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川乌提取物遗传毒性研究

卢豪;王亚其;潘黎;陈红钰;何晓娟;李宏霞

关键词:生川乌提取物, 遗传毒性, 小鼠骨髓微核试验, Ames试验, 染色体畸变试验
摘要:[目的]选用目前新药遗传毒性评价中推荐使用的3种试验方法(小鼠骨髓微核试验、鼠伤寒沙门氏菌回复突变试验、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研究生川乌的遗传毒性.[方法]小鼠骨髓微核试验设3个生川鸟提取物给药剂量组(26.0、13.0、6.5 g生药/kg)、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40 mg/kg).Ames试验选用两种方法:直接法和代谢活化法.试验菌株为鼠伤寒沙门氏组氨酸缺陷型菌株TA97、TA98、TA100、TA102、TA1535,生川乌提取物在试验中设6个剂量组(5.000、2.500、11250、0.625、0.313、0.156 mg生药/皿),同时设自发回复突变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也选用两种方法:直接法和代谢活化法.试验设5个生川乌提取物浓度组(5.000、2.500、1.250、0.625、0.313 mg生药/ml),阴性对照及阳性对照组.[结果]小鼠骨髓微核试验生川乌提取物各剂量组小鼠骨髓多染红细胞微核率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mes试验生川乌提取物在加或不加肝微粒体酶(S9)时均未见引起TA97、TA98、TA100、TA102、TA1535试验菌株基因突变,即Ames试验阴性,试验重复一次,所得结论相同.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生川乌提取物在加或不加S9时均未引起CHL细胞的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为阴性,试验重复1次,所得结论相同.[结论]在本实验室条件下,生川乌提取物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Ames试验及体外CHL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中均为阴性结果,故认为在本实验条件下,生川乌提取物无遗传毒性.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冰冻血小板保存时间与报废原因探讨

    机采血小板在预防和治疗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障碍的作用已被公认,但因其采集时间较长,且临床血小板的输注一般要求马上供应.导致用血与供血之间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1]。为了保证临床急诊血小板需求.

    作者:杨青成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Haddon模型在农村突发事件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国内农村突发事件健康教育的对策.[方法]从文献循证学的角度找出农村突发事件健康教育的佳对策.[结果]建立Haddon模型应用于农村宪发事件健康教育的对策模型.[结论]Haddon模型应用于农村突发事件健康教育时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多维性、灵活性特点.

    作者:程庆林;徐勇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济南市男性同性恋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目的]了解男性同性恋(MSM)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济南市部分MSM人群开展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结果]MSM人群多为30岁以下[平均年龄为(28.31±7.38)岁]的未婚青年,大多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分布较为广泛.SCL-90表9个因子分均显著高干全国常模,约20%以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敌对、恐怖等.[结论]MSM人群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低于一般人群,应重视对该人群的心理干预和疏导.

    作者:朱晓艳;康殿民;阮师漫;杨慧;朱艳文;傅继华;刘学真;廖玫珍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武汉市2006~2007年度流感监测

    [目的]了解武汉市2006~2007年度流感流行状况,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病 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对武汉市近年的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1 772 550例门诊病例中监测到流摩样病例 185 971例,ILI就诊比例为10.5%;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标本933份,分离到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294株,其中 H1N1型占37.8%.H3N2型占25.5%,B型Victoria系18.0%,B型Yamagata系19,0%;人群中H3N2的血清抗体水平高;武汉市流感流行状况呈双峰型,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变化与病毒分离率相一致,两年来流感流行优势株由H1N1亚型变为H3N2亚型.[结论]武汉市仍应加强对各型流感病毒的监测,以预防、控制流感的流行.

    作者:周玉;林新明;余滨;陈邦华;王永红;王菊华;刘玉;刘传楠;朱洪浩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泰兴市原发性肝癌病例对照家系研究

    [目的]评价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在原发性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1:1病例对照家系设计,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泰兴市202例原发性肝癌病例家系和202例对照家系数据进行拟合,以AIC 值小作为判断拟合优度的标准.[结果]HBsAg阳性为原发性肝癌发病的危险因素,而饮自来水是保护因素.父母表型与子女肝癌发病相关.[结论]原发性肝癌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作者:岑玉玲;郜艳晖;丁保国;周学富;张敏;叶小华;姜庆五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顽固性高钠血症1例

    高钠血症是烧伤脓毒症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死亡率高达80%以上[1].显著高于一般高钠血症的死亡率(75%)[2].现报道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顽固性高钠血症1例.

    作者:宋斌;秦伟;舒英;付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人类性别决定的研究现状

    人类性别的决定和分化是由SRY基因主导,多基因协调,并在相关激素的参与下实现的.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可能严重影响性别的决定和分化.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性别决定相关基因的研究成果,将对几 种主要基因作一阐述.

