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金萍
目的 探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出现肝功能异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在院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出现肝功能异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和葡萄糖醛内酯,系统治疗2个月,并停药观察2 w,定期检测肝功能进行对比,评估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在治疗后4 w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在治疗后8 w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稍低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在治疗后12 w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接近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对肝功能异常起效相对缓慢,但疗效肯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停药后不反弹.
作者:吴冬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阐述了进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健康信息云平台电子病历信息基本数据集标准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理顺了中医药特色数据元和卫生信息数据元之间的关系,然后介绍了研究内涵、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标准编制的原则、思路、基本步骤,后叙述了标准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成果将推动基层中医馆信息化进程.
作者:陈翔;刘春;杨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酶解牦牛骨粉骨髓粉混合物、牦牛骨粉骨髓粉混合物、碳酸钙的补钙效果.方法 实验采用60只体重(65±5)g的SPF级4周龄雌性SD大鼠,分为6组每组10只,即原始饲料组、酶解骨粉骨髓粉组(低、中、高三组)、牦牛骨粉骨髓粉组、碳酸钙组,投喂含有相应补钙产品的饲料,喂养14 w.每周测一次体重,喂养3 w后进行钙代谢实验,喂养14 w后处死取出左侧股骨,测量骨长、干重、骨钙以及骨密度等指标.结果 酶解骨粉骨髓粉、牦牛骨粉骨髓粉、碳酸钙以及原始饲料组的大鼠喂养14 w后的体重、股骨长度无明显差异(P>0.05);酶解骨粉骨髓粉、牦牛骨粉骨髓粉、碳酸钙组的钙表现吸收率低于原始饲料组钙表现吸收率(P<0.05),但是酶解骨粉骨髓粉组钙表现吸收率高于同剂量组的牦牛骨粉骨髓粉组及碳酸钙组(P<0.05);三种钙剂组的大鼠骨密度均高于原始饲料组(P<0.01),酶解骨粉骨髓粉组的大鼠骨密度高于碳酸钙组以及牦牛骨原粉组的大鼠骨密度(P<0.05);10倍、30倍酶解骨粉骨髓粉组的骨干重高于原始饲料组以及同剂量的其他钙剂组(P<0.01),其余各组钙剂的骨干重均无明显差异;10倍、30倍的钙剂组的大鼠骨钙含量高于原始饲料组大鼠骨钙含量(P<0.05)且酶解骨粉骨髓粉组(P<0.01),同剂量的酶解骨粉骨髓粉组的大鼠骨钙含量高于同剂量的其他两组的骨钙含量(P<0.01).结论 与牦牛骨原粉以及碳酸钙相比,酶解骨粉骨髓粉不仅能提高钙表现吸收率,而且还能显著增加骨密度以及骨钙含量,是一种优秀的钙补充剂.
作者:肖帆;徐蔷;李华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胃溃疡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06例慢性胃溃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比较两组患者随访1年的复发情况.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81.1%,观察组有效率94.3%,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复发率(17.0%)明显高于观察组(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胃溃疡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明显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和谐护患关系,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林艳妮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是治疗胆道良性狭窄的一种新兴方式,本文结合新研究成果就全覆膜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治疗不同病因导致的胆道良性狭窄患者的支架置入成功率,支架移除成功率,狭窄的解除率,移除支架后狭窄的复发率,并发症等做一个阐述.
作者:鲜建国;李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哮喘患者的心理特点,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的病情控制和心理康复作用.方法 哮喘患者138例,按照住院号末位数奇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多于者按照住院号倒数第二位奇偶再分,依次类推,每组6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其心理特点予以个体化的心理指导护理.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和心理康复情况.结果 试验组病情控制(CAT)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试验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据哮喘患者的心理特点变化实施个体化心理指导和护理干预,有助于哮喘患者病情控制和心理康复,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哮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春联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本院检查肝功能的7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抽取患者清晨时空腹状态静脉血,检查肝功能的各项指标,同时另取76例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同样状态下抽取静脉血并检查肝功能各项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白蛋白水平、血清胆固醇以及血清胆碱酯酶活性均低于对照组,总胆汁算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hild A、B、C级肝功能的检测结果为白蛋白、血清胆固醇以及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下降,且A级患者下降的程度轻,C级高.结论 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有助于医生借助指标了解乙肝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脏损伤程度,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姚玉淑;曲君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对炎性外痔的患者实施地奥司明片联合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疗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炎性外痔患者150名随机分为三组,50例Ⅰ组患者实施地奥司明联合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疗,50例Ⅱ组患者实施地奥司明治疗,50例Ⅲ组患者实施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疗.分别比较治疗3d,7d后水肿、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合用组疗效明显优于各单用组(P<0.05).结论 对炎性外痔患者实施地奥司明联合金玄痔科熏洗散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叶青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胰腺癌患者56例、慢性胰腺炎患者50例及5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者组.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实验对象血清CA199、CA50及CA242浓度,对胰腺癌及慢性胰腺炎患者均行多排螺旋CT显像.结果 胰腺癌组血清CA199、CA50及CA242均显著高于慢性胰腺炎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标志物和CT联检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单项检查或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查.结论 多排CT联合血清标志物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度,临床意义较高.
