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起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调查

徐彦;王安娜;张文增;石玮;冀国强

关键词:呕吐, 诺如病毒, 暴发
摘要:目的 调查一起多名小学生在小饭桌就餐后出现呕吐、腹痛疫情,分析原因提出传染病防控措施.方法 搜索符合本次疫情病例定义人员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并通过RT-PCR进行核酸检测.结果 此次疫情报告病例68例,罹患率为7.02%,确诊病例18例,无重症和死亡病例.4份呕吐物为GⅡ型诺如病毒阳性.结论 本次为诺如病毒GⅡ型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应加强学校和相关机构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
医学信息杂志相关文献
  • 化学换肤术研究进展

    化学换肤术是皮肤科临床治疗应用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各种痤疮治疗和面部光老化改善应用中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尤其是随着化学剥脱剂类型的不断更新以及换肤术水平不断提高,化学换肤术在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将结合化学换肤术及其临床应用研究开展的现状,对其作用机制、方法分类以及临床治疗应用情况等进行总结分析,以为相关实践及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邹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静息心电图、胸痛症状与冠脉CTA筛查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静息心电图、胸痛症状与256层螺旋CT冠脉成像筛查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入院后接受静息心电图、256层螺旋CTA检查共计68例非急症胸痛疑似冠心病患者的相关资料,所有患者30 d内均进行CAG检查.以CAG诊断为标准,采用ROC曲线分析静息心电图、胸痛症状与冠脉CTA筛查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 256层螺旋CTA诊断冠心病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P<0.05),其诊断敏感性为96.55%,特异性为50.00%,诊断价值大于静息心电图(AUC=0.50,P>0.05)和胸痛症状(AUC=0.51,P>0.05).结论 256层螺旋CTA筛查冠心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静息心电图、胸痛症状对冠心病的筛查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作者:李宁;韩丽英;王俊伟;赵秀峰;常超;刘丽军;信栓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贲门炎诊断及常见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胃贲门部炎症内镜下病理特征并分析常见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贲门炎患者内镜及病理资料106例,分析内镜下表现与病理结果 ,对贲门炎常见病因进行分析.结果胃镜下表现粘膜慢性炎78.13%,慢性炎伴上皮非典型增生21.88%,高于病理结果中贲门癌的39.02%,慢性炎症41.46%.35例贲门粘膜糜烂中,慢性炎症62.86%,贲门癌20.00%,慢性炎伴上皮非典型增生17.14%.贲门炎合并糜烂性食管炎51.85%,导致食管粘膜损伤的胃食管反流病60.18%.结论 贲门炎充血水肿一般为慢性炎症,合并糜烂粗糙者一定要取活检;贲门炎多为胃食管反流引起.

    作者:侯拂晓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早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方案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早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方案对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7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接受早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及日常活动能力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生理机能、社会功能、一般健康、精神、精力等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日常活动功能评分为(69.46±5.10)分,优于对照组的(61.52±4.7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为NSTEMI患者术后提高早期心脏康复运动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日常活动功能.

    作者:李素军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手足口病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

    手足口病在全球范围内发生、发展,好发于婴幼儿,发病率高且不易观察,治疗不及时可致死,爆发时间呈现一定规律性.本文就手足口病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防治措施作一综述,仅供参考.

    作者:兰文林;白宝鑫;石武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研究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8例符合条件的小儿厌食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在给予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口服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治疗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体质量增加幅度、食欲恢复时间、腹痛腹胀消失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体质量增加幅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食欲恢复时间、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复方鸡内金咀嚼片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治疗小儿厌食症,能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燕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2016年我院儿童病院肠道病毒71型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 分析我院儿童病院肠道病毒71型的感染现状,了解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2016年我院采集儿童病院抗EV-71抗体血样共1645例.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和Excel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016年儿童病院1645名研究人群中,抗EV71 IgM的阳性率为12.52%.其中4岁组抗EV71 IgM的阳性率(3.34%)高;高发月份为6月份,发病率23.83%.阳性病例男性(51.94%)多于女性(48.06%).结论 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时间、人群分布特点,需重点加强校医及园医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和识病、防病能力.

