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及其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李进春;侯振江

关键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糖尿病, 肾脏疾病
摘要:随着糖尿病(DM)尤其是2型DM发病率的增加,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目前我国DM有4000多万人,居世界第2位,已成为我国慢性肾病发病率增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终末期肾病的发病率大约为1/10000[1].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驻马店市1997~2006年淋病、梅毒流行病学分析及预防策略

    [目的]了解驻马店市琳病、梅毒的发病特征和流行趋势,为今后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把全市各县、区上报的淋病、梅毒初诊病例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10年来驻马店市共发生淋病1475例,梅毒360例,淋病平均发病率为1.80/10万,年发病率平均递增-13.32%;梅毒平均发病率为0.44/10万,年发病率平均递增101.24%.淋病、梅毒散在发病,无季节性高峰.淋病发病主要分布于各县区,梅毒发病市辖区与各县区分布近似.淋病男、女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3.32,P<0.001);梅毒无性别显著性差异(u=1.72,P>0.05).淋病发病主要集中在20~、35~年龄组,梅毒发病主要集中在25~、30~年龄组.职业分布二者均以农民、工人为主.[结论]应根据淋病、梅毒的流行特征和流行趋势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加强性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推广使用避孕套.性病管理还不够完善.要认清性病与艾滋病的关系.

    作者:李卫红;曹付群;张振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变化及意义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涉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紊乱的自身免疫疾病.近年来研究发现,免疫调节、包括细胞因子的异常是本病的发病原因之一.

    作者:汪群英;徐芸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64例分析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1月~2005年1月10年间手术治疗64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并探讨肠梗阻时间及性质与梗阻原因的关系.[结果]良性因素占65.5%(42/64),恶性因素(肿瘤复发转移)占34.4%(22/64),良性原因发生于6个月以内71.4%(30/42),恶性原因均发生于6个月以上,尤其是24个月以上81.4%(18/22).良性因素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主要原因,而恶性因素也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重要原因.[结论]根据初次手术时间大致可判断肠梗阻的性质和原因,通过外科医生仔细操作、避免诱发肠粘连、预防内疝形成,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肠梗阻发生.

    作者:李好朝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济宁市2004~2006年预防性健康体检情况资料分析

    [目的]掌握济宁市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健康证的办理情况.[方法]对2004~2006年济宁市从业人员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体检24933人,HBsAg阳性率1.50%,阳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HBsAg阳性滴度≤1:128的34人.[结论]应加强卫生监督工作,从业人员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

    作者:李桂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非医疗过失性医疗纠纷的调查报告

    [目的]调查52例非过失性医疗纠纷的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病人采用问卷的方式调查,内容涉及医疗费用的来源、治疗方式、病人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及引起纠纷的原因.[结果]自费病人(77%)显著高于医保(13%)及公费病人(10%,P<0.01);术科病人(56%)显著高于非术科病人(40%,P<0.05);对医学知识有理性认识的患者比例(23.8%)显著少于医学知识贫乏的病人(69.5%,P<0.05);纠纷起因于治疗结果不满意者25例(49%),对服务态度不满意者11例(21%),对收费不满意者14例(26%).[结论]针对上述原因,作者提出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以降低纠纷的防护措施.

    作者:冯家琳;王宇红;周昌艳;林少晖;林武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阳江市城区2001~2005年集体儿童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了解5年间阳江市城区集体儿童健康状况变化趋势,为今后制定儿童保健工作计划的服务方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01~2005年5年间每年6月份对我市城区各类托幼园所的3~6岁儿童的健康查体资料,应用WHO推荐的儿童体格发育标准进行体格发育评价.贫血按<儿科学>和视力低下按<小儿眼科学>标准诊断.龋齿按国家龋病统一规定.[结果]低体重发生率有轻微上升的趋势,贫血患病率和龋齿患病率逐年下降,视力低下发生率无改变.[结论]应重视儿童营养问题,膳食管理是预防学龄前儿童营养疾病发生的重要措施.继续加强对幼儿园所的口腔和视力保健.

    作者:徐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Kendall's W分析方法在医学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及在SPSS中的实现方法

    Kendall's W分析是Kendall在1938年提出的作为独立于基础变量分析的、基于两个等级比较转化数的一种分析方法<'[1]>.后来逐渐被应用到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统计分析.

