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桂生;董保国;梁驰;倪敏;韦皓棠;黄静;李霖
目的 探究梅毒患者行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0年10月~2015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梅毒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参照组,各50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个性化心理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药物依从性、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梅毒患者行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宜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黄秀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家庭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护理,并于随后的6个月内,电话随访1次/月,了解患者情况.实验组,给予家庭康复护理,由呼吸内科定期指派专人至患者家随访,6个月为随访时间,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恢复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肺功能恢复情况,实验组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80%,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为82%,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给予家庭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杨菁;欧阳怡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单侧腰麻对高血压患者单侧下肢手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单侧下肢骨科手术的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接受单侧腰麻,对照组接受常规腰麻,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测定麻醉前(T0)、麻醉后5min(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结束时(T3)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醛固酮(ALD)的含量.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在T1、T2、T3时的PRA及ATⅡ、ALD含量更低(P<0.05).与T0比较,观察组在T1、T2、T3时的PRA及ATⅡ、ALD含量变化不显著(P>0.05).与T0比较,对照组在T1、T2、T3时的PRA及ATⅡ、ALD含量更高(P<0.05).结论 单侧腰麻对高血压患者的RAAS影响小,安全性更好.
作者:张春梅;陈运良;熊朝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骨碎补醇提物对用维甲酸诱导的小鼠骨质疏松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维甲酸灌胃造成小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症模型,同时灌胃低、中、高3种计量的骨碎补醇提物,14 d后测定血清钙、磷含量及碱性磷酸酶(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活性(TRAP)的活性,以及血清中骨钙素(BGP)和雌二醇(E2)的含量.结果 维甲酸可引起小鼠骨质疏松,骨碎补醇提物可升高E2的数值,同时降低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骨钙素的水平.结论 骨碎补醇提物对于维甲酸造成的骨质疏松症模型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作者:赵兴亚;钱海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手术后证实的乳腺癌35例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肿块的内部回声、边缘形状,是否有钙化,后方回声是否衰减以及周围组织情况等.结果 典型乳腺癌超声声像特征:外形不规则,纵横比P>1,沙粒样钙化,后方回声衰减,见彩色血流信号.结论 超声对乳腺癌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仍有其局限性.
作者:沈柏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诊治的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抽取78例作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抽签原则分组,对照组(n=39)单纯采用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n=39)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治疗前后斑块变化以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其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颈动脉粥硬化斑块是(1.0±0.2)mm,小于对照组的(1.5±0.3)mm(P<0.01);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是12.82%,低于对照组的15.38%(P>0.05).结论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控制血脂水平,并缩小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事件,值得推广.
作者:刘兴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左卡尼汀和蔗糖铁对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14年9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老年血液透析患者纳入实验研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蔗糖铁治疗,观察组则实施蔗糖铁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对肾性贫血及氧化应激的影响.结果 治疗前两组贫血指标与氧化指标均无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贫血指标及氧化指标应激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蔗糖铁用于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明显促进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贫血指标及氧化应激反应指标,减轻对患者身体的伤害,具有极高临床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作者:曲川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低剂量的胸部CT技术在肺癌复查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临床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接受治疗的肺癌复查患者80例进行临床探究,并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研究组患者在进行检测时通过低剂量胸部CT技术进行检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CT技术检测.分别对两组患者的CT图像进行分析比较,对于图像质量质量以及辐射剂量的相关指标CTDIvol和DLP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CT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图像得分分别为(3.708±0.705)、(3.031±0.441),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需求平均得分分别为(2.680±0.372)、(2.586±0.412),两组患者比较数据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CTDvol得分为(19.254±1.546)mGy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10.132±1.105)mGy.结论 对于肺癌患者的复查可以通过低剂量的胸部CT技术进行,完全能够满足复查需求下,尽量降低患者接受的辐射剂量.
作者:张凤全;霍健伟;韩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1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单用奥硝唑治疗,观察组采取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的宫颈举痛缓解时间、小腹坠痛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84.44%),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11.11%)显著低于对照组(28.89%),P<0.05.结论 采用氧氟沙星联合奥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实验室开放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实验室开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对解决方法进行探讨,为地方教学型高校实验室开放提供参考思路.