    作者:刘娜;闫卫利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对甲状腺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应用于甲状腺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9月~2017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甲状腺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通过单双号分组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常规组实施传统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满意度以及住院天数.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水平为(8.15±0.67)mmol/L,低于常规组(11.67±0.6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高于常规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针对性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可以较好地控制甲状腺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任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医院临床中麻醉信息系统的应用分析

    现阶段,医院麻醉医师开始逐渐重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医院在完成多个业务系统,包括影像数据传输及储存系统、实验室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等的建设后开始对手术麻醉信息系统予以构建并应用,在此基础上确保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实效性.本文主要针对麻醉信息系统在医院临床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作者:赵欣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研究妊娠糖尿病孕妇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5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纳入干预组,同时选择同时段来我院体检的健康孕妇50名,纳入常规组,评价两组孕妇血脂监测结果 及不同年龄段孕妇血脂水平.结果干预组孕妇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血脂水平均高于常规组,高密度脂蛋白值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的孕妇血脂各指标水平结果不同,LDL-C、TG、TC等水平随着孕妇年龄增大而增加,而HDL-C水平则因孕妇年龄增大而减少.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体内血脂水平均异常,且血脂水平与孕妇年龄存在一定联系.

    作者:张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赣州市章贡区2015~2016年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分析

    目的 研究赣州市章贡区2015年3月~2016年3月儿童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分析.方法 选择赣州市章贡区2015年3月~2016年3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抽取390例,其中1~4年级168例学生用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及透明胶纸法肛拭法检测钩虫、蛔虫、鞭虫、蛲虫感染情况,幼儿园儿童用透明胶肛拭子法检查蛲虫感染情况,分析其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结果 1~4年级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总人数为6例(3.57%),钩虫感染率为1.19%,蛔虫感染发生率为1.19%,鞭虫感染发生率为1.19%.其中蛲虫感染发生率小学感染率为2.05%,幼儿园感染率为4.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感染者中,无自觉症状者9例,有自觉症状者15例.其中肛门瘙痒者9例,磨牙者2例,失眠、食欲不振等症者2例,遗尿者1例,肛周炎症者1例.结论 提高儿童的卫生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家长加强基本的防病意识与讲究卫生的相关知识,改善儿童的生活场所质量,对出现感染的儿童进行简单的药物治疗,定期进行预防与检查,降低临床的感染情况,维持儿童的健康成长.

    作者:廖敏;雷宏;陈淑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腰椎间盘突出炎性因子与神经根性疼痛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腰椎间盘突出后炎性因子与神经根性疼痛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作为观察组,依据MRI检查结果 将观察组分为膨出型6例(观察组A)、突出型9例(观察组B)和游离型5例(观察组C);收集正常人2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后采集静脉血,采用Elisa检测炎性因子IL-1、IL-6、IL-18和TNF-α表达水平,采用VAS评分评价各组神经根性疼痛程度,采用相关性分析研究IL-1、IL-6、IL-18和TNF-α表达水平和VA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B组和C组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和VAS评分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和VAS评分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和VAS评分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突出后炎性因子IL-1、IL-6、IL-18和TNF-α表达水平与神经根性疼痛呈正相关.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静脉血中炎性因子IL-1、IL-6、IL-18和TNF-α表达水平较正常人高,且随着腰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加重而升高,与神经根性疼痛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可作为一项指标反映神经根性疼痛程度,将神经根性疼痛量化和数据化,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剂量和治疗,更好地评判疗效.

    作者:王钦奋;周仕国;刘国铭;林世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基于E-Healthcare的医院质量持续改进研究

    传统医院通过纯手工质量控制的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医院E-Healthcare发展背景下,质量管理工作不断改进探索,开创了一条以电子化驱动与控制,结合信息系统结构化管理的新模式,以大程度保证患者安全,提高医院运营效率.

    作者:顾梦佳;蔡斌;余靓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针对2015年出现职业暴露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和改进方案,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 2015年全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为6.57%,2016年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全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为5.80%,同比下降13.28%.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地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提高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意识,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莉;刘华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研磨珠均质仪提取增生性瘢痕组织蛋白质的方法

    目的 利用研磨珠均质仪,从临床增生性瘢痕组织样本中充分提取蛋白质.方法 临床收集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组织样本,通过玻璃匀浆器、研磨珠均质仪等方法,提取样本总蛋白,比较提取后残渣,BCA测定总蛋白浓度,蛋白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观察蛋白质条带完整性,和western blot比较前列腺素D合成酶的含量(PTGDS).结果 玻璃匀浆器与研磨珠均质仪联合方法残渣呈絮状均匀,获得蛋白质量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凝胶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样本均未降解,Western blot测得联合方法提取样本中前列腺素D合成酶含量更高.结论 玻璃匀浆器与研磨珠均质仪的联合提取临床增生性瘢痕组织样本中获得蛋白质较为高效,是一种临床瘢痕组织蛋白样本提取方法.

    作者:杜雅静;王宇意;章丹婷;郭丽微;方杰;高梦炜;何文涓;钟晓春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麦邦数据远程传输型血糖仪临床测量准确性的评价研究

    目的 评价麦邦数据远程传输型血糖仪监测院外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准确性,为麦邦数据远程传输型血糖仪的临床使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应用等效性临床试验研究设计,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广州市天河区已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共计210例,采用麦邦数据远程传输型血糖仪和我院内分泌科所使用的美国雅培辅理善越佳型血糖仪,分别测量受试者指端血的血糖浓度,并与静脉血生化血糖值进行比较,分别计算两种血糖仪的测量结果 与生化仪血糖值的相关系数和测量偏倚.上述的血糖检测控制在20 min内全部完成.结果两种便携式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仪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0.97,相关性均较好,且呈线性相关;两种血糖仪与生化仪测量值差值95%的置信区间均在标准等效区间(-0.83,0.83)mmol/L内,均满足临床等效性要求;麦邦数据远程传输型血糖仪95.28%的数据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而雅培辅理善越佳型血糖仪低于此标准;各组检测结果之间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血糖仪检测的结果均高于生化仪检测的结果.结论 通过等效性分析,麦邦数据远程传输型血糖仪可以用于临床血糖监测及个人血糖检测,但不能取代实验室血糖检测结果作为临床诊断标准;麦邦数据远程传输型血糖仪的数据传输功能,方便医生根据患者情况适时调整血糖控制方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丁星;赵畅;张海严;蔡道章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MSCT非增强扫描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输尿管结石的多排螺旋CT表现,评价MS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2017年7月~2018年2月69例经手术确诊为输尿管结石患者的CT非增强扫描资料,观察结石在输尿管轴位、多平面重组和曲面重组图像上的表现,并与术中所见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本组69例不同成份的输尿管结石CT值为126~138 HU,在CT图像上都被显示出来;且MSCT在输尿管结石的定位、定量诊断上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诊断准确率达100.00%.结论 MSCT非增强扫描对不同成分的输尿管结石均敏感,结合其轴位、MPR和CPR三者图像诊断输尿管结石准确率极高.

    作者:黄东亮;思建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大学生学习压力与睡眠质量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大学生学习压力与睡眠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部分不同性别、年级、专业、成绩的学生情况进行了学习压力问卷与睡眠质量的PSQI调查,并分析了学习压力与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参与调查的大学生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学习压力,且不同类别的学生群体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压力水平.共计16.92%的受访学生出现睡眠障碍,其中男学生在睡眠障碍和PSQI得分项与女学生相比显著升高(P<0.05);非医学类学生的PSQI打分高于与医学专业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表明睡眠障碍与学习压力呈正相关,即学习压力越大,睡眠质量越差.结论 学习压力和睡眠质量差是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两者之间存在相关性,应尤其注重对男大学生以及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其提高身心健康,缓解睡眠障碍.

    作者:宦梦溪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安全管理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在我院儿科就诊的140例患儿作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风险防范式护理干预,对两组满意度,抑郁、焦虑评分,不良事件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对治疗性、心理、生活、健康教育等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科安全管理当中采取风险防范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艳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新生儿出生体温管理与新生儿低血糖症临床相关性

    目的 研究新生儿出生系统体温管理的临床效果及系统体温管理与新生儿低血糖症临床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2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120例.对照组常规进行新生儿处置操作,干预组强化要求新生儿系统体温管理处置操作,检测新儿出生后不同时期的体温及血糖情况,分析系统体温管理的临床效果及体温管理与低血糖症的临床相关性.结果 干预组新生儿入室体温、生后2 h体温较对照组平均增高0.4~0.6℃,且体温较为恒定;干预组新生儿生后30 min~2 h血糖高于对照组,且对照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为14.82%,高于干预组的4.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出生体温管理与新生儿低血糖症的发生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临床给予合理系统的新生儿体温处置管理可有效地降低新生儿出生后低体温情况的发生,同时有效降低新生儿出生后低血糖症的发生.

    作者:王晖 刊期: 2018年第15期

医学信息杂志

医学信息杂志

主管: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

主办:陕西文博生物信息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