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对新生儿黄疸辅助治疗的作用探讨

姚桂红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 新生儿黄疸, 辅助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对新生儿黄疸辅助治疗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4年6月~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新生儿黄疸患者,共117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59例,在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黄疸消失时间为(38.4±2.6)h,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CD3、CD4、CD8水平分别为(85.6±13.3) μmol/L、(66.4±3.6)、(44.3±2.2)和(24.6±1.3),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够缩短患儿黄疸恢复正常的时间,提高惠儿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的临床特点以及导致其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65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及复发原因.结果 本次研究165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复发者9例,复发率约5.45%,将复发患者9例与未复发者156例相比较,病灶大小、手术治疗前药物应用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切除病灶时,切除范围可适当外扩,在术前检查或术中探查时应着重可疑部位,尤其是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灶较大,位置较深者,避免在探查中遗漏较小的病灶,以防复发.

    作者:罗方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对新生儿黄疸辅助治疗的作用探讨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对新生儿黄疸辅助治疗的作用.方法 本次研究的对象均为2014年6月~2016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新生儿黄疸患者,共117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蓝光照射治疗,研究组59例,在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黄疸消失时间为(38.4±2.6)h,明显比对照组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CD3、CD4、CD8水平分别为(85.6±13.3) μmol/L、(66.4±3.6)、(44.3±2.2)和(24.6±1.3),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能够缩短患儿黄疸恢复正常的时间,提高惠儿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姚桂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用于干预新生儿脐部处理的研究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用于干预新生儿脐部处理的方法及应用.方法 将2015年1月~12月我院足月分娩的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A组(n=100)和对照组B组(n=100).实验组给予循证护理的方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脐带断端脱落时间,并对新生儿脐周皮肤及断端渗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循证护理用于干预新生儿脐部处理,能有效加快新生儿脐带断端脱落时间,减少脐部感染的发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从而避免了由于常规护理导致的脐部渗血、感染等一些问题的发生.结论 循证护理用于干预新生儿脐部处理能够有效的降低由于常规护理所导致的新生儿脐带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护理模式.

    作者:翟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诊昏迷患者急救措施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 探讨急诊昏迷患者的急救措施及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5年5月~2016年2月诊治的急诊昏迷患者中抽取79例作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致病原因、急救措施以及急救效果.结果 本组79例急诊昏迷患者中,抢救成功者64例,其整体抢救成功率是81.01%;其中,因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酒精中毒昏迷者抢救成功率高,为100.00%,其余依次是急性心肌梗死、安定中毒、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有机磷中毒、一氧化碳中毒者,心脏呼吸骤停者抢救成功率低(50.00%).结论 根据急诊昏迷患者的临床表现,快速分诊后实施相应急救措施,可有效提升急救成功率.

    作者:曹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我国循证药学的特征与热点分析

    目的 了解国内循证药学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指导下一步研究方向.方法 本文以CNKI学术期刊资源总库为数据源,以“循证”和“药”为主题词,利用文献计量、词频统计等统计分析方法,从文献类型、年代分布、载文期刊分布、发文作者及作者机构、论文合作度及关键词等角度对循证药学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循证药学年平均文献量为95.6篇,平均作者合作度为3.09,排前20位的期刊载文量为该领域核心期刊.结论 目前循证药学研究发展较快,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尤其是中医药循证药学研究发展较快,研究热点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等疾病治疗中的安全用药等.

    作者:谢奇;郑官升;毕玉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分析护理干预对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睡眠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研究护理干预方法给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睡眠状况和日常生活质量造成的影响.方法 抽取90例高龄妇科肿瘤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研究组采取个性护理干预手段.其中主要包含有进行生活指导、心理护理、宣教健康睡眠基本知识等.通过生活质量核心表以及匹兹堡具体睡眠质量指数评价所有患者护理前后睡眠状况和实际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护理措施实施后,研究组患者PSQI评分、生活质量评分-QLO-C30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 采取针对性比较强的个性护理干预措施,不仅能够改善高龄妇科肿瘤患者的睡眠状态,同时可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作者:夏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探讨

    目的 探讨如何在围手术期对患者实施更优质的护理,使患者以佳的心理,生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利于病情的恢复,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 由手术室护士对所管理的围手术期患者实行全程规范化的、系统化的整体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随访.结果 手术室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直接影响手术治疗的成败.结论 开展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质量,增进了护患关系,提高了社会满意度.

