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聚乙二醇4000散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临床观察

许成

关键词:聚乙二醇4000散, 结肠镜检, 肠道准备, 硫酸镁
摘要:目的 聚乙二醇4000散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结肠镜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30例和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聚乙二醇4000散+硫酸镁行肠道准备,对照组单纯使用硫酸镁行肠道准备.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聚乙二醇4000散可以有效的运用在结肠镜检查前的肠道准备中.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信息安全探讨

    本文介绍了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原则和国内医疗信息安全体系,就影响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安全策略,同时对医疗信息隐私保护措施提出了建议.

    作者:唐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广州部分高校大一学生性心理和性行为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目的 分析大一学生性心理、性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广州地区两所高校共1605名大一学生进行横断面调查.运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①在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的过分干涉和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过干涉过保护及拒绝否认与性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母亲的惩罚严厉和偏爱与性心理健康呈负相关.②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对性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而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度保护与母亲的惩罚严厉、偏爱被试对性行为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①性知识、性观点和社会适应对发生性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性态度和性控制力对发生性行为有负向预测作用.②父母教养方式对大一学生的性心理、性行为有明显影响.

    作者:谢欣你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儿高热惊厥的护理对策

    小儿高热惊厥是小儿常见急症,如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对患儿会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甚至危及生命,因此采取降温、保持气道畅通、止惊、吸氧及安全保护等护理措施及时控制惊厥发作,减少患儿损伤,并进行健康指导以加强其治疗依从性,预防惊厥复发,从而促进小儿健康成长.

    作者:王维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股骨近端骨折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骨折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接诊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取手术治疗,而研究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分阶段疗法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效果、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优良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股骨近端骨折可取得不错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廖群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宫腔填纱配合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析宫腔填纱配合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共收治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134例,以随机法对所有参与研究的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67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7采用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宫腔填纱的方式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手术时间上,观察组远短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阴道出血量上,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远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远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米索前列醇局部给药+官腔填纱的方式进行止血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王联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儿难治性癫痫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随着人们对癫痫发病原因和耐药机制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小儿难治性癫痫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新型抗癫痫药物治疗小儿难治性癫痫有一定的疗效,中医药和生酮饮食可以增强抗癫痫药物效果,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儿的病症制定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杨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康复训练对精神患者控制冲动行为能力的对照分析

    目的 探讨康复训练对精神患者控制冲动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132例有过冲动行为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现传统管理,实验组实行专人管理,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3个月后,两者均采用住院患者护理观察量表(NOSIE)评定.结果 康复训练后实验组社会兴趣分高于对照组(P<0.05),激惹因子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 住院的精神患者多参加系统化的康复训练对稳定情绪,降低激惹性,提高控制冲动行为的能力是有良好效果的.

    作者:朱燕;胡雪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无痛结肠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分析及护理

    目的 观察无痛结肠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结肠息肉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方法 选择临床结肠息肉患者100例在无痛结肠镜下进行APC治疗,并观察治疗后效果及并发症,在1个月后到医院进行复查.结果 有100例患者在治疗时共摘除/灼除息肉214枚.用电凝刀切摘除直径>1 cm的结肠息肉42枚,用APC烧灼直径<1 cm的残余息肉165枚.1个月后复查肠镜没有看到息肉样增生,发现黏膜充血水肿症状的有1例直径>1 cm的广基或带蒂息肉,然后给予APC进行治疗.APC治疗中出现5例局部疼痛,12例腹胀,持续时间1 h~3d,没有消化道出血和穿孔等并发症.结论 无痛肠镜下使用APC治疗结肠息肉是安全有效的,有迅速、高效的效果,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方便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陈荣莉;屈娟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脑出血合并SIRS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血液净化在治疗急性脑出血合并SIRS患者中的作用及预后影响.方法 将我院综合ICU收治的急性脑出血合并SIRS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分为两组,比较常规治疗组(A组35例)与血液净化组(B组35例)患者3、7、14d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情况,并比较两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①B组T、RR、HR、WBC改善情况显著优于A组(P<0.05或P<0.01);②B组MODS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比A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血液净化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SIRS症状,并能明显降低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在其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朱满意;韦正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目的 分析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探讨应对策略.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10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分析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该组患者制定护理风险管理策略,对对照组患者实施骨科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风险评估发现骨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滞后、病区环境管理水平低等.制定护理风险管理策略对研究组患者实施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3.8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20%(P<0.05),护理满意度为96.2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40% (P<0.05).结论 骨科护理中存在的护理风险问题较多,及时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作者:荣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析超声诊断腹部常见淋巴结肿大的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腹部常见淋巴结肿大的临床可行性.方法 筛选80例腹部淋巴结肿大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给予超声二维图像检查,总结其影像特征.结果 腹部淋巴瘤24例,回声较均一,由大小均一的结节合成,呈现出椭圆形分叶状,无其他原发性病灶者;37例转移性淋巴结症状者,分布零散且呈不规则性团状,包膜无完整性,内部回声均一,多发者居多,属于癌肿病灶;19例炎性淋巴结者,包膜完整,回声均一,以单发居多,含有感染性病灶特征.结论 超声诊断腹部常见淋巴结肿大具有显著的超声影像特征,且和邻近脏器病变组织具有相关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较高参考价值.

