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伟;虞琳
目的 根据有关单味中药抗痛风效应的现代医学研究文献,分析中药性味归经与抗痛风效应的关系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方法 收集、筛选单味中药抗痛风效应的研究文献,文献中的中药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中有所记载,统计不同功能分类、药性、药味、归经的中药数量和其中具有抗痛风效应的中药味数;用Logistic回归建立数学模型.结果 逐步Logistic回归筛选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归肝经、脾经,药味淡是中药抗痛风效应的重要影响因素(回归系数>0且P<0.05).分析预测结果与原判定结果总符合率为86.35%.结论 中药的药味、归经与抗痛风效应关系密切,以此为基础建立的数学模型可作为中药抗痛风效应基础研究及临床用药的参考.
作者:史世华;马天洪;山家玥;汪源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腔镜在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术联合曲张静脉激光灼闭术治疗C6级下肢静脉溃疡的早、中期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7年12月入住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的活动性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150例,将住院号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50例.试验组行SEPS+EVLT治疗,对照A组行SEPS治疗,对照B组行EVLT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术后肢体皮肤溃疡愈合率、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感、麻木感、皮肤瘀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溃疡复发率.术后随访时间3~36个月.结果 试验组患者溃疡愈合率在术后1个月高于对照A组和B组(62.60%vs 59.30%vs 57.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均高于对照A组和B组(3个月:90.50%vs 52.40%vs 49.70%;6个月:100.00%vs 68.20%vs 5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照组A和B组的溃疡愈合率在术后各个时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愈合时间为试验组平均(27.20±3.10)d,对照A组平均(42.40±5.30)d,对照B组平均(50.30±4.10)d,试验组短于对照组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4.20%vs 3.20%vs 3.5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4个月试验组皮肤溃疡复发率低于对照A组和B组(1.12%vs6.89%vs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术中及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死亡病例,未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腔镜深筋膜下交通支离断联合静脉激光灼闭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早期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且能够较好地预防溃疡中期复发,值得临床应用,但仍需要大规模随机临床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其远期疗效.
作者:苏奕明;魏立春;李祺熠;郑志勇;侯培勇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索体检人群UA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12月参加体检人群2505名为研究对象,统计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并与脂肪肝检出率开展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分析UA与脂肪肝的相关性.结果 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20.96%,其中男性(27.32%)高于女性(9.65%).脂肪肝的检出率为31.22%,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患者的年龄、BMI、SBP、DBP、TC、TG、HDL-C、LDL-C、FBG以及UA等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未校正其他影响因素时,高尿酸血症患者脂肪肝的患病风险增加至3.036倍,对其进行多因素校正后患病风险仍增加至1.704倍.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UA与BMI、血压、血脂等指标呈明显正相关(轻度相关,P<0.01).结论 高尿酸血症为脂肪肝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脂肪肝的检出率随UA增高而逐渐升高.UA可能与超重、高血压、高血脂共同作用增加脂肪肝风险,提出进行高尿酸血症健康教育工作,以降低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及其危害.
作者:杨红;顾小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使用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长效胰岛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尿微量(30.57±1.67)kg/m3、糖化血红蛋白(6.32±0.35)%及空腹血糖值(6.52±0.42)mmol/L、餐后2 h血糖值(10.68±0.87)mmol/L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的尿微量(26.31±2.85)kg/m3、糖化血红蛋白(9.04±1.45)%、空腹血糖值(8.02±0.78)mmol/L、餐后2 h血糖值(12.63±1.21)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经药物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2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联合长效胰岛素进行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机体血糖得到调节与提升血糖控制率,且安全性高.
作者:刘小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评价反常脑栓塞的血管内治疗疗效、临床诊断方法及卒中二级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7年5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经血管内治疗的重症隐源性卒中患者11例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术后1周内对所有CS患者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反常性栓塞风险量表评分,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估患者的临床预后.结果 接受血管内治疗的重症CS患者共11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卵圆孔未闭者6例,其中合并房间隔瘤2例.6例反常栓塞患者经血管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TICI 2b/3级)100.00%,RoPE评分均>6分,平均(7.81±1.20)分,预后良好(mRS≤2分)者4例(66.67%),3例患者于术后6个月内行卵圆孔介入封堵治疗.结论 PFO致反常脑栓塞血管内治疗再通率高,临床预后相对好,结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利于明确病因及脑卒中的二级预防.
