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张学军;汪宁;江启成
[目的]探讨国内农村突发事件健康教育的对策.[方法]从文献循证学的角度找出农村突发事件健康教育的佳对策.[结果]建立Haddon模型应用于农村宪发事件健康教育的对策模型.[结论]Haddon模型应用于农村突发事件健康教育时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多维性、灵活性特点.
作者:程庆林;徐勇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了解绍兴市不同人群军团菌感染情况.[方法]对绍兴市部分健康人群.重点行业的从业人员共计1 031份血清标本,采用ELISA试验检测军团菌抗体.[结果]绍兴市健康人群军团菌抗体阳性率为4.81%(25/520),重点行业的从业人员为14.87%(76/511).[结论]绍兴市已存在军团菌感染,并已对重点行业从业人员健康构成潜在危险.
作者:赵霞赟;沈红;何婷婷 刊期: 2008年第20期
抑郁作为一种负性情绪,已成为21世纪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对青少年抑郁进行有效于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药物干预、认知行为干预、音乐干预、青少年应变力辅导计划干预、家庭小组辅导干预五 个视角考察了国内外近年来青少年抑郁干预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有研究的问题与未来研究的展望.
作者:孙丽君;冯维 刊期: 2008年第20期
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简称GMF)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后构成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生产出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剂[1].
作者:卢洁;施向东;莫祺红;李小梅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研究双岐杆菌活菌液调节肠道菌群的效果.[方法]通过动物实验和人体试验检测肠道菌群.[结果]双岐杆菌活菌液能增殖人体内双歧杆菌数量;在高剂量时,双歧杆菌活菌液能使动物体内的乳杆菌增殖,在中、高剂量时,能使动物体内的双歧杆菌增殖.采用双歧杆菌和肠杆菌的比值(B/E)作为指标进行分析发现,该制品可提高人体肠道微生物的定植抗力(P<0.01).[结论]所检双岐杆菌活菌液对肠道菌群有较好的调节效果.
作者:余倩;周蓉;裴晓方;刘衡川;王国庆;汪川;林怡伶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了解武汉市2006~2007年度流感流行状况,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流行病学、病 原学和血清学监测,对武汉市近年的流感流行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1 772 550例门诊病例中监测到流摩样病例 185 971例,ILI就诊比例为10.5%;共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标本933份,分离到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294株,其中 H1N1型占37.8%.H3N2型占25.5%,B型Victoria系18.0%,B型Yamagata系19,0%;人群中H3N2的血清抗体水平高;武汉市流感流行状况呈双峰型,流感样病例就诊比例变化与病毒分离率相一致,两年来流感流行优势株由H1N1亚型变为H3N2亚型.[结论]武汉市仍应加强对各型流感病毒的监测,以预防、控制流感的流行.
作者:周玉;林新明;余滨;陈邦华;王永红;王菊华;刘玉;刘传楠;朱洪浩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掌握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现状及死因分布状况,为制定预防措施以及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南京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7.78‰,男8.01‰,女7.49‰,婴儿死亡前5位死因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其他先天异常、出生窒息、意外窒息;5岁以下儿童前5位死因分别为先天性心脏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其他先天异常、出生窒息、溺水.[结论]针对各年龄段儿童的具体死因建立相关预防措施,强化健康教育,以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作者:刘静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了解男性同性恋(MSM)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济南市部分MSM人群开展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结果]MSM人群多为30岁以下[平均年龄为(28.31±7.38)岁]的未婚青年,大多受教育程度较高,职业分布较为广泛.SCL-90表9个因子分均显著高干全国常模,约20%以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敌对、恐怖等.[结论]MSM人群心理健康状况普遍低于一般人群,应重视对该人群的心理干预和疏导.
作者:朱晓艳;康殿民;阮师漫;杨慧;朱艳文;傅继华;刘学真;廖玫珍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探讨腹部B超检查在高海拔地区铁路机车人员体检中的意义.[方法]用日本东芝SSA-240型超声仪对1 425名健康高海拔地区铁路机车人员,按常规行肝、胆、脾、肾探测.[结果]1 425人中,检出有病者542例,占受检人数的38.04%,其中肝脏疾病414例,胆囊疾病86例,肾脏疾病31例,脾脏疾病11例.依据检出率的高低排列前5位者顺序为脂肪肝、肝囊肿、胆结石,肾结石、和胆囊息肉.[结论]腹部B超检查在高海拔地区铁路机车人员大体检中有重要临床意义,应作为体检的常规普查项目.