    作者:罗红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注射用唑来膦酸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6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50例,注射用唑来膦酸,口服钙尔奇以及阿尔法;对照组患者40例,口服钙尔奇以及阿尔法.患者的治疗时间是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研究观察,对比两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通过注射唑来膦酸,患者的骨密度增加幅度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注射用唑来膦酸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有明显提高,疗效显著,应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峰;付德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PDCA在规范输血标本采集中的运用

    目的 探讨PDCA戴明环在规范输血标本采集中的运用.方法 通过对2015年10月院输血科共26例退标的分析,采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质量持续改进,加强全院相关人员培训,不定期检查、分析、反馈与总结.结果 实施PDCA循环后11月份退标下降12例,下降幅度为46.15%.结论 运用PDCA循环法进行质量持续改进,可降低输血标本的退标率,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左霞;钱宏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人工皮在外科皮肤缺损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人工皮在外科皮肤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例皮肤缺损患者行人工皮覆盖+持续电动负压吸引治疗后,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及疗效.结果 30例患者创面均一期愈合,较常规时间缩短1~2 d,愈合后皮肤光滑、润泽、瘢痕轻.结论 人工皮膜使用方便,价格适中,应用范围较广,在外科皮肤缺损.治疗方面有良好的前景,值得推广.

    作者:杨华丽;周琴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活血通脉汤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析活血通脉汤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12月~2016年6月本院门诊诊治的12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63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活血通脉汤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在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上,观察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无较大差异(P>0.05);在心绞痛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提供活血通脉汤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病症,提高治疗有效率,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作者:黄昌斌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疾病,是由于胆管阻塞、化学系刺激以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急性胆囊炎发病率高,并以女性较为多见,特别是肥胖女性.急性胆囊炎的诱因多为饱食、过多进食高脂饮食、精神因素等.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急性胆囊炎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临床给予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作者对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急性胆囊炎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霍明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多索茶碱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的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分析多索茶碱与氨荼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两组,即甲组(n=30)、乙组(n=30).甲组患者给予多索茶碱治疗,乙组患者给予氨茶碱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甲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70%,明显高于乙组的76.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治疗后肺活量(FVC)、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吸峰流速(PEF)明显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0%,明显低于乙组的26.7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多索茶碱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氨荼碱,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的治疗药物.

    作者:刘东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的药理和临床研究

    氯化钾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混合制剂,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可控,稳定性良好.即可满足儿童患者的生理需要、预防电解质紊乱,明显减少补钾疼痛,增加治疗依从性,且适用于高血糖患者.同时,减少配伍时微粒污染、避免输液反应,简化配置过程,节省操作时间,方便临床护理工作.其在临床使用安全性、依从性、临床适应性、质量控制及药物经济学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小规格产品在儿童无痛补钾方面优势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茉君;王涛;刘瀚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讨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与缓解对策

    目的 分析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并探讨相应的压力缓解对策.方法 于2013年1月~2015年12月,采取整群抽样法抽取在我区五所医院儿科工作的200例在岗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反应量表对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情况进行评估,并采用压力源量表对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进行调查.根据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实施合理的压力缓解对策,比较实施前后儿科护士的压力反应指数、工作幸福感指数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结果 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主要为社会、技术、环境,实施压力缓解对策后,儿科护士的压力反应指数明显降低(P<0.05),其工作幸福感指数、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 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来源于多个方面,根据其心理压力源实施合理的压力缓解对策,可有效减轻儿科护士的心理压力,提高儿科护士的工作幸福感指数及护理工作满意度.

    作者:沈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与含铂类方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析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与含铂类方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3例接受化疗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将其平均分为1组(0度)、2组(1~2度)、3组(3~4度),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与含铂类方案化疗疗效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高,其次为3组、2组;3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高,其次为2组、1组(P<0.05);2组患者总生存时间长,其次为3组、1组(P<0.05).结论 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与含铂类方案化疗的远期疗效有相关性,与近期治疗效果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尹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