    作者:钱晨;蔡薇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地震灾区集中安置点人群麻疹病毒携带率调查

    [目的]了解地震灾区集中安置点人群麻疹病毒携带率,预测灾后发生麻疹疫情的可能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采于绵竹地区两处灾民安置点的887份咽拭子样品中的麻疹病毒核酸.试剂金提取RNA.[结果]887份咽拭子样品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该地区灾后发生麻疹疫情的可能性不大.

    作者:杨洪;刘衡川;王国庆;周子人;龙冬玲;余倩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引起输卵管性不孕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生殖道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对输卵管性不孕的影响.[方法]选取输卵管完全阻塞的不孕症患者66例、输卵管部分阻塞的不孕症患者116例、输卵管通畅的不孕症患者90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ER)技术对其宫颈分泌物进行CI、UU DNA片段的扩增检测.[结果]输卵管完全阻塞组、输卵管部分阻塞组的不孕症患者的CT、UU及2者合并感染率显著高于输卵管通畅组的不孕症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完全阻塞组和输卵管部分阻塞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UU感染可引起宫颈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及积水等炎症,是造成输卵管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输卵管性不孕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马建华;王春莲;周军;张爱青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1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廷边地区朝鲜族、汉族人群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园子-1(PGC-1)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泉多态性(PCR-SSCP),对104例正常人群和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PGC-1基因Thr394Thr、Leu410Iso和Leu438Ser多态性基因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朝鲜族和汉族正常人群pGC-1基因Thr394多态性的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3.3%和20.7%,两民族间无统计学差异;糖耐量正常组的PGC-1基因Thr394Thr多态性的A等位基因频率为22.1%,2型耱尿病组的A等位基因频率为22.1%,两组间无差异;未检测出Leu410Iso和Leu438Ser多态性.[结论]PGC-1基因Thr39Thr多态性在延边朝鲜族和汉族人群之间无差异;PGC-1基因Thr394Thr与2型糖屎病无相关性.

    作者:张子波;吕福庆;王伟杰;李博;杨康鹃;金元哲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分为40例,综合康复组采用药物治疗+吞咽功能训练+吞咽治疗仪;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结果]治疗25 d后综合康复组较对照组在吞咽能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习予祥;秦玉翰;冯树贵;黄志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锰对大鼠睾丸SOD/(CAT+GSH-Px)和p53及Bcl-2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锰对大鼠睾丸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和p53及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组、15 mg/kg MnCl2组、30 mg/kg MnCl2组,各组给药途径均为腹腔注射,5 d/w,1次/d.大鼠于第6周末处死,取双侧睾丸.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睾丸组织SOD、CAT、GSH-Px活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53和Bcl-2的表达.[结果]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5mg/kg MnCl2组和30 mg/kg MnCh组睾丸SOD/(CAT+GSH-Px)比值均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5 mg/Kg MnCl2组和30 mg/kg MnCl2组生精细胞p53阳性细胞率显著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30 mg/kg MnCl2组与15 ms/ks MnCl2组比较,生精细胞p53阳性细胞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30 mg/kg MnCl2组生精细胞Bcl-2阳性细胞率显著低干其余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①15 mg/kg MnCl2可诱发大鼠睾丸组织SOD/(CAT+GSH-Px)比值降低和生精细胞p53选择性高表达.②30 ms/kg MnCl2,可诱发大鼠生精细胞Bcl-2选择性低表达.(③大鼠睾丸组织SOD/(CAT+GSH-Px)比值下降、生精细胞p53选择性高表达和Bcl-2选择性低表达可能是促生精细胞凋亡的重要原因.

    作者:才秀莲;张先平;郭海;王国秀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伤残调整期望寿命研究

    伤残调整期望寿命(DALE),亦称失能调整期望寿命,是以寿命表为基础,根据一套完整的健康状态表及各健康状态相应的权重,计算得到的完全健康(或等价完全健康)期望寿命[1].

    作者:魏咏兰;苏晶;张菊英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515例变应性鼻炎变应原皮试结果分析

    [目的]对变应原皮肤点刺结果进行分析,为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变应性鼻炎的患者进行11种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组胺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结果]515例符合条件的交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测试以屋尘螨高(63.7%),其次为粉尘螨(61.4%)和热带螨(40.8%).[结论]515例交应性鼻炎患者的常见变应原为屋尘螨、粉尘螨和热带螨.