作者:张文;孙红光;刘振生;张新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抗感染药品严重不良反应的规律以及特点.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青海省内上报的200例抗感染药品严重不良反应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怀疑感染药品种类、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以及临床特征等.结果 50~59岁的人群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喹诺酮类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概率高,发生率高于其他抗感染药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器官/系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系统损害表现为肝功能异常,转氨酶水平升高等;泌尿系统损害表现为肾功能异常、肾炎等;皮肤损害表现为多行性红斑、皮疹等;全身反应,表现为真菌感染、曲霉菌感染、过敏反应等.结论 抗感染药品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会累及患者多个器官和系统,应当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提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警惕性.
作者:仇朝红;陈兴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登革热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检查血钾、血钠检验结果特征,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5年7月~11月在我院住院的314例登革热患者为研究组,根据年龄将研究组分为三组:0~13岁组7例,14~50岁组168例,≥51岁组139例.取同时间段内本院体检的300例健康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临床资料,临床血钾、血钠检验结果以及与病程的关系.结果 研究组平均年龄(45.28±17.3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2.23±15.25)岁.对照组未出现低钾血症和低钠血症,研究组低钾血症和低钠血症发病率分别为47.45%和63.6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14~50岁组低钾血症发生率为52.38%,≥51岁组低钠血症发生率为76.26%,分别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2天出现低钾血症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检出率升高,与其他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登革热发病以14~50岁的中青年为主,年龄较以往报道偏大;登革热患者出现明显低钠低钾血症,为早期临床维持电解质平衡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发病第2天出现低钾血症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检出率明显升高,但目前生理病理机制尚不明确.
作者:林萃才 刊期: 2018年第18期
非接触式监测技术克服了传统的穿戴式监测技术引起的人体不适和不便,在不干扰人体感受、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对生命体征进行连续监测.本文着重介绍以基于加速度传感的心冲击描记法、基于光纤传感的BCG、基于无线电波(或多普勒雷达)的BCG心率呼吸监测、非接触式电容心电、红外热成像法、磁阻抗监控为主的五种监测技术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些非接触式监测技术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非接触式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非接触式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在临床以及日常生活健康监测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作者:杨晓丹;杨冰磊;王梓涵;章依妮;周韩俊;李欣荣;曹世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对比局部缺血预处理和肢体远程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背阔肌肌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的40只体质量在250~300 g的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肢体缺血预处理组、局部缺血预处理组、缺血组、对照组,每组10只.用无损伤血管夹对肢体缺血预处理组大鼠右股动脉进行夹闭,对局部缺血预处理组大鼠胸背动脉进行夹闭,对缺血组大鼠的胸背动脉进行夹闭,对照组大鼠只在胸背动脉穿线,不结扎.运用ELISA法检测四组大鼠缺血前(T0)、缺血3 h(T1)、灌流恢复后1 h(T2)血清NO、ET水平.结果 肢体缺血预处理组、局部缺血预处理组、缺血组大鼠T1、T2时血清NO水平均低于T0时,血清ET水平均高于T0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肢体缺血预处理组、局部缺血预处理组、缺血组大鼠T1、T2时血清N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E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肢体缺血预处理组、局部缺血预处理组大鼠血清NO水平高于缺血组,血清ET水平低于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鼠背阔肌肌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在局部缺血预处理和肢体远程缺血预处理下均能够减轻,并保护肌皮瓣.
作者:马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随着我国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各大医疗机构已深入推广电子病历等医院业务系统的应用.医院电子病历、医生工作站等信息系统已逐步普及,但相比传统纸质病历,医疗电子文书的数据真实性与安全性更需要得到保障.因此,医疗机构必须寻求第三方认证机构,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实现电子病历的合法可信,采用基于数字证书认证的电子签名技术,提供完整的电子病历安全运行机制,以形成一个合法、可靠的信息化运行环境.医院在推行使用电子签名的过程中应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合理改造业务流程,并严格管理电子签名的使用权限.
作者:夏祺霖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康复新液联合应用对于糜烂型扁平苔藓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糜烂型扁平苔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采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康复新液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新液含漱.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客观指标体征和主观症状评分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实验组客观指标记分为(0.81±0.35)分、主观症状评分为(0.31±0.27)分,低于对照组的(1.38±0.41)分、(0.76±0.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2.22%,高于对照组的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结论 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康复新液联合治疗糜烂型扁平苔藓,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谢磊;李芳;翟亚男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对某三级综合医院输血病历质量进行检查,分析输血病历质量的影响因素,不断提高输血病历的质量.方法采用PDCA四步法,以2015年第2季度~第4季度实施PDCA循环前的252份输血病历作为对照组,2016年第2季度~第4季度实施PDCA循环后的228份输血病历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改进前后的病历质量.结果实验组在输血病程记录缺陷(27.78%),发血报告单缺陷(13.89%),输血知情同意书缺陷(13.10%),无指征输血(2.78%)等方面的缺陷率均大幅度下降,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四步法应用于输血病历质量持续改进,能有效降低各项输血病历指标缺陷率,提高病历质量.