作者:何昊;曹弘毅;万家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石辛含片联合肿痛安胶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2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两个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石辛含片溃疡面含化,4片/d;肿痛安胶囊,2粒,3次/d.对照组1:肿痛安胶囊,2粒,3次/d;对照组2:石辛含片溃疡面含化,4片/d.观察三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90%.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联合用药标本兼治,疗效安全有效,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杨继英;欧雾拉;王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分析标准通道与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尿路结石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方法 运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感染性休克患者中随机选取8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SPCNL),观察组采用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对比两组结石清除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肾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上尿路结石感染性休克采用二期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效果确切,结石清除率高,对患者肾脏损伤小,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万胜红;阮建中;秦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方法 将本院2013年3月~2015年8月收取的分娩200例妇产资料,将产后实施早期盆底肌康治疗的100例产妇为实验组,产后实施常规指导的100例产妇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盆底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临床中产妇是剖宫产分娩情况下,实验组盆底肌纤维持久收缩压、持续收缩的时间.平均肌力、肌电压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盆底肌力分布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提升产妇的盆底功能,有效帮助产妇恢复盆底功能.
作者:黎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术前心理疏导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共213例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分为干预组(109)与对照组(104)进行对照研究,干预组术前采用常规护理加心理疏导,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研究患者术前焦虑值、VAS评分及相关并发症等,进行术后效果评价.结果 干预组患者的术前焦虑值、术后VAS评分等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术前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前焦虑及术后适应能力,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刘辉;刘兰兰;黄颖;王丽敏;张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对门诊静脉输液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静脉输液患者98例(2015年11月~2016年1月期间).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对照组49例.对照组静脉输液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静脉输液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静脉输液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的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结果 观察组静脉输液患者在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8.16%)低于对照组(22.45%),P<0.05.观察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门诊静脉输液的护理效果可观,安全性高.
作者:鄢云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的心电图诊断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 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我院进行检查的诊断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过心肌酶学的诊断,其中13例检查为急性心肌梗死(AMI).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的患者的心电图进行观察,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CLBBB)的心电图特征进行比较.结果 单纯的CLBBB患者能够有效对J点进行识别,其T波为正负双向或者倒置,弓背向上提高0.4 mV;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的J点不明显,不能够进行有效的识别,T波为直立,弓背抬高0.8 mV.结论 对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心电图诊断,发现QRS的Q波和主波向下,根据有规律性的ST-T演变进行判断,并且使用心肌酶学的变化进行协助诊断,对于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任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阐述了进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健康信息云平台电子病历信息基本数据集标准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理顺了中医药特色数据元和卫生信息数据元之间的关系,然后介绍了研究内涵、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标准编制的原则、思路、基本步骤,后叙述了标准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成果将推动基层中医馆信息化进程.
作者:陈翔;刘春;杨锐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对照分析喹硫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的治疗效果.方法 择取对象来自本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86例老年精神分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成A组和B组,每组患者例数均为43例,A组患者使用喹硫平治疗,B组患者使用奋乃静治疗,经3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阴性症状评分评价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A组治疗总有效率90.7%,B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阴性症状评分均下降,其中较B组而言,A组患者阴性症状评分更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精神分裂的临床治疗中,喹硫平相对于奋乃静而言,治疗效果较好,特别是阴性症状,临床实践时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和结合其治疗需求,尽量优先使用喹硫平.
作者:李国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提高终末病案质量的对策,以提高病案质量.方法 分析2014年7月~12月随机抽取的482例出院病案(对照组,干预前)质量情况,进行分析、整改、干预,再与进行干预后的2015年7月~12月随机抽取的485例出院病案(实验组,干预后)质量,进行病案终末质量评定.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482份出院病案甲级率为73.5%,干预后(实验组)485份出院病案甲级率为90.1%,提高了26.6%(采用检验,=45.6,P<0.01),两组差异均有高度的显著性.结论 加强院科二级质量管理,并将病案与质控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大化地提高终末病案质量,提升医疗诊治水平,为医院可持续发展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
作者:李梅英;谢芝海;陈立庆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改良甲襞切除及复位术治疗嵌甲症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28例拇趾嵌甲症患者行改良甲襞切除及复位术.结果 术后28例病例随访1~8个月,除2例进行体育运动后复发外,其余26例未再复发,优良率达100%,复发率低于7%.结论 改良甲襞切除及复位术治疗嵌甲症术后外观好,痛苦小,疗效确切.
作者:江涛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