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罗方野

关键词: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 复发相关因素, 临床特点
摘要:目的 分析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的临床特点以及导致其复发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65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及复发原因.结果 本次研究165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复发者9例,复发率约5.45%,将复发患者9例与未复发者156例相比较,病灶大小、手术治疗前药物应用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切除病灶时,切除范围可适当外扩,在术前检查或术中探查时应着重可疑部位,尤其是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病灶较大,位置较深者,避免在探查中遗漏较小的病灶,以防复发.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谈急性阑尾炎切除手术的应用

    急性阑尾炎发生后对于患者的健康影响较大,同时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目前临床使用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不同的保守治疗和不同方式的手术治疗等,我们在对患者进行不同方法治疗的过程中发现,手术切除在急性阑尾炎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因而我们本次对急性阑尾炎切除手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按照实际情况提出合理化建议.

    作者:巩慧枧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措施探究

    目的 综合分析急性有机磷(Organic phosphorus)农药中毒的急救与护理措施,为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方法 在2015年6月~2016年9月,选取在我院收治的5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再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59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结果 ①抢救成功的关键措施是:彻底清洗胃;②抢救成功率为94.92%(56/59),抢救失败率为5.08 %(3/59),抢救成功率与抢救失败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迅速清除毒物且保持呼吸道通畅,能够建立好静脉通路,做好基础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能够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曾芸;张金晶;邢紫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随着年龄和病程的增加而增加,在60岁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超过50%的患者存在周围神经病变.目前常规治疗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研究逐渐深入,特别是中医方面,具有较好的前景.

    作者:于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液科化疗药物外渗导致静脉炎的预防与护理

    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对血液科化疗药物外渗导致静脉炎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血液科收治的100例接受化疗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在化疗药物给药期间给予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静脉炎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14.00%),生活质量和护理总满意率(94.00%)均高于对照组(80.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化疗药物给药期间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药物外渗导致静脉炎的发生率,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丁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讨老年胸椎结核患者应用一期后外侧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

    目的 评价分析老年胸椎结核患者应用一期后外侧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76例老年胸椎结核患者作研究对象,并结合研究需要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3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对38例观察组患者则实施一期后外侧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继而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治愈率方面,对照组为63.16%,而观察组为94.74%,显然观察组更更高(P<0.05),且在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方面,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显然更少(P<0.05),两组术后Cobb's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续观察发现,末次随访观察组Cobb's角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经我院研究得出,在对老年胸椎结核患者的治疗方面,采用一期后外侧入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可减少其术中出血量,创伤小,且住院时间及手术用时更少,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效果显著,应当推荐使用.

    作者:肖祥;韩含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在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联合房角分离术在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我院收治的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30例(30眼),观察其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后视力、眼压的变化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除1例因视神经萎缩术后视力不提高外,术后视力≥0.3者29眼(96.67%),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眼压显著下降.结论 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采用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不仅能改善视力、降低眼压,而且术后不良反应小,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武莉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本院门诊药房退药分析与解决办法

    目的 分析本院门诊药房退药原因,研究相应的解决办法,降低退药率,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本院门诊药房2015年1月~6月退药登记表共386张,除去信息填写不全的67张,对剩下的319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退药原因中“医生录入失误”、“患者家中有同种药品”、“出现不良反应”、“手术取消”居多;退药种类与季节相关.结论 医院应建立并完善退药制度,加强医患沟通,减少退药,保证合理性用药.

    作者:潘桂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脑出血合并SIRS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血液净化在治疗急性脑出血合并SIRS患者中的作用及预后影响.方法 将我院综合ICU收治的急性脑出血合并SIRS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分为两组,比较常规治疗组(A组35例)与血液净化组(B组35例)患者3、7、14d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情况,并比较两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①B组T、RR、HR、WBC改善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或P<0.01);②B组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比A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血液净化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SIRS症状,并能明显降低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其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朱满意;韦正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不同孕周胎儿畸形诊断的价值分析

    目的 对二维、四维联合超声在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5月对来我院进行产检的1200名不同孕周孕妇进行产检,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二维超声检查诊断),观察组(二维联合四维超声检查诊断),观察比较两种不同检查方式下的检查率及不同孕周的检查差异.结果 二维、四维联合超声检查下的诊断效果更佳,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以孕中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孕早、晚期,而胎儿畸形额发生例中以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畸形发生率较高.结论 二维、四维联合超声检查对于不同孕周胎儿畸形的诊断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有效的提升胎儿畸形在临床中的的确诊率,并采取一定的改善措施降低畸形胎儿的出生率.

