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锋
目的 研究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应用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83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3例患者分为CCB组和CCB+ARB组两个组别.CCB组以硝苯地平控释片实现治疗;CCB+ARB组以缬沙坦、硝苯地平控释片实现联合治疗.结果 ①CCB+ARB组相比于CCB组血压控制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②CCB+ARB组、CCB组不良用药事件发生情况相似且均比较轻微,差异不显著(P>0.05);③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相似,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CCB+ARB组相比于CCB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改善更显著,差异显著(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和心率水平,作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任宏强;赵利;翟志红;陈少泽;张景玉;王忠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MRI检查膝关节骨关节炎(knee joint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膝关节软骨形态改变和骨髓水肿样病变(Bone marrow edema lesions,BML)程度与临床表现评分(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之间相关性.方法 收集膝关节炎患者47例.采用Philips公司Achieva 3.0T TX磁共振检查设备,8通道膝关节线圈.扫描序列包括:矢状位T2-TSE-SPAIR、冠状位T2-TSE-SPIR、矢状位3D-FFE-WATs.图像传入Extended MR Work Space R 2.6.3.1后处理工作站,使用全器官MR评分方法(Whole-Orga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core,WORMS),对膝关节软骨形态学改变及BML病变进行评估.结果 软骨形态改变WORMS评分与WOMAC正相关,相关系数r=0.41,P<0.05;BML WORMS评分与WOMAC正相关,相关系数r=0.693,P<0.05;BML与软骨WORMS正相关,相关系数r=0.456,P<0.05.结论 膝关节OA患者MRI检查结果显示,软骨缺损程度、BML程度与临床表现程度呈正相关,并且BML程度与软骨缺损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提示,软骨的缺损、BML有可能是引起KOA患者疼痛的原因,并且,两者在KOA进程中相互影响对方的发展.
作者:陈展航;宋亭;刘祎;黄健威;陈永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本次主要研究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治患者的效果.根据早期诊断标准,了解产妇的各项状况.结合该病的早期诊断,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总结临床治疗体会,以便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才能提高对危重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王新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产科应用人工破膜术联合缩宫素对缩短产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浙江省中医院下沙院区产科住院分娩行人工破膜术联合缩宫素静滴引产的单胎头位足月的初产妇7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住院分娩只用缩宫素静滴引产的相同条件初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阴道分娩率分别为85.71%、66%,剖宫产率为14.29%、34%;实验组活跃期时间≤4 h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产后2 h内出血量<100ml病例数也明显多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7.14%、22%.以上两组临床资料多项指标进行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中于临产活跃期适当行人工破膜术联合缩宫素静引产,可以明显缩短产程,加速产程进展,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以及产瘤率,减少产妇产妇2h内出血量,更好地保证母儿预后良好.
作者:陆佳红;胡小英;张薏;何一波;杨新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产后出血是临床妇产科常见的病症,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出血,产妇的生命安全则将遭受严重威胁,以及给予产后出血患者积极有效的控制药物,是降低孕产妇病死率的关键所在.近年来,临床所采用的治疗产后出血的药物较多(例如缩宫素、前列腺素等),且产后出血病症的药物治疗得到较大发展,鉴此情况,本文展开产后出血的药物治疗综述,旨在为后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朱红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联合应用生长因子和银离子敷料在细菌生物膜伤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40例形成细菌生物膜伤口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n=20)及实验组(n=20).对照组采用生长因子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银离子敷料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换药疼痛评分、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以及不同时期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情况.结果 实验组换药疼痛评分、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接受治疗之后,实验组不同时期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银离子敷料治疗形成细菌生物膜伤口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加快患者伤口愈合速度以及愈合质量,进一步减少患者创面分泌物的阳性率,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温月秀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及优势.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接诊的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两组,各自4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加用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生活质量评分,并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治疗后研究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不仅可以提高疗效,而且可以更好地改善血压与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周菁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卵巢囊肿是妇科临床上常见的肿瘤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多为开腹手术或腹腔镜下切除术.随着微创技术在临床的广泛应用,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卵巢囊肿因其方法简单、创伤小、费用低、疗程短、可反复治疗及治愈率高而逐渐被认可.但其治疗方法的疗效、是否影响卵巢功能及影响的程度和时间一直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本文将对超声引导下介入治疗卵巢囊肿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为其以后在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上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陈燕;樊伯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TBL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本文探讨TBL教学在医学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发现TBL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科及师生间的交流,为研究生教育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作者:袁仕善;侯德富;杨盛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分析荨麻疹患者过敏原,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有效改善.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皮肤点测试的300例荨麻疹患者,对其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300例荨麻疹患者中有76例患者过敏原为阳性,其中食物组中海虾的阳性率高,阳性率为34(46.57%),吸入组中以花粉和尘螨的阳性率高,分别为26(34.21%)、19(25.02%);荨麻疹患者过敏原主要为海虾、花粉以及尘螨,在护理中需要尽量的避免与过敏原接触.结论 对荨麻疹患者的过敏原进行分析探讨,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有效改善,有利于帮助病患避免和减少与过敏原的接触,从而有效的降低荨麻疹的发病率.