    作者:李娟生;李江红;刘小宁;申希平;米友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心理因素对102例胃癌患者预后的分析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02例胃癌患者治疗期的心理因素进行追踪调查.[结果]心理因素积极的胃癌患者诊治预后好.[结论]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心理因素对癌症的转归和延长存活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作者:杜彩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成都市旅店业卫生监督管理量化分级试点工作初探

    [目的]转变监督管理理念,探索旅店业规范化管理的新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经营者诚信体系,提高卫生监督工作的水平和效率.[方法]随机选择市卫生执法监督支队直管的41户宾馆、旅店、招待所,按<成都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量化分级评比表>量化评分,确定级别.应用SPSS10.统计软件对数据作处理分析.[结果]量化分级工作开展后,宾馆、旅店、招待所等级明显高于量化前(P<0.01);综合性旅店业中客房的量化等级与其涵盖的其他场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主经营的旅店业量化等级与被租赁经营的旅店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开展卫生监督管理量化分级试点工作,有助于有效改善旅店业的卫生状况,提高卫生监管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作者:薛志钧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仁和区饮食服务行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仁和区2004及2005年饮食服务行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加强健康教育和经常性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切断传播途径.[方法]ELISA试剂盒测定法.[结果]2004年饮食服务行业人员体检4204人,HBsAg阳性率为5.4%,2005年体检4236人,阳性率为5.2%;2004年HBsAg和抗-HBs或HBeAg和抗-HBe同时阳性占5.6%,2005年占4.1%;2004年抗-HBc阳性占93.4%,2005年占89.2%.[结论]我区饮食服务行业人员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通常认为抗原抗体同时阳性不会出现的结论有待探讨;抗-HBc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早出现的抗体,是人体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之一;实验室应准确检出传染源,以利于对其进行控制,切断传播途径.

    作者:周莉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三门峡市区生活饮用水耗氧量5年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耗氧量在年度、季节、不同类型水中的变化特点.[方法]对2002~2006年359份耗氧量测定资料分类整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各均数进行比较.[结果]5年中耗氧量超标率为15.04%,均数有随年度下降的趋势;末梢水耗氧量在各季均数不同(F=18.753,P=0.000),有季节变化特点;二次供水耗氧量均数在各季不同(F=3.691,P=0.015),以夏季为高;自备水耗氧量在三类水中低,无季节差别.[结论]三门峡城市生活饮用水有机物污染存在一定问题,需区别情况加以治理.

    作者:武景福;武和平;刘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郑州市10所高校教师健康状况的调查

    [目的]了解郑州市10所高校教师身体健康状况,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指导和疾病预防工作.[方法]采用调阅法、问卷调查、电话咨询和访谈等方法,以郑州市10所高校1077名教师为研究对象.[结果]郑州市10所高校教师的健康状况不佳,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的提高.[结论]郑州市高校应积极采取各种针对性的预防干预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健康水平.

    作者:张海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一起预防接种后偶合死亡案例给我们的警示

    近年来,随着疫苗种类的增多,预防接种不良反应时有发生,造成儿童伤害甚至死亡的案例在各地均有报道,给家庭、社会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宜昌市2003年1例预防接种后偶合死亡的案例就时常警示我们:安全接种责任重大.

    作者:肖义萍;徐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贵阳市2002~2004年男性居民死因分析

    [目的]探讨我市男性居民的死亡特征,死因顺位及各种疾病对男性居民健康影响,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对2002~2004年贵阳市死因抽样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专题分析了男性居民的死亡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结果]男性期望寿命为65.95岁,男性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加强男性保健指导,提高男性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各种病伤的发病率及意外伤害的发生.

    作者:龙凤霞;陆朝国;高岚;李学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有机氯农药、CYP1A1易感基因型与乳腺癌的交互作用研究

    [目的]分析血清有机氯农药水平与雌激素代谢基因CYP1A1易感基因型对乳腺癌患病风险的联合作用.[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序贯收集乳腺癌确诊病例共102名,健康社区女性对照154名.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的方法(GC-ECD)检测血清中β-HCH,p,p'-DDT,和p,p'-DDE水平.用限制性内切酶PCR法(RFLPPCR)法检测CYP1A1基因型的m1突变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YP1A1突变基因型对乳腺癌患病风险的相对危险度(OR),并计算交互作用系数γ.[结果]总病例对照中,CYP1A1 m1突变纯合型(v/v)的调整OR=3.26, 95%C.I.为1.12~9.53.携带CYP1A1 m1突变等位基因(wv+vv)与有机氯农药(p,p'-DDT,β-HCH)高暴露的交互作用系数γ分别为8.86和8.47;绝经前女性中,上述交互作用系数γ分别为2.94和1.42.[结论]DDT及HCH可能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雌激素代谢相关的酶在其中起到协同促癌作用.