    作者:朱爱萍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跟骨术后皮瓣坏死及感染预防

    目的 研究在跟骨术中预防术后皮瓣坏死及感染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6年1月医院收治的根骨骨折患者94例,均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预防术后皮瓣坏死及感染的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术后切口的愈合情况,发生皮瓣坏死及感染的情况,以及相应治疗后的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率为91.49%(86/94),发生切口皮瓣坏死及感染率为8.51%(8/94),经相应治疗后,均在1个月内愈合.结论 在跟骨术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预防术后皮瓣坏死及感染的情况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覃义兵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弯头型血管造影导丝在输尿管镜进输尿管开口操作中的应用

    目的 评价弯头型血管造影导丝(即泥鳅导丝)与斑马导丝在输尿管镜手术插管中的效果优劣.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泥鳅导丝组、斑马导丝组,均为60例.输尿管镜在导丝引导下的进输尿管开口,首次插管如果5 min未成功则交换导丝重新插管.观察插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及副损伤情况.结果 首次插管成功率泥鳅导丝组96.70%高于斑马导丝组83.30%(P<0.05),插管时间两组对比(P>0.05);交换导丝后,斑马导丝成功率仍低于泥鳅导丝(P<0.05).术后输尿管开口损伤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输尿管镜进输尿管开口操作中,泥鳅导丝插管优于斑马导丝,在困难插管时可以替代斑马导丝.

    作者:潘志华;倪浩东;唐庆生;奚鹏山;周顺荣;夏安乐;何斌;周晓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旨在分析临床尿常规检验中的相关影响因素,为提高尿常规检测的成功率打下坚实的基础.方法 本次研究中,主要对尿常规检验过程中,收集前、运送保管过程中以及分析检验过程中的各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 采集准备、保存、分析三个环节中,影响到检验结果的因素较多.结论 临床检验人员要真对其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了解,严格进行检验质量的控制,不断规范操作流程.

    作者:刘玉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剖宫产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剖宫产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剖宫产分娩的产妇74例,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结果 观察组产妇在接受护理后SAS、SDS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剖宫产实施舒适护理能够帮助产妇改善身心状态,强化护理安全性,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周秀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阴式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优越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的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分为阴式子宫肌瘤剥除组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组,对两种手术方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下床时间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子宫肌瘤剥除术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潘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

    目的 总结并评价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中选取40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实施宫腔镜定位后刮宫术,观察组20例实施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对比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月经量、子宫内膜厚度以及1年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1年内妊娠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效果确切,可广泛应用到临床中.

    作者:侯云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用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用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我科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冠心病患者82例为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我科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冠心病患者82例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心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LVEF大于对照组,LVEDD小于对照组,E/A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中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与曲美他嗪联用能够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黄志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心绞痛患者颈动脉病变的临床初步诊断研究

    目的 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心绞痛患者颈动脉病变的初步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62例心绞痛患者临床资料,并选取同期在我院健康体检的62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劲动脉病变情况.结果 心绞痛组患者颈动脉发生斑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积分明显大于对照组,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1、多支颈动脉病变患者在颈内动脉IMT、分叉处IMT、颈动脉硬化斑块积之间存在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心绞痛患者颈动脉病变无创伤,准确率高,并可通过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对临床怀疑有冠心病的患者具有重要的筛查和预测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神经节苷脂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辅助治疗新生几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46例,对比采用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对照组,23例)与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观察组,23例)的临床疗效有无差异.结果 观察组在接受了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后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为(35.64±5.61)分;对照组为(27.62±5.4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6.96%,明显优于对照组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神经节苷脂辅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够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增强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作者:刘玉兰;杨志云;吴玉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肾病综合症患儿35例,对其进行综合系统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其临床症状、体征及血容量变化等情况.结果 经给予积极治疗配合综合护理措施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显著,电解质紊乱得到纠正,无1例惠儿死亡.结论 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症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严重程度不一,及时配合治疗采取综合系统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赵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产后出血防治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临床产后出血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438例阴道分娩产妇,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9例.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m l+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米索前列醇防治产后出血.对比两组患者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产后2h、24 h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0.47%,明显低于对照组3.20%,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24 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出血量,对产后出血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缩宫素.

    作者:高建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