作者:张婷;吴瑞琪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建立工作场所空气中苯乙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活性炭管采样,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苯乙烯.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规范>的要求进行实验研究,并对其测定条件和气相色谱条件进行优化选择.[结果]方法线性范围为2.6~1 000 μe/ml.相关系数r=0.999 7.检出限2.6μg/ml,相对标准偏差在3.1%~5.6%之间.每100 mg活性炭对苯乙烯的穿透容量为28.6 mg.样品在活性炭管中稳定至少可保存7 d,方法重现性好.[结论]此方法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研究规范的要求,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苯乙烯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测定.由此为新颁布的<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PC-TWA)积累苯乙烯相配套的检验方法.
作者:王先义 刊期: 2008年第20期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问号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它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我国本病危害严重.
作者:罗文英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比较戒毒所和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和艾滋病影响因素的差异,为艾滋病监测工作提出建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方式,对重庆市北碚区、九龙坡区、渝中区的戒毒所内吸毒人员和美沙酮门诊接受美沙酮替代疗法的718名吸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同时,抽取静脉血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①HIV感染率:在调查的718名吸毒人群HⅣ感染率为7.94%(57/718),其中,注射吸毒人群感染率为9.51%(56/589).戒毒所吸毒人群感染率为6.30%(31/492);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感染率为11.50%(26/226),经χ2检验,2者HI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χ2=5.7376,P<0.05).(②两类人群在在性别构成、民族构成、文化程度、就业情况、月收入、艾滋病知晓率、吸毒年限(≤5年,>5年构成比)、注射吸毒品频率、近半年共用注射器频率、近3个月共用注射器伙伴人数(0人、1人及以上构成比)、注射器清洗频率、注射器主要的清洗方式的构成比和非保护性行为比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戒毒所吸毒人群和美沙酮门诊接受治疗的吸毒人群在入口学特征、芰滋病知效率、吸毒行为、性行为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建议在使用戒毒所监测哨点的吸毒相关危险行为数据评估整个吸毒人群的状况时,应该考虑补充一些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的资料.
作者:袁方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了解辉县市居民的死因现状及其规律,评价居民的健康状况,为制定人口发展规划和疾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全死因和潜在减寿年数(PYLL)分析方法对辉县市疾病监测点2006年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辉县市总死亡率为5.86%,标化死亡率为6.32%,各年龄组死亡专率中男性均高于女性(P<0.05),主要死因居前5位为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死亡的86.37%.经PYLL分析,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位居前两位,可见是导致居民早死的主要原因.[结论]辉县市监测人群的死亡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这类疾病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其防治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作者:江莉;王彦平;吕全军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研究≤45岁早发冠心病(CHD)人群的危险因素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2004年01月~2006年12月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年龄均≤45岁,共计189例.按冠脉造影结果进行分组,其中126例冠状动脉营 腔狭窄≥50%者定为CHD组,63例冠状动脉管腔狭窄<50%者确定为对照组.全部研究对象均进行详细病史采集和相应血生化指标测定.从外周血白细胞中抽提脱氧核糖核苷酸(DNA),采甩酚/氨仿方法;传统多聚酶链反应(PCR)加内切酶技术检测纤维蛋白原βHaelll多态性.血浆纤维蛋白原测定采用凝血酶方法.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酵(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采用标准酶法.高血压、糖尿病入选标准:①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糖尿病诊断者;(②本次入院确诊者.每日吸烟一支以上超过一年定为吸烟者.所有效据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危险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年龄、性别、TC、TG、LDL-C和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血清HDL-C浓度以及纤维蛋白原βHae111多态性分布两组间均显示明显不同.[结论]≤45岁CHD人群危险因素分布特点以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者居多,HDL-C保护机制降低,并明显受纤维蛋白原基因βHae111多态性的影响.
