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杨卫
目的 探讨提高终末病案质量的对策,以提高病案质量.方法 分析2014年7月~12月随机抽取的482例出院病案(对照组,干预前)质量情况,进行分析、整改、干预,再与进行干预后的2015年7月~12月随机抽取的485例出院病案(实验组,干预后)质量,进行病案终末质量评定.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482份出院病案甲级率为73.5%,干预后(实验组)485份出院病案甲级率为90.1%,提高了26.6%(采用检验,=45.6,P<0.01),两组差异均有高度的显著性.结论 加强院科二级质量管理,并将病案与质控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大化地提高终末病案质量,提升医疗诊治水平,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
作者:李梅英;谢芝海;陈立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低剂量的胸部CT技术在肺癌复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临床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接受治疗的肺癌复查患者80例进行临床探究,并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检测时通过低剂量胸部CT技术进行检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CT技术检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CT图像进行分析比较,对于图像质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的相关指标CTDIvol和DLP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CT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图像得分分别为(3.708±0.705)、(3.031±0.441),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需求平均得分分别为(2.680±0.372)、(2.586±0.412),两组患者比较数据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CTDvol得分为(19.254±1.546)mGy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0.132±1.105)mGy.结论 对于肺癌患者的复查可以通过低剂量的胸部CT技术进行,完全能够满足复查需求下,尽量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作者:张凤全;霍健伟;韩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患者辅助治疗期间血清学指标的水平对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以预测辅助化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的可能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间接受辅助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90例,随访化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事件出现情况,并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与辅助化疗不良反应相关性的血清学指标.结果 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钙与辅助化疗后全身不良反应发生呈负相关(均P<0.05),血清钾与辅助化疗后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钾与血清钙水平是结直肠癌患者辅助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危险因素,可以作为辅助化疗期间的预测指标,在化疗期间应严密监测血清学指标的变化,及时进行营养干预,纠正电解质水平,可以有效的减小患者辅助化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童光武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sd Patient,SP)在留学生胃肠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30名留学生分为两组,SP教学法、常规教学法各15名,比较两组学生病史采集成绩和体格检查成绩以及发放问卷调查,让留学生评价两种教学法.结果 SP教学组的留学生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成绩均高于常规教学组(P<0.05),此教学法获得留学生认可.结论 SP教学法为留学生在胃肠外科教学上提供了另一种方法,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旭凌;申婧;李豫江;李志刚;黄桂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并探讨开腹手术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医院接受治疗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4.12±6.63)min,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25.34±2.31)ml,明显少于对照组;置管引流率为1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7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陈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3年3月~2015年8月收取的分娩200例妇产资料,将产后实施早期盆底肌康治疗的100例产妇为实验组,产后实施常规指导的100例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盆底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临床中产妇是剖宫产分娩情况下,实验组盆底肌纤维持久收缩压、持续收缩的时间.平均肌力、肌电压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盆底肌力分布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提升产妇的盆底功能,有效帮助产妇恢复盆底功能.
作者:黎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在小儿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我院骨科2015~2016年收治的123例采用风险管理护理模式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另选取骨科2014~2015年间收治的135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的患儿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期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治疗期间,潜在风险和风险事件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而护理满意度则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小儿骨科护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和潜在风险的发生,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程度,适宜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尹莹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视频访视宣教在脑性瘫痪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视频访视宣教,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评估两组患儿的生活活动能力,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儿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为9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视频访视宣教能有效的提高患儿的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利于脑瘫患儿的康复.
作者:白雪;孔祥颖;贺家煜;李孝楠;周婷;李伟超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源筛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患者1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130份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病例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实施五类常见呼吸道病毒和其亚型的检测以及鉴定,并分析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筛查中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的意义.结果 在对130份咽拭子标本实施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分析实验以后,共筛查出甲型流感病毒阳性标本66份(50.77%),乙型流感病毒阳性标本8份(6.15%),腺病毒阳性标本4份(3.08%),并未检出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冠状病毒.结论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的筛查中,可以发挥出快速准确以及较强特异性的优势,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因此,值得将此种方式在临床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源筛查中广泛的应用实践.
