状者在腹痛症状缓解,开始进食时拔除鼻胆管.术后均从腹腔引流管引流出渗液约10~300 ml/d,于1~5 d后停止.多数病人术后第3~5 d拔除腹腔引流管.结论 只要病例选择合适,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采用输尿管导管引导下内镜乳头切开术安全、可行,能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乳头的损害及胰腺炎发生.

    作者:王绍勇;陈安平;李华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透析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及透析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126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透析并发症.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Hb、AL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观察组心衰、内瘘闭塞、高血钾、血压异常、水负荷过高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有P<0.05.结论 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透析并发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金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的实施与医疗流程改进的探讨

    目的 分析腹股沟疝临床路径的实施对医疗流程改进的作用.方法 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共收治腹股沟疝患者162例,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的护理模式,通过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和医疗纠纷发生率的对比,探讨腹股沟疝临床路径的实施对医疗流程的改进作用.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和医疗纠纷发生率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股沟疝临床路径的实施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治疗费用和医疗纠纷发生率,对促进医疗流程的改进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王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莫西沙星与左旋氧氟沙星治疗皮肤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对比研究莫西沙星与左旋氧氟沙星治疗皮肤细菌感染皮肤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64例皮肤细菌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左旋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莫西沙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3.75%,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体温、肿胀、红斑、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患者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莫西沙星作为第4代喹诺酮类抗菌药,不仅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而且增加了对革兰阳性菌、厌氧菌、需氧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治疗皮肤细菌感染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宋新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儿疝气采用小斜切口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小儿疝气患者时使用小斜切口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小儿疝气患者共5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接受传统斜切口术,观察组则接受小斜切口治疗,将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评分、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P<0.05.结论 在小儿疝气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小斜切口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而且术中出血量更少,切口更小,使患儿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简小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为拟定临床诊疗计划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前来我院诊治的12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于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仅给氨氯地平治疗,疗程为期8w.待两组疗程完成后,比较临床疗效、血压和血脂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诊疗后,观察组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血压和血脂水平也较对照组为优,实验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采取使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以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血压值,改善血脂水平,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韩国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分析护理干预对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睡眠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研究护理干预方法给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睡眠状况和日常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方法 抽取90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研究组采取个性护理干预手段.其中主要包含有进行生活指导、心理护理、宣教健康睡眠基本知识等.通过生活质量核心表以及匹兹堡具体睡眠质量指数评价所有患者护理前后睡眠状况和实际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护理措施实施后,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LO-C30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 采取针对性比较强的个性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改善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睡眠状态,同时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夏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心绞痛患者颈动脉病变的临床初步诊断研究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心绞痛患者颈动脉病变的初步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62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劲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心绞痛组患者颈动脉发生斑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积分明显大于对照组,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多支颈动脉病变患者在颈内动脉IMT、分叉处IMT、颈动脉硬化斑块积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心绞痛患者颈动脉病变无创伤,准确率高,并可通过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对临床怀疑有冠心病的患者具有重要的筛查和预测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弯头型血管造影导丝在输尿管镜进输尿管开口操作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弯头型血管造影导丝(即泥鳅导丝)与斑马导丝在输尿管镜手术插管中的效果优劣.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泥鳅导丝组、斑马导丝组,均为60例.输尿管镜在导丝引导下的进输尿管开口,首次插管如果5 min未成功则交换导丝重新插管.观察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及副损伤情况.结果 首次插管成功率泥鳅导丝组96.70%高于斑马导丝组83.30%(P<0.05),插管时间两组对比(P>0.05);交换导丝后,斑马导丝成功率仍低于泥鳅导丝(P<0.05).术后输尿管开口损伤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输尿管镜进输尿管开口操作中,泥鳅导丝插管优于斑马导丝,在困难插管时可以替代斑马导丝.

    作者:潘志华;倪浩东;唐庆生;奚鹏山;周顺荣;夏安乐;何斌;周晓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析超声诊断腹部常见淋巴结肿大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腹部常见淋巴结肿大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筛选80例腹部淋巴结肿大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超声二维图像检查,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 腹部淋巴瘤24例,回声较均一,由大小均一的结节合成,呈现出椭圆形分叶状,无其他原发性病灶者;37例转移性淋巴结症状者,分布零散且呈不规则性团状,包膜无完整性,内部回声均一,多发者居多,属于癌肿病灶;19例炎性淋巴结者,包膜完整,回声均一,以单发居多,含有感染性病灶特征.结论 超声诊断腹部常见淋巴结肿大具有显著的超声影像特征,且和邻近脏器病变组织具有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较高参考价值.

    作者:罗红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ERAS在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加速康复外科(ERAS)新理念应用于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ERAS组和对照组各25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进食、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情况等指标.结果 ERAS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进食、排气、排便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ERAS应用于腹腔镜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耿绪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儿35例,对其进行综合系统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及血容量变化等情况.结果 经给予积极治疗配合综合护理措施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显著,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无1例惠儿死亡.结论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严重程度不一,及时配合治疗采取综合系统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临终关怀护理对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

    目的 研究临终关怀护理对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方法 纳入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2月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94例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普通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临终关怀组在普通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临终关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家庭成员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焦虑心理状态、抑郁心理状态的差异;护理前和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睡眠质量指数的差异.结果 临终关怀组家庭成员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比普通组高,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水平、睡眠质量指数相似,P>0.05;护理后临终关怀组相较于普通组焦虑心理状态、抑郁心理状态减轻更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水平、睡眠质量指数相似,P>0.05;护理后临终关怀组相较于普通组生活质量水平、睡眠质量指数提高更显著,P<0.05.结论 临终关怀护理对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大,可有效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其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廖光晶;罗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