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洋
目的 辛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方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56,将其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辛伐他汀药物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对急性脑缺血性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甲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应用二维超声结合增强型血流成像技术在诊断胎儿心脏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产检的孕妇中筛查出的59例胎儿心脏先天性异常者,其中有3例漏诊,对其超声图像和孕晚期表现进行分析,并探讨漏诊原因.结果 59例先天性心脏畸形胎儿,有46例在孕20~28 w被检出(占78.00%),有14例在孕晚期被查出(占22.00%),其中有2例室间隔缺损在孕晚期的复查中显示愈合,出现3例漏诊,P<0.05.结论 二维超声结合增强型血流成像技术诊断在筛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诊断中有重要的价值,具有安全无创的优点,应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邢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小儿反复肺炎的危险因素及左旋咪唑治疗效果.方法 特择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反复肺炎的患儿60例与单次肺炎的患儿60例纳入本次实验研究,比较两组患儿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药物治疗效果.结果 导致小儿反复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包括药物过敏史、食物过敏史、粒细胞减少症与喘息史等;两组患儿给予左旋咪唑等药物治疗后疗效均较为显著,单次肺炎与反复肺炎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与91.67%,P>0.05.结论 严密分析小儿肺炎的临床症状、药物与食物过敏史、以往疾病等,有利于及时了解小儿反复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同时选择合理有效的药物进行临床治疗,帮助患儿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陈少欣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社会文化和现代意识影响下,在长期医疗服务实践当中形成的,为员工认同并自觉遵循的共同价值体系,它是一种具有医院自身特点的行业文化.成功的医院文化,一般具有凝聚、导向、激励、约束、协调、维系、教化等功能.如何理解与创新现代医院文化,是各级医院管理者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促进医院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以聊城市脑科医院为例,浅谈医院文化创新与实践.
作者:鹿青松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细致化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急性发作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100例慢性阻塞性肺急性发作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细致化护理模式.应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致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急性发作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曾芸;焦康玲;夏雪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门诊患者PICC导管维护过程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择取2015年6月~12月120例门诊PICC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PICC导管维护;2016年1月~6月120例门诊PICC患者为观察组,予以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比较两组PICC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对导管维护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出现导管滑脱、导管堵塞及导管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对导管维护整体护理满意度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持续质量改进对提高门诊PICC患者护理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延长置管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对导管维护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罗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为了更好地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以多模式考试方法,促进教学改革,解决突击考试、考完即忘的问题,强化课程的持续性和后效性.提高学生获取专业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方法 设计多模式的考试方式,包括听课与课堂回答,检索实习,英文口头报告和综述论文等部分.将考试融入平时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注重对英文数据库的检索,加强对专业外语的阅读理解,并在课堂上及时反馈.结果 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结论 多模式考试方式可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作者:郝冬梅;张松;杨琳;杨益民;李旭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流程管理,观察其对胺碘酮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使用胺碘酮注射液的21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为2015年1月~12月的接受胺碘酮注射治疗的患者,采用流程管理;对照组116例,为2014年1月~12月,接受胺碘酮注射用治疗的患者,采用常规管理.结果 观察组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流程管理可降低和减轻胺碘酮注射液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程度.
作者:刘敏;何晓琴;李梓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大肠癌临床教学中应用MDT模式联合PBL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取锦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90名,随机分为PBL+MDT组45名和LBL组45名,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及教学满意度的差别.结果 PBL+MDT组基础知识和病例分析成绩均高于LBL组(P=0.02,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BL+MDT组教学满意度优于LBL组(P=0.02).结论 MDT模式联合PBL在大肠癌临床教学中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赵晓辉;赵晓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组,A组应用干扰素治疗,B组给予炎琥宁治疗,C组实施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结果 C组患儿总有效率同A组、B组患儿比较明显提高,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手足口病患儿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康复,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伦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分析孕中期唐氏筛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如何提高产前筛查质量方法 对孕中期(16~20w)妇女血清甲胎蛋白(AFP)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两项指标,结合孕妇的年龄、体重、末次月经、孕周、胎儿双顶径及既往孕产史等信息,评估21-三体综合征(DS)、神经管缺陷(NTD)、18-三体综合征的风险率.结果 接受产前筛查的孕妇4760例,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共393例,高风险检出率为8.26%;低风险4367例,低风险检出率为91.74%.结论 对孕中期孕妇进行产前血清学筛查,提高了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和神经管缺陷患儿的检出率,大可能地减少了先天性缺陷儿的出生率,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作者:袁威萍;张玲华;刘小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急性穿孔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严重并发症,也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其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治疗常需手术处理,传统方法为开腹穿孔修补术,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迅猛发展,腹腔镜手术运用的越来越多,其优点非常明显.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6月为25例患者施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国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L型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接骨板治疗Pilon骨折患者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胫骨远端解剖钢板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L型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接骨板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复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骨折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型胫骨远端前外侧锁定接骨板是治疗Pilon骨折,治疗效果较好,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洋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复方金芪降糖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4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3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金芪降糖汤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P<0.05);两组FPG、2hPG、HbAlc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金芪降糖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糖代谢指标,应用价值高.
作者:余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介入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分析及护理保护方法.方法 以我院介入手术室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者共计20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护士基础防护措施均相同,研究组加用职业保护.对比两组防护前后对工作环境满意度及介入室工作中职业损害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防护前对工作环境满意度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防护后对工作环境满意度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介入室工作中职业损害发生情况(白细胞减少、月经异常、肝功能异常、皮疹、发热)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分析介入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提出相对于职业保护方法,能够减少介入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损伤的可能.
作者:陈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颈部肿大淋巴结的CT诊断价值及临床影像学检查意义.方法 总结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2例颈部淋巴结的资料,并对其病变的部位、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颈部组织相对复杂的解剖关系在横断面时容易区别,CT扫描优势在于定位准确,能明确病变范围及周围组织关系.能为临床活检提供有利方法.结论 CT扫描能根据肿大淋巴结的部位,肿块的大小,密度和增强后的强化有无侵润等提出较为准确的良恶肿大淋巴结的诊断[1],同时操作简单,风险低,患者痛苦小,并能为今后手术提供准确的定位.
作者:李诗瑞;申耀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比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小针刀与牵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小针刀组和牵引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小针刀组采取小针刀治疗,牵引组采取牵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JOA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小针刀治JOA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牵引组治疗后,经T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小针刀治VA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牵引组治疗后,经T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优于牵引治疗,通过小针刀结合牵引治疗,可协同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游建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分析四肢骨折患儿的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四肢骨折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中医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组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手术过程患儿依从性评分、术后遵医评分、疼痛评分、切口平均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中医护理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显著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中医护理组手术过程患儿依从性评分、术后遵医评分、疼痛评分、切口平均愈合时间显著比常规护理组好,P<0.05;中医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护理组低,P<0.05.结论 四肢骨折患儿的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提高患儿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加速切口愈合,提升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冯美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研究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68%,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热消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胸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采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措施能够有效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作者:管春辉;王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对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6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55.8%,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8.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胫神经、腓总神经和正中神经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各神经传导速度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提高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血液透析应用于尿毒症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周围神经病变改善.
作者:黄丹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