    作者:李佳圆;龙启明;胡锐;杨非;李卉;雷放鸣;陶苹;周卫东;吴德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德阳市艾滋病流行现状及综合防治策略研究

    [目的]了解德阳市艾滋病的流行特点阶段、模式、分析传染来源和流行趋势,制定有效的艾滋病综合防治策略.[方法]对全市1995~2006年HIV/AIDS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5~2006年我市共发现HIV感染者108人,35人已死亡(32.4%);男(64.8%)高于女(35.2%),21~45岁组(86.1%)感染数高,经血液(50.9%,)、性传播(49.1%)是我市HIV传播的重要途径.[结论]虽然我市还处于HIV流行的早期阶段,但除母婴传播途径未发现外,其他传播途径都已在我市发现,随着女性感染者不段增多和性乱人群的增加,母婴传播和一般人群感染的危险性日渐增加.

    作者:袁孟军;刘;白薇;董洪;代泽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母体暴露壬基酚对仔鼠肝脏的损伤作用

    [目的]研究母体暴露壬基酚对仔鼠肝脏的损伤.[方法]母鼠孕14~19d灌胃壬基酚(0、40、80、200mg/kg),检测F1仔鼠90d龄肝脏GSH-PX、SOD活性及MDA含量.[结果]NP 80、200mg/kg组肝脏GSH-PX及SOD活性明显下降;NP 200mg/kg组MDA含量上升,病理切片见肝脏中央静脉扩张充血,肝细胞脂肪变性或灶状坏死.[结论]壬基酚可透过胎盘屏障致仔鼠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

    作者:许洁;李研;陈佳瑜;范奇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微量元素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及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包括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和心肌病等.它们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也是导致残疾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作者:刘春宇;陈艳兰;石武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镇江市2005~2006年狂犬病疫情分析及防制策略

    [目的]分析镇江市2005~2006年狂犬病流行情况,探讨其流行回升的因素.[方法]收集1981年以来镇江市狂犬病疫情资料及对2005~2006年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镇江市2005~2006年狂犬病疫情波及全市5个辖市、区的15个乡镇;全年9个月有发病,有较明显的夏秋季高峰;60~69岁年龄组年平均发病率0.72/10万为高,其次为50~59岁组(0.58/10万),低为3~29岁组(0.05/10万);发病人群以农民为主,占86.67%.肇事动物均为犬类;患者被致伤后,46.67%未作伤口处理,真正规范处理的为零;20%患者在暴露后接种了狂犬疫苗,其中全程接种占66.67%.[结论]养犬数增加而管理滞后,犬的免疫接种率低,患者暴露后伤口处理不及时、不规范或未处理,未注射狂犬疫苗或免疫球蛋白,疫苗的质量等因素是导致镇江市狂犬病疫情回升的原因,因此加大以上各方面的管理是防制狂犬病的有效措施.

    作者:袁兆虎;蒋仁保;鲍昌俊;杭纪红;严伟云;缪春华;李正欣;葛琴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新装修居室甲醛监测技术规范的探讨

    [目的]为了解关闭门窗不同时闻及是否打开柜门对甲醛监测结果的影响,以及进一步完善<室内空气监测技术>.[方法]选择市区20家新装修的居室进行调查监测.[结果]采样点高度并不影响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结果;门窗关闭不同时间后甲醛含量有差异,关闭门窗后3h内,是室内空气中污染物(甲醛浓度)的散发快速期;监测时房间家具柜门打开与关闭对甲醛监测结果是有明显影响,但关闭门窗3h后检测,对室内甲醛的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了保护人体健康、预防和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的目的,建议采用关闭对外门窗3h后进行检测.

    作者:陈小岳;谈立峰;秦黎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