    作者:贺桂凤;刘月辉;徐红;刘建国;丁小美;张金芬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食物中毒样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检测

    [目的]对3个可疑食物中毒样品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肠毒素检测.[方法]按照GB/T4789.10-2003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同时设计4对引物,分别扩增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热核酸酶基因(nuc基因)和相关肠毒素基因(SEA、SEB、SECs),建立一种快速检测金葡菌和肠毒紊的方法.[结果]3个样品通过增菌接种,均检出有完全溶血环、G+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阳性的金黄色葡萄球菌;Baird-Parker直接计数菌落结果分别为:9.6x107cfu/g、1.5x105 cfu/g、1.7x108 cfu/g;PCR检测3个样品均扩增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279 bp)和肠毒素A(SEA)基因(288 bp).[结论]3个样品中均检出含有葡萄球菌肠毒素A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该次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作者:彭国华;胡主花;薛琳;涂俊凌;倪贤生;夏文;龙慧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四川省部分贫困地区儿童计划免疫现况调查

    [目的]了解四川省部分贫困地区在接受卫生项目资助之后的儿童计划免疫现状,总结经验与不足,为贫困地区计划免疫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选取8个贫困县的疾控中心进行机构调查,并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378名适龄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各县的建卡率为96.2%;BCG、DPT、OPV、MV、HepB的接种率分别为95.2%、96.6%、97.4%、97.5%、95.2%,均高于西部农村及四川省农村的平均水平,除BCG外,其他接种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计划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病和死亡率,除破伤风外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计划免疫工作取得很好的成绩.[结论]在政策的支持和一定的资金投入的情况下,贫困地区计划免疫工作取得显著的效果,但资金落实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仍然存在,影响着这些地区计免工作的持续开展.

    作者:代光智;高博;刘丹萍;任晓晖;陆婷婷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儿童与迟发性女性痤疮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比较

    [目的]通过检测儿童与迟发性女性寻常痤疮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探讨性激素与痤疮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25例儿童女性痤疮患者及20例迟发性女性痤疮患者血清6项性激素水平进行检测, 并分别与相应年龄段的正常女性各18例作对照.[结果]儿童女性痤疮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低干同龄正常对照组(P<0.05);睾酮/雌二醇比值及促卵泡素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血清睾酮水平较相应年龄的 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

    作者:吴文其;蒋庆军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2006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点疫情比较分析

    [目的]了解疫区血吸虫病流行动态和影响因素,预测流行趋势.[方法]按照<湖北省血吸虫病监测方案>要求的项目与方法,收集锣场镇两个监测点的疫情监测资料.[结果]2类村人群感染率为5.97%,耕牛感染率为9.4%,活螺密度为1.79只/0.11 m2;3类村人群感染率为1.62%,耕牛感染率为10%,活螺密度为0.28只/0.11 m2,两村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6,P<0.01).[结论]2类村属于重点防治村,加大耕牛禁牧力度,加强健康教育是目前控制疫区人群感染率的主要措施.

    作者:梁丹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某村智力低下状况及其发病因素调查

    [目的]通过对某村智力状况及其生物学因素的调查,探讨其智力低下发生的可能原因.[方法]对该 村61人进行了智力和体格状况检查、测定了35人血中的游离T3、T4、染色体及尿碘含量,同时检测了村民饮用水的水质状况.[结果]该村村民智商平均值76分;智力低下患者18例,患病率为29.51%,男性多于女性(11/7).以 50岁以上高发;成年人平均身高142.78 cm,体重45.88 kg;血中T3、T4及尿碘含量正常;饮用水中重金属和微量元素含量正常;遗传学检查存在染色体畸变,畸变检出率为25.71%,畸变以断裂、裂隙、数目异常等为主.[结论]某村智力低下患病率为29.51%,发生的原因可能与长期营养不良、卫生医疗条件差、缺乏围生期监控和染色体畸变有关,引起染色体畸变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的调研分析.

    作者:王小玲;朱建新;李松柏;魏雄杰;周敏;施少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 一株与侵袭性大肠埃希菌O144诊断血清交叉凝集的蜂房哈夫尼亚菌

    [目的]对试验中发现的一株与EIEC诊断血清O144:K?发生凝集反应的蜂房哈夫尼亚菌进行较详细的生化与血清学鉴定,为今后的相关细菌鉴定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参考国家食品卫生检验标准微生物分册GB/T4789-2003、临床微生物手册中的相关方法进行.[结果]该蜂房哈夫尼亚菌菌株生化不典型,且与EIEC O144:K?血清型存在交叉凝集反应.[结论]该菌株为蜂房哈夫尼亚菌中少数的、生化不典型的菌株,若不进行较详细的生化鉴定易误检为EIEC O144:K?.

    作者:张建平;燕勇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现代预防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