    作者:钟以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聚乙二醇4000散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聚乙二醇4000散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结肠镜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30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聚乙二醇4000散+硫酸镁行肠道准备,对照组单纯使用硫酸镁行肠道准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聚乙二醇4000散可以有效的运用在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中.

    作者:许成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1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35例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和生活质量(以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1.50±2.00次)及并发症发生率5.71%均少于护理干预前[心绞痛发作次数(3.50±2.00)次,并发症发生率22.85%],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护理干预前;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可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洪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及病理特点分析

    目的 对早孕期剖宫产瘢痕患者妊娠期间出现的各种临床现象及病理情况展开观察与分析,为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指导.方法 选择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对她们的病例和生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腹腔镜病灶切除术的患者有5例,在超声监测下接受宫腔镜病灶电切除术的有55例.将所有患者的病理蜡块收集起来,并对其病理学特点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 经观察得知,阴道流血为本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其中47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得到确诊,确诊率为85.45%.采用MRI检查方法可将患者不同的临床分型区分开来.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瘢痕处的子宫平滑肌组织缺乏连续性及完整性,基层组织中存在缝隙及绒毛,相比于内生型剖宫产瘢痕,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发病率更高.结论 对于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在临床表现及病例特点方面,内生型与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各有不同,出现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一项重要原因便是子宫剖宫产瘢痕处的肌层存在缝隙.而采取MRI检查方法可将患者不同的临床分型区分开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艳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临床治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糖尿病肾病Ⅲ-Ⅳ期患者76例,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2w,比较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24 h尿白蛋白定量.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eGFR明显提高[(57.4±17.7 vs 37.5±13.8)ml/min· 1.73m2,P<0.001];尿素氮[(8.6±13.4 vs 11.0±4.9)mmol/L]、血清肌酐[(114.7±41.9 vs 169.1±75.0)mmol/L]明显降低(P<0.001);24 h尿白蛋白明显减少[(421.3±146.6 vs 476.5±152.7)mg/24h,P<0.05];血尿酸明显降低[(428.8±119.9 vs 466.9±136.1)mmol/L,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

    作者:秦朝晖;李光;朱彩荣;桂李丽;柯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单波长绿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单波长绿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单波长绿激光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对照组,对两组治疗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情况、视力变化情况及症状(视物模糊和双目干涩)积分进行比较.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症状积分均比对照组低,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采用单波长绿激光疗法,可改善患者视力、降低患者视物模糊和双目干涩症状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种治疗手段能够有效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情,且便于操作、具备很高的安全性.

    作者:李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护理干预对中耳炎乳突根治术患者术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对于中耳炎乳突根治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于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中耳炎患者,随机将其划分为对照组25例与干预组25例,两组均进行乳突根治术治疗,对照组做好术后基础护理措施,干预组接受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满意度与术后治疗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经调查得出满意度为64.00%,干预组为92.00%,干预组较高,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恢复有效率为80.00%,干预组为96.00%,干预组较高,P<0.05.结论 中耳炎患者在临床接受乳突根治术治疗后,临床护士为其提供全面护理干预,大部分患者对临床服务感到满意且术后恢复情况较好.

    作者:路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对医学名词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学论文中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RDW)的规范使用情况.方法 检索万方医学网中2013年1月~2015年9月以标题中含有红细胞分布宽度字段并有全文的论文共有241篇,其中对2014年全年度中标题中含有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一词的论文做了具体统计分析.结果 正确使用的仪占9.20%.结论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规范化使用情况不容乐观,应充分重视该名称的规范使用,且对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两种表示方法: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Coefficient of Variation,RDW-CV)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red cell volume distribution width-standard deviatio,RDW-SD)的不同临床意义进行了陈述.