作者:侍东阳;鲍光进;吴铭;王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本文探究小儿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病因以及药物治疗的效果,可以供临床参考以及研究.方法 本次的研究对象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小儿长期发热的患者中选取30例,并对30例小儿长期发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小儿长期发热患儿长期发热的具体病因情况以及采用小柴胡汤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30例小儿长期发热患儿的发病原因以感染性疾病为主,所占比例为53.33%,其次是结缔组织疾病(23.33%)、肿瘤疾病(16.67%)以及其他类疾病(6.67%).另外,治疗痊愈患儿有25例.结论 感染性疾病主要是引起小儿长期发热的主要原因,在针对小儿长期发热的患儿发生长期发热情况,需要立即观察临床症状,从而确定病因进而实施治疗.
作者:陈少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三七总皂苷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2加地塞米松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粒细胞缺乏症的近期疗效.方法 采用三七总皂苷静脉注射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2加地塞米松治疗52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所致粒细胞缺乏症,动态观察患者粒细胞变化情况,并评估疗效.结果 52例患者接受联合治疗后其中50例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6.2%;接受联合治疗后平均粒细胞计数较接受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221,=0.033).结论 三七总皂苷联合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2加地塞米松可以有效治疗肺癌化疗后所导致的粒细胞缺乏症.
作者:王琼;王禹锟;舒占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强化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儿保科门诊就诊的患儿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强化健康教育,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MUIS量表分别测评两组患儿家长的焦虑状态、不确定感,并自拟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给予强化健康教育后,其家长焦虑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确定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强化健康教育能够显著缓解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和不安定感,并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夏冰;王琳;魏霖;李海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针刺结合天王补心汤治疗老年失眠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日后老年失眠症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5年9月我院所收治的46例老年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3例.对照组以针刺治疗,观察组以针刺结合天王补心汤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2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天王补心汤治疗老年失眠症具有较为突出的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显著改善症状,且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世民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宫颈妊娠及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腹腔镜治疗的护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患者,采取子宫动脉栓塞,联合宫、腹腔镜手术治疗,给予心理护理及系统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患者体温、阴道流血及血β-HCG变化,远期随访患者月经量的情况及后续生育能力.结果 24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无护理并发症的产生,血β-HCG在术后2~3 w恢复正常.5例患者失访,19例患者未再次妊娠,1例患者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2例患者术后半年出现严重宫腔粘连,闭经.结论 心理护理、系统围手术期护理降低患者护理并发症,提高患者依从性,配合临床治疗有意义.
作者:张微;李从青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以及控制要点.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6月~2016年2月我市中心医院35例急性呼吸道传染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参考对象,通过总结该疾病的特点,对控制要点进行研究.结果 通过总结该疾病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防控措施,35例急性呼吸道传染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控制,并已痊愈出院,痊愈率为100%,其中在住院期间有2例发生呼吸道感染,感染率为4.7%,平均住院时间(12.5±4.7)d.结论 早期了解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特点,并给予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可有效控制此类患者病情的发展.
作者:阮喜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腹部手术患者90例为对象进行分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麻醉苏醒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全麻苏醒期躁动评分;术前和苏醒期患者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跟常规组比较,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更低,P<0.05;干预组相较于常规组全麻苏醒期躁动评分更低,P<0.05;术前两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相似,P>0.05;苏醒期干预组相较于常规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波动更小,P<0.05.结论 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大,可有效减轻苏醒期生命体征波动,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减轻全麻苏醒期躁动程度,值得推广.
作者:赖翠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幽门管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贵阳中医一附院自2015年6月~2016年6月共收治的60例经胃镜诊断为幽门管溃疡,Hp检测阳性(碳14呼气试验)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比较两组患者的溃疡病灶愈合情况,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率.结果 根据统计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痊愈率为56.7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6.70%(P<0.05);两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结果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 康复新液对幽门管溃疡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席希晔;刘誉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妇科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妇科住院手术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前提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并对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与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有关知识知晓率100%,高于对照组的85%,(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 妇科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缩短住院时间,使医疗费用有效降低,提高患者对疾病有关知识的知晓率与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老年人群的多发疾病,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无疑成了当下医疗卫生组织函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对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其动物模型自然成为至关重要的基础,为进一步加深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本文就国内外近几年对骨质疏松症的动物模型做一综述.
作者:袁青青;钱海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严重创伤合并全身感染时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研究对象共62例,测定患者血清PCT数值,研究其与临床诊断创伤合并全身感染的相关性,同时测定CRP、WBC、病原微生物、全身炎症反应指标,比较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进一步佐证血清PCT在严重创伤合并全身感染患者具有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血清PCT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分析仪(仪器是罗氏COBAS-E411).结果 测得严重创伤合并全身感染患者的血清PCT(6.80±6.72).结论 测定血清降钙素原对严重创伤合并全身感染时具有重要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甘育军;马旅明;黄变昌;谭并志;吴杰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