作者:杨国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成像与CT检查对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5月~2014年5月神经内科收治的52例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26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MRI检查,对照组采用CT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MRI和CT检查后,观察组的出血性转变阳性率为96.15%,对照组的出血性转变阳性率为7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对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检查在病灶、形态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但MRI成像能够更好的观察,且检出率明显高于CT检出率.MRI对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变的亚急性期更加具有优势,能够为患者提供治疗的影像学依据,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作者:王晓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枸橼酸莫沙比利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胶囊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疗效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功能性便秘60例患者运用枸橼酸莫沙比利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胶囊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患者中显效26例(43.33%),有效例25(41.67%),无效9例(15%),总有效率达85%.结论 二者联合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可靠、安全、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肖灵辉;骆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采用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的治疗效果对比.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5年9月收治的74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曲肽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后止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7.80%)高于对照组(81.09%),P<0.05;观察组治疗后止血时间(20.74±2.85)h短于对照组的(32.07±2.88)h,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垂体后叶素相比,奥曲肽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更显著,止血时间更短.
作者:何明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全面健康教育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5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50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面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服药依从20例,服药不依从5例,依从率为80%;观察组服药依从19例,服药不依从6例,依从率76%,观察组与对照组服药依从无差异(P>0.05).干预后对照组服药依从21例,服药不依从4例,依从率为84%,与干预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服药依从24例,服药不依从1例,依从率96%,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与对照组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全面健康教育能提高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保证药物治疗的稳定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英;崔影;王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甲强龙对全麻腹腔镜下卵巢瘤剥除术术中气道压力的影响.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拟行腹腔镜卵巢瘤剥除术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组Ⅰ)和实验组(组Ⅱ)各50例.组Ⅱ在术前5 min给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甲强龙80mg.两组患者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依托咪酯、顺阿曲库铵快速诱导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监测记录术前、术中、手术结束前三个时间点的气道平台压、气道峰压,比较两组结果.结果 组Ⅱ术中两个时间点的气道平台压(Pplat)、气道峰压(Ppeak)均低于组Ⅰ(P<0.05).结论 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甲强龙能有效降低腹腔镜卵巢瘤剥除术术中气道压力,改善术中通气状况,减少肺气压伤.
作者:胡秀才;王雷;韩倩;姚文瑜;牛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非麻醉专业学生麻醉教学存在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欠佳等诸多问题.临床麻醉的操作充满了风险,可视化技术是一类新型的医疗与教学革新技术,其在临床教学中可明显提高麻醉带教的成功率和带教效率,保障患者的安全,从而促进非麻醉专业学生麻醉教学的良性循环.
作者:钟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0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观察组56例,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52例,采取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综合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作对比.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大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大于对照组,疗效优良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与半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相比,虽然创伤较大、手术时间较长以及出血量相对较多,但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且术后并发症少.临床上应尽量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除非患者年龄P>75岁,预期寿命短,活动量低股骨颈移位骨折才采用半髋置换术.
作者:高技连;杨正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对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阴道分娩的产妇81例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在分娩过程中不使用任何镇痛药物,观察组患者行蛛网膜下穿刺,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注入低浓度罗哌卡因、芬太尼.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产妇宫缩强度、胎心音、VAS评分均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活跃期时间、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手术、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产妇满意度52.5%,观察组产妇满意度85.4%,观察组产妇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对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突出,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欧怡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非脑血管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颈动脉检查影像学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斑块检出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斑块发生部位,两组患者的左侧斑块与右侧斑块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多分布于颈总动脉分叉处(BI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斑块特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管腔狭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判断颈动脉斑块的发生部位和类型,对脑梗死的发生和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重要性.方法 选取我区300例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均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观察组给予口腔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并严格监督其认真刷牙维持口腔卫生;对照组未给予干预措施.比较3个月后两组小学生的口腔卫生、口腔健康情况.结果 两组小学生学习前口腔保健问卷得分及口腔检查健康率比较均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习后观察组口腔问卷得分、口腔检查健康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学生时期给予正确的口腔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小学生的口腔卫生正确认识比例,可以明显的改善小学生的口腔健康情况,较低口腔疾病发生率,对于改善青少年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旭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研究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采取自身抗体检测的方法以及作用,为临床诊疗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所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资料50例进行研究,分析自身抗体检测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意义.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自身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三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采取自身抗体检测,能够显著提升疾病诊断准确率,促进患者的预后以及生存质量,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张利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