作者:马会利;郭志红;赵红;胡桃红;邹建宏;卢鑫;杨慧娟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调查了解成都某大型企业职工脂肪肝的情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大规模集中体检对某大型企业职工进行体格检查、肝脏实时超声检查及血脂、血耱、肝功能等检查.[结果]4 886人完成调查,其中男性3 218人,女性1 668人,脂肪肝平均患病率(脂肪肝共832人)17.03%,患病率与性别有关,随年龄增加而增 加,血脂异常、单纯肥胖、高血糖等为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结论]该大型企业职工脂肪肝患病率相对较高,以高甘 油三酯、高胆固醇、单纯肥胖等为主要危险因素,并伴有较高的肝功异常比例,因脂肪肝可以导致肝硬化、肝纤维化等肝脏疾病,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作者:张博鸿;王平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对绵阳市2003~2006年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其发生规律,为实现对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病原菌主动监控,制定我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的预警、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GB/T4789-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临床细菌学>对采集的有关食源性疾病样本进行病原菌检验.[结果]我市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病原菌主要为志贺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第2、3季度为高发季节,中小学集体食堂为主要发生场所.[结论]针对我市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特点,在第2、3季度对中小学实施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动监控,加强卫生监督力度,加强集体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是预防和减少我市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关键措施.
作者:周良君;江智辉;王学军;陈果;向莉莉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结合实例探讨APC泊松对数线性模型的结构及应用条件;阐明年龄、观察时期和出生队列对乌鲁木齐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影响,为恶性肿瘤的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以乌鲁木齐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病例为研究对象,系统收集该地区1978~1997年恶性肿瘤死亡登记资料,采用SAS软件分析资料.[结果]30岁以上各年龄组患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快速增大,30岁以上各组分别与15~19岁年龄组相比差别明显(P<0.05),与1978~1982年相比,各观察时期的作用不明显(P>0.05),在所有出生队列中,1914~1942年出生的人群患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大.[结论]乌鲁木齐地区恶性肿瘤死亡率受年龄和出生队列的影响;泊松对数线性模型在应用中为了获得可靠的专业结论需采用合理的数据压缩方法.
作者:刁玉涛;成丽娟;张述萍;尚河颖;李会庆;陈景武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了解珠海市城区中学生人际间暴力的流行特征.[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9所学校的3 001名中学生进行现况调查.[结果]1年内暴力总发生率为53.41%,发生频率为1.46次/人.男生高于女生(χ2=71.232,P=0.000),心理暴力多于身体暴力(χ2:92.719,P=0.000).多发生在课间休息时,占38.74%;其次为放学后(23.89%).教室是高发地点(34.62%),其次是在校外(26.08%)和校内教室、宿舍以外地方(25.64%).发生原因是:无缘无故(56.08%),与谈恋爱有关(10.92%),被怀疑向老师报告而受到批评或惩罚(9.98%),被索要钱物(9.73%),违反纪律(6.68%),挑起事端(6.61%).同校学生是主要的施暴者(63.63%),其次是与学生无关系的社会人(32.50%)、外校学生(11.54%).主要影响因素:男生、家庭结构不健全、对暴力的认识不清、施暴他人等.遭受暴力时,多数学生忍让回避(41.05%),其次是对抗(24.39%),极少数会求助(14.54%)或报警(6.92%).遭受暴力后,38.74%的学生感到气愤,15.28%感到焦虑或害怕,14.78%学习热情下降,14.22%想报复.50.59%学生会把遭遇向同学述说,28.01%的隐藏在心里,23.02%的会告诉亲友,只有6.80%会告诉老师.[结论]中学生人际间暴力问题严重,家庭、学校和社区必须对学生开展以提高有效的交流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为基础的学校生活技能教育,预防和减少中学生人际闻暴力的发生.
作者:覃思;戴文灿;梁小冬;吴少芳;朱克京;王声湧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目的]了解和掌握海淀区卫生监督人员卫生监督意识的现状,为提高海淀区卫生监督人员卫生监督意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北京市统一编制的<北京市卫生监督执法能力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表>对海淀区129名卫生监督员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0.1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海淀区卫生监督人员的平均意识得分为(10.25±1.91)分,相当干百分制得分的68.33分,为达标等级.按科室、专业、年龄、职务进行卫生监督意识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别.[结论]海淀区的卫生监督员具备基本的卫生监督意识,在卫生监督意识方面具备了成为一名合格的卫生监督员的基础,但与全市平均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作者:刘永泉;冯悦伶;吴晓东;陈桐 刊期: 2008年第20期
生活方式对阿尔茨海默病发病(AD)的影响巳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吸烟、饮酒、社会网络与社会活动与AD的关系更为受到关注.吸烟、饮酒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有一定联系,但其关系仍存在争议,而社会网络、社会活动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关系较为明确.本文就近年来对生活方式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病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作者:王艳;黄文湧 刊期: 2008年第20期