    作者:袁丹聃;龚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浅谈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目的 浅谈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4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生化检验,观察检验效果及各因素的影响情况.结果 本组145例患者生化检验结果准确率为82.76%(120/145),异位采血的各指标均优于同位采血,差异显著;放置1h的各指标优于放置3h与6h的指标,放置3h的各指标优于放置6h,差异显著;正常标本的各指标优于溶血标本,差异显著;重复离心的AST高于离心1次,而UA低于离心1次,差异显著.结论 生化检验结果准确率较高,但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实践中应积极开展质控管理.

    作者:于海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比较探究

    目的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随机抽选2013年4月~2016年9月我院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的130例患者进行观察.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5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55例.结果 和传统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切除术在手术的时间、术后的排气、住院时间、切口的感染率等方面均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 随着手术经验的不断累积,技术熟练程度的提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将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

    作者:余剑雄;庞学武;陈光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江阴市2013~2015年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对江阴市2013~2015年流感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了解其流行趋势,为今后的流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real time PCR法对2013~2015年哨点医院的1590份流感样病例或肺炎病例的咽拭子样本进行流感病毒检测.结果 2013年11月~2014年2月出现了季节性H3流感流行,2014年2~3月出现乙型流感流行,2015年1~3月出现乙型流感流行,2015年8~9月出现季节性H3流感流行,流感活动存在夏季和冬季两个季节性高峰,符合南方地区流感活动特点.结论 流感的流行有一定的季节性,且季节不同流感优势毒株也有一定差异,同时流感病毒的检出率相对较高,流感监测工作不能放松.

    作者:李玲;张宏宾;谢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奈达铂联合化疗在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疗效对比

    目的 研究分析奈达铂联合化疗在晚期妇科恶性肿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晚期妇科肿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卡铂联合紫杉醇进行化疗,观察组患者则利用奈达铂联合紫杉醇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副作用与近期治疗效果.结果 经有效治疗措施后,两组患者总体有效率并无显著差异,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患者白细胞减少率要少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晚期妇科肿瘤患者,奈达铂作为一种新型药物,采用联合化疗的方法在近期疗效方面并无显著的优越性,但是在减少患者毒副作用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效果,临床治疗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化疗药物.

    作者:王静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肺癌患者化疗后PICC置管处皮肤过敏的1例护理

    PICC技术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头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置管术.作为一种新型输液工具,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途径.具有保留时间长,安全性高的优点,从而创造了医学界的一针式服务神话,很多患者认为PICC是他们的一条生命线.经临床观察,少数经化疗导致过敏性体质的病人留置PICC后,用贴膜固定导管时,贴膜下皮肤出现红肿、瘙痒,严重者皮肤破溃、渗液等情况,给导管的日常维护方面带来困难,影响了导管留置时间,不但影响治疗的进展,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PICC管的费用昂贵,易发生医患纠纷,同时也增加病人经济负担川.1例肺癌患者体质弱、抵抗力极差,化疗后引起免疫功能失调出现过敏性体质的情况(化疗前无此情况).我科通过循证护理、临床实践和观察等综合方法有效改善了病人的过敏症状,并顺利完成了后续治疗.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史云;罗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无痛结肠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分析及护理

    目的 观察无痛结肠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结肠息肉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结肠息肉患者100例在无痛结肠镜下进行APC治疗,并观察治疗后效果及并发症,在1个月后到医院进行复查.结果 有100例患者在治疗时共摘除/灼除息肉214枚.用电凝刀切摘除直径>1 cm的结肠息肉42枚,用APC烧灼直径<1 cm的残余息肉165枚.1个月后复查肠镜没有看到息肉样增生,发现黏膜充血水肿症状的有1例直径>1 cm的广基或带蒂息肉,然后给予APC进行治疗.APC治疗中出现5例局部疼痛,12例腹胀,持续时间1 h~3d,没有消化道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无痛肠镜下使用APC治疗结肠息肉是安全有效的,有迅速、高效的效果,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方便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陈荣莉;屈娟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