作者:杨萌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分析四肢骨折患儿的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纳入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四肢骨折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中医护理组.常规护理组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中医护理组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手术过程患儿依从性评分、术后遵医评分、疼痛评分、切口平均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中医护理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显著比常规护理组高,P<0.05;中医护理组手术过程患儿依从性评分、术后遵医评分、疼痛评分、切口平均愈合时间显著比常规护理组好,P<0.05;中医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护理组低,P<0.05.结论 四肢骨折患儿的手术室护理中应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提高患儿依从性,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加速切口愈合,提升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冯美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应用于采血患者对其血液标本质量以及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7月我院门诊需接受采血的患者50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在采血前血管准备、采血时护理、拔针护理、血液标本管理、以及心理疏导等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及血液标本的质量.结果 观察组穿刺成功25例,穿刺成功率为100.00%;对照组穿刺成功23例,失败2例,穿刺成功率为92.00%,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样本合格24例,不合格1例,血液样本达标率为96.00%;对照组血液样本合格22例,不合格3例,血液样本达标率为88.00%,观察组血液样本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采血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不但能提高采血穿刺的成功率,而且有效的管理血液标本,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崔影;周英;王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应用新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60例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研究时间为2014年7月~2016年9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30例患者.对照组直接进行手术,观察组行新辅助治疗后再进行手术,整理分析两组患者的终治疗效果.结果 经新辅助治疗,观察组治疗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有效率、保肛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于局部晚期结直肠癌治疗中应用新辅助治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肿瘤切除率、保肛率,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卢致洋;蔡联明;刘娟;刘振华;吴修洪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通过对2014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组,A组应用干扰素治疗,B组给予炎琥宁治疗,C组实施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结果 C组患儿总有效率同A组、B组患儿比较明显提高,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手足口病患儿采用干扰素联合炎琥宁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康复,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伦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液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采集从2014年4月~2016年3月在我院就诊入院的糖尿病患者149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71例有视网膜病变的患者(A组);78例无视网膜病变的患者(B组),同时抽取57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C组).采用离子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液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正常对照组、A组和B组的HbA1c水平分别为5.30(5.00~5.70)%、7.25(6.50~8.60)%、6.80(5.83~8.03)%,随着病情的发展,HbA1c的水平逐渐升高,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的检测,其结果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病情发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
作者:郑兴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索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临床效果,本研究使用两种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即传统三联疗法和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方法 选取本院从2015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接诊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100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回顾其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其中有50例患者只采用常规治疗方案,另50例患者则采用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方案.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比较不同组别的患者在治疗后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经对临床疗效对比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研究组患者其它评分效果要优于对照组.结论 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治疗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患者来说疗效较佳,对于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来说,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
作者:张恩良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气分析及肺功能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78例重叠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在给予抗感染、平喘、吸氧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对照组给予抗感染、平喘、吸氧综合治疗,监测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数据.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在血气分析包括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指标FVC、FVC占预计值%,PEF、FEV1占预计值%、FEV1/FVC%占预计值%明显改善(P<0.05).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患者可以改善患者缺氧状况及肺功能,可作为重叠综合征患者的第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刘雪梅;张作清;张昌红;丁海菊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静脉腔内激光与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对73例86条肢体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和58例67条肢体行传统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少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手术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腔内激光治疗疗效理想,较传统手术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聂明;李静云;高进;靳科;朱勇;胡竞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鞍区占位病变的CT、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鞍区占位病变的影像表现.结果垂体瘤5例,颅咽管瘤2例,脑膜瘤4例,不同病变在生长部位、密度或信号上各有特点,影像检查能做出正确定位、定性诊断.结论 CT能准确显示鞍区病变钙化及骨质改变,MRI能很好显示病变大小、形态及邻近解剖关系,对鞍区病变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宣家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于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江西省某县医院2004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86名川崎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照组给予普通剂量的丙种球蛋白,观察两组的临床表现.结果 实验组的各种临床表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揭旭辉;赵小燕;杨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