作者:邹秋琼;刘巍巍;任俊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孤立性肺小结节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手术治疗的100例孤立性肺小结节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开胸组和VATS组,各50例.开胸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VATS组采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当日引流量、术后拔引流管时间、镇痛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生存率、病理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开胸组比较,VATS组手术时间短[(114.3±29.5)min vs(151.2±47.3)min],术中出血少[(41.5±12.9)ml vs(145.1±65.8)ml],术后当日引流量少[(150.2±46.3)ml vs(220.1±55.4)ml],镇痛时间短[(2.2±1.3)d vs(7.5±1.6)d],术后拔引流管时间短[(2.2±1.3)d vs(5.8±2.6)d],术后住院时间短[(8.1±2.1)d vs(14.1±1.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发生肺部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VATS组分别为1例、1例、0例,开胸组为3例、2例、1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手术治疗孤立性肺小结节比开胸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疼痛轻、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适合在临床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作者:王俊峰;代雨;阚强波;付玉东;侯波;黄若山;赵章勇;李明学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纤维腺病诊断的正确率.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5月大兴区妇幼保健院超声诊断为BI-RADS 4级,经病理或手术证实为乳腺纤维腺病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乳腺纤维腺病的大小、形态、边界、边缘、纵横比、内部回声、钙化及有无后方衰等,再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查,观察病变内部及周边血流分布情况.结果 在乳腺纤维腺病超声表现中,病变的边缘前后回声光滑、左右边界欠清有尖角形成、部分内部见纤细分隔、后方回声正常、缺乏血供为重要的特征.结论 熟悉超声图像特点可以提高对乳腺纤维腺病的诊断符合率.
作者:尹淑红;王淑云 刊期: 2018年第18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其发病急、进展快,致残、致死率高.以往在治疗疑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通常使用辅助氧疗,并在临床指南中也推荐使用,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发现,氧疗并不能给患者带来益处,相反滥用氧气会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症状加重,甚至给部分患者带来危害.本研究将对氧疗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
作者:高珍;刘重斌;张菊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下腔静脉畸形伴腹腔多脏器异位属于先天性发育异常,临床少见.结肠静脉由下腔静脉的分支分出,在行结肠癌根治手术时需对其所供应血管进行选择性离断,而脏器的位置对于寻找目标血管具有指导性作用,因此结肠癌手术术前CT对血管及脏器的评估意义重大.本文报道1例下腔静脉畸形伴腹腔多脏器异位合并结肠癌的特殊病例,以为临床工作者提供经验.
作者:王超;范小华;张力;陈诗伟;熊财文 刊期: 2018年第18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家也加大了对医疗事业的支持,以此来提高我国人民的整体健康水平.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在医学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在一些难以攻克的医疗难题面前,仍然需要努力提高科研软实力.在政府对发展基层卫生服务及全科医学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全科医学已经有了一定发展,但还不能满足当前需要,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三级综合医院整体实力较强,有较为完善的教育管理体系.在三级医院建立全科医学科,能促进全科医学的良性发展,实为利国利民的一项举措.
作者:张雪芹 刊期: 2018年第18期
颈椎椎板切除术后可能引起脊柱不稳、后凸畸形、轴性疼痛等问题,颈椎椎板成形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案,逐渐应用于临床,其疗效确切,已经成为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和后纵韧带骨化等疾病的常规术式.但随着椎板成形术在临床应用的深入,也有出现类似于椎板切除术后的并发症的相关报道,椎板成形术的适应证也出现争议.该文就目前国内外颈椎板成形术的适应证和并发症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潜;权正学;罗小辑;唐可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安岳地区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以及各亚型的分布情况,为本地区宫颈癌防治及流行病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年安岳地区自愿进行15种高危型HPV检测的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2078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包括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在内的15种HR-HPV检测,分析HR-HPV在人群中的总体和不同年龄段感染情况以及各亚型的分布特点.结果 2078例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标本总阳性检出率为22.81%,其中单一感染占17.37%,混合感染占5.44%;在各年龄组中<20岁组与>60岁年龄组HR-HPV感染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种高危型中检出前五位的依次为:52型、16型、31型、53型、58型.结论 本地区女性人群的高危型HPV检出率较高,对本地区相关人群进行高危型HPV筛查非常必要.
作者:莫宗平;刘巧;蒋佳利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中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阿司匹林片治疗,观察组采取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依从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7%,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69%,治疗依从性率为96.92%;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62%,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3.85%,治疗依从率为84.62%.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较普通阿司匹林片具有明显优势,疗效显著,服用剂量小,毒副反应少.
作者:左洪